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集装箱站台及危化品库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次公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略) 集装箱站台及危化品库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略) ;
建设地点: (略) 息烽县温泉镇尹庵村;
建筑面积:新建集装箱装卸线1条,有效长180m。装卸线两侧分别设普 (略) 和集装 (略) ,装卸采用企业自备叉车;集装 (略) 采用正面吊作业,装卸机械新增电动正面吊1台。堆积场面积745m2,集装箱堆放面积1036m2。新建门卫(含弱电间)1处,正面吊 (略) 。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投资:总投资*元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E4 (略) 工程建筑
建设周期:14个月。
二、环境治理设施
1、施工期
(一)废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机械废气。
机械废气由于建设期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主要为间歇性或流动性污染,影响属小范围短期影响,且燃料用量较小,污染源强较少,项目在加强施工车辆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情况下,可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空气影响小,且随着建设期的结束影响也将消失。
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对场地进行洒水增湿,采取湿法作业,大风天气应洒水4~5次,可缩小扬尘飘洒距离20-50m范围。配齐保洁人员,定时清扫现场。 (略) 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采用 (略) ,以减少结构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
建材堆放地点要相对集中,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时间。使用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的装修材料,确保施工期粉尘排放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2/1700-2022)限值要求。
(二)废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池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 (略) 现 (略) (略) 理后回用于磷酸装置。
(三)噪声
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大部分为移动源,其中运输车辆移动范围较大。从噪声源可以看出,施工机械对不同距离 (略) 声环境有一定影响,项目在 (略) 内部,周边50m范围内无居民住户,夜间尽可能不使用高噪声设备,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定期由环卫部 (略) 理。建筑垃圾运送至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地方进行堆放。废弃油漆桶、废机油集中收集, (略) 原有危废暂存库存储后交有资 (略) 理。土石方全部运至合法弃土场堆放。
(五)生态影响
施工便道保护措施:项目不新建施工便道,依 (略) 作为本工程施工便道。工程设计 (略) 专用线及站场的土石方平衡设计工作,全线纵向最大限度 (略) 路基开挖的土石方,以减少土石方调运量。
合理规划设计施 (略) 及宽度,要求各种施工机械和车辆 (略) 线,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行开辟便道。 (略) 应设置明显标志划定其范围,并有专人进行施工疏导和管理。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不同地貌特点,项目通过采取表土剥离、截排水、土地整治、植物绿化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
虽然本项目的建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剧,但通过实施本方案报告书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真正落实水土保持法“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将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能为环境所接受。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营运期
(一)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内燃机燃烧废气、汽车尾气属于流动的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物产生量较小,项目所在地开阔,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 (略) 理达标后引至楼顶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二)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初期雨水。
项目生活污水 (略) (略) (略) 理后回用。项 (略) 西侧现有一座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5000m3),用于收集全厂初期雨水,项目产生的初期雨水可以进入该收集水池。收集的初期雨水经过全 (略) (略) 理后回用于企业磷酸生产线,不外排。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本项目地下水不进行影响预测评价,企业危废暂存库已进行重点防渗, (略) 域已进行硬化。
采取以上源头控制措施、防渗措施以后,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可有效控制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下渗现象,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为避免非正常情况造成的地下水影响, (略) 域应严格按照导则要求, (略) 域防渗工作,加强设备设施的巡检,杜绝事故泄漏,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同时定 (略) 内的监测井进行监测,若出现异常应立即暂停生产,查明异常原因,启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四)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设备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等,采 (略) 养护、车辆保养、定期检修等措施,采用低噪声车体、加强沿线及站场绿化等措施后,经预测分析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预测值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建成投运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废机油。
餐饮垃圾依托原有食堂分 (略) 理,厂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 (略) 置。废机油收集后暂 (略) 危废暂存库,定期交由有资质 (略) 置。
(六)振动污染防治措施
采用弹性轨枕 (略) 振动,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铁路振动在1 (略) 满足《 (略) 域环境振动标准》(GB*-88)标准限值(昼间75dB,夜间72dB),采取措施后,可降低10dB,铁路振动在 (略) 满足《 (略) 域环境振动标准》(GB*-88)标准限值(昼间75dB,夜间72dB)。从降低振源的激振强度、合理规划设计使建筑物避开振 (略) 的方面考虑减振,即定期对车轮进行维护;加强轨道日常养护,使道床、扣件、轨枕、钢轨等各 (略) 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尽可能将运输时间安排在昼间。
(七)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应切实加强管理,采取措施,保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杜绝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放。加强本项目周边的绿化,以种植具有较强吸附降解能力的植物,一方面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减少因大气沉降带来的土壤污染。企业危废暂存库已进行重点防渗, (略) 域已进行硬化。
为避免非正常情况造成的土壤影响,建设单位应切实加强管理, (略) 域应严格按照导则要求, (略) 域防渗工作,加强设备设施的巡检,杜绝事故泄漏;保证废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杜绝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放。
(八)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识别分析,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认真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本项目实施投运前,企业应根据项目的内容,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要求完成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并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三、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 (略)
2、联系地点: (略) 息烽县温泉镇尹庵村( (略) 厂区内)
3、联系人:严主任
4、联系电话:0851-*
四、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1、环评编制单位名称:贵州 (略)
2、联系地点: (略) (略) (略) 105号万象国际A.C栋1单元18层6、7号
3、联系人:吴经理
4、联系电话:0851-*
5、邮箱:*@*q. com
五、公众意见表
详见附件。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对本项目及建设情况的了解程度;
(2)公众对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及影响认识;
(3)项目运营对公众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4)公众对本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邮寄、电子邮件或电话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评价单位联系提出意见和建议。
附件2:1-公众参与说明及方式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