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略) 和省委、 (略) 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 (略)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略) “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等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分析
(一)“十三五”防灾减灾救灾进展与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有力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有效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了区减灾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灾害应急工作的部署协调、组织实施和考核管理。健全完善隐患巡查、宣传教育、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分类管理、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
2.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队*建设不断加强,建立了70人的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30支900余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基层基础能力不断夯实。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综合减灾工作,各镇(街道)分别建立了40-80人不等的志愿者队*,协助政府开展抢险救灾、灾民赈济等工作。强化灾害信息员队*管理,全区配备村级灾害信息员990名,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灾害信息报送网络化。加强了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确保灾情发生后全区各级响应迅速、程序规范、处置高效。
3.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不断完善,建立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监测网络,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整改。积极推进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工作。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为农村贫困家庭新建住房。大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目前II级应急避难场所两处,占地面积59.7万平方米,能容纳31.6万人口应急避险。同时,利用各社区公共场所因地制宜建设了应急避险场所,提升了城乡综合防灾能力。认真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风险普查调查数据共计2803条。其中,完成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文化场所等11类公共服务设施、314个点位的普查,查清了基础信息;完成危险化学品、加油站、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承灾体3类公共服务设施、43个点位的普查,形成了危险化学品、加油站、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三类企业承灾体数据库;完成了行业专业队*、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应急避难场所、家庭减灾等10类减灾能力、1451个点位的普查。通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全面摸清了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为完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补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短板,提升公共服务和风险管理水平,实现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4.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不断强化。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科普知识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七进”活动,广泛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各镇(街道)及村(社区)通过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手册、明白纸,悬挂标语横幅,设置“宣传一条街”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推广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持续增强了全区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全面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共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处、“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2处、“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8处。
5.灾害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受灾群众应急救助。加强救灾仓库物资储备能力,与面粉、粮油、食品等生产厂家签订了代储、供货协议。15个镇(街道)分别与驻地3 (略) 、商场签订了日用品、食品供货协议,确保灾害发生后24小时为灾民提供衣、食、住、医、饮等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救灾资金专款专用,使用规范。近年来,累计救助受灾群众2万余人次,下拨救灾资金300余万元;连续举办“送温暖,献爱心”救助活动,发放面粉、棉被、棉衣、食用油、大米、救助金等各类救助款物价值500余万元。
(二)“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面临的挑战
任城区地处鲁西南平原,是济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略) 区的核心区,辖2个镇、13个 (略) 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651平方公里。“十四五”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形势复杂多变,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多灾种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加大,防灾减灾救灾面临诸多挑战。
1.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完善。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当前管理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防、减、救”事权划分不够明晰,相关工作标准和制度有待规范。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存在不足,灾害信息共享仍有缺陷。基层组织管理体系仍不健全, (略) 场参与缺乏机制引导。
2.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仍然薄弱。灾害防治新技术应用不足,专业人才队*匮乏,基础设施防灾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有待加强,城乡老旧危房屋抗震能力弱,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仍有短板,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蓄洪滞洪区建设相对滞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不足。预警监测手段落后,专业力量和高性能大型灭火装备仍不足。
3.应急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城市应急保障能力不足,服务管理尚不完善,消防站点的布局和装备配备难以满足应急保障的需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现有应急物资储备方式较为单一,数量、种类偏少。
4.科技和专业支撑体系有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应用水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防灾减灾救灾科研骨干、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等专业人才缺乏,现有信息系统孤岛化明显,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不足,严重制约了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大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统筹安全与发展,全面打造“风险识别与评估,安全预防和准备、灾害预警和预测、重点整治与防控、应急救援和处置、灾害评估与反思、能力提升和进化”的“事前-事中-事后”闭环链条化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管控理念。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的有机结合,夯实“防”的减灾作用,增强“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3.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将常态减灾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在体制机制改革、资源整合共享、队*能力建设、技术装备革新等方面向前转移、向减发力。从抵御各类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体系、统筹力量,形成布局更科学、目标更明确、靶向更精准、力量更集中、资源更优化的“全灾种、大应急”体制。
4.坚持科技赋能,产业全要素融合。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重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抓好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注重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撑。注重优化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专业人才队*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新型风险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全区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基础更为牢固,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全民风险观念、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自救互救技能明显增强。灾害损失稳步下降,基本实现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强各镇(街道)、区直部门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区、镇(街道)两级减灾委员会组织结构,构建“有主有次、有统有分、权责一致、无缝衔接”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充分发挥区减灾委办公室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构建政府为主导、专业救援队*为骨干、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的灾害管理新格局;完善综合减灾统筹机制,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控理念,将防灾减灾救灾作为全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进一步巩固。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灾害防御能力,筑牢工程防线。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素质和自救互救技能。灾害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进一步完善,提高各类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及服务的精准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
3.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统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 (略) 应急保障能力。推动消防综合救援队*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转型升级。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食物、饮用水、衣物、临时住所、医疗卫生救援)得到保障。
4.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推进新科技、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全链条的应用。注重规划和科技引领,推动科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持续发展;加强本土化科技储备,通过实施科技项目,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5.灾情管理与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略) 部署要求,整合监测信息资源,建立全区灾害风险数据库,完善监测预警预报网络,提升灾情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公众覆盖率。
四、主要任务
(一)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
1.完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管理机制。健全“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减灾委员会和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的组织架构及职能。加强党委、政府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级应对各类灾害的事权划分,建立全灾种应对、全链条覆盖、全过程管理的闭环管理机制。
2.强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机制。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各相关部门(单位)、社会、政企联动机制建设,提高各类灾害的“防、减、救”体系能力。强化区级各专项指挥部,提高专业救援队*与军队联合指挥和协同处置能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协作,建立“联训、联战、联调”机制,建设具有任城特色的“跨部门、跨体系、跨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机制。
3.创新社会公众参与机制。拓宽 (略) 安全治理渠道,发挥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对社区安全工作的带动作用,构建以综合减灾社区为载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投诉举报平台功能,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举报机制,强化舆论监督,持续曝光典型风险和隐患。积 (略) 民加入志愿者队*,编织自救互救相结合的安全网。
(二)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制度预案
1.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以气象等自然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和多部门、多灾种信息资源共享及预警预防综合研判制度体系。建立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制度,完善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准备、紧急救援、生活救助、恢复重建等环节工作制度。探索建立风险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制定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等政策。
2.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全区突发事件历史情况和具体风险情况,制定区级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以及重要设施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规划。推进落实以风险评估、案例研究和综合减灾能力为基础的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制定配套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等支持性文件。开展各行业领域重点防护目标、重大危险源、危险区域及生命线工程单位等“一对一”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
3.完善标准规范。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 (略) 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管网通道、学校、医院等布局规划,建立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修订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规程,完善灾害救助工作制度和规范。
(三)加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1.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完善灾害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健全灾害风险会商工作制度,定期开展灾害风险综合性评估和趋势分析会商,提出防范措施建议,逐步提升会商报告权威性。落实重大项目综合灾害风险评价制度,新建重大关键基础设施,全面实施风险评估。探索开展次生衍生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
2.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灾害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开展常态化灾害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对重大风险和危险区域,制定专项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风险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开展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市政管线检查。
3.加强灾害调查工作。建立自然灾害综合调查制度。科学开展灾害损失评估,探索开展自然灾害应对全过程调查与评估工作,查明灾害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常态化开展自然灾害年度调查与评估工作,制定改进措施。
(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1.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立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整合监测信息资源,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推进各类自然灾害地面监测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加强自然灾害早期和短临预警能力建设,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灾害风险早期识别能力。推进监测预警预报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提高灾害综合监测分析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2.健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发布规范”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健全完善与自然灾害特征相适应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发布流程和责任权限,不断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高灾害预警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3.完善灾情信息共享和信息报送机制。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信息报送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基层应急力量灾情事故信息速报系统,为基层灾害信息员、志愿者、社会公众等提供便捷信息直报渠道。
4.提升灾情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建立健全灾情信息快速获取机制,完善灾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评估、处理和应用等制度。建立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完善灾情会商、灾害损失评估的联动和共享机制,规范开展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损失核查和综合评估工作。
5.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和舆情管控能力。根据灾害应急响应等级标准,分级制定信息发布与舆情管控预案。完善灾情信息发布机制,及时高效向社会发布灾害信息。规范涉灾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管控工作流程,加强对新媒体涉灾信息的内容管理和舆情分析工作,提高舆情管控和应对能力。
(五)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救援队*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优化全区消防救援力量布局,建强区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加强基层专职消防力量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灭火救援力量体系。推进队*综合救援能力由单一灾种向多灾种升级,加强火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优化消防执勤布防体系,打造建成区5分钟灭火救援圈。
2.加大应急装备设备投入。强化应急装备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加强北斗定位导航、卫星传输等应急通信装备,排水、破拆、钻探掘进等应急救援专业设备,应急广播设施、救灾专用车辆、无人机等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救灾工作现代化水平。加强先进小型单兵装备配备,提高震后搜救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减灾救灾装备产业化推广,推进应急物资装备生产能力储备建设。
3.完善灾后善后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镇(街道)党(工)委、政府为主体,灾区群众互助自救,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的有序有效衔接,统筹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加强受灾重点人群、重点对象的生活保障和救助。
(六)提升城乡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1.提升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各类工程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按照安全性和经济性兼顾的原则,统筹推进交通、消防、供排水、防洪治涝、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
2.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加强防汛抗旱、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河流湖泊治理等防灾减灾救灾骨干工程建设,加快危旧工程、危旧建筑改造。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能力建设。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推广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应评尽评。
3.持续推进安全校舍、 (略) 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等工程建设,大力推广环保经济型减隔震技术,提升新建民居抗震设防水平,强化超限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 (略) 抗震韧性整体提升。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不低于七度抗震设防要求,学校、幼儿园、医院、 (略) 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要求提高一档、抗震措施提高一度,加强乡村公共设施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和服务。
(七)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1.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明确职责、优化布局、提升能力,通过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模式,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政府、社会、使用单位相衔接的应急物资储备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机制,加强应急物流建设,提高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加强专业救援、应急通信和特殊稀缺类装备配备,提升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
2.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分级分类储存”的原则,建立并逐步完善区、镇(街道)两级物资保障体系,织密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引导单位和家庭常态化储备适量应急物资,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自储、以仓代储,共享应急物资装备。
3.推进应急物资储备综合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将全区应急物资信息采集、储备、使用、回收等过程纳入平台管理,提升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平时管理和灾时指挥调度提供信息化支撑。
(八)提升基层应急保障能力
1.健全基层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制定镇(街道)、村(社区)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网格员在风险防范和灾害应急处置中的责任。加强镇(街道)、村(社区)灾害预案编制和演练。开展基层干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能力培训,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网格化”管理能力。深入开展城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示范社区创建与基层治理、社区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2.推进基层基础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标准化建设。发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动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开展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六有”标准化建设,开展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村(社区)服务站“三有”标准化建设。推进镇(街道)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标准化建设和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打牢织密网格化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基层基础。
3. (略) 本质应急保障能力。统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和提升一批应急避难场所,进一步拓展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险功能。逐步健全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明确建设、管理、维护责任主体,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使用。按国家消防站布局和建设规模标准,加强消防站点通信设施、防护、抢险救援和灭火器材等装备配置。
4. (略) 场和社会力量作用。建立健全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更好 (略) 场机制作用,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健全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制度,提升公众知晓率,扩大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农业渔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愿参加、保险保费合理分担机制。
5.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建立应急演练制度,鼓励和推广“无脚本”应急演练。推动应急演练小型化、经常化,综合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提高演练实战性,增加公众参与度。鼓励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活动。
(九)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宣教培训
1.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培训制度,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意识。定期开展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意识和应对灾害的决策和处置能力。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利用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部门职能优势,深入开展与其业务相关的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
2.加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普及力度。加强资源整合和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编制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计划。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拓展多样化安全文化传播渠道。完善安全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拓宽宣传推广渠道。鼓励创作和传播动漫、游戏、影视剧等安全公益作品,深入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为一体的综合安全宣传阵地,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创新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方式。综合运用知识宣讲、技能培训、案例解说、应急演练等形式,推广普及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灾害防治知识。将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活动。
3.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安全教育基础建设。采取政府投资、政府引导社会投资、社会投资等多元化方式,积极开展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居家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等科普教育,推进安全文化元素融入公园、街道、社区,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略) 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体系
1.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力量汇聚发展。将防灾减灾救灾科技纳入科技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和奖励机制,引导各方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综合防御技术攻关。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全区科技资源和力量汇聚,推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科技融合发展。
2.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人才队*建设。加大力度,持续培养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提供智力支撑。建立区综合减灾机构专家委员会(工作组)制度,切实发挥公共安全领域专家咨询决策作用。
3.推广应用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新技术应用,提高灾害信息获取、模拟仿真、分析预测、应急通信与保障能力,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水平,促进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和隐患管理、灾害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灾后重建等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
4.着力构建科技减灾应急机制。着力构建部门协同、机构协作、专家合作与企业参与的科技应急组织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整合科技资源,构建高效的科技减灾应急机制。
五、重点工程
(一)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掌握全区防灾减灾救灾现状、能力和水平。深入持续开展灾害风险排查整治活动,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努力消除灾害风险隐患。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综合调查,实现地质灾害隐患动态管理。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区自然灾害风险主题信息资源数据库,编制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灾害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落实部门自然灾害预防的行业管理责任,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二)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做好区级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关建设工作。实施监测预警智能化工程, (略) 统一的自然灾害数据中心和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加快推进水旱灾害监测站网、洪水预报系统建设, (略) 水文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 (略) 防洪分析预警系统,增设区域监测空白区的雨情、水情自动监测站点。结合我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对多灾种和灾害链实施综合监测,提高风险早期识别能力和精细化预警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决策指挥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实施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加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力度。城乡社区建设居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避难场所,配置应急物资,设置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广播设施,配备家庭防灾减灾救灾器材和救生工具,编制城乡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风险图,开展社区救灾演练,建立社区志愿者队*等。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实行动态管理。
(四)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根据我区实际,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加强源头管控,强化群策群防、联防联动,激发社会防治动力,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与城镇建设、生态修复等有机结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程综合效益。
(五)实施全民科普教育提升工程。立足实际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五进”、灾害风险知识和防范技能培训等活动,广泛宣传防震避震、火灾、暴雨、洪水灾害、台风等灾害预防及应对方法,筑牢全社会防范风险意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形成全民关心、人人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格局。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宣教体验馆,是为全民学,在矿山和高危作业环境,推广应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安全技术装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设备,加大对消防综合救援大队先进适用装备器材的配备和更新,不断提高全区救援队*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大力整合利用各部门和单位监测信息资源,提高灾害信息获取、模拟仿真、风险评估等水平。
(八)实施森林防灭火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分级预警模式和响应机制,提升快速发现和处置能力。推进森林火灾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按要求足额配备防火人员,进一步落实防火责任,强化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开展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 (略) 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在重点镇(街道),设置防火禁牌,张贴宣传标语等。
(九)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做好区属建设项目的审批、建设等工作。对地震易发区,要摸清需进行加固的房屋设施情况,优先安排民生关系密切、危险程度重、加固效益明显、前期工作扎实的项目。 (略) 建成区和重要基础设施,以居民小区、学校、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危化品厂房、水库大坝等为重点,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科学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进行抗震加固。对地震灾害风险高的农村地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等,开展农房抗震鉴定和加固建设,推进抗震房改造试点项目。其他地区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要合理设计,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十)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绿化行动,努力恢复森林、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实施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重点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地下水生态脆弱区治理与修复及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生态化绿色化建设。推进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大力推进辖区内湿地综合整治修复工程,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积极争取有关支持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本规划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任务,结合实际编制本辖区和本行业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和阶段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统筹规划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协调配合。区减灾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研究解决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任务,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其他部门要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牵头单位做好相关工作,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资金保障。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将防灾减灾救灾经费纳入预算,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保障防灾减灾救灾管理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资金投入。 (略) 场作用,鼓励和引导多方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建设,切实推动规划相关任务和工程项目落实落地,保障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四)强化督导落实。区减灾委员会要加强对相关任务的督导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的管理、监测和评估制度,细化标准要求,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地方和部门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和终期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切实保障具体任务项目落地实施,有序推进,确保规划实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