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
你厅报来《关于报送南昌大学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初步设计的函》(赣教函〔2024〕159号)及有关材料收悉。根据《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复南昌大学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赣发改社会〔2024〕62号)、《江西省评审中心关于南昌大学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初步设计评审的报告》(赣评审字〔2024〕199号),经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初步设计,并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南昌大学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项目代码:2401-#-04-01-#) (略) (略) 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 (略) 内,其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栋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大楼,总用地面积为7387.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739.27平方米,并配套建 (略) 、绿化、停车场等工程;配置相关科研实验实训设备66台(套),以及通风、实验台柜等设施。
二、总图布置
创新中心位于南昌大学 (略) 中部偏西南侧,北侧为基础实验大楼,西侧为25#、26#本科生公寓,南侧为研究生教学楼,东侧为工程训练培训中心。创新中心平面总体呈L型布置,共设有5个出入口,主出入口位于建筑东侧中部,4个次出入口分别位于建筑西北角、东北角、西侧中部、西南角;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建筑东侧,与校 (略) (略) 相接。
机动车道利用校园 (略) 及本工程 (略) 和硬质场地,使其衔接形 (略) 作为创 (略) 域主要通道。场地周边环 (略) 宽不小于4米,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道路纵坡不小于0.3%不大于8%,满足机动车和消防车通行要求。机动车停车位采用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地面停车位布置于创新中心西南侧和南侧,共设置12个机动车停车位(其中6个充电桩机动车停车位、2个大客车停车位、1个无障碍充电桩停车位),地下停车位布置于创新中心地下室,共设置99个地下机动车停车位(其中普通机动车停车位66个、充电桩机动车停车位25个、微型车位10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个);非机动车停车位沿校 (略) 布置,分别布置于创新中心南侧和西侧,共布置443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其中电动自行车充电车位222个)。场地地势相对平整,竖向布置为平坡式,采用明沟+暗管排水方式。
三、建筑设计
原则同意创新中心平、立、剖面设计。下阶段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结合周边整体环境、建筑风格,并考虑控制造价等因素,统筹考虑建筑立面形式;细化创新中心各 (略) 的衔接,按照功能要求优化建筑单体功能用 (略) 和内部运行流线,适当控制室内、外装饰标准。
1.平面布置
创新中心为地下1层、地上11层(裙楼5层)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9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739.27平方米,建筑高度46.90米,平面呈L型布置,其各层布置为:
地下一层布置机动车停车库、变配电房、送风机房、消防电梯前室、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弱电机房、水处理间、生活泵房、消防水泵房、水泵控制室、消防水池、防毒通道、扩散室、滤毒室、除尘前室、除尘后室、送风扩散室、集气室、战时送风排风机房、防化值班室、战时配电室等。
一层布置仪器设备拆检、保洁间、候梯厅、合用前室、备件工房、卫生间、惰性气体氧化性气瓶间、无障碍卫生间、 (略) 、暂存间、核磁集群实验室、 (略) 理间及设备间、水表间、流域土-水界面过程与面源污染控制实验室、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与生态响应实验室、消防控制室、物业值班室、电镜集群实验室、盥洗室、研讨室、精密仪器实验室、紧急淋浴、茶水间、观察记录室、还原性气瓶间、门厅、防烟楼梯前室、预留净化空调机房等。
二层布置交流空间、研讨室、仪器室、保洁间、候梯厅、公共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分析室、合用前室、外廊、卫生间、弱电间、强电间、微生物分析室、新风风机房、无障碍卫生间、智能温室、暂存间、水环境风险评价与新污染物管控实验室、水表间、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与富营养化防控实验室、流域水环境过程数字化模拟与精细化管理实验、流域水碳代谢实验室、环境分子生物分析室、盥洗室、研发室、紧急淋浴、茶水间、藻种培育人工气候室、观察记录室、观察记 (略) 、鄱阳湖环境过程模拟实验室、鄱阳湖环境遥感监测实验室、防烟楼梯前室、预留净化空调机房、高端光谱分析室等。
三层布置交流空间、仪器室、保洁间、候梯厅、公共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分析室、合用前室、外廊、卫生间、弱电间、强电间、微生物分析室、无障碍卫生间、暂存间、水表间、流域生物 (略) 与自然保护实验室、环境分子生物分析室、生态增汇与价值实现实验室、男卫、盥洗室、研发室、茶水间、观察记录室、观察记 (略) 、鄱阳湖环境遥感监测实验室、鄱阳湖碳中和模拟实验室、防烟楼梯前室、预留净化空调机房、高端光谱分析室等。
四层布置交流空间、研讨室、保洁间、仪器室、候梯厅、公共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分析室、合用前室、外廊、卫生间、弱电间、强电间、微生物分析室、新风风机房、无障碍卫生间、暂存间、水表间、湿地生物多样性演变与保护恢复实验室、生态增汇与价值实现实验室、盥洗室、研发室、茶水间、藻种培育人工气候室、观察记录室、观察记 (略) 、鄱阳湖环境遥感监测实验室、鄱阳湖碳中和模拟实验室、防烟楼梯前室、预留净化空调机房、高端光谱分析室等。
五层布置交流空间、仪器室、保洁间、候梯厅、公共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分析室、合用前室、外廊、卫生间、弱电间、强电间、微生物分析室、微藻碳中和与高值化利用实验室、无障碍卫生间、 暂存间、水表间、流域生物 (略) 与自然保护实验室、流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实验室、盥洗室、研发室、精密天平室、纯水间、茶水间、观察记录室、观察记 (略) 、走道、防烟楼梯前室、零碳技术与数字孪生实验室、预留净化空调机房、高性能计算、高端显微镜分析室等。
六层至八层布置研讨室、仪器室、保洁间、候梯厅、公共实验室、合用前室、卫生间、弱电间、强电间、排烟机房、新风风机房、无障碍卫生间、暂存间、材料表征分析室、 (略) 理室、水表间、流域土-水界面过程与面源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化学分析室、盥洗室、研发室、茶水间、观察记录室、观察记 (略) 、防烟楼梯前室等。
九层至十一层布置仪器室、保洁间、候梯厅、公共实验室、合用前室、卫生间、弱电间、强电间、无障碍卫生间、暂存间、材料表征分析室、 (略) 理室、水井、水表间、流域土-水界面过程与面源污染控制实验室、流域水-碳-氮-磷耦合模拟、环境化学分析室、盥洗室、研发室、茶水间、观察记录室、观察记 (略) 、走道、防烟楼梯前室等。
屋顶层布置光伏发电配电间、弱电间、强电间、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电梯机房。
共设置2个封闭楼梯间、2个防烟楼梯间和6部电梯(其中1部消防电梯兼货梯、3部无障碍电梯兼客梯、2部担架电梯兼客梯),楼梯间均可在首层直通室外。
2、立面设计
基本同意创新中心外立面采用白色真石漆装饰,局部点缀灰蓝色氟碳漆、灰蓝色金属百叶,屋面采用平屋顶,外窗选用断热铝合金型材窗框、蓝灰色Low-E中空玻璃。
3.剖面设计
创新中心室内设计绝对标高为30.80米±0.000,室内外高差为0.1米,为地下1层、地上11层高层建筑,非主楼部分地下室层高3.9米,主楼部分地下室层高5.0米,室外覆土1.1米,一层层高4.5米、二至十一层层高4.2米,地上建筑高度为46.9米(从室外地坪到屋面完成面)。
四、结构设计
基本同意创新中心采用设计推荐的装配整体式钢筋砼框架结构,现浇钢筋砼梁楼盖、预制叠合楼板的结构型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以中风化砂砾岩为基础持力层。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基坑北侧、西侧采用支护桩的支护形式,东侧、南侧采用土钉墙的支护形式。
下阶段应补充必要的地质勘测,进一步查 (略) 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持力层承载力等物理力学参数, (略) 布置,完善基础设计;复核、优化梁、板、柱截面设计。
五、给、排水设计
南昌大学 (略) 现 (略) 东侧学府大道 (略) (略) 引入一根DN300给水管,沿校 (略) 成环状布置。本项目由北侧校园 (略) (略) 引入2根DN150给水管成环布置,给水压力为0.25Mpa,为本项目提供生活用水、消防水池用水。室外消防用水由地下室消防水池(有效容积594立方米)供给;室内消防用水由屋面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立方米)稳压供给及地下室消防水池(有效容积594立方米)、消防泵加压供给;地下1层至 (略) (略) 直接供给,地上4层至地上11层由地下室生活水泵房设置的箱式无负压加压设备供水。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分流制。实验室废水经废水管道收集后集中排至地下室实 (略) 理间 (略) 理(处理工艺为“废水收集池+酸碱调节槽+物化反应+重金属捕捉+絮凝沉淀+二 (略) 理+催化氧化反应+过滤消毒”),处理达标后与生活污水集中排至建筑南侧既有DN4 (略) (略) ,最终排入 (略) (略) 。场地周边 (略) 收集后排至建筑南侧既有DN800校园内 (略) ,最终 (略) 内湖体。
下阶段应进一步复核本工程用水定额、用水量、排水量,核实校园既有给水水源,给水、 (略) 、接口条件现状,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结合现有现状情况,优化、完善本工程给、排水设计。
六、电气工程设计
本工程由南昌大学 (略) 既有3#开闭所(位于30#研究生公寓东侧) (略) 10K (略) 至创新中心地下室变电所为供电电源,变电所内设2台1600kVA的变压器、2台1250kVA变压器,并在柴油发电机房配置一台柴油发电机(常载1000kW备载1120kW)为备用电源。本项目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断方式的的供电方式。
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工程用电负荷等级,根据使用功能要求优化调整 (略) 用电负荷等级,核实校园现有供电电源、变压器容量,以满足用电负荷要求;完善、细化建筑弱电工程设计。
七、暖通设计
一层采用变频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装机制冷总容量476kW,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设于屋面,空调室内机采用暗藏天花式风管机室内机及环形出风嵌入式室内机。二层至十一层预留分体空调建设条件,一层电镜集群实验室、二至五层微生物分析室及环境分子生物分析室预留洁净空调建设条件,预留孔洞、插座、风井、冷媒井位置。实验室设置新风系统,采用风冷直膨式 (略) 理机组,室内机为组合式空调柜,新风机组室外机设于屋面。设备用房、卫生间、电梯机房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采用自然补风;地下车库、水泵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采用机械补风;实验室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排风按照竖向2至4层合用一个排风系统,排风机设置于屋面, (略) 理达标后排放, (略) 理工艺流程为混合废气—初效过滤单元— (略) 理单元(复合吸附模块)— (略) 理单元(碳基原位再生模块)—达标高空排放。
下阶段应根据各实验室功能、规模,进一步深化实验室通风、防排烟设计,并加强暖通工程与建筑、电气等专业的衔接,优化相关设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一步优化生物类、环境类、化学类实验室等特殊要求实验 (略) 置工艺设计。
八、原则同意创新中心购置元素分析仪、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全自动气体吸附仪等科研实验实训设备66台(套),以及通风、实验台柜等设施。下阶段应根据创新中心所承担的实验内容要求,合理配置实验设备,核实设备参数;根据安全评价,进一步优化实验工艺设计。
九、原则同意环保及绿色建筑设计。下阶段应按照有关规定,完善消防、人防、环保等相关审批手续,并按专项批复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落实具体措施。
十、工程概算
经核定,本工程总概算为#.#元,具体分项概算详见附表。
十一、请项目单位、设计单位按专家组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设计。根据《江西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51号)的要求,严格按照可研批复、初步设计批复要求实施,不得擅自改变建设内容、规模、标准和建设方案,严格按照批复概算控制投资。
十二、工程建设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十三、本批复有效期为二年,需要延期的请在二年期限届满的三十个工作日前,向我委申请延期。本批复只能延期一次,延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附件:工程概算核定表.doc
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