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通一平”建设工程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6—*
联系单位:文山州生态环境局麻栗坡分局
项目名称: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通一平”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 (略) 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牛滚塘村民委员会磨山大寨、小寨
建设单位:麻栗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环评机构:云南 (略)
2017年8月19日麻栗坡县环境保护局以麻环审〔2017〕42号文件批复了麻栗坡县工信商务局申报的《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加快推进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8年2月6日,麻栗坡县人民政府下发了《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责任的通知》(麻政办发〔2018〕35号),将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责任分解。其中: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内容由麻栗镇人民政府负责;和平广场进出口道路(原环评2号路,该项目已单独办理了环评审批手续)由麻栗坡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建设;磨山片区“五通一平”及桥梁建设由麻栗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麻栗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顺利推进“磨山片区‘五通一平’及桥梁”工程建设,完善“磨山片区‘五通一平’及桥梁”建设内容环保相关手续。现将原环评项目名称由“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变更为: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通一平”建设工程。
因建设过程中建设内容与原环评报告及批复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规定,麻栗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新报批“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磨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通一平’建设工程”。
重新报批建设内容:项目总用地面积*m2,共建设7条道路,道路等级:城市支路。道路总长度:5901m,其中:1号路长2330m,3号路长896m,5号路长1086m,6号路长440m,7号路长780m,9号路长272m,12号路长97m。共建设3座跨越畴阳河桥梁,其中,1#桥、2#桥为上承式空腹式板拱桥,跨径为22m,桥宽20m,矢高5.2m;3#桥为上承式空腹式板拱桥,跨径为20m,桥宽20m,矢高4.6m,桥梁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项目投资:总投资3089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280.21万元,占总投资的17.09%。
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施工期建设
(1)废水:项目施工过程会产生少量的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地表径流。
对策措施:项目在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施工期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周边农户清掏作农肥,施工期生活污水均不外排;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开挖、回填土方等施工作业应避免在雨季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进行。桥梁施工选择在枯水期或平水期进行;在施工场地设置沉砂池以收集冲洗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经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防尘;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施工期废土石堆放远离地面水体,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组织清除;施工场地设施雨水导排设施,确保路面排水畅通,路基不受水浸,减少降雨和地表径流对边坡的冲刷,雨水及地表径流经排水沟汇入沉砂池处理后排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分类收集,集中堆放,禁止乱堆乱放、倾倒在水体附近。
(2)废气:项目施工期废气包括施工扬尘、车辆产生的尾气、施工机械生产的尾气及沥青烟气等。
对策措施: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围挡材料坚固、耐用,外形美观,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5m;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应用蓬布遮盖,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对不慎洒落地面的建筑材料,及时进行清理;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定期对施工长期进行洒水,降低粉尘产生量,运输线路避开居民密集区和学校;建筑土方即挖即填,不能及时回填的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对裸露的砂土采用密布网进行覆盖或料斗封闭;项目区不设置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均向沥青搅拌站统一外购;铺浇沥青封层时,避开风向针对附近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时段,选择居民大多外出上班或劳作、家中人较少的时段进行施工。
(3)噪声: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有施工噪声、车辆噪声以及现场作业噪声。
对策措施:选择低噪声机械设备,禁止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入场施工,从源头上降低施工噪声;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对强噪声设备采取一定的隔声、减振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合理安排工期,加强对施工场地的设备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做到文明施工;施工期间避开周边居民休息时间段,严禁夜间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运输时间,途径环境保护目标时减速、禁鸣,以减少对附近居民住宅的影响。
(4)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对策措施:开挖产生的土石方用于项目区低洼处回填,回填剩余 (略) 管理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置;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路面材料等分类收集,废弃模板、钢筋、建材包装材料经分类收集,实现综合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按要求进行妥善处理;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并定期清运至周边生活垃圾处置点。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禁止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5)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工程用地,节约土地资源,缩小用地规模;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队*组织和管理,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文明施工,不强砍林灌草丛和果树作物,降低植被损害;加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文明施工,减少施工人员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施工期间遇到常见的野生动物时进行保护性驱赶,严禁施工人员对区域一般野生动物捕杀;禁止将含泥沙、油污、生活污水、垃圾、废弃物直接排入水域,有毒有害、油料等化学品远离岸边储存并采取防渗防漏措施,防止污染水体水质,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境。
2、运营期
(1)废水:项目运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为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
对策措施: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道路路面雨水径流。做好雨污管网的建设工作,确保工程沿线两侧截污范围内的污 (略) 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及时疏通堵塞的排水设施;做好边坡防护工程的修复保养工作;做好路面维护保养措施,对受损路面及时修复;加强路面绿化管理及养护;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环卫部门须做好路面清洁工作,防止生活垃圾随降水进入雨水排水沟,进而排入附近河道。
(2)废气: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汽车行驶产生的路面扬尘。
对策措施: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护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和避免塞车现象发生。沥青路面施工和检修时使用商品沥青砼,避免在临近环境保护目标有影响的风向和时段施工;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绿化、利用植物来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或洒水抑尘;相关单位落实与汽车空气污染有关的全国性或地方性防治措施、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实行例行监测。
(3)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
对策措施: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选用低噪声的路面结构及材料;加强道路绿化带建设,利用植被降低车辆噪声,设置限速标志,严格按道路规划控制车速;加强道路的维护保养,发现坑洼不平路面及时维护,降低车辆行驶噪声;限制高噪声型号车辆进入,避免堵塞,减少刹车、起动的次数,从而降低由起动、刹车引起的噪声;敏感点周边设置禁鸣标识,加强道路运行交通管理。
(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运输车辆散落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散落的装载物,沿途车辆、行人丢弃在路面的垃圾以及绿化树木的落叶。
对策措施:城市环卫、路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路面进行保洁工作,清理的固体废物及时清运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