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4-07-30
(略) (略) 新增核医学科及射线装置应用项目 | |||
河 (略) 北戴 (略) 200号 | 630 | ||
(略) (略) | 宋长兴 | ||
1357.65 | 150 | ||
2024-07-30 | |||
新建 | |||
建设内容: (略) (略) 新增核医学及射线装置应用。二、建设规模:新增使用 1 枚活度为 9.25×10 7Bq 的 68Ge 密封源和 2 枚活度为 4.625×10 7Bq 的 68Ge,均属于 V 类放射源,新增*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8F。射线装置使用规模:新增肿瘤诊疗中心一层PETCT机房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型号 Biograph mCT S(64)-4R)一台。最大管电压140KV,最大管电流666mA。 | |||
环保措施: 一、污染防治措施:1、机房防护设计:机房内部布局合理,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和辐射防护要求,机房内没有与诊疗无关的杂物,机房内通风情况良好。2、警示标志:放射装置运行工作时严禁人员入内,有规范的电离辐射警示标识。3、照射剂量防护与监测:根据射线装置的实际工作情况配备防护用品,为受检病人的非检查部位提供遮挡,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为医护人员配备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注射器屏蔽套1个,放射性污染防护服2件,储源铅罐1个,表面污染测量仪1台,多功能射线检测仪1台,活度计1个,个人剂量报警仪1台,个人剂量计36个,铅衣20件、铅帽20顶、铅围领20件、铅围裙20条、铅屏风3面。4、医院使用的各台射线装置都为数码显影,不需使用胶片显定影液,因此不产生显定影废液。二、辐射安全环境管理措施:1、本院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射线装置运行时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2、本院已制定《射线装置安全操作规程》《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安全生产台账管理制度》《射线装置年度评估报告制度》《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并在射线装置场所张贴上墙并严格执行。 (略) 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参加了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防护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工作期间佩戴个人剂量计,已经建立个人剂量档案。4、本院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射线装置及机房周围环境的辐射监测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三、1、放射性废水,状态:液态,核素名称18F,暂存情况:收集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内,暂存超过30天,最终去向:半衰期小于24h暂存超过30天后,经 (略) 内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2、放射性固废(被污染的注射器、手套、棉签、滤纸、破碎杯皿、擦拭污染物地面的物品和更换的废活性炭等),状态:固态,核素名称18F,暂存情况:放置在放射性废物暂存间的铅废物桶及存放活性炭专用容器内。最终去向:半衰期小于24h暂存超过30天,监测结果满《核医学辐射防护安全要求》(*)中规定的辐射剂量率满足所处环境本底水平,β表面污染小于0.8 Bq/cm2的,对废物清洁解控并作为医疗废物处理。3、放射性废气,状态:气态,核素名称18F,暂存情况:经活性炭过滤系统处理后排放,最终去向:经所在肿瘤诊疗中心楼顶排气筒单独排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