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报告
报告简介
贵州镇宁农村 (略) 有着6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地方本土银行,前身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20年改制成农商行。目前下辖营业机构19家,其中营业部1家,支行18家,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了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所有乡镇、街道、社区。近年来,镇宁农商银行持续推进绿色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内部管理、绩效改革和队*建设,推动了全行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本报告旨在披露贵州镇宁农村 (略) 2021年上半年绿色金融以及社会与环境风险方面的概况、规划与目标、治理结构、政策制度、环境风险管理及流程、绿色金融创新及实践案例、自身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投融资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等相关信息,为提高透明度和信誉,增强公众知情权,不断强化为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信息披露的责任意识,以促进监管部门、各利益相关方与本行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了解。
- 涵盖期间
本报告涵盖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 报告周期
本报告为半年度报告。
- 报告范围
本报告的披露范围包含贵州镇宁农村 (略) 总部及辖内分支机构,为便于表述,在报告的表示中使用“本行”。
- 报告数据说明
报告中的财务数据以2021年上半年为主,部分包括以前年度数据,主要来自本行内部文件和相关统计资料,可能会有部分数据因统计口径因素(如合并报表口径和银行报表口径)与年报数据有差异,以年报数据为准。
- 编制依据
本报告内容遵循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试行)》及相关要求。
- 年度概况
2021年,本行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以 (略) 场定位,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加强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支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效能,巩固提升绿 (略) 场建设。因服务地处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县域,截止2021年6月末,按照中国银保监会绿色信贷统计口径,本行绿色贷款余额0万元,无新增和累放数据,无相关增速和占比数据。
持续开展绿色金融的培训,提高本行员工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传播绿色低碳理念,灌输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完善绿色办公标准,对本行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电力、水、纸张严格管控,确保用量低于上一年,打造绿色环保银行。开展绿色金融宣传活动,组织献爱心、治水护水、垃圾分类等绿色公益宣传活动,计划活动参与人员不少于30人/次,提升我行的社会形象。
3环境相关治理结构
3.1董事会层面环境方面的职责设置本行致力于建立高水平的绿色金融治理体系,通过“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有效落实绿色金融的管理工作,其中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决策核心,监事会为监督核心, (略) 的日常经营管理,“三会一层”负责监督和审阅本行绿金金融及环境影响的表现。
3.2董事会层面以下,负责环境相关问题的相关机构设置根据《 (略)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 (略)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4号)《安顺银监分局关于转发贵州银监局转发<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安银监发〔2012〕25号)及《安顺农信社绿色信贷指引(试行)》(安农信审发〔2018〕38号)的精神,为了切实加强领导,抓好“绿色信贷”工作,本行成立了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总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成员有行长、副行长、工会主席,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辖农商行开展“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业务发展部,业务发展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领导全社“绿色信贷”日常工作,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3.3部门设置情况
根据服务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本行尚未单设专职部门和相关岗位人员开展绿色金融相关工作,目前是由业务发展部兼顾推进绿色金融业务的情况,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结合实际加大工作力度。
- 本行环境相关政策制度
本行在改制后成立了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
表1.金融机构环境政策制度情况表
文件名称 | 发文文号 | 文件类型 | 文件主要内容 | 备注 |
《贵州镇宁农村 (略) 关于成立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 镇农商发〔2021〕526号 | 领导小组文件 | 明确组织架构,确定职责分工,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事项。 | 下一步结合绿色信贷政策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出台更为具体的工作方案。 |
5本行环境风险影响与管理
5.1本行环境风险影响
当前,气候变化、环境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也将绿色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环境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项风险,在国际上已逐步形成共识。本行在实际经营中将环境风险纳入考量,不但是作为金融中介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防范风险从而优化信贷结构的必然选择。环境因素至少通过以下三方面增大本行的经营风险:一是信用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和气候变化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增大本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二是连带责任风险。在信用经济条件下,企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监管者正在考虑环境事件发生时,让银行等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以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环境表现不佳的企业,从而制约污染企业发展。三是声誉风险。随着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风险,银行融资客户的环境表现不佳,会使银行的绿色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能力受到质疑,降低投资人对银行的收益预期。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还可能会影响到广大储户偏好。
相对而言,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本行来说,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目前环境因素对本行的影响最突出的也是体现在信用风险上。因此本行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重要战略,严格控制“三高一剩”行业信贷新增,持续加大存量信贷压降,指引性地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从而影响本行对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给和价格,以金融杠杆推动经济绿色发展,这既是本行推进绿色金融快速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5.2本行环境风险管理及流程
本行不断建立健全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重点关注能耗、污染、土地、职业与健康、安全与质量、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等有关风险;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明晰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与领域,扩大绿色金融业务覆盖范围。本行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信贷投放,对落后产能企业及“僵尸企业”加快退出进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项目和企业,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并积极收回已发放的授信,本行加强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辖内企业安全环保依法合规情况,密切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政策变化,做好辖内涉及重大环境社会风险事件的客户和项目的信息收集。
6本行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6.1本行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截至2021年6月末,本行按照公允/通行的计算标准,营业、办公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表2.金融机构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吧
指标名称 | 披露细项 | 总量 | 人均 |
经营活动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 | 机构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燃油。(万元) | 19.78 | 0.1 |
自有采暖/制冷设备所消耗的燃料(升) | 0 | 0 | |
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水、电力(万元) | 78.35 | 0.39 | |
采购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间接自然资源消耗 | 营业、办公所使用的纸张(吨) | 6.55 | 0.03 |
购买的采暖/制冷服务所消耗的燃料(升) | 0 | 0 | |
雇员因工作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消耗的能源。(升)-可选项 | 0 | 0 | |
为提升员工及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所举办的培训活动或公益活动(人次) | 30 | - | |
金融机构环保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 加大节能减排,促进全员绿色意识提升,实现自身业务发展、服务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步调一致。 |
6.2本行环保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本行切实践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遵守国家及地区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亦积极践行绿色采购理念,提升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各项绿色办公措施,助力环保公益事业的发展。同时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本公司亦不断探索开展绿色信贷类业务,实现多维度节能减排,履行环境责任。
6.2.1.全面启动绿色办公、集约化管理工作
本行始终坚持“建设绿色企业,坚持绿色经营”的理念,倡导步行出入,降低电梯的使用率,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针对单位老旧超标排放车辆进行报废换新处理,优化了公车使用,严控公务车排量,减少公车的使用频率,倡导员工购置新能源汽车,降低对能源资源消耗,合理使用资源,倡导降低人力成本、减少资源消耗、节电节水节能、绿色出行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本行定期检查办公场所各水管线的设备陈旧情况,并设有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安装节水、防溢装置,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节约宣传方面,通过制作节水宣传标语,并利用传媒主动进行宣传引导。
通过开展植树节活动,引领全行员工绿色生态发展意识,降低碳排放量,提升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金融与业务发展同进行。
6.2.2积极开展绿色公益活动
在环保公益方面,本行充分发挥主营业务优势,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公益活动,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大绿色理念培植力度,增强员工对绿色金融各类知识、理念、价值观的认识,全面培育绿色发展的氛围。成立绿色金融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绿色公益活动,参与城乡垃圾分类、倡导绿色出行等绿色文化主题活动1次,参与人员30余人/次,例如:2021年3月组织开展植树日活动。
7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因当前尚未有符合绿色信贷数据统计的信贷主体,故无相关数据及贷款投放的情况支撑,目前我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尚无任何创新和研究成果,处于摸索阶段。下一步主要是在发展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做好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方向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