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南涧县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要求,现将拟作出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1.公示时间:2023年3月24日-2023年3月30日(5个工作日)
2.联系电话:0872-*
3.传真:0872-*
4.通信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南涧分局(南涧镇小军庄平交路口旁)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南涧县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二、建设性质:扩建。
三、建设地点: (略) 大理州南涧县城东巍山河与南涧河交汇口旁(涧北公园东侧)。
四、建设单位:南涧彝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五、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大理厚德 (略) 。
六、项目概况
本扩建项目在原有厂区内进行建设,二期扩建在已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预留二期用地基础上建设污水厂二期工程5000m3/d,扩建后污水处理厂总规模10000m3/d,新增预处理调节池、CASS反应池、絮凝沉淀池、滤布滤池、污泥储存池、回收水池、污泥低温干化脱水间(原位改造设置于现状污泥棚内)、除臭设备,其余设施均保留沿用。本次项目不涉及新征用地。本项目总投资为298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7万元,占总投资的2.24%。
七、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影响及措施
1.废气
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源自施工、车辆运输中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其中以施工扬尘的产生量较大、影响范围也较广。项目周边主要为河道、道路,与最近居民点相距190m,施工期扬尘对周边居民敏感点影响很小。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扬尘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是暂时的,其影响随施工期的结束而停止。
对扬尘的污染需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具体建议如下:①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的车行道路,应保持清洁,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实行限速行驶,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进行遮盖、密闭措施,防止或减少其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的泥土和灰尘。②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易产生扬尘的建筑物料统一堆放,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土石方,应及时清运。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应采取覆盖防尘布,定期喷洒水,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④按量购进建筑材料,避免在场内长时间堆放。⑤沙、石等施工材料设立专门的堆存场地,避免原材料露天堆放。
施工机械废气属于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由于项目区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故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废气污染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项目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仅对局部范围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位于南涧县污水处理厂内,污水处理厂设有围墙、绿化树木对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机械尾气具有很好的降尘、消减作用,项目区地势空旷,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废气经空气稀释扩散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期的影响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影响较小。
2.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基础建设施工、施工车辆、设备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使用项目原有卫生间及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工序进行处理。施工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及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体产生影响。雨天地表径流建议设置临时沉淀池对施工基坑内雨水、临时堆土区雨水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去除雨水中的泥沙、悬浮物后,再由厂区内现有雨水沟排入巍山河。项目施工期主要安排在10月、11月、12月,不属于雨季,遇到雨天的几率较小,雨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巍山河,对巍山河影响小。
3.噪声
项目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施工设备运行、车辆运输等,各施工设备噪声最大值可达100dB(A),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有流动性。本项目仅在昼间施工,夜间不进行相应施工工作。
本次环评要求建设方采取如下措施控制施工噪声:①合理布置机械设备,设置在项目区中部厂界的空旷地带,尽量远离周边声环境保护目标。②施工中从源头降低施工噪声,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振动噪声。③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限速、禁鸣。④采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施工期的噪声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终止,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废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开挖土石方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
(1)建筑垃圾
项目对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对废砂石、混凝土废渣尽量用于道路和场地填方利用;对于废钢筋、废包装物等具有再利用价值的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及时外 (略) 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
(2)土石方
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方能回用的尽量回用,多余部分则选址合适的地点,合理堆放运送至当地主管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3)生活垃圾
施工过程中对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1.废气
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产生的恶臭,包括氨、硫化氢等污染物。通过低温干化设备间内对低温干化机设置隔离罩进行臭气收集,用玻璃钢风管将臭气收集到离子除臭设备进行臭气处理,经15m高排气筒排放,加强项目区绿化管理,经绿化植被吸收,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2.废水
正常情况下,本项目运营期自身产生的各种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的要求。根据预测结果,丰水期预测断面可以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及安全余量要求;枯水期预测断面不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CODcr预测结果超标,NH3-N预测结果不满足安全余量要求。但本项目属于环保治理工程类项目,主要针对南涧县城的生活污水进行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后整个污水处理厂将大量削减进入地表水体的各种污染物,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的地表水环境有着正面的影响效益。
从整体上,项目建成运行有效地减少了乡镇居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使进入河流的污染物大量减少,将大大减轻污水直排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3、噪声
本次二期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新增设备风机及各类泵体噪声。污水处理厂周边5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运营期通过采取厂房隔离、绿化阻隔、基础减震等措施后不会改变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22年南涧 (略) 废水噪声监督监测》报告(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数据,厂界北夜间噪声未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存在噪声超标的现象。建设单位于北厂界种植绿化,产噪设备尽量放置于室内,通过合理布局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噪声防治措施:①合理优化新增设备的布设,布置在远离居民等地。②设备选型时,应选用低噪声设备。③设备的连接采用软连接、设置隔声措施。④加强厂区内的绿化,绿化带有明显的吸声、隔声降噪作用,有效隔声降噪。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
(1)一般固废
污水厂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主要有剩余污泥、栅渣、沉砂和生活垃圾。污泥经脱水干化处理后含水量小于60%,脱水后的污泥拉运至县城垃圾中转站后,由南涧县 (略) 转运至祥云 (略) 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和沉砂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置。本次二期工程扩建污水厂不新增员工,无新增生活垃圾产生。
(2)危险固废
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主要有化验室废液、废机油等。化验室废液采用专用收集桶进行收集,暂存于危废间,委托云南 (略) 进行处置。废机油采用专用收集桶进行收集,暂存于危废间,委托云南 (略) 进行处置。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可以得到有效处置,处置率为100%,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5.地下水环境
项目不取用地下水,周边无地下水敏感点,周围居民均使用来自水,不涉及地下水取用项目,项目在做好防渗工作后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本次扩建项目新增入口调节池为地埋式结构,位于地下的水池如果发生损害并产生渗漏,情况十分隐蔽,不易被发现和及时处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本次评价提出以下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对管道、设备及相关构筑物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以防止污水的跑、冒、滴、漏,将污水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对场地硬化处理,严禁下渗污染;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运营过程中对污水处理池及其他废水储水构筑物、输送管线设置必要的检漏时间及周期,在1个检漏周期内,对可能有污染物跑、冒、滴、漏等产生的地区进行必要检漏工作,及时发现污染物渗漏等事件,采取补救措施。
项目采取分区防渗:①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调节池、cass反应池、絮凝沉淀池、滤布滤池、污泥池、回收水池均使用钢砼结构。②一般防渗区:加氯间、污泥脱水间、污泥棚进行一般防渗,防渗层的防渗性能等效于厚度≥1.5m,渗透系数≤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③对于简单防渗区:提升泵房、鼓风机房、变配电间、综合楼、值班室、在线监测室、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6、土壤
本项目为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不涉及施工期土壤环境影响。重点分析为运营期对项目地及周边区域土壤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主要的污染途径为:①加氯间,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途径主要为次氯酸钠的贮存桶发生破裂、泄漏,且加氯间防渗层破裂,可能会造成次氯酸钠下渗,对土壤造成垂直入渗影响。②污水处理设备故障,同时池体不能容纳源源不断的进水量,导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漫流污染地表水进而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对土壤造成地面漫流影响。③调节池、CASS池、絮凝沉淀池、滤布滤池、污泥池、回收水池防渗层破裂,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经土壤垂直入渗,造成土壤污染。④危废暂存间地面防渗层发生破损或破裂,则危险废物等泄漏或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⑤若收集及运输污废水的管道破裂,则污废水会发生泄漏,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正常情况下不会渗入土壤中,不会对土壤造成影响。
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对管道、设备及相关构筑物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以防止污水的跑、冒、滴、漏,将污水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对场地硬化处理,严禁下渗污染;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避免“跑、冒、滴、漏”现象,有效地阻止了污水渗入土壤。
项目采取分区防渗:①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调节池、cass反应池、絮凝沉淀池、滤布滤池、污泥池、回收水池均使用钢砼结构。②一般防渗区:加氯间、污泥脱水间、污泥棚进行一般防渗,防渗层的防渗性能等效于厚度≥1.5m,渗透系数≤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③简单防渗区:提升泵房、鼓风机房、变配电间、综合楼、值班室、在线监测室、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7、生态影响
项目扩建项目在原有厂区内进行,不新增用地,新增预处理沉淀池、CASS池、絮凝沉淀池、滤布滤池、回收水池均使用二期预留用地,故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8、环境风险分析
(1)危险化学品风险分析及措施
项目的事故类型主要为投药不妥当或投药装置管道和阀门损坏引发泄漏等,诱发因素可能为不按规定作业、投药装置安装不合格、材质不合格、腐蚀、破损、老化、管理疏漏等。
化学品风险防范和减缓措施:①项目使用化学试剂储存在阴凉、干燥的通风库房内,包装必须完整密封。②项目设备选型时选用的投药装置及其配备的管道,材质要合格,即能防腐、防裂等,设备安装施工时提高施工质量。③项目运营期日常加强投药装置的检查和维修力度,发现破损、老化以及腐蚀等隐患及时解决,避免系统发生泄漏现象。④项目投药装置安设间的地面用水泥浇筑作防渗处理,避免渗漏药剂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⑤项目在场区内加强绿化植被设置,提高绿化植被对硫化氢的净化作用。⑥项目通过将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构筑物沉砂池、污泥池等无需经常维护的构筑物进行加盖封闭,格栅间、进水泵房、污泥脱水机等构筑物采取局部封闭;贮泥池中的污泥经消毒脱水处理后尽量日产日清;污泥运输车辆密闭;定时在产生臭气的污水处理单元喷洒除臭药剂等措施,降低硫化氢气体的逸散量。
(2)次氯酸钠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导致化学品泄漏的原因包括储罐破裂、操作失误等,高浓度的次氯酸钠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由于本项目储存次氯酸钠较少,储罐区周围设置了围堰及次氯酸钠泄漏收集装置,地面按照要求进行了防渗处理,故泄漏事故不会造成大的不良影响。但应加强风险源的管理,注意次氯酸钠的储存要求及禁配物,通过严格管理及防范,其风险性相对较小。
风险防范措施:①危险品(次氯酸钠)应用专门的储存装置储存,禁配物严格混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注意防潮、防火、防高热,库温不宜超过30℃,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③防火防爆,严格按消防要求进行设计建设。远离火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工作场所严禁吸烟。④次氯酸钠等储罐区周围应设置围堰,以次氯酸钠泄漏收集处理装置,围堰起容纳泄漏物料的作用,并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且储罐区应铺砌耐腐蚀的硬化地面,表面无裂隙,围堰的高度应不小于0.15m,围堰区范围为储罐向外延伸0.8m。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扩散时,及时与环境保护、卫生部门联系,并采取积极的堵漏、阻害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进入附近地表水体。⑤次氯酸钠等储罐区地面进行重点防渗,储存区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建设,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至少为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K≤1×10-10cm/s)。⑥存放次氯酸钠等危险品的储罐设置液位、温度、压力报警装置。⑦臭气气体除臭装置应加强维护管理,尽量避免臭气非正常排放。⑧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并演练。
(3)污水直排事故环境影响及措施
项目运营期间造成污水直排的事故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故障、突然停电以及厂区污水管网破裂等,在此事故状态下,直排进入纳污水体巍山河的污水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内容中的预测分析结果知:项目直排情况下,出水水质因子预测浓度均会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
风险防范和减缓措施:①对运转设备机泵、阀门、污水管道材质的选型选用先进,质量可靠的产品。关键设备应一备一用,易损部件要有备用件,在出现事故时能及时更换。②设置备用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电源连续不间断,确保停电情况下污水处理厂能正常运营,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影响巍山河水质。③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技术管理措施:建立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操作责任制度。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技术考核档案,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严格控制处理单元的水量、水质、停留时间、负荷强度等工艺参数,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性。配备流量、水质自动分析监控仪器,定期取样监测。主动接受和协助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南涧分局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最大程度减小不正常排放的可能性。加强事故监控,定期巡检、调节、保养、维修,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事故的异常运行情况,消除事故隐患。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通知重点排污企业暂停排放污水。污水处理厂区内实行雨污分流工作,避免暴雨时污水未经处理溢出排放。
4.污泥膨胀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很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但当活性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淀,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就是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一般是由丝状菌和真菌引起的,其中由丝状菌过量繁殖引起的污泥膨胀最为常见。有的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发展迅速,2~4d就可达到非常严重的结果,而且非常持久。当发生污泥膨胀时,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甚至完全失效。
风险防范及减缓措施:①应加强管理,经常检查废水水质,如好氧池中的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等。如果发现不正常情况(如污泥指数突增),就应采取下列等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按照进水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变更供气量,使营养和供氧维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严格控制排泥量和排泥时间,排泥量应根据30min沉降比或污泥浓度进行控制②当发生污泥膨胀后,可针对丝状菌和真菌的特性,采取如下措施:加强曝气单元的曝气,使废水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一般要求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不少于1~2mg/L。废水中若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曝气池中碳氮比失调,可投加适量的氮化物,废水中如磷不足,也应投加磷化合物。氯处理,利用丝状菌对氯抵抗力不如菌胶团的特点,在回流污泥中投加漂白粉等以消除丝状菌。调整pH值,通过调整pH值来抑制丝状菌的繁殖。
5.危废暂存间泄漏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危废暂存间内储存废矿物油及实验室废液容器发生破损、导致废矿物油或实验室废液泄漏,未能及时收集到废液收集池中,泄漏的同时危废暂存间防渗层发生破裂,导致废矿物油或实验室废液渗入地面,导致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流入到附近地表水体后,造成水体污染,造成较大的环境事故。
风险防范及减缓措施:①危废暂存间地面进行重点防渗,储存区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建设,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至少为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K≤1×10-10cm/s)。②建设危废暂存间,做到防雨淋、防渗、防腐蚀。危废暂存间设置围堰及收集池。储存于干燥清洁的储存室内,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③专人管理,定期培训、定期巡查。④建立危废台账。
本项目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原因设置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可有效地对风险事故进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有效处理,同时结合企业对风险防范措施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本项目发生环境风险事故的概率将进一步降低。故本评价认为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事故处于可接受水平。
八、公众参与情况:本项目不进行公众参与调查。
九、建设单位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建设单位执行环保“三同时”和竣工环保验收承诺。
十、听证权利告知:本项目不进行听证。
即日起,公众可在5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或其他方式,向我局行政审批股咨询相关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南涧分局
2023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