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2024年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 (略) 无泄 (略) 管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9月29日-2024年10月1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459-(略)(政策法规科)
传 ???真:0459-(略)
通讯地址: (略) (略) 建设大厦14楼?
邮????编:(略)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2024年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 (略) 无泄 (略) 管道治理工程项目 | 黑 (略) (略) 、 (略) 境内, (略) 以南, (略) 以北, (略) 西侧2k (略) 西侧1.7k (略) 域。 | (略) 第四采油厂 | 大庆 (略) | 该项目建设性质属于改建,项目代码为2407-(略)-04-01-(略),项目占地面积36.396 hm2,均为临时占地。该项目更换29口油井集油掺水管道15.16km,更换11条站间集油掺水管道8.3km,更换杏北702转油站至杏I-1联集气站输气管道1.89km,局部更换杏I-1联污水站-杏二十联深 (略) 理站污水管道0.35km,整体更换新杏十八联(聚驱) (略) 理站至杏Ⅰ-1联污水站回收水管道3.476km,新建阀井1座,更换15口注水井注水管道6.035km,新建单井切断阀7套。项目总投资3649.(略)元,其中环保投资307.(略)元。 | (一)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严禁随意践踏、碾 (略) 范围外的植被。埋设管线尽量窄控,采取平埋方式进行,以便尽快恢复植被。施工过程不打乱土层,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按要求进行表土剥离与利用,施工结束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被破坏的地表形态。运营期,加强管理,定期巡线检查、设备养护,防止原油、含油污水以及各种废液跑冒滴漏。 (二)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废弃管道清管废水、新建管道试压废水管输至杏I-1联 (略) 理, (略) 理后应同时满足《大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Q/(略))、《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限值要求后回注油层。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居住在 (略) 二 (略) 交叉口西侧,作业大队对面 (略) 。运营期,无废水排放。 (三)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地下水 (略) 防控,集油掺水管道、污水管道、输气管道、注水管道、回收水管道采用防腐钢管,整体更换的注水管道采用防腐玻璃钢,设计壁厚的腐蚀余量不应小于3mm,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管道可同时采取内外防腐、保温等措施,防渗性能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略))中重 (略) 防渗要求。保留防渗工程施工期影像资料备查。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破损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和土壤监测制度。设置2口跟踪监测井,定期进行监测,发现问 (略) 理。严格落实地下水和土壤监测计划。一旦出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不利环境影响。 (四)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定期洒水抑尘,建材应定位定点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土方开挖应采取遮盖、围挡、洒水等防尘措施。合 (略) (略) 线,运料车辆采取遮盖措施,以防物料洒落在地,形成二次扬尘。施工场界颗粒物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中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运营期,无废气产生。 (五)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机械布置远离环境敏感点一侧,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注意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操作,保证施工机械保持在最佳状态,降低噪声源强度。敏感目标附近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施工场界噪声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略))要求。运营期,无噪声排放。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管道定向钻、顶管施工产生的废弃泥浆拉运 (略) 废弃泥浆 (略) (略) 理,产生的泥饼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略))要求后综合利用。管道施工废料拉运至第四采油厂工 (略) (略) 理。生活垃圾拉运至 (略) 处理。运营期,无固体废物产生。 (七)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加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管道进行水压试验,排除焊缝和母材的缺陷,增加管道的安全性。加强巡查,定期检测管线的腐蚀及防腐层破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在生产运营前应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到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加强风险防控预警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 (略) 理能力。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了公众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