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 (略) 东南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黄平农商银行成立于2014年11月24日,共设有15个部门,营业网点17家;共计有员工201人。截至2022年末,黄平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7万元,绿色贷款余额为10372.8万元,占比2.71%,较年初增长955.46万元,其中公司绿色贷款余额为4426.64万元,占比42.68%,个人绿色贷款余额为5946.16万元,占比57.32%。绿色贷款不良余额为0万元。
1.2. 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做优信贷资产,打造绿色信息共享平台,挖掘绿色资源,支持县域绿色经济,我行制定了一个目标、两个指标、三项措施和四种模式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一个目标。我行根据自身情况,单列绿色金融信贷规模,制定三年规划,按照每年3000万元递增绿色贷款金额或占比3%递增。
两个指标。单列绿色信贷资金,单列资金价格,通过三年规划,按照每年节约200万元企业融资成本让利减费;单列风险管理指标,严格控制绿色贷款违约占比,将违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项措施。单列信贷审批通道、单列绩效考核、单列绿色金融产品。一是通过精简传统信贷业务流程,推动信贷工具绿色化转型,2023年之前将环境与社会责任严格落实在贷款管理流程中。二是实行差异化授信,开拓黄平县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三是2023年之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绿色产品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推动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业务。
四种模式。一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绿色贷款模式,激活农村集体资源,引导经济发展微单元激活农村经济。二是建立农村信用体系+绿色贷款模式,通过线上农村信用工程工具建设农户诚信信息档案,将绿色产业与农村信用体系结合,降低信用农户振兴绿色产业成本,发展普惠绿色金融。三是黔村村通+绿色金融科技模式。逐步丰富黔农村村通功能,融入绿色生活,通过黔村村通逐步代替部分柜面服务,将支付、资金融通功能逐步迁徙至乡村,争取三年内建设11个绿色金融服务点。四是创新环境权益及未来收益权抵质押+绿色金融模式。基于客户环保信息、环境保护税缴纳情况、享受环境保护税优惠档次等情况,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略) 联社《 (略) 农村信用社加强绿色金融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2021-2025年)》《绿色信贷管理指引》等制度文件,一是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制定发放计划,加强绿色贷款发放。二是重 (略) 十二大产业,截至2022年12月末,已发放4.56亿元,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扶贫示范基地两个。三是采用无纸化办公,总行办公大楼粘贴节能减排标识,建立节能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四是加强对绿色贷款的统计和识别。五是开展绿色支付体系建设,打造智慧停车场、 (略) 、智慧校园等绿色场景。六是建立绿色金融信贷办公室,做好绿色信贷审批、线上贷款发放、统计、推广等服务工作。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淘汰落后产能行业贷款,优化信贷结构。
1.3. 实施效果截至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为10372.8万元,占比2.71%,较年初增长955.46万元,其中公司绿色贷款余额为4426.64万元,占比42.68%,个人绿色贷款余额为5946.16万元,占比57.32%。主要投向为,天然气输送储运调峰设施建设和运营产业450万元,占比4.34%、绿色有机农业1580万元,占比15.23%、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6589.01万元,占比63.52%、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573万元,占比5.52%、绿色渔业880.79万元,占比84.91%,天然林资源保护300万元,占比2.89%,绿色产业主要集中在林下种植和养殖产业。
1.4. 年度亮点(略) 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属于长江绿色经济带,黄平县位于黔东南州西北部,拥有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自然优势。黄平农商银行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融合乡村振兴和绿色普惠发展之路,将生态脱贫、绿色普惠有机结合,合力打造黄平地区产业特色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体系,落实三农资金支持当地发展,逐年加大对农业养殖、种植、农业加工等特色农业的资金支持。
产业发展是助推极贫乡镇脱贫的有效途径,积极帮助极贫地区的产业发展,有效助力稳步脱贫。2022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略) 关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部署和加强生态脱贫、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工作要求,结合黄平农商银行实际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我行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各项工作。黄平农商银行党委以扶持龙头企业→繁荣特色绿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繁荣区域经济的方式对谷陇产业进行帮扶。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加大对绿色普惠信贷支持,积极完善绿色信贷工作机制,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和管理办法,建立授信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同时,限制、退出环境不友好企业的信贷投放,有效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
1.5. 环境关键绩效表1.1 黄平农商银行2022年环境关键绩效表
指标名称 | 披露细项 | 披露数据 |
绿色信贷余额及占比 | 绿色信贷余额(万元) | 10372.8 |
各项贷款余额(万元) | *.87 | |
绿色信贷占比(%) | 2.71% |
我行制定了《黄平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信贷管理指引(暂行)》,在管理层层面成立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绿色金融信贷办公室。绿色金融信贷办公室由业务发展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规划全行开展绿色信贷金融服务工作,负责绿色贷款审批和绿色产品创新,组织召开相关绿色贷款审批、绿色专柜建设、绿色人才建设、绿色产品、工具等绿色金融议题会议。并以此为基础,对绿色金融和绿色贷款工作不断摸索和提升,未来会逐步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各部门及各经营单位的相关职责,共同推动我行绿色金融统筹管理和业务发展,更好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展开。
2.1. 董事会层面董事会负责领导和监督本行绿色金融工作,确定绿色发展战略,指引本行绿色信贷工作方向。
2.2. 高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各绿色金融相关部门职责权限,开展绿色金融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编制年度绿色信贷报告以及报送工作。
2.3. 绿色金融信贷办公室由业务发展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规划全行开展绿色信贷金融服务工作,组织召开相关绿色贷款审批、绿色专柜建设、绿色人才建设、绿色产品、工具等绿色金融议题会议。
2.4. 专业部门层面业务发展部
承担绿色信贷业务的政策制定、风险监控、检查、档案和系统管理、统计分析、征信管理等;及时对绿色信贷业务风险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负责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的信息披露工作;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审查审批等工作。
乡村振兴部
负责制定支持贵州绿色十二大产业信贷政策,乡村振兴和支农绿色贷款的审批和管理。
合规风险部
负责对绿色信贷业务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合规性审查,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合同管理、指导、监督、检查及协助绿色信贷所属机构进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保全盘活工作。
稽核审计部
负责对绿色信贷业务情况实施内部审计。
综合办公室
负责我行绿色金融及有关绿色信贷产品的宣传工作,负责收集和报道我行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亮点工作和先进事迹。
信息科技部
负责对黔农智慧村村通的升级打造工作,提高农村地区的支付便利水平,负责互联网相关的绿色业务场景的搭建和推广工作,如智慧停车场、 (略) 、智慧学校等生产生活场景。负责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相关的系统搭建和处理工作,采用相应的管理、技术手段,建立数据管理流程,保证数据安全和数据主体权益。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事件或数据安全事故,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人力资源部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负责我行绿色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制定相关绿色金融人才培训计划和方案;规划和建设我行绿色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各支行
负责绿色信贷客户营销、授信需求收集、尽职调查、授信申请,以及对权限内绿色信贷业务的审批等工作,并对相关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负责。
3. 金融机构环境相关政策制度 3.1. 外部政策制度绿色金融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金融业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关键路径。为响应中共中央、 (略) 下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方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国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提高金融对绿色、环保和生态领域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以绿色信贷、绿色发展基金为代表的绿色金融产品。 (略) 是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也是较早成立的五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已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发展、支农惠农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
3.2. 内部政策制度我行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绿色金融的决策部署,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和低碳产品相关制度和文件,规范低碳经济信贷产品的管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表3.1 2022年度绿色金融相关制度列表
文件名称 | 文号 | 主要内容 |
《贵州黄平农 (略) 关于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通知》 | 盘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应用。 |
本行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为落实乡村振兴,践行“支农支小”初心使命,以金融活水浇灌美丽乡村,落实“三农”资金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金融信贷办公室,做好绿色信贷审批、线上贷款发放、统计、推广等服务工作。
以“一县一业”、“500亩坝区”经济建设为依托,结合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打造“政金企”联合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并成功创新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积极促进地方种养殖产业发展。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制定发放计划,加强绿色贷款发放。重 (略) 辣椒、中药材、生猪、牛羊等十二大产业,金融助力打造绿色综合脱贫示范基地。
绿色金融产品案例一: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联动跟投贷款我行以扶持龙头企业→繁荣特色绿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繁荣区域经济的方式对谷陇产业进行帮扶。在黄平农商银行的支持下,贵州黄平珍稀药 (略) 在谷陇镇青塘村建立了约120亩的绿色白及育苗基地,当前谷陇地区共种植白及2250亩, (略) 种植,其 (略) 带动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及贫困户所种植。 (略) 支持了2400万元扶贫再贷款,该公司根据黄平农商银行党委关于每15万元利益联结1户贫困户的要求,共利益联结贫困户160户。无论在土地租赁、提供就业岗位及订单农业的优惠政策,该公司从多方面实现了利益联结贫困户及繁荣地方绿色产业的效果,黄平 (略) 作为扶贫示范典型在全县推广,并在育苗基地树立了“黄平农商银行绿色综合扶贫示范基地”的宣传牌匾,强化了绿色金融扶贫的宣传效应。
4.2. 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上线农村信用工程系统。以该信用工程系统平台为基础,开展农户诚信档案资料收集,实现农户资信评级线上化,授信审批线上化,风险管理线上化,用金融科技助力绿色信贷审批。充分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与绿色金融发展结合,实现农户授信差异化,在支持其发展绿色种养殖产业时,降低其融资成本。
打造便民普惠绿色金融服务站。以打造集体经济综合站为契机,将电商、政务、商务、零售等商业功能与黔农驿站相结合,将绿色金融向消费领域延伸。同时将黔农驿站作为黄平农商银行在农村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升对农户绿色信贷评级的识别能力。
同时,开展绿色支付体系建设,打造智慧停车场、 (略) 、智慧校园等绿色场景,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村、居民金融服务升级。
绿色金融案例:黔农村村通-普惠绿色金融服务站
以打造黔农村村通为契机,将电商、政务、商务、零售等商业功能与黔农村村通结合,将绿色金融向消费领域延伸。同时将黔农村村通作为黄平农商银行在农村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升对农户绿色信贷评级的识别能力。通过黔农村村通逐步代替柜面服务,将支付、资金融通功能逐步迁徙至乡村,持续增加绿色金融服务点建设。
5. 金融机构环境风险管理流程 5.1. 环境风险全流程管理我行将绿色金融环境风险管理纳入全行绿色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及行动要求,结合《绿色信贷指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实施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等标准要求,结合我行业务特征和业务辐射范围对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纳入信贷全流程管理。
制定绿色贷款管理办法,对绿色贷款的管理、投向、审批流程、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规定,给予绿色信贷业务制度保障。借助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平台加强对绿色项目贷款的识别和支持,积极与平台建立绿色企业或绿色贷款项目库名单。强化贷前调查,将企业在生产经营、建设项目过程中给予周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源环境等的影响情况纳入贷款准入门槛。强化贷款审批。对能源、建筑、种养殖、交通运输等行业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评价,对环境和社会表现不合规、违法违规、污染严重、社会影响负面的客户或项目不能新增授信。
5.2. 绿色信贷管理流程我行在对客户选择、授信申请、授信审查和贷后监控时,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对绿色信贷实施中对可能产生的操作风险有效控制,降低绿色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对“两高一剩”、化工、造纸、养殖等行业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以结果作为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及信贷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一律不予授信;对存量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和出现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逐步进行压缩退出。
贷前: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绿色企业和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降低绿色企业或项目的信贷成本。根据客户及其项目所处行业、区域、特点,明确环境和社会风险尽职调查的内容,从客户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销售运输等经营全流程评估客户的环境和社会表现,评价可能存在的耗能、污染、安全、健康隐患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把好信贷准入关口。 对生产型企业重点关注其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能源消耗、环保设施运行等情况。对项目贷款,分析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项目在环境方面应执行的国家及当地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环评审批情况,环保设施设计、施工、运营执行情况等。对涉及许可证生产和经营的,查验许可证列示的许可范围和期限,分析信贷支持的企业产品是否属于超范围或违规生产经营。对涉及土地、移民安置的,跟踪分析是否落实相关必备手续与措施。 贷中:审查客户和项目是否存在污染物超排、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信息;是否属于“两高”客户及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是否存在对环境长期负面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声誉风险;是否有能力承担污染治理成本,或具备避免、最小化及缓释负面环境影响的能力等。严格对绿色信贷进行分级审批,对环境和社会表现不合规、违法违规、污染严重、社会影响负面的客户,不通过审批。 贷后:将环保设施是否与项目同步建设、环保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经环保部门验收通过、节能减排、环保达标等问题纳入重点检查分析内容。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对客户经营状况的影响,加大绿色信贷监测分析,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是否符合绿色标准进行持续性关注,并及时根据情况对绿色信贷进行风险分类、准备计提、损失核销等。 |
根据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定义,“环境风险”泛指因气候变化(如台风、洪涝、干旱、全球变暖等)引致的风险和非气候领域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所引致的风险,具体可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与环境相关的机遇,主要指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环境的积极影响。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变化,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建筑、污染防治等行业将获得极大发展。
我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对环境风险与机遇进行分析和识别。如黄平县主要以山林种植和林间、林地养殖,坝区种植为主,贷款农户对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遭受的损失,会对我行造成金融风险。从机遇方面看,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变化,生态农业、新能源等行业将获得极大发展并蕴含着巨大业务机会。通过提前研究布局,积极支持上述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发展,是我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机遇。
7. 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7.1. 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我行依据《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对全行2022年度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碳排量进行核算,包括全部项目融资业务和符合大型、中型企业标准的融资主体的非项目融资业务。从细分领域上看,我行信贷产生的碳排放分别来自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
7.2. 绿色信贷及其环境影响截至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为10372.8万元,占比2.71%,较年初增长955.46万元,其中公司绿色贷款余额为4426.64万元,占比42.68%,个人绿色贷款余额为5946.16万元,占比57.32%。主要投向为,天然气输送储运调峰设施建设和运营产业450万元,占比4.34%、绿色有机农业1580万元,占比15.23%、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6589.01万元,占比63.52%、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573万元,占比5.52%、绿色渔业880.79万元,占比84.91%,天然林资源保护300万元,占比2.89%,绿色产业主要集中在林下种植和养殖产业。
7.3. 绿色信贷培训我行按年度上下联动加强绿色信贷业务培训,加强对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和绿色信贷等知识学农商银行;
2.人均排放量测算以黄平农商行正式编制员工为基准;
3.贷款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详见本报告第七章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部分。
8.2. 金融机构环保措施产生的效果我行以健全节能环保管理机制和节约意识提升为根本,全面落实推进我行环保和节能工作。我行采用线上OA综合系统办公,强化线上贷款推广,日常工作采用无纸化来访登记,减少资源浪费;选择高效、环保、可循环再生的办公设备和材料,对废旧、可回收的办公用品集中回收处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我行注重日常资源的使用和管理,从用水、用电、用油、用气四大层面严格执行节约政策,坚持节约用水、随手关水,严禁出现长流水现象;下班前关闭办公用电设施和待机电源;根据实际用车需求,编制年度车辆更新计划,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鼓励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导公交、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碳排放污染。
我行将厉行节约理念融入到原料釆购、食品贮存加工、就餐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餐厅管理和就餐实行按需备餐、按需取餐,合理配餐,杜绝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风气;用餐后:残渣入盘,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规范处理餐余垃圾。注重培养和提升员工环保节约意识和农商银行将绿色产业、绿色项目作为农村地区开展信用评价的重要指标,不断扩大信用评价结果在贷款审批中的运用,对不同评价结果的企业与农户在授信、利率等方面实施差异化信贷条件,对信用良好的农户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
9.1. 未来展望我行将坚守初心深耕“三农”沃土,牢记乡村振兴、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使命,深入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升绿色信贷余额占比,推进绿色经营发展。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持续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