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 (略) 海洋预警监测能力提升与省级站点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4年8月20日至2024年8月26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 (略) (略) 2 (略) 生态环境局,邮编:*
联系电话:(0662)*
传 真:(0662)*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天顺(阳江)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
建设单位 | 天顺(阳江) (略) |
建设地点 | (略) 高新区港口工业 (略) 与疏港大道( (略) )交汇处南边 |
环评机构 | (略) 蓝 (略) |
项目概况 | 天顺(阳江)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 (略) 高新区港口工业 (略) 与疏港大道( (略) )交汇处南边。项目占地面积435亩(*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联合车间、喷涂车间、五金仓库、油漆仓库、危废仓库、办公楼、宿舍楼及综合楼。建成后,预计年产导管架150套、升压站4套。 项目年生产时间为300天,实行三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企业的劳动定员为600人,均在厂区内食宿。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在施工场地应建设临时导流沟,导流沟上应设置沉砂池,将暴雨径流经沉淀后引至附 (略) 排放,避免雨水横流现象。在施工场地建设临时蓄水池,将开挖基础产生的地下排水收集储存,并回用于施工场地裸地和土方的洒水抑尘。车辆、设备冲洗水循环使用禁止此类废水直接外排。施工人员依托周边村庄进行食宿,不产生施工期生活污水。 施工期应设置施工围挡和定时洒水抑尘,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维护和管理,降低施工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并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 (略) 政部门要求进行定点弃置。 (二)营运期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及预处理、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池预处理后近期通过槽车清运至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远期待项目周 (略) 完善后经工业园 (略) 排至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的较严值。 (三)营运期喷漆房1、2产生的废气收集进入一套“干式过滤+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CO催化燃烧装置”处理后引至一根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喷漆房3、4、5产生的废气收集进入一套“干式过滤+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CO催化燃烧装置”处理后引至一根20m高排气筒DA002排放,外排的VOCs、二*苯及苯系物执行广东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表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的要求;喷砂粉尘经收集后分别进入一套“丸砂分离器+滤筒除尘器”处理达标后由20米高排气筒DA003、DA004排放,外排的颗粒物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切割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联合车间焊接烟尘经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外场大合拢焊接烟尘以及补漆、晾干废气在厂内无组织排放。厂界无组织VOCs、二*苯参照执行广东省《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2010)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颗粒物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 新、扩、改建设项目厂界二级标准。厂区内非*烷总烃执行《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要求。厨房油烟废气通过静电油烟净化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气筒排放,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表2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四)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墙体隔音、减振、吸声、消音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 (五)营运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废边角料、喷砂粉尘固废、废钢丸、切割粉尘固废、焊接烟尘固废分类收 (略) 综合利用,废催化剂由设备供应商回收处理;漆渣及废过滤棉、废涂料包装桶、含涂料废抹布手套、废沸石、废矿物油、废油桶及含油抹布手套收集后,委托具有相应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理。 (六)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七)加强与周围群众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须立即整改,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