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发展改革委印发《广西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2030年)》(简称《规划》)。广西要将“超级充电宝”布局在哪些地方?这些地方迎来投资机会!
什么是新型储能?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多种储能,技术形态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以及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新型储能对提升广西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顶峰能力、应急备用能力、运行效率、安全稳定水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新型储能原理类似于“超级充电宝”,可以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设施发的电储存起来,在有需要时使用。
新型储能布局规划在哪?
钦州、南宁、柳州、桂林建设规模位于全区前列
从新型储能布局规划来看, (略) 将建设65万千瓦新型储能,优先在南部、东部布局,规模居全区第一。
南宁优先在东部、西北部、城区布局,建设45万千瓦新型储能,建设规模和柳州持平,柳州优先布局在北部、中部,规模均居全区第二。 (略) 布局在北部、中南部,建设40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居第三。
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布局在这些地方
目前,广西新能源发展按下“加速键”,预计“十四五”时期全区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分别新增不低于1800万千瓦、1300万千瓦。根据《规划》,广西将开展这些示范项目:
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加快推进第一批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成投产。适时在柳州北部、桂林北部、 (略) 、玉林南部等地区开展第二批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配套储能项目
(略) 、崇左、来宾象州县、桂林、贵港覃塘区、梧州藤县、河池环江县、防城港上思县、百色田阳县、钦州等一批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项目。鼓励开展“风光火储”、“风光水储”等一体化示范。
常规电源配置储能项目
探索开展一批火储、水储联合调频示范项目。
大型新型储能调峰电站项目
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具备条件的内*地区或内*火电机组既有厂址,探索试点建设装机规模30万千瓦及以上或时长4小时及以上的大型新型储能调峰电站。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根据《规划》,广西重点发展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为主的新材料、关键零部件、高效电池组和成套装备,提高新型储能装备自主供给能力。
在南宁、柳州、玉林、 (略) 建设一批储能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健全先进适用正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集流体等产业链,支持区内铝箔、铜箔等关联企业开展集流体延链补链技术升级。
在南宁、桂林等地区探索依托钒矿资源发展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蓄热换热、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电解制氢、氢能储运等装备产业布局。
广西积极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
加快推进南宁横州、崇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以及桂林、贵港覃塘、梧州藤县等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配套储能设施建设。
结合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大规模开发,开展海上风电配置新型储能研究。鼓励结合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分散式风电建设配置新型储能设施。
因地制宜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结合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在偏远地区的电网末端、海岛等,合理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或风光储电站,提高供电保障能力。
广西探索用户侧新型储能集中式发展
鼓励在工业集聚区布局新型储能,积极支持铝产业、水泥、钢铁、化工等高耗能用户结合实际用能需求集中建设新型储能设施。
鼓励百色铝工业、贵港水泥工业聚集地区等开展用户侧储能试点工作,示范带动其他行业用户侧储能加快发展。
广西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
《规划》提出,广西加快全产业链建设,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壮大国内龙头企业队*,培育本土企业发展,重点打造上游储能电池新材料、中游高效电池组及集成、下游配套服务与电池回收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向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储能装备特色产业集聚区。
依托比亚迪弗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多氟多、华友、中伟等驻桂企业,发挥产业配套和集聚效应,加快完善上下游供应链。促进电化学储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协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规划》还鼓励建设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容量租赁机制。鼓励通过“容量租赁费+电力辅助服务收益”模式疏导新型储能成本,积极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共享储能商业模式。
还鼓励有实力的新能源投资企业、储能运营商、电网企业等联合投资建设集中式新型储能项目。积极引导各类有意愿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建设新型储能公平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