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略) 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依据(唐环土【2023】1号)及《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1209-2021)要求,并结合《唐 (略) 2023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相关内容,2023年度该地块共布设土壤采样点25个,地下水采样点7个(含取水水源3个)。送检32个土壤样品(含6个平行样品),地下水样品共采集9个(含2个平行样品),土壤样品中二噁英由河北 (略) 分析检测,其他项目均由河北 (略) 检测实验室分析检测。
1土壤结果分析结论
1.1土壤污染物浓度结果分析结论
本年度地块中土壤检测因子共计47项,均为关注污染物,其中苯胺、苯酚、咔唑、六价铬、三氯*烯,共计5项均未检出,除PH、锰、硫化物、苊烯、咔唑、铬、2-*基萘暂无评价标准外,其他检测结果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工业用地的使用要求。
1.2土壤污染物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分析结论
在对各点位监测因子的累积性对比分析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本年度各点位监测因子的累积性对比分析,除PH、汞、镍、铬、锰等监测因子外,其余因子均出现明显累积现象;
(2)本年度各点位监测因子的累积性对比分析,砷、铜、锌等监测因子在个别点位出现明显累积现象,且Ai值相对较小,可能受点位分布位置及金属元素富集位置分布不均匀等差异的影响;
(3)本年度各点位监测因子的累积性对比分析,铬、钒、铊、氰化物、氨氮、石油烃、二噁英等监测因子在大多数点位出现明显累积现象,分析原因,生产过程上述污染物,会存在迁移到空气中的情形,然后随着自然沉降、雨水淋溶作用迁移入土壤中,造成大部分点位上述污染出现明显累积。
2地下水结果分析结论
2.1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结果分析结论
在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本年度地块中地下水检测因子共计61项,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钠外均为关注污染物;
(2)其中硫化物、磷酸盐、挥发酚、铊、六价铬、苯、三氯*烯、*苯、*苯、间,对-二*苯、邻-二*苯、苯*烯、萘、芴、苊、苊烯(二氢苊)、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苯胺类、苯酚、2,4,6-三氯酚、氯苯、对二氯苯、邻二氯苯、三氯苯(总量)、挥发性石油烃(C6-C9)、烷基汞,共计37项均未检出;
(3)铬、钒、石油类暂无相关限值,暂不进行评价;
(4)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锰超过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建议持续关注;
(5)石油烃(C10-C40),其检测结果满足《 (略) 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6)其余因子均未超过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
2.2地下水污染物浓度与对照点浓度对比结论
结合表8.2-4分析可知:
(1)D2S1监测井:pH值、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检测数值高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1.04-10.11倍;氟化物、氨氮,检测数值低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0.35-0.85倍;
(2)LS1监测井:pH值、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氨氮,检测数值高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1.03-14.25倍;氟化物,检测数值低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0.83倍;
(3)GS1监测井:pH值、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氨氮、氟化物,检测数值高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1.01-21.32倍;
(4)CS1监测井:pH值、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氨氮、氟化物,检测数值高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1.03-14.37倍;硝酸盐氮,检测数值低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0.91倍;
(5)A2S1监测井:pH值、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氨氮、氟化物,检测数值高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1.01-14.25倍;
(6)KS1监测井:pH值、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氨氮、氟化物,检测数值高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1.00-24.55倍;
(7)MS1监测井:pH值、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氨氮、氟化物,检测数值高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1.04-30.42倍;硝酸盐氮,检测数值低于背景点,为背景点的0.76倍。
2.3地下水污染物浓度与前次检测值对比情况结论
D2S1监测井: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本年度检测结果高于2022年度检测值30%以上,本监测井为企业地下水取水井,可能受地质原因导致;
LS1监测井:锰、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本年度检测结果高于2022年度检测值30%以上;该点位位于生化水处理区,位于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下游方向,收集全厂的工业废水,池体为水泥结构,根据调查走访可知,该区域曾作为焦场使用,露天堆放,由于大气降水等原因,可能造成附着于地表的焦碳粉末污染物造成迁移,影响地下水;
GS1监测井: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锰,本年度检测结果高于2022年度检测值30%以上,本监测井为企业地下水取水井,可能受地质原因导致;
CS1监测井:氟化物、氯化物、氨氮、锰、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本年度检测结果均高于2022年度检测值30%以上;考虑点位布设在综合罐区东南角区域,同时位于该区域地下水水流下游方向,该区域包含焦油储罐、碱液、硫酸、粗苯等,地面硬化完整。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上游方向又为1A(煤场)和1B(焦场),主要生产设施属于露天建设,企业应加强维护生产装置、阀门、管件的防渗检查与维护,避免发生泄漏,减少因为大气降水冲刷地表污染物带来的影响;
A2S1监测井: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钠,本年度检测结果高于2022年度检测值30%以上,本监测井为企业地下水取水井,可能受地质原因导致;
K2S1监测井:氯化物本年度检测结果高于2022年度检测值30%以上,可能受地质原因导致;
MS1监测井:硫酸盐、氨氮、锰、镉、石油烃(C10-C40),共计5项,本年度检测结果均高于2022年度检测值30%以上;考虑到该点位位于废水深度处理区,同时位于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下游方向,池体为水泥结构,该区域地势较低,为易积水区,受雨水冲刷影响较大,部分沉降尘会被冲刷至此形成堆积,企业应加强防渗检查与维护,做好雨水的初期收集工作,确保雨水在初期能受到有效收集。避免污染物随雨水迁移,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
2.4地下水各点位污染物监测值趋势分析结论
监测井KS1(原2K02)位于化产区焦油罐区东侧,综合2020-2023年地下水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地下水中PH、氨氮、镉、苊烯等监测因子呈下降趋势;地下水中锰、锌、氰化物、氟化物、砷、石油烃(C10-C40)、萘、苊烯、?、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呈上升趋势;
LS1监测井(原2L02)位于酚氰废水站东南角处,地下水中锌、氨氮、氟化物、萘、菲、等监测因子变化趋势呈下降趋势;地下水中PH值、锰、汞、氰化物、镉、铅、石油烃(C10-C40)、苊烯、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地下水中砷变化趋势趋于稳定;
(3)监测井MS1(原2M02)位于深度污水处理站办公楼前,综合2020-2023年地下水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地下水中锌等监测因子变化趋势呈下降趋势;地下水中PH值、锰、氨氮、汞、氟化物、石油烃(C10-C40)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地下水中镉变化趋势趋于稳定。
3污染状况分析
3.1土壤污染状况分析
(1)本年度石油烃(C10-C40)、苯、*苯、间,对-二*苯、邻-二*苯、苯*烯最大值均出现在IT1,分析原因,该点位距离焦油罐区较近,生产过程上述污染物,会存在迁移到空气中的情形,然后随着自然沉降作用迁移入土壤中,造成该点位上述污染物检测值较高;
(2)本次度镍、氰化物、*苯、2-*基萘、二苯并呋喃、芴、菲、蒽最大值均出现在ET2,分析原因,该点位在粗苯工段东南侧绿化带,未进行地面硬化,地下水流向下游方向、主导风向下风向雨水易于汇集处,可能与粗苯罐无组织排放、储槽槽管道密封不严,导致污染物逸散遗撒,经沉降富集、雨水汇流或积聚污染物污染土壤;
(3)本年度萘、苊烯、苊、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最大值均出现在JT2点位,且苯并[a]芘最大占标率为93.33%,分析原因,该点位位于提盐工段,经现场踏勘,该点位地势较低,雨水易于汇集,且地面存在裂缝,生产过程上述污染物,会存在迁移到空气中的情形,然后随着自然沉降作用迁移入土壤中,造成该点位上述污染物检测值较高。
3.2地下水污染状况分析
地下水LS1监测井(酚氰废水站东南角)部分监测指标数据存在上升状况,根据现场踏勘情况,该点位位于生化水处理区,位于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下游方向,收集全厂的工业废水,池体为水泥结构,可能存在逸撒和跑冒滴漏现象,另根据调查走访可知,该区域曾作为焦场使用,露天堆放,由于大气降水等原因,可能造成附着于地表的焦碳粉末污染物造成迁移,影响地下水。
地下水MS1监测井(深度污水处理站办公楼前)部分监测指标数据存在上升状况,根据现场踏勘情况,该点位位于废水深度处理区,同时位于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下游方向,池体为水泥结构,该区域地势较低,为易积水区,受雨水冲刷影响较大,部分沉降尘会被冲刷至此形成堆积,可能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KS1监测井(化产区焦油罐区东侧)部分指标数据存在上升状况,考虑点位布设在化产区焦油罐区东侧,同时位于该区域地下水水流下游方向,且位于焦油罐区、粗苯工段的地下水下游方向,根据现场踏勘可知,该区域管道众多,且地面硬化存在裂缝,管道密封不严及大气沉降聚积随雨水下渗,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
地下水CS1监测井(综合罐区东南角)部分指标数据存在上升状况,考虑点位布设在综合罐区东南角区域,同时位于该区域地下水水流下游方向,该区域包含焦油储罐、碱液、硫酸、粗苯等,地面硬化存在裂缝,大气降水冲刷地表污染物随雨水迁移,以及大气沉降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A2S1监测井(烟筒仓北侧备煤车间)部分指标数据存在上升状况,考虑此井建设于煤场区域,可能存在煤粉存储、运输、倒运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及大气沉降作用,运输遗撒等原因,在水井处聚集,或者雨水冲刷、低洼处汇流积聚,下渗影响地下水。
地下水中GS1监测井(冷鼔工段南侧)部分指标数据存在上升状况,考虑到该区域位于冷鼔工段下游,靠近综合水泵房,厂内所有污水汇集于此,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区域内地面硬化存在裂缝,污染物污染物通过渗漏、雨水汇集或者积聚,形成区域性隐患点,污染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检测数值占标率较高。
地下水中D2S1监测井(1#焦炉区西北侧炼焦车间)部分指标数据存在上升状况,该监测点位位于焦炉下游,且距离熄焦水池较近,考虑到熄焦水池使用时间较长,且地面有裂缝,焦炉湿熄焦过程中存在的大气沉降、熄焦池存在的渗漏等,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4结论
4.1土壤:
本年度地块中土壤检测因子共计47项,均为关注污染物,其中苯胺、苯酚、咔唑、六价铬、三氯*烯,共计5项均未检出,除PH、锰、硫化物、苊烯、咔唑、铬、2-*基萘暂无评价标准外,其他检测结果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工业用地的使用要求。
4.2地下水:
(1)本年度地块中地下水检测因子共计61项,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钠外均为关注污染物;
(2)其中硫化物、磷酸盐、挥发酚、铊、六价铬、苯、三氯*烯、*苯、*苯、间,对-二*苯、邻-二*苯、苯*烯、萘、芴、苊、苊烯(二氢苊)、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苯胺类、苯酚、2,4,6-三氯酚、氯苯、对二氯苯、邻二氯苯、三氯苯(总量)、挥发性石油烃(C6-C9)、烷基汞,共计37项均未检出;
(3)铬、钒、石油类暂无相关限值,暂不进行评价;
(4)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锰超过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建议持续关注;
(5)石油烃(C10-C40),其检测结果满足《 (略) 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6)其余因子均未超过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