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自然资源领域推行包容免罚
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 (略) 自然资源营商环境,推进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促进自然资源领域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执法形象和法治化水平,提高执法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略) 自然资源实际, (略) 自然资源领域实施包容免罚监管机制。
一、实施包容免罚监管机制的总体要求
(一)坚持依法监管。坚持职权法定,通过进一步优化裁量,确保执法有据、程序合法,处理结果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把握好法律的基本要求,强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工作。严厉惩处相关违法行为。
(二)坚持教育引导。通过灵活运用引导、说服、教育等非强制性柔性执法方式,既达到改正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秩序的目的,也能起到防止和减少违法行为的目的,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制度刚性约束和执法柔性化解统一。
(三)坚持过罚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做到过罚相当,避免过度执法。对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当事人承诺改正的,原则上实行批评教育、首先免罚。
(四)坚持诚实守信。对 (略) 范围内因同一类违法行为再次违法或者签署承诺书后未履行改正承诺的,辖区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并结合其违法的其他方面依法从重处罚,同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公示。
二、包容免罚监管机制的内涵及适用条件
(一)包容免罚监管机制的内涵。包容免罚监管机制, (略) 为自然资源领域监管对象建立的首次、轻微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容错机制,当事人承诺改正并改正到位后实行首次免罚,给予当事人改正的机会。 (略) 、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及其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日常检查、“双随机”抽查以及通过投诉举报、部门移送、上级交办等途径掌握案件线索后开展的执法检查活动中,初步认定当事人存在属于包容免罚范围的轻微违法行为,经警示告诫、批评教育,当事人自愿签署承诺书,承诺立即改正或者在约定时间内改正,并承诺不再违法,经核实后,自然资源部门不再予以行政处罚的一种制度。
(二)包容免罚监管机制适用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适用包容免罚监管机制:
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
2、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适合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完成的;
3、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4、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5、属于《 (略) 自然资源领域适用包容免罚监管事项清单》所列情形的。
三、规范包容免罚监管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提升自然资源执法能力和水平,实现依法履职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相统一。要将贯彻落实包容免罚监管机制作为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实施包容免罚监管机制信息共享。在推行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权威和公信力,坚决防止以“包容免罚监管机制”为借口,消极、拖延执法及威害自然资源管理秩序的情况出现。
(二)准确把握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免罚监管机制事项实施清单化管理,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执法实践予以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原则上,清单中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适用包容免罚监管机制。对属于清单范围中的违法行为,经核查后认为不宜采用包容免罚监管机制而应立案查处的,应当不采用包容免罚监管机制,按有关规定依法立案查处。
(三)严格规范适用程序。执法人员发现案件线索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检查。属于可以适用包容免罚监管机制情形的,由执法人员向当事人指出违法行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提出整改要求。当事人对相关情况确认无误后,自愿签署承诺书。当事人立即改正的,执法人员应当当场核查。当事人承诺按期改正的,应在承诺期限内向执法人员提供整改情况说明等材料或申请核查;当事人未在承诺期内提供的,执法人员视情依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或者依法查处。
(四)强化执法痕迹化管理。实施包容免罚监管机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音像记录方式记录执法全过程。告知书一式两份,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机构和当事人各持一份,并及时归档保存。对于通过实名举报、其他部门移送或者上级交办方式获得的案件线索,应当将适用包容免罚监管机制的有关情况反馈案件线索来源方。
(五)突出普法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在实施包容免罚监管机制时,应当突出普法宣传教育,指出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等,使其知错并主动改错。要做好教育引导,增强当事人的自律守法意识,营造浓厚法治自然资源氛围, (略) 的自然资源法治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