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批复》要求,组织编制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经批准的、在规划期内正在实施的城乡规划及其重大变更, (略) 站和展示厅等方式向社会公开;第二十条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进行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山西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28)》已编制完成,现予以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一、建设范围
依据2022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批复》(晋政函〔2022〕49号)内容,同意设立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范围由四个板块构成,涉及6个乡镇22个行政村,规
划面积380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1%。四个板块分别为:①板块一范围涉及屯里镇的7个行政村,自北向南分别是回宫村、窑头村、窑渠村、太度村、桑峨村、屯里村和五龙宫村。②板块二范围涉及车城乡的4个行政村,由北向南依次为柏坡底村、车城村、曹井村和赵村。③板块三范围涉及3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由北向南分别为柏东村(壶口镇)、兰村(吉昌镇)、社堤村(壶口镇)、雷家庄村(壶口镇)、林雨村(吉昌镇)、大田窝村(吉昌镇)、东石泉村(柏山寺乡)和大庄村(柏山寺乡)。④板块四范围涉及中垛乡的3个行政村,由北向南依次为南坪村、中垛村和安坪村。
二、 (略) 与发展目标
(一) (略) 。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以下简称示范区)是聚焦主导产业引领区域转型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抓手,是全面落实党中央、 (略) 关于加快开发区转型创新发展重要精神和要求的具体实践。总体上: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线,锚定示范区转型方向与自身优势,坚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深入持久实施农业“特”“优”发展战略,按照吉县县委提出的“1333”总 (略) 与发展框架,探索山西省县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略) 径,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和质量,引领区域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吉县模式”。
1.聚焦1个主题。规划以打造“晋西山地有机旱作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发展主题,聚焦解决沿黄流域山地生态保护、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综合改革、产业转型发展等瓶颈问题,对晋西山地旱作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模式及生态治理等进行实践探索,为晋西山地旱作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实施3大战略。实施数字赋能、综合改革和乡村振兴三大战略。针对制约区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协调好、利用好和统筹好政策资源,“特区”思维发展建设示范区,突破制约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瓶颈,学。
4.完善5大支撑。围绕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壮链”四个维度,统筹政策资源、优化营商环境、狠抓项目建设、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激发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二)发展目标。以三大战略为支撑,聚焦破解晋西沿黄流域生态保护、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综合改革、产业转型发展等瓶颈问题为主要建设目标,聚力打造以“晋西山地有机旱作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为发展主题的示范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贡献吉县力量。总体目标力争实现:培育壮大一条产值百亿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规划建成一批适度规模化标准化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孵化培育一批引领带动示范能力强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开发一 (略) 场综合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构建打造一 (略) 场影响力的“吉字号”特色品牌, 吸引培育一批从事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开发的“一懂两爱”专业化人才队(略),探索形成多元化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构建完善黄河流域山地旱作特色农业质量、效率、效益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吉县模式”。
示范区主要发展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单位 | 2022年 | 2026年 | 2028年 |
整体发展目标 | 一二三产总产值 | 亿元 | 34.4 | 60 | 90 |
主导产业产值 | 亿元 | 13.9 | 20 | 28 | |
土地产出率 | 万元/亩 | 0.29 | 0.5 | 0.8 | |
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 | 2.21 | 5 | 6 | |
年收入超亿元企业数 | 家 | 5 | 7 | 8 | |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 % | 70% | 85% | 90% | |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值 | —— | 2.61:1 | 3.0:1 | 3.4:1 | |
主要粮食产量 | 万吨 | 3.03 | 4 | 4.5 | |
体制机制创新与有效运作评价 | —— | 良 | 优 | 优 | |
经营管理目标 | 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 | 家 | 0 | 3 | 5 |
省级龙头企业数量 | 家 | 8 | 13 | 15 | |
省级以上合作社数量 | 家 | 13 | 18 | 20 | |
家庭农场数量 | 家 | 106 | 110 | 115 | |
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 | % | 60% | 75% | 80% | |
高标准农田面积 | 亩 | (略) | (略) | (略) | |
高标准农田建设占比 | % | 79.45% | 85% | 90% | |
创新发展目标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 家 | 2 | 5 | 6 |
科技型企业数量 | 家 | 0 | 3 | 5 | |
(略) | 家 | 0 | 2 | 3 | |
(略) | 家 | 0 | 3 | 5 | |
专利授权数量 | 件 | 0 | 5 | 8 | |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项 | 0 | 5 | 10 | |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 | 20.67% | 40% | 50% | |
引育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 新设备数量 | 项 | 39 | 45 | 50 | |
良种覆盖率 | % | 85% | 95% | 100% | |
联农带农目标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9376 | (略) | (略) |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数量 | 个 | 0 | 2 | 3 | |
主导产业带动就业人数 | 万人 | (略) | (略) | (略) | |
绿色发展目标 | 产地有机认证面积 | 亩 | (略) | (略) | (略) |
产品有机认证数量 | 项 | 16 | 20 | 23 | |
秸秆综合利用率 | % | 89.23% | 95% | 98% | |
测土配方施肥 | % | 60 | 90 | 95 |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 % | 83% | 95% | 100% | |
支持财政目标 | 各级财政投入 | 亿元 | 0.15 | 1.5 | 2 |
社会资本投入 | 亿元 | 1.2 | 5 | 8 | |
金融贷款投入 | 亿元 | 1 | 10 | 12 | |
辐射带动目标 | 区域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 个 | 2 | 4 | 5 |
培训从业科技人员 | 万名 | 0 | 0.5 | 1 | |
举办各类交流合作会议 | 次 | 8 | 15 | 18 |
三、产业重点与建设布局
(一)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结合吉县苹果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短板与发展对策,提出示范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第一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为第二主导产业,生态养殖为辅助产业,深度构建种养加旅销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体系,以强龙头引领农业多种 (略) 径,补链条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增值潜力,兴业态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树品牌提升乡村产业融合水平,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合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山地智慧农业产业与现代农业服务产业”。
(二)建设布局。依托沿黄流域地形特征、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以及产业基础,紧紧围绕“晋西山地旱作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建设主题,以破解产业链问题和短板为导向,将示范区整体按照“一心-三带-五园-多点”实施整体空间布局和建设,实现“点-线-面”梯次逐步扩大产业示范引领作用,聚力打造立足吉县、辐射晋西、服务山西的沿黄流域现代农业发展增长极-“吉县模式”。
一是一心。建设区域:在示范区屯里镇太度村建设“晋西山地现代农业精深加工与管理服务中心”;主要功能:构建区域以苹果为核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主体功能,综合运营农产品粗精深加工、 (略) 、 (略) 、 (略) 、招商引资、信息化管理、综合服务等,作为示范区整体发展的枢纽和核心。
二是三带。建设区域:在示范区北部区域发展“沿黄流域农旅休闲观光带”,东部区域联动发展“接一联三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带”,西部集约高效发展“科技增效苹果高标准种植示范带”;主要功能:充分挖掘示范区北部“壶口瀑布旅游发展核心”“人祖山生态康养度假旅游集群”“管头山康养省级度假区”等旅游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手工艺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沿黄流域农旅休闲观光带”;以太度村“晋西山地现代农业精深加工与服务中心”建设为枢纽,结合一产标准化种植和三产现代农业服务业,形成“接一联三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充分发挥有机旱作这一山西农业的传统技术特色,围绕生态保护、节水农业、智慧农业等要素,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科技体系、品种体系、管理体系等,形成“科技增效苹果高标准种植示范带”。
三是五园。①山地种养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区域:主要覆盖区域为屯里镇的回宫村、窑渠村、窑头村、太度村、桑峨村、屯里村和五龙宫村,共涉及一镇七个行政村;主要功能:以苹果种植为主业,结合标准化生猪、标准化蛋鸡以及林下养殖,以有机肥工厂为转化载体,精深加工为高效产出,形成山地“一地多收、循环互利”的种养加生态循环产业链条。②苹果“育繁推”一体化高标准示范园建设区域:主要覆盖区域为车城乡的柏坡底村、车城村、曹井村和赵村,共涉及一乡四个行政村;主要功能:以供给侧结构 (略) 径,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产出高档精品果为目标,将品种、苗木优化繁育作为吉县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提供繁育、推广、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采取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管理方式,开展苗木繁育展示、标准化苗木生产、种植技术推广等工作。③苹果有机旱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区域:主要覆盖区域为中垛乡的南坪村、中垛村和安坪村,共涉及一乡三个行政村;主要功能:充分依托传统种植特色和产地独特资源优势,持续坚持和优化山西苹果种植的有机和旱作特色,加强产地有机和产品有机的田间管理技术引育、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专业人才队(略)构建,在实践中逐步探索适用于区域有机旱作的有机旱作苹果种植标准体系。④新品种引育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区域:主要覆盖区域为柏山寺乡的大庄村和东石泉村,共涉及一乡两个行政村;主要功能: (略) 所、 (略) 校 (略) ,以传统优势苹果品种为基础,引进和培育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新品种,并进行较大面积的试种和示范,验证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在试种和示范过程中,探索总结新品种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组织各类参观学均水平,助农增收效果显著。③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产业示范区建设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有利于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共同发展。
3.生态效益。实施示范区建设,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理、增施有机肥、树枝还田再利用、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大力发展“畜-沼-菜-畜”、粪肥还田等循环种养结合模式,探索沼液还田沼气发电等多样化生态 (略) 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用率,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预计到2028年,产业示范区将建设23个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品牌,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10.(略)亩,产业示范区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园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道路、供电条件大大提高。通过园区内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乡村面貌极大改善,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六、示范推广与辐射机制
(一)区域协同,形成合理分工。强化区域战略协同,推动示范区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相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有机衔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促进示范区各板块、各产业准确定位、错位竞争、互动发展,形成合理分工。
(二)共谋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示范区的领创示范作用,以共 (略) 为载体,构建覆盖吉县全域、引领临汾、辐射周边的科技 (略) 络,实现跨区协作,共谋发展。充分发挥上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将吉县及周边县区产业横向串联起来,形成区域合理分工、产业相互协调、要素互为融通、品牌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优化空间布局。
(三)平台搭建,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农业高新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行动,解决苹果等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良种供应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和精深加工不足等问题。以示范区建设为依托,联合山西农大、 (略) (略) 所和企业建设 (略) ,加强苹果良种繁育、产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引领带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集成示范,带动农民增收。以务实高效为基本原则,建立示范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研究针对不同经营主体和不同产业类型的推广适用模式,构建多种推广模式并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如示范区工作站推广模式、产业链推广模式、会议会展推广模式、农业科技培训推广模式、科技项目扶助推广模式等,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以示范区为载体,引进国内外专家、机构针对农技推广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推进苹果产业各类人才迭代升级。
(五)业态升级,推动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双向流动,促进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按照“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科技装备先进、辐射带动有力”的要求,延长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向前端和后端延伸,构建山地种养加旅销生态循环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推进苹果生产与精深加工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价值链。推进苹果生产与仓储物流深度融合,发展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业态。顺应“ (略) +”农业发展趋势,加大力度发展农产品电商,实现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升级。
(六)模式创新,促进主体融合。横向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深度挖掘和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向优质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多模式推进、多要素聚集、多主体参与的融合格局。以示范区建设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改造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融合发展,重点探索包括果园托管、果园流转、产品入股等服务规模 (略) 径,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及企业经营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
(七)数字赋能,引领产业升级。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部级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项目与示范区应用对接,加强数字农业、智慧农业、 (略) 、农业智能装备等技术在示范区产业中的集成和应用,建立涵盖苹果良种繁育、质量溯源、市场需求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体系,实现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与共享。整合政府、企业、大学、 (略) 所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成果,共同构建以农业 (略) 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数据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能力和水平,实现生产全过程监控、风险预警和决策辅助。
(八)信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以示范区“产城一体”为引领,落实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服务农村民生,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生产管理技能水平,最终实现吉县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十四五”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吉县典范”,探索形成具有晋西特色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高质量 (略) ,示范并引领区域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九)农机升级,驱动标准生产。以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和品牌化为统领,着力提升苹果生产标准化、产地绿色化和品牌体系化水平,不断提高苹果产业效益和竞争力。重点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标准生产体系构建、智慧农机建设、农机装备优化升级、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生产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盯紧苹果产业,主攻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驱动山地苹果标准化种植。
(十)农艺增效,实现品质提升。联合山西农大、 (略) (略) 所成立共 (略) 和种植示范基地,探索总结苹果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制定苹果山地标准化种植基地田间管理技术、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吉县标准”。定期组织各类参观学习和举办技术培训,加强对新品种新农艺的宣传和推广,推进吉县苹果标准化生产,实现品质提升。
公示期为30日,有关单位、个人及社会各界对所公示内容有意见建议,可通过书面或来电形式向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反映。
公示时间:2024年9月26日—2024年10月25日
联 系 人:文芳
联系电话:0357-(略)
电子邮箱:jxcyyq@163.com
通讯地址: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办公楼804室(吉县新华东街73号)
附件:《山西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28年)》.pdf
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