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202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 展Preview
2023/02/20-02/21
拍 卖Auction
2023/02/22
展拍地址
北京嘉里大酒店
(朝阳区光华路1号)
康乾盛世,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的巅峰时代。经济上的高峰必然孕育出文化上的高潮。乾隆九年,乾隆皇帝效仿汉代天禄阁藏书旧事,将内府所藏善本集中到紫禁城昭仁殿,提名“天禄琳琅”,并编订《天禄琳琅书目》。又在之后开设四库馆,编修《四库全书》,先后抄录七部,分藏南北七阁,同时编纂《四库全书总目》,这是清代文化史上的两件大事,而两部目录,也成为清代目录学史上并峙的双峰,开乾嘉学派风气之先。
2022秋荣宝拍卖有幸征集到天禄琳琅特藏善本与四库全书零本,经历战火与动荡,四册善本再次相遇,让我们继往开今,再迎盛世,重塑文苑英华。
让我们在这四件拍品的引领下,
一起回顾那段历史: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晓岚为总纂官,*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位名人学士,高官学者。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均参与进来。同时3800名顶级皇家翰林抄写,集当时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编纂初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
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用象征四季的颜色来表明类别,经部标以绿色;史部应用红色;子部浅色;集部深色。以色分部,一目了然。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共约八亿字。
纪晓岚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 (略) )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乾隆皇帝赞誉:朕以汝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为清代重要的政治家,影响深远。
纪晓岚一直是清代乾隆时期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多部重要典籍编修。因此,纪昀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一生都悉付《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开“四库馆”,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关闭“四库馆”,共经历了14个年头。纪晓岚始终担任总纂一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819种,93500余卷。因《总目》卷帙浩繁,翻检不便,纪晓岚又再次删节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还著录纪晓岚本人进献的古籍善本计有105种,入存目者41种。其藏书钤有“春帆校正”“心与古人会”“校书天禄”“河间纪昀”“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等。
故宫文渊阁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故宫文渊阁陈设四库全书内景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文献编纂史上的里程碑,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可以称之为中华之文脉。
每部钤印不同,如文渊阁本每册卷首钤「文渊阁宝」,卷末钤「乾隆御览之宝」。文澜阁本四库全书每册卷首钤「古稀天子之宝」,卷末钤「乾隆御览之宝」。
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现存情况: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今存台 (略)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今存国家图书馆,也成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文溯阁本四库全书今存甘肃图书馆,文澜阁本四库全 (略) 图书馆,文源阁本毁于八国联军战火,文汇阁本、文宗阁本皆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杭州文澜阁
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命运是最为坎坷的,文澜阁1861年在太平军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经光绪年间**,民国*卯钱恂,民国癸亥张宗祥三次搜集补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才恢复旧观。这部四库全书凝聚了近代浙江文人保存文脉之心血。根据钤印对比,此册即为太平天国时期散落民间之文澜阁四库全书珍本。保存原宫装,前后钤盖乾隆御玺,极为难得。
2356
清乾隆四库全书写本
钦定四库全书《云庄集》卷三
27.5×17cm
1册 线装 纸本
曾协(不详-1173),字同季,号云庄,抚州南丰县( (略) 南丰县)人,祖籍湖州德清。南宋诗人,曾纁之子,曾肇的孙子,曾巩的侄孙。门荫入仕,起家长兴县丞,迁嵊县丞,历任镇江、历临安通判。乾道年间,先后治理吉州、抚州、永州。乾道九年(1173)知永州。同年去世。
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事迹略见《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由其子曾炎辑集为《云庄集》20卷,但久已不传。清四库馆据《永乐大典》发现其部分仅存作品,始编得《云庄集》5卷。另有《云庄词》1卷。《全宋词》收其作品14首,其中《芭花》一首,清新小巧,为咏物之佳作,流传甚广。代表作有《桃源忆故人》:“野亭问柳今朝试,更访小园开未月下山横空际。两两修眉对。骚人对此增高致,意入笔端清邃。投分周郎心醉,真解消人意。”
曾协读书广博,为文操笔立成,诗词文各体俱工。庆元元年八月傅伯寿为之做序:其古体诗兴寄渊深,词旨超迈,仿效《文选》诗体为之;近体诗则务造平淡,间出清新,精诣妥帖。词风清旷豪放,《水调歌头·送史侍郎》:“好借食间前箸,尽吐胸中奇计,指顾静烟尘。九万云霄路。”格调近似苏、辛。傅伯寿又称其文章雅饬有法,繁约适中,铺陈用典,句意新而无斧凿之痕。现存文集多收表、启,属对用典均有章法。《宾对赋》为文集中长篇,语辞伟丽,而以安享太平为浑穆之王风,以恢复中原为战争之霸术。目前《云庄集》别无传本,四库本为目前曾协唯一存世文献。珍贵异常,此册即为第三卷云庄集的表、启。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有385种。《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影响深远。
《四库全书》保存中国历代不少接近失传的典籍,并校正典籍中的讹误脱漏。规模亘古未有。价值不可估量。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传世的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而且开创了多层次的古籍编撰和保存工程。建造南北七阁,大力倡导藏书文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尊严和价值。都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哲学家张岱年评为:“传世藏书,华夏国宝。”
人文学家罗家祥评为:“《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杰作,一直被学界誉为东方文化的金字塔。”
史学家龚书铎:“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人保留了许许多多珍贵的书籍和资料。”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评价到:“嘉惠学林,功在千秋。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皇家藏书 <天禄琳琅> 特藏
清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下令内直诸臣,开始检阅秘府藏书,从宫中各处藏书中选择其中宋元明之精善者呈览,列架于昭仁殿内收藏,并御笔书“天禄琳琅”匾挂于殿内。所谓“天禄”,取自汉代“藏书三阁”典故:天禄是传说中一种神兽,头生两角,有翅能飞,能去灾祸、保福禄,常与辟邪成组出现。汉代建未央宫,在其北建立“藏书三阁”,即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三阁是收藏及整理书籍的地方,还为朝廷培养人才。是以“天禄”“石渠”日后就成为宫廷收藏的代称。而“琳琅”二字则寓意内府藏书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乾隆四十年(1775年),昭仁殿收藏的古籍善本已经颇具规模,乾隆皇帝又命于敏中等奉敕重新整理,剔除赝刻,编成《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十卷,记载了每一部藏书的刊印年代及流传、收藏、鉴别等情况。也收入到了《四库全书》史部的目录当中。当时昭仁殿共有宋、金、元、明版藏书429部。嘉庆皇帝亦常临室阅览。
昭仁殿是乾清宫的东配殿,其实是康熙皇帝真正的寝宫。因为是皇祖居所,故而乾隆说:“予不敢居,因以贮天禄琳琅诸善本。”又在诗中云:“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德惟期澡我身。”意为在此读书,可以继承皇祖之志,澡身浴德。昭仁殿是一座面阔三间、 (略) 落的建筑,自此直到清末,这里便成为清宫的皇家顶级善本书库。
然而在嘉庆二年(1797)十月二十一日,这天由于太监郝士通取暖灭碳不慎导致乾清宫大火,殃及昭仁殿,天禄琳琅前编所收之珍贵皇家藏书被焚为灰烬。当时已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面对废墟痛心疾首,引为己过。
为了庚戌国家文脉,同月,乾隆皇帝下令彭元瑞等再辑宫中珍藏从新组成新的天禄琳琅皇家藏书,编目命名为《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二十卷。并于次年完成。嘉庆二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共收贮《天禄琳琅续编》659部,12,258册。昭仁殿所藏天禄琳琅,宋金版本用锦函,元版本用青绢函,明版本用褐色绢函,分架排列,仅供清代历代皇帝随时到此览阅,十分方便。这就是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天禄琳琅皇家藏书。所藏皆一流善本,嫏嬛秘籍,丹菡翠蕴,琳琅缥缃,是皇家藏书精华之所在。
溥仪(前坐)、溥杰(右二)在天津张园与来访旧臣合影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末代皇帝溥仪虽然逊位,但仍留住紫禁城达13年之久。1922年溥仪为筹措出洋经费,以赏赐之名,将紫禁城中最值钱的古籍和字画,赏赐弟弟溥杰,然后运出宫外,存到天津租界。此时溥杰正在皇宫伴读,每天下学回家让他带走一个大包被, 持续半年从未间断。据溥仪回忆,存在宫中乾清宫之西昭仁殿的全部宋版、元版书之珍本,约200种左右,全部运走。另外从各殿运出字画手卷1000多件、 挂轴和册页200多种。按照溥仪所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皇家藏品中出类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古籍善本,是把乾清宫西昭仁殿的最珍贵的全部宋元珍本都被盗运出宫了。
溥仪伪满皇宫内藏书楼“小白楼”
运出宫的书先是被运到天津少量倒卖,之后又被运到伪满洲国,放置在长春伪满皇宫东北角的“小白楼”。楼中藏书遭遇潮湿、鼠噬,有东北经历的书因此保存情况都不太好。伪满洲国时期这些书经历少量变卖,大的流散则是在抗战结束之后,长春经历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看管人员发现这些藏书无人管理,于是开始偷抢。伪皇宫附近出现了专门盗卖字画、古籍的古玩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接收官员不太懂书,把有钤印的挑出,放在长春一家银行的地下仓库,后来这批书被运往沈阳故宫。到1947年、1948年时, (略) 长金毓黻没有遵照南京国民政府的指令把沈阳故宫的“天禄琳琅”书运到南京,而是把这批书运回北京故宫,以交换存 (略) 的60件宋元明清丝绣。留在故宫中的“天禄琳琅”书在抗战前经历了“故宫文物南迁”,舟车辗转到重庆、贵阳、南京,最后又回到北京。这批书接近总数的一半,311部书。后来被运到台湾,现存于台 (略) 。
国家图书馆藏天禄琳琅藏书
抗战结束后,先后有200多部“天禄琳琅”书通过不同渠道*续回到了北京故宫。1958年,当时 (略) 院长吴仲超主张只收藏与宫廷历史研究有关的书籍,要求把明清两朝的皇家藏书划拨到当时的北京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北图欣然接受,随后205部“天禄琳琅”书被拨到北图。现在“天禄琳琅”书的第二大收藏单位是国家图书馆,北京故宫只存了一部半后编书。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收集的皇家藏书呢,开本大小不一,大到尺馀的高广大本,小到掌中把玩的巾箱小本,皆因地制宜,钤以相宜尺寸之印。
以目前全世界所存的天禄琳琅的善本所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便是在书的前后扉页上钤盖三组不同尺寸、不同印文的“乾隆三玺”。我们也把它称其为“大三玺 ”、“中三玺”和“小三玺”。
所谓“大三 ”是指依次钤“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和“太上皇帝之宝”“中三重”即“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印文有两种写法“小三玺”即“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和“太上皇帝”,然而这一组最爲稀见,目前所知仅见于宋刻本《增修东莱书说》、宋刻本《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明嘉靖刻本《春秋胡传》三部书上。
天禄琳琅藏书可谓二百馀年前中国国家藏书之精华,其收集、典藏、利用、散佚的过程,与国家命运相始终,从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因朝代更替、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天禄琳琅藏书由宫廷流入民间,几经辗转,最终大多收归公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传承流播的艰难历程。聚多珍本秘笈入藏皇宫,得以保存至今,爲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2007年公佈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绿》中就有51部宋元版书曾经天禄琳琅旧藏。如今,天禄琳琅书已成爲各收藏单位引以爲傲的珍贵特藏,而在民间,每部天禄琳琅书的现世都备受学术界和收藏界所瞩目。
宋版书在明代,已经就有了“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在文人心目中拥有崇高的地位。而目前荣宝斋这件宋版《万卷菁华》就是珍贵的三部小三玺宋版之一。根据《溥仪赏溥杰书画目录》记载,公元1922年九月初四日,溥仪赏溥杰宋版《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一部,流出宫外。
目前此部中仅存的几册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略) 图 (略) 文物局三家。而这部天禄琳琅所藏《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也被藏宝 (略) 图书馆评定为“镇馆之宝”,也被收录到《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足见其重要地位。
这套书实际上就是宋代的百科全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生活匠术等所有领域,是科举制度盛行的宋朝,为方便考生引经据典而编纂的“教材”。因开本之小、蝇头小字之密、内容包罗万象,而被命名为“万卷菁华”。里边还很有意思的配有一些版画插图作为说明。宋代所刻的是巾箱本,清代宫廷用极为珍贵上乘的红金螺纹纸改为金镶玉装,黄绢包角,书函为五彩织锦,非常秀丽精美。
2359
(宋)李似之宋刻巾箱本
天禄琳琅旧藏 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后集
14.6×9.4cm1册 线装 黄麻纸
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
宋刻巾箱本。此书内衬罗纹纸金镶玉装帧,五色织锦书衣,四眼线装,黄缎书签题:“万卷菁华后集”。半叶十五行,行二十一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双对鱼尾。前后护页处各钤小五玺。
著录:
1.《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七宋版集部。
2.《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子部类书著录。
3.《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子部类书著录。
4.《中国再造善本总目提要》著录。
此册为清宫旧藏,流传有序。前后都钤有乾隆皇帝的藏书印,盖有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太上皇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等印。 (略) 图书馆藏此部书中第一册上还钤盖有“聊复得此生”“鲜于”“困学斋”等印,可知此书最早是元代书法家鲜于枢的藏书,后深藏清代皇宫,世人难得一见。
其次它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传世的孤本,可以称为天下绝响。除《天禄琳琅书目》收录外,未见有其他刻本传世。这唯一仅存的宋刻本价值就可以想见了。我们眼前这件失散在民间的宋版天禄琳琅,存世如凤毛麟角,可以说是真正凝结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文脉结晶,是真正的国宝。
2358
(唐)杜佑元刻本
天禄琳琅旧藏 增入诸儒议论本杜氏通典详节
18.5×12.5cm1册 线装 黄麻纸
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尚宝少卿袁氏忠彻印、事守堂印
藏书均盖有“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天禄琳琅”等五枚印玺。溥仪退位之后,秘将“天禄琳琅”藏书中一百多种盗运出宫,致此批文物多半流失,令人扼腕。此本五玺与著录宫中钤印全同,虽仅存首卷图谱全,仍可算是凤毛麟角,且原装足本保存,是为可宝。入宫前,曾由袁忠彻庋藏,有袁氏印二方。袁忠彻(1376—1458),明浙江宁波人,字静思,袁洪之子。袁洪,洪武时期应燕王召至北平,拜太常寺卿。永乐初,袁忠彻召授鸿胪寺序班,累进尚宝寺少卿。此书“大宋纪年之图”记至幼君“德佑”,“桓”字缺笔。底本即为元刻,视为善本。曾入藏清朝皇家图书馆“天禄琳琅”。
著录:
1.《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四宋版史部
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政书类著录
2357
(宋)王与之清康熙通志堂刻本
天禄琳琅旧藏 东岩周礼订义
26.3×17.2cm1册 线装 开化纸
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
提要:宋王与之撰,南宋学者,号东岩,乐清(今浙江温州)人。师从松溪陈氏,尽得《周礼》之旨。后由郡守推荐,授宾州文学,迁泗州通判。所著有《周礼订义》八十卷,首列宋代说《周礼》者四十五家,博采汉唐六家、宋儒五十余家解义,集宋代周礼学大成。书中体现宋学疑经改经、重视义理之精神,后世有“汉唐礼学推贾公彦《周礼注疏》、宋代礼学舍《周礼定义》莫由”之说。
是书着录于《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之宋版经部。存卷九至十一,计三卷。匡高19.7厘米,广14.9厘米。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三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双顺鱼尾,版心上刊字数,中刊“周礼订义卷几”及叶次,下无“通志堂”三字及刻工,即所谓通志堂垫印本。卷端题“东岩周礼订义卷第九”。开化纸。已经改装,不存清宫装帧旧貌。
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宋版经部
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八月初八日
3.《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收到书画目录》宣统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天禄琳琅特藏善本,有着极高的辨识度,首先,书籍装潢全部改为宫装,用织锦或各色绫子封面,白绫签条。其次就是钤印,每册都钤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和“天禄琳琅”。这六方御玺的前三方,分别钤在每册书的前后扉页上,取中位置依次钤满。圆形“乾隆御览之宝”钤在每册书第一页最上方正中的位置,一半钤盖在书的正页上,一半露出栏外。“天禄继鉴”钤在每册书右上角的栏外天头上,“天禄琳琅”则钤在每册书最末一页天头的左上角。这种铃盖方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彰显出乾隆皇帝的帝王品味。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每一部“天禄琳琅”的背后,都有一段关于国宝曲折辗转的流传经历。“天禄琳琅”藏书作为清朝皇家的善本专藏,曾创造了中国藏书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同时其起伏跌宕的命运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近代社会荣辱兴衰的缩影。分散在全世界五湖四海的“天禄琳琅”书,每一部、每一册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这些珍贵的皇家藏书,虽然在中国五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长河之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每部书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版本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每一次的国宝逢辰现世都是不可重复的珍贵历史时刻,北京荣宝2022秋拍《四库全书》与《天禄琳琅》两部中国古代两座文化高峰的国宝遗珍同场现映,当受藏家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