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 (略) 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共中央 (略)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省、市、县的相关部署,黄土坎乡组织编制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黄土坎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对《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的落实和深化,是黄土坎乡全域空间发展的指南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为黄土坎乡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社会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品质生活提供空间保障。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本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本次规划分为乡域和乡政府驻地两个层次。乡域范围为黄土坎乡 (略) ,总面积245.0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为烧锅村 (略) ,面积为24.85平方公里。
二、乡镇定位
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结合黄 (略) 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析,确定黄土坎乡总体定位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型乡镇。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 (略) 不断优化,初步建立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绿色现代的农 (略) 基本形成,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体”保护不断加强,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环境稳定向好;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
到2035年,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 (略) ;乡村振兴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农业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村庄环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到2050年,国 (略) 全面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越,人居环境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成产业兴旺,生态优美、人民富足的农业强乡。
四、国土空间开 (略)
1、严格落实三条控制线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乡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03亩。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全乡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525.25公顷,为水源涵养型。
2、主体功能定位
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定位,黄土坎乡为重点生 (略) 。
3、国土空 (略)
规划构建“一轴、三心、三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 (略) 。其中,“一轴”为乡域主要空间发展轴;“三心”是以乡政府驻地为依托的公共服务中心,以庙宫水库、奶牛示范场为依托的生态休闲中心,以种植养殖为依托的农业生产中心;“三片”是指围绕乡政府驻地打造的经济融 (略) ,以大墙村为核心的生态观 (略) ,以头道川村为主的农 (略) 。
4、落实国土空间 (略)
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国土空间 (略) ,黄土坎乡包括生 (略) 、生 (略) 、农 (略) 、乡 (略) 和矿产能 (略) 五大 (略) 。
5、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落实县级国土空间调控目标,立足黄土坎乡土地利用现状,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合理调整农林用地结构。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任务,切实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对中低产园地和新建园地的改造和管理,有序引导园地向低山丘陵调整。科学合理安排设施农用地,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或低效闲置的土地。
优化生 (略) 。优先保护自然保护地、天然林、公益林、生态防护林等生态用地。加快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通过荒山荒坡造林、退耕还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矿山修复等,提升土地生态化水平。
优化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推进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引导村庄建设用地减量化发展, (略) 域基础设施和其他建设用地。
五、农 (略)
1、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耕地用途管制。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料饲草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引导各类非农业建 (略) 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非农业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须经相关部门批准,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原则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确保产能不下降。建立统 (略) ,严禁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严格控制优质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除国家安排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恢复、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等特殊情况外,对确需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需要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
耕地后备资源整理。结合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多渠道补充耕地,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水土资源条件具 (略) ,将符合条件的宜耕后备资源通过采取土地清理、土地平整、地力建设等措施,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
2、优化农 (略)
落实围场县农业空 (略) ,黄土坎乡位于县域东南部高效生 (略) ,以粮食种植、牲畜养殖等产业为主。规划应立足乡内特色农业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为目标,构建以玉米、马铃薯、露地蔬菜、设施蔬菜、特色鲜果种植为主,生态畜禽养殖产业为辅的农业产业结构,重点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3、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农用地综合整治。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结合黄土坎乡国 (略) ,推进农用地综合整治。对低效林草地和园地资源整合、 (略) ,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结合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部署,通过耕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田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培肥等方式,稳步推进黄土坎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同时顺应加强耕地保护的需要,促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强化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
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治。低效建设用地的整治能避免土地浪费,是当前土地使用中优先考虑对象。结合县域低效用地利用项目整体部署,推进黄土坎乡工矿复垦、低效工业用地、闲置宅基地等整治。
未利用地开发。结合县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整体统筹,积极推进黄土坎乡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将距离村庄近、道路通达度高、地形坡度小、土壤肥力足、集中连片度高的宜耕等级为最适宜或中等适宜的土地划入后备耕地。
六、生 (略)
1、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落实围场县“一南 (略) 、五廊多点”的生态保 (略) ,黄土 (略) 经济 (略) ,主要以发展经济林产业为主。
加强重点物种监测地保护,加强森林系统恢复,保护寒温带和温带的生物多样性。
加强各村庄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控制水源周边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水井周围30米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对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定期常规指标监测,保证各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落实国家、省、市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 (略) 场调节和政府监管作用,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采矿权人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各类自然保护地、水源地、活动性地裂缝穿越地段等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2、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
针对废弃工矿土地利用功能丧失、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土壤污染修复、工矿用地复垦促进工矿废弃地生产功能恢复。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全域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对新建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要求, (略) 合理、绿色开采。
加大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修复,尽量避免林地资源的减少和退化。结合县域造林绿化任务整体部署,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面积,保障生态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加强对农田土壤污染防护与治理力度,积极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扶持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控制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并鼓励农业生产者采取种养结合、轮作休耕等农业耕作措施,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
七、建 (略)
1、居民点体系
落实上位规划指引要求,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经济职能等因素,按照中心村、基层村两个等级,细化居民点体系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和发展方向。确定黄土坎村为中心村;基层村共7个,包括二下村、二上村、哈洒村、昌字村、头道川村、大墙村、海字村。
规划落实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村庄分类引导,有序推动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提质、增效,全乡8个行政村分为集聚提升类、保留改善类两类。集聚提升类村庄包括黄土坎村、大墙村,保留改善类村庄包括二下村、二上村、哈洒村、昌字村、头道川村、海字村。
黄土坎乡共8个行政村,其中黄土坎村纳入乡政府驻地详细规划范围,不编制村庄规划,其余7个行政村均单独编制村庄规划。
2、建 (略)
按照县域统筹、先增后减、规划期末乡域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要求,合理确定规划期末黄土坎乡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
3、产业发展空间
坚持“农业为主、旅游为辅”的发展方向,推进农业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充分利用乡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完善产业结构。
以“ (略) 、多节点”进 (略) 。“ (略) ”指特色 (略) 、产 (略) 、水 (略) ,其中,特色 (略) 发展本地经济农作物鸡心果、崖桑、玉米、马铃薯、蔬菜(白菜、卷心橄榄菜),规模化养殖猪牛羊,结合部 (略) 域可开展林下养殖;产 (略) 利用乡域内闲置及低效建设用地、闲置房屋进行功能置换,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产业链;水 (略) 依托承德庙宫水库、滦河上游国家级自 (略) 、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打造。“多节点”指承德庙宫水库、滦河上游国家级自 (略) 、木兰围场等本土旅游资源,未来可依托三产带动一产、二产的发展。
4、公共服 (略)
规划建立“乡级—村级”二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乡级、村级 (略) 生活圈层级,强化对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统筹。
八、乡政府驻地规划
1、用地结构
规划对现状用地结构和规模进行优化,完善乡政府驻地各类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等用地,优化居 (略) ,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
2、空间形态引导
遵循自 (略) ,实现建设空间与生态和谐共生,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山水空间形态。
3、住房建设和人居环境
居住用地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力 (略) 合理,生态宜人的生活环境,新建建筑或质量较好的建筑应尽量保留。规划新建住宅以村民自建房为主,严格落实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村宅基地审批标准。
4、 (略) 络
遵循自 (略) ,实现城乡与生态和谐共生,做好乡村生态空间和绿化景观节点的有机结合。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优化乡政府驻地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 (略) 。
九、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1、道路交通规划
落实上位规划相关要求,落位省道S302改扩建、移民办海字大桥新建、宁石 (略) 新建、张石线至昌 (略) 改扩建项目, (略) 养护;贯彻落实围场县建设外畅内通的立体 (略) 络的目标,逐步推进乡域内 (略) 改造升级;规划构建以乡道为骨干,以 (略) 为支撑的多 (略) 网结构。
2、给水工程
规划各村依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分散”的供水方式,每个自然村进行集中供水,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3、排水工程
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排水 (略) 建设,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制,鼓励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乡政府驻地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中心村及有条件的农村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他大于100户的自然村建设小型集 (略) 理设施,小于100户或居住较为分散的自 (略) (略) 理设施、多户联 (略) 理设施等多种方式保障生活污水 (略) 理。
4、电力工程
(略) 建设改造升级。落位冀北承德下伙房-黄土坎3 (略) 工程。改造提升村庄现有生活变压器,提高户均配变容量到四千伏安以上,满足 (略) 生活改善需求及电能替代、新能源汽车普及、清洁能源接入等经济发展需求。
5、通信工程
保留乡政府 (略) 点,鼓励其他村庄结合便民商店等设施建设 (略) 点。规划结合村委会、邻里驿站或便民商店等设施建设 (略) 点。
6、供热工程
规划乡政府驻地和其他村庄均采用分散供热的形式,持续深入推进散煤治理工作,积极研究探索清洁能源供暖,大力推动洁净煤、电代煤采暖工程,结 (略) 升级改造工程,积极推动空气源采暖。
7、燃气工程
规划期内城乡居民生活用能以清洁煤、液化石油气和电能为主,远期燃气管道建成后可采用天然气为主。
8、环卫工程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 (略) 置体系,巩固“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至2035年,生活垃圾 (略) 理率达到100%。积极推进村庄公厕、旅游公厕建设,推动户厕改造全覆盖。
十、安全防灾体系
1、防洪排涝工程
依据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位二道川河山洪沟防洪治理改扩建工程,确定乡政府驻地及连片村庄防洪标准按照不低于10年一遇进行设防。
2、抗震工程
加强抗震防灾工程建设,黄土坎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一般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地 (略) 划图中所 (略) 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进行抗震设防;生命线工程和重要抗震设施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以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3、消防工程
在乡政府驻地新建乡镇专职消防队,在县消防大队管理与乡政府统筹下,加强专职消防队应急知识培训,承担乡域内对火灾、工程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的消防应急任务。
4、公共卫生工程
依据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位塞 (略) 医疗分中心建设项目。建 (略) 为核心,各村庄卫生室为辅助的二级防疫保健体系,充分 (略) 的技术创新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覆盖全 (略) 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提供监测监控、预测预警、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