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经审议,我局拟对《揭惠高速公路潮南区红场连接线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5个工作日(2024年1月25日至2024年1月3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 (略) 潮南区峡山街道华南商贸城8栋综合股
邮编:*
联系电话:0754-*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书面听证申请。
揭惠高速公路潮南区红场连接线新建工程项目 | |
建设单位 | (略) 潮南区红场镇人民政府 |
建设地点 | 揭惠高速雷岭收费站出口龙坑村路段 (略) 道S255线与乡道Y287线交叉口处 |
环评机构 | 江西鑫环 (略) |
项目概况 | 揭惠高速公路潮南区红场连接线新建工程项目位于揭惠高速雷岭收费站出口龙坑村路段 (略) 道S255线与乡道Y287线交叉口处,项目总投资15148.18万元,本项目起点位于揭惠高速雷岭收费站出口龙坑村路段,即省道S235线与乡道Y287线交叉口处(E116°22′6.74″,N23°5′30.45″),起点桩号K0+000,利用现状水泥道路进行拓宽改建,延伸约900m,在龙坑村伯公前向西转向沿雷岭河支流北侧布线并新建一座箱涵跨越后沿山边走向约300m再接回现状旧路,继续利用旧路靠山边一侧拓宽延伸800m后,绕山边改线约600m长,在霞厝小学西南侧再次接回旧路并继续延伸至现状急弯后直接向前走向,利用山势进行展线,在K3+820处穿越山后的凹地转入龟山村内山地,利用地形靠山而行绕行一周后,沿霞厝村伯公北侧土路接入乡道Y287,沿现状水泥道路走向,终点位于红场镇县道X061水红线( (略) 道S255线)与乡道Y287线交叉口处(E116°19′52.1″,N23°7′3.49″),终点桩号为K7+115.501,路线全长7.116公里,其中雷岭镇境内路线长度约5.126公里,红场镇境内长度1.99公里。路基标准宽度8m,路面宽度6.5m,双向两车道;路面结构拟采用水泥混凝土,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交安设施和绿化工程等。全线共设置小桥1座,涵洞24道,平面交叉12处。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一)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体现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由于施工期较短,随施工期结束后,影响将随之消失。 为防止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防治措施有: (1)雨季时,在弃渣上部设塑料膜覆盖,防止弃渣土体流失;(2)在施工中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原则”,施工后进行地貌,防止或减轻水士流失。工程回填后,对临时弃渣堆土场进行全面整地,表面植草护面,恢复水土保持功能;(3)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直接受影响的范围内;(4)对土壤、植被的恢复,遵循破坏多少,恢复多少的原则;(5)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管理工作,严禁随意砍伐破坏施工区内外的植被、作物。(6)弃渣场清理完成后,需要进一步进行生态修复,以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措施如下: 种植土壤覆盖植被:通过种植合适的植物,可以有效固定土壤,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并提供栖息地和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食物资源。水资源管理:对弃渣场周边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包括防止污水渗漏和污染,利用雨水进行植物浇灌等。野生动植物引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系统特点,适量引入野生动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并帮助恢复生态平衡。 (二)噪声减缓措施 为确保项目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和休息以及周边单位学习的正常工作不受干扰,建设施工单位应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文明、环保施工,并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1.降低设备声级 (1)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有效降低昼间噪声影响;(2)要加强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减震措施,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使用减振机座。施工过程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震动噪声;(3)加强文明施工,杜绝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它噪声。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布局施工现场 (1)严禁22:00~6:00以及12:00~14:00进行施工活动。若因特殊情况,须取得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并将附件公告附近居民。(2)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以免局部声级过高。(3)高噪声设施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禁止夜间施工。(4)针对施工过程中具有噪声突发、不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的施工活动,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以缓解。 3.减少运输过程的交通噪声 选用符合《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95-2002)标准的施工车辆,禁止不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进入工区,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限制车速,对运输、施工车辆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或杜绝鸣笛。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一体式化粪池预处理后, (略) 清运处理。施工场地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后回用作施工场地抑尘降尘喷洒用水、不外排。施工场地雨水经沉砂池处理后回用或排放。 (四)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为减少施工扬尘量,建议在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办法减轻扬尘污染。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工程下列部位或者施工阶段应当采取喷雾、喷淋或者洒水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2)工程施工现场应当设置硬质、连续的封闭围挡。围挡应当采用彩钢板、砌体等硬质材料搭设,其强度、构造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 (3)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场地、周边道路采取下列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配备车辆冲洗设备和沉淀过滤设施,有条件的项目应当安装全自动洗轮机,车辆出场时应当将车轮、车身清洗干净; (略) 区域内的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能清晰监控车辆出场冲洗情况及运输车辆车牌号码,视频监控录像现场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③施工现场主要场地、道路、材料加工区应当硬底化,裸露泥地应当采取覆盖或者绿化措施。 (4)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作业区采取下列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①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机械应当采取降尘防尘措施;②土方开挖后应当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③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集中分类堆放,严密覆盖,宜在施工工地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严禁高空抛洒;④水泥、石灰粉、砂石、建筑土方等细散颗粒材料和易扬尘材料应当集中堆放并有覆盖措施; (略) 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⑥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回填土作业。 (5)土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运输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运输企业承担,运输车辆应当经车辆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有效,运输作业时应当确保车辆封闭严密,不得超载、超高、超宽或者撒漏,并且应当按规定的时间、线路等要求,清运到指定场所处理。 2.燃油机械设备尾气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机械包括挖土机、铲车、装载机、压路机、施工车辆等,在施工过程中燃烧汽柴油将产生SO2、CO、NOx、HC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排放量小,且为间断排放。施工单位必须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加强设备、车辆的维护保养,使机械、车辆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淘汰设备,以减少施工机械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应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年建设部139号令),对于可以回收的(如废钢、铁等),应集中收集送到回收站;不能回收利用的,不得随意堆放,应按有关规定报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将建筑废物运至指定消纳场所;严禁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中,也不允许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 (一)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项目所在区域雨热充沛,公路施工完全结束后,坡度较低的边坡经护坡植草后植被即可得到恢复,而较高的边坡需采取绿化与工程护坡相结合的方式,以稳定边坡和进行绿化。项 (略) 建成区,周边没有珍贵的野生动植物。 (二)噪声防治措施 1.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设置禁鸣标志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 2.加强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工作,对距离道路较近易受到噪声污染的居民楼实行环境噪声定期监测制度,根据因交通量增大引起的声环境污染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 3.经常养护路面,保证道路的良好路况。 4.设置通风隔声窗。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主要水污染源为雨天产生初期雨水,由于当地降雨量和频次高,加之河流的稀释、自净作用,径流污染物汇入河流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污染物浓度已被稀释而降低到非常低的浓度。 (四)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行驶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项目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特点,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多种植乔木、灌木,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大气中悬浮微粒,同时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拟建道路沿线景观。 (五)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过程中,道路的清洁等过程产生的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则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在经过道路起点、终点路段和路网接入口处应减速行驶,禁止超车和变道行驶。设置交通监控系统可以及时进行数据及信息收集,判断交通及气象异常,实时进行信息发布,并配合巡逻车进行交通管理和疏导。可以达到减少拥挤和阻塞、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事故、减少车辆延误等目的。 2.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反应预案,完善报警响应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则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管理单位同时应常备各类事故应急防护处理的设备及器材,如应急防护处理车辆、降毒解毒药剂、固液物质清扫回收设备等,以保证应急抢险的需要。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护栏设施等。 3.加强对驾驶人员安全宣传和教育,增强其环境风险意识。运输危险品须持有公安部门颁发的三张证书,即运输许可证、驾驶员执照及保安员证书;高度危险品车辆上路必须事先通知交委,接受上路安全检查,同时车辆上必须有醒目的装有危险品字样的标记。 拟建道路对沿线居民点产生环境污染风险是可能发生的,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对沿线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乃至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污染及危害。从上述关于风险事故发生几率因素分析中可以知道:加强道路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管理,完善交通标志,约束驾驶员,规范上路车辆的安全行驶,就能够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项目沿线经过人群居住区,故运营期发生气体化学品泄漏对两侧区域人群健康所构成的威胁亦较为显著。沿线村庄社区消防、防化、医疗、工程抢险等各种应急力量较齐备,报警渠道较多、人群疏散较容易,响应时间较短,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故只要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成立能够快速反应的应急抢险队*,就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将事故在最短时间内扑灭。 |
公众参与情况 |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公示发布至今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