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7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36-*
地址: (略) 榆林路408号甘孜州生态环境局环评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S434康定至金光段灾后重建项目(不含雅家埂隧道) | 项目位于甘孜藏族 (略) 和泸定县。路线起 (略) 榆林街道环岛平交路口附近(E 101°57′20.45″,N 29°59′29.62″),与S434塔公至榆林段相接,途经榆林新城区、沿康定河左岸上行至老榆林,经红石公园,翻越雅家埂后,经烂河坝、跃进坪、 泸定县燕子沟镇、磨西镇,终点位于泸定县得妥镇金光村附近(E 102°10′13.67″,N 29°36′13.53″),与G662泸定至得妥段相接 | 甘孜州交通和城乡 (略) | (略) 交通勘 (略) | 本项目推荐路线方案为K+A+K线,路 (略) 榆林街道环岛平交路口附近,途经榆林新城区、沿康定河左岸上行至老榆林,经红石公园,翻越雅家埂后,经烂河坝、跃进坪、泸定县燕子沟镇、磨西镇,止于泸定县得妥镇金光村附近,与G662相接,全长82.64km,其中原路维护段长78.84km(原路整治段长64.84km,雅家埂路面整治段长14km),新建段长3.80km。 ,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局部困难路段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工程新增永久占地9.67hm2,临时占地2.36hm2。本项目共设计新建桥梁604.5m/3座和整治利用原桥梁1467.9m/21座、新建涵洞及通道272.1m/15道、清淤涵洞21道(原涵洞共180道)、整治利用原隧道2185m/1座、新建平面交叉口5处。临时工程共设置钢筋加工场1处(含预制场)、冷拌站1处、弃土场1处、新建和整修利用施工便道0.97km。 此外,穿越磨西场镇段的原路(3.80km)经维护后 (略) 政道路。 | 项目主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植被保护措施 1)在新增占地区域,应该根据工程占地红线及地形划定最小的施工作业区域,通报所有施工人员活动规则并在施工场地沿线设置警示标牌,任何施工人员不得越过此区域施工或任意活动,以减小施工活动对周围植被的直接影响。 2)施工单位进场后,因地制宜地优化施工场地的设置位置,或可根据情况设置于未利用地以及现有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避开林地等生物量较大的土地,以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3)进一步优化便道的设置,可尽量利用主线占地或利用改移现有乡村道路和农耕道作为保通便道,非特殊情况下,尽量不新增临时占地新建施工便道。 4)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开工前,对施工范围内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耕地、林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若施工期间发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要及时报告和妥善保护,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移栽或者绕避等保护工作。 5)钢筋加工场、拌和站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并及时进行施工迹地恢复,做好林地占用的生态补偿。 6)对于永久用地、临时用地占用的地表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耕作土,复耕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 7)评价区部分为林区,有一定的森林火险发生机率,在施工期间应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建立施工区森林防火、火警警报管理制度,做好施工人员生产、生活用火的火源管理,严禁一切野外用火,杜绝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8)在“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下,树种、草种的选择应参考对应各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经过详细的调查以当地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新的优良树种草种,保证绿化栽植的成活率,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9)在施工范围红线内尽量保留灌木植株,减小生物量损失。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不影响工程施工的灌木植株予以保留,以减少植物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同时灌木植株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时能够为草本层提供荫蔽,提升植被恢复速度和质量。 10)开展施工活动生态保护宣传培训,培训内容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防火为主,防止施工人员进入非占地区域内进行砍伐和破坏植被,并需在各施工活动区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 11)在材料运输时要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管理,禁止携带非本土植物进入评价范围,也勿将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入侵植物(鬼针草、菟丝子)携带出去。 (2)*生动物保护措施 1)禁止人为猎捕,大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保护意识,强化项目施工期间工作人员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自觉性。 2)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破坏的影响。加强施工人员活动管理,严格控制用地范围,限定施工人员活动范围,不得随意破坏用地范围外的地表植被。 3)合理安排施工时序。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外出觅食,正午休息。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使用强噪音机械等。施工灯光尽量采用弱光灯,采取措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如尽可能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等。在大多数动物的发情期和繁殖期(春季),减少噪音、施工强度和范围。 4)施工期间,在施工营地、场地以及野生动物出没频繁的位置设置野生动物保护警示牌,敏感区路段设置生态保护警示牌,标明工程施工区范围,禁止越界,确定监管人员及其职责。 (3)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1)对油料及其他可溶性散料泄漏会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的物质实施安全责任制管理,存放地应选择远离河流及河岸滩地,并控制存放数量,严防上述物质泄漏对河流的鱼类及水生生物产生影响。 2)施工垃圾及时清理转运,不得随意弃入河流水体,污染水质。 3)施工用料的堆放应远离水体及河岸滩地,选择暴雨径流难以冲刷以及洪水水位线以上的地方存放,并落实下垫上盖的防雨防渗措施,必要时在材料堆放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及沉砂池,避免材料被雨水冲刷直接进入水体。 4)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和施工机械,对施工人员做必要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桥梁施工时,应对施工废水、垃圾和泄漏的油料等集中收集,避免污染物进入水体。 5)涉水桥梁工程施工尽量选在枯水期进行,尽可能降低对水体的干扰。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淤泥、渣土等不得抛入河内,施工单位应配备泥浆沉淀池,经处理后泥浆循环使用,渣土运至弃土场堆放,施工完毕后泥浆经晾晒干化后运至弃土场堆放。 6)沿河路基填挖应做好围挡,减少挖填过程中渣土等滚落入河,造成水质混浊,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影响。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到溪沟内钓鱼、捕鱼,避免鱼类资源量减少。 (4)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措施 1)项目部分原路维护段穿越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施工队*进场前根据项目设计文件现场核实项目占地区域与风景名胜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位置关系,加强施工队*的宣教工作,通报所有施工人员活动规则并在施工场地沿线和上述区域边界处设置警示标牌,禁止非必要的施工作业超出原路范围进入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2)建议项目地灾工点处置时合理控制施工时间,避免道路长时间阻断,适时开放道路通行;路面改造时采取半幅施工的方式确保通行需求,并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交通指挥人员,控制旅游车辆有序通行、避免拥堵。 (5)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开展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环境保护教育,让施工人员理解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沿线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工作,防止弃土弃渣、施工废物等进入水体;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防止油料发生泄漏污染水体。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不宜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应设置专门的贮存场所存放或设置下垫上盖的临时防雨防渗措施,防止在降雨条件下污染物进入水体。 2)本项目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施工驻地和项目经理部直接租用磨西镇当地民房,生 (略) 政管网处理。 3)施工场地废水主要来自于拌和站、预制场等施工生产区,主要为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混凝土养护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可达到3000~5000mg/L,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影响受纳水体水质。施工场地应规划雨污分流系统,对施工废水统一收集,采用沉淀池、板框压滤机等设施设备进行处理后综合利用于生产、施工场地和便道洒水降尘或附近植被绿化等,不外排。 4)跨河桥梁施工尽量选择枯水季节,工艺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使泥浆循环使用,减少泥浆排放量;设置的泥浆池要做防渗措施,或直接采用钢箱泥浆池,减少地表开挖扰动。施工完毕后的泥浆经自然沉淀后,上清液综合利用,泥浆、钻渣必须清运到指定弃土场堆放。 桥梁应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12月至次年3月)开展桥梁下部结构(基础)施工,桩基施工做好围挡,防止泥土进入水体,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桥梁施工材料,恢复河道原貌。 5)施工时采用无纺布或者草栅对开挖和填筑的未采取防护措施长时间裸露的边坡、表土堆积地、堆料场、预制场等进行覆盖,在表土堆积地周围用编织土袋拦挡、在桥梁及堆料场周围设置沉淀池等措施。对于长时间裸露的边坡和地块,可及时播撒草种。避免雨水冲刷将泥土带入水体,造成水体浑浊,影响水质。 (6)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合理选择并优化预制场、拌和站等位置,尽量避开并远离沿线居民集中区,置于较为空旷处。确实无法避让的情况下,在靠近居民集中区等敏感点的施工路段,建议架设至少2米围挡,并配备雾炮、喷淋等降尘措施。 2)要求选用密封式并配除尘装置的混凝土拌和设备,以满足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环保要求。 3)由于公路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并进行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对运输车辆出入时用水清洗车体和轮胎,防止车辆带泥上路;自卸车、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定期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运输车辆出场时必须封闭,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抛撒现象。 4)水泥采用罐装或袋装运输,渣土运输车辆应采用加盖篷布,土、砂、石料运输应控制运输量,禁止超高堆尖运输,不超出车厢挡板,并加盖篷布,以减少物料撒落引起扬尘对空气的污染,物料堆放时应加盖篷布。根据敏感目标分布、天气和施工情况在非雨天定时洒水,减少道路二次扬尘。 5)禁止在大风天进行渣土堆放、土石方开挖等扬尘较大的作业,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加强围栏,临时废弃土石方堆场表面以毡布覆盖,并及时将多余弃土外运。 6)本项目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监督检查,落实降尘、压尘和抑尘措施;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实行建筑垃圾密闭运输等。 7)在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增加控制扬尘污染指标的内容和责任承诺,将所需资金列入工程造价。各类工地在施工前,必须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制订控制扬尘污染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办理施工许可证。有关部门要严格监督,把施工工地作为执法重点。对扬尘控制不力的施工企业,责令其停工整顿,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施工资格。 (7)声环境保护措施 1)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同时,施工场地应设置噪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以便噪声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 2)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更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3)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时,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挡,并合理选择高噪声机械在施工场所的位置,尽可能将高噪声源安排远离项目周围的环境敏感点,防止噪声扰民现象的发生;在靠近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时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封闭、围挡施工等,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合理设计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协调好施工车辆通行的时间,在既有交通繁忙的情况下,工程建设方、施工方及交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工作,避免交通堵塞,夜间运输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 5)加强对噪声敏感点路段的施工管理,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监理单位应做好施工期噪声监理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简易噪声测量仪器,对施工场所附近的噪声敏感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其不受噪声超标影响。 6)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高噪声机械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对机械操作者及有关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耳塞、头盔等。 7)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6:00)尽量不进行施工或安排低噪声施工作业,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在夜间应停止施工。对于距离敏感点较近的路段,在夜间应尽量不进行施工或安排低噪声施工作业,同时采取降噪措施将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若因特殊需要连续施工的,如冲孔桩需要一次成型而连续施工的,必须事前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并事先与居民沟通,争取民众支持。 8)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4月26日发布的《关于在高考期间加强环境噪声污染监督管理的通知》,在高考、中考期间和高考、中考前半个月内,除按国家有关环境噪声标准对各类环境噪声源进行严格控制外,还禁止进行产生噪声超标和扰民的建筑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施工工序,避免需要连续作业的工序在上述时间段内进行施工作业。 (8)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应采取“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尽量回用”的原则。 1)所有弃渣必须规范堆存在水土保持方案规划的弃土场内,不得随意堆放,严禁弃入河道。弃渣应严格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弃渣开始前完成拦挡和排水措施,弃渣结束后,尽快进行植物绿化措施,避免坡面、场面长时间裸露。 2)施工期间路基开挖产生的废弃土石方应首先结合本项目建设需 (略) 规划合理调配,尽可能综合利用,做到土石方平衡,无法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并运至指定弃土场,不得随意堆放,严禁弃入河道。 3)工程废弃建筑材料中对钢筋、钢板等下角料应分类回收,交由废物收购站处理;对其他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应集中堆放,其余不可回收部分如混凝土块等运至弃土场统一处置,以免影响施工和环境卫生。 4)施工期在施工场地应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垃圾桶或加蓬垃圾池),安排专人对临时垃圾堆放点进行维护管理,并对堆放点定期喷洒杀菌、杀虫药水,减少蚊虫和病菌的滋生,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期清运,集中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5)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等属于危险废物,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油料的泄漏。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机油应统一收集,严禁随意弃置,同时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办法,设置危废暂存间,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转运处理。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沿线绿化带、边坡等绿化养护,营造良好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 2)加强植被恢复抚育管理,对植被恢复较差的区域及时补栽或调整恢复方案。 3)定期检查、维护环境保护设施设备,杜绝沿线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的生活废水、生活固废污染野生动植物生境问题。 4)防控危化品运输风险事故发生。危化品货物运输实行“准运证”、“驾驶证”和“押运员”制度,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要使用统一的专用标志,实行定点检测制度。 在营运期间定期观察边坡及其他临时用地的植被恢复情况,及时补种,确保植被存活率。 (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路面和路基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路面、路基排水系统的路侧边沟设计避免与耕地连接;定期检查清理道路的雨水排水系统,保证畅通和良好的状态。 2)为保护项目沿线水体水质,应禁止漏油、不安装保护帆布的货车和超载车上路,以防止公路上车辆漏油和货物洒落在道路上,造成沿线地表水体污染和环境风险事故。 3)隧道管理站污水经生态厕所收集处理,定期由吸污车抽吸转运至磨西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4)在沿线桥梁桥面两侧设置连续的防撞墩,跨敏感水体桥梁在保证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还应采取事故风险应急工程,将桥面径流引入相邻路基并通过沙袋封堵等管理措施防止污染物直接入河,或在桥下设置事故应急池,防止运输危险货物车辆发生事故,对沿线河流水域水质造成污染。 5)隧道管理站营运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氨氮等,但污水产量较少,建议设置生态厕所,采用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使用,不外排。 (3)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建设单位在公路沿线边坡以及裸露地表多植树、种草,优化绿化树种、结构和层次,这样既可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抑制扬尘传播,净化路域空气,又可美化环境和改善道路沿线景观。 2)营运期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在运输砂石料、水泥、粘土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运输车辆应加盖篷布,严格控制运输车辆物料撒落;同时通过加强路面养护、洒水降尘进行控制,以减少扬尘二次污染。 3)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全线散落的生活垃圾、砂石等的清理,避免经过车辆碾压后产生二次扬尘。 (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敏感点路段设置必要的限速、禁止鸣笛的标志,尽量减少车辆交通噪声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2)加强项目路面保养,保持路面平整,定期进行维护,并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公路沿线、隧道管理站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进行分类收集,尽量做到日产日清,集中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时做好垃圾收集点及暂存区域的消毒工作。隧道管理站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定期清掏污泥,并交由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2)公路管理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营运期全线公路范围内的固废收集工作,定期对公路全线的垃圾进行收集和清理,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在跨越敏感水体的桥梁的两侧设置连续的防撞墩或防护栏以及临河的路段设置防护栏或防撞墩,防止事故时液体危险品进入水体,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项目有杉树坪大桥和雅家埂河中桥跨越河流,应设置桥面径流收集和事故应急系统,避免事故废水泄漏进入河流,污染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