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 源潭镇青龙深木窿建筑用花岗岩矿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4年12月23日至年月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 (略) 反映。
联系地址: (略) (略) 广清大道113 (略) 政务中心3楼3号窗,邮编:#
联系电话:0763-#
传 真:0763-#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 (略) 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略) (略) 源潭镇青龙深木窿建筑用花岗岩矿投资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略) 源潭镇青龙村 |
建设单位 | (略) (略) |
项目概况 | (略) (略) 源潭镇深 (略) 建筑用花 (略) (略) (略) 源潭镇青龙村,露 (略) 中心坐标:东经113°16′39.000″,北纬23°37′29.000″,办 (略) 中心坐标:东经113°15′55.541″,北纬23°38′19.409″。项目占地面积为#m2,其中露天采场占地面积为#m2, (略) 占地面积#m2,复垦用土临时堆场占地面积#m2,办 (略) 7000m2,其余用地(预留用地)4790m2。项目建筑花岗岩矿石年开采量为#m3,同时采出出共生全风化花岗岩13.#m3/a,半风化层23.#m3/a,残坡层0.#m3/a。 |
环评机构 | 广东 (略)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废气 施工期,道路扬尘采用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和清运;对多尘等物料应采取封闭遮盖等有效防尘措施,以湿料形式运至各施工点,湿料随运随用,防止飞灰扩散;合规使用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并定期检查,及时修补破损车厢,建造浅水池用于清洗车身,避免二次扬尘污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使用低硫量清洁燃油,减少施工设备废气的影响。 运营期,表土剥离、挖采矿石、凿岩钻孔、二次破碎粉尘等通过采取水雾喷淋、洒水进行抑尘;爆破粉尘通过采取水雾喷淋、水雾爆破技术进行抑尘;二次破碎粉尘通过采取湿法破碎,利用喷嘴将水喷成雾状,使矿石均匀加湿进行抑尘,复垦用土临时堆场扬尘 (略) 封闭堆场,并在堆场内配套洒水装置,定时洒水等措施抑制粉尘;柴油机械废气选择排气污染物稳定且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柴油发电机和施工机械,加强发电机、施工机械、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并使用优质燃料;车辆运输粉尘拟通过采 (略) 硬底化、安排专人定期 (略) 进行清扫、洒水工作;矿区进出口设置洗车胎池,同时加强运输车辆管理,严禁超速、超载运行等措施抑制车辆运输粉尘;厨房油烟经静 (略) (略) 理后,尾气经食堂专用烟道从楼顶(DA001)排放; (略) 理设施恶臭气体经池体加盖等抑 (略) 理后无组织排放。 (2)废水 施工期,修建临时厕所,做 (略) 理,如厕污 (略) 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临时厕所待施工结束后拆除,禁止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场地内设置隔油沉淀池,施工 (略) 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 (略) 外的防洪截流工作及相关沉淀池的工程措施;施工过程做好雨季暴雨期的应急措施。 运营期,工业抑尘废水全部蒸发,不外排;车辆清洗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矿坑涌水进 (略) 理设施(三级沉砂池)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 (略) 的降尘用水,部分回用于周边林地灌溉,不外排;厨房废水进行 (略) 理后,粪便废水经三级化 (略) 理后,进入一体化地埋式生 (略) 理设施(调节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灌溉,不外排。 (3)噪声 施工期,合理布设施工现场;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降低人为噪声;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减少鸣笛。 运营期,选择低噪声和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加强设备维保;合理 (略) 线;合理安排爆破时间;控制装药量等。 (4)固体废物 施工期, (略) 及临时堆土场产生的弃土石方运至临时堆土场暂存,用作后期复垦的覆土; (略) 域的弃土石回填;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运营期,生活垃圾定期交由环 (略) 理;产生的一般固废主要为沉渣、沉降粉尘、污泥,沉渣、沉降粉尘收集后回用于复绿,污泥统一收集后交由专业单 (略) 理,不外排;项目危险废物为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和含油废抹布,依托破 (略) 的危废暂存间,暂存后交由有相应资 (略) 置。 (5)环境风险 施工期,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规范施工作业带,规范施 (略) ,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加强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地复垦。 运营期, (略) 域内做好防腐、防渗、防漏措施;严格按开采设计要求进行开采,终了台阶及边坡及时进行生态复垦复绿;加强对沉淀池、截排水沟监督管理工作,防治引发较高浓度径流雨水事故排放。 |
公众参与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