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2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行政审批办公室)邮箱:*@*63.com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省道四杨公路(S513)叶赫至杨木林段改建工程 | (略) 铁东区叶赫镇 | (略) 建融 (略) | (略) 环 (略) | 本项目的改建路基加宽方式为两侧加宽, 路基深度700mm。起点设 (略) 道四杨公路与县道叶马公路交叉点的环形交叉处,起点桩号K25+780,经老爷庙、板仓子、红花店及杨木林村,项目的终点位于吉、 (略) 交界处,相连接终点桩号K37+195.440,项目 (略) 境内二杨公路顺接。其中K32+940—K33+580为新建路段,其它为改扩建(K25+780-K27+530段为原有道路上覆土方式建设路基,未开挖地面)。 | 一、废水治理措施 临时施工场应设置临时围挡,避免筑路材料及弃土被雨水冲刷流失。建筑材料堆放场地应尽量远离水体,堆放期间应加盖篷布。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排入防渗旱厕中,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禁止将施工中废水直接进入水体。施工废水设置临时沉淀池储存,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及降尘用水,可确保污水不外排。 二、废气治理措施 进出施工现场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 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有时还需进行排水、降水等准备工作。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在暴雨来临前要进行遮盖,同时尽量缩短施工的时间,临时弃方尽早回填及作为路基填方和绿化用土。 三、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为减少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等施工活动声源,要求承包商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在路线近距内有环境敏感点的路段,禁止夜间施工。对机械操作者及施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量避免高噪声机械设备集中使用或几台声功率相同的设备同时、同点作业。在其环境敏感点较近处施工时设置移动声屏障,降低施工期噪声影响。 四、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工程挖土方尽量作为填土方,减少工程弃土。不可利用部分送至弃土场。施工方在弃土过程中,严格按照摊铺、碾压程序施工,经碾压后铺新土层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及当地汛情,提前做好排水沟与集流槽的清淤工作,完善排水沟等设施。 施工作业前,将弃土场地表土清理到用地边界,弃土场进行全面环保处理,坡面进行植草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及绿地、耕地的损坏。 五、生态治理措施 为保护耕地和林地免受破坏,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在征地范围施工,不允许在征地范围以外的区域取土、堆放材料和建设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避免设置在基本农田范围内,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各类临时工程。在通过经济作物区的高填深挖路段,应设置护坡、护脚等防护设施,缩短边坡长度,节约用地。临时工程场地应尽量设置在永久征地范围内使用,尽量不新占或少占土地。不设置集中施工营地,以减少临时性用地,避免随处搭建占用耕地和破坏地表植被。施工便道临时工程应选择现有的道路,尽量减少重新开辟其他的临时施工便道。临时用地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用后及时恢复土地原来的功能。为减缓工程占地对沿线直接影响区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建设单位应配合沿线各乡镇政府进行土地开发和复垦工作。将占用的农田纳入土地利用调整规划,确保农田的动态平衡。路基施工应将占用农田的表层土剥离,集中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如采用编织袋围挡或苫布覆盖,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 全线道路占用林地5.2189hm2,主要为沿线道路与农田之间分布的护路林以及取土场占用林地,砍伐的制备均按要求进行赔偿,并通过栽种行道树、恢复临时占地的方式,减缓生态结构破坏和生态功能下降。由于砍伐树木全部为人工次生林,且无珍惜濒危物质,进行合理的生态恢复后,不会造成生物量的损失,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在公路选线、施工场地选址、取弃土场设置等方面统筹考虑,全面优化,尽量少占耕地,不许占基本农田和防风固沙区。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宣传教育,设置保护标识,保持基本农田和防风固沙区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和防风固沙能力不降低。 六、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对公路用地和临时用地范围内的国家保护类植物进一步排查,路基清表作业过程,对发现的国家保护植物和珍稀野生植物应立即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移植等保护措施。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防止施工车辆任意形式破坏植被。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形式进行植被恢复。进行砍伐时,应在砍伐前对其进行研究并作相应的处理,按照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原则,从每株植物上的不同部位采集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及时播种或扦插;对于不能直接繁殖的种类,需采用压条、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繁殖,以维持其后代的种群数量及遗传多样性。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做到边施工边进行环境保护,不仅要求环境保护资金管理到位,而且要做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及时实施。如各路段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施工临时占地应在每段工程内容结束后立即拆除并恢复,缩短工程施工的破坏时间,减少扰动土壤的裸露时间,从时间角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做到保护自然资源,不伤害野生动物。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杀野生动物;禁止在沿线随意丢弃生产和生活垃圾,禁止随意堆放水泥、涂料等建筑材料。建议施工单位与林业部门配合,在施工区内张贴项目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宣传画及材料,以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七、对文物的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在此段施工过程中完全按国家文 (略) 文物局关于本项目选址意见中要求“不在文物保护范围内随意开挖动土,不得布设施工场地和其它设施。” (1)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范围占压遗址保护范围、穿越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工程措施主要为地基基础开挖、边坡切坡,采取工程防护与植草防护相结合的护坡措施,避免道路边坡施工过程及后期出现水土流失和滑坡情况对遗址造成损失。 (2)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设置必要的边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将水排至路基外的天然河流中。 (3)在施工前,严格落实建设工程考古前置制度,优先对叶赫部城址遗址保护范围和被占压的建设控制地带开展文物考古工作,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对该区域内的地下埋藏文物造成人为破坏及工程实施后产生的永久性占压。 (4)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积极配合相关文物部门的现场指导、监督和管理,限定项目施工范围,严禁越界施工,以免破坏文物历史环境风貌。 (5)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要求优化设计和 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在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占地,最大限度较少保护范围内土体的扰动。强化施工期间的环境防护措施,对施工扬尘、工程 污废水、固体废弃物做到切实有效的防控,避免造成文物本体与环境污染。路线挖方边坡尽量避开雨天,避免在开挖过程中引起文物保护范围内土体不必要的流失。 (6)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历史遗存或出现影响文物安全的行为, 施工部门保证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并采取必要的文物保护措施。 (7)施工结束后,保证及时清理垃圾并采取相应环境清理措施,恢复文物建设控制地带环境的良性状态。 |
2 | 四 (略) 建设项目 | (略) 铁东区南一经街西侧,建华路北侧,建设街东侧 | 四 (略) | (略) 环 (略) | 总占地面积为2384.28㎡,总建筑面积10257.75㎡,综 (略) 。医院设有床位99张,日门诊量约为500人次。医院设科室包括内科、外科、中医科、中医康复科、骨科、妇科、影像科、检验科、电诊科、药剂科、精神科、急诊科、胃镜室、信息室、档案室、手术室等。 (略) 内原有房屋建综合楼,新建设污水处理站。同时新建污水处理站及危险废物暂存间等配套设施。 | 一、废水治理措施 施工期生 (略) 政管网,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医院废水和经隔油处理的食堂污水经拟建的50t/d污水处理站处理,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最 (略) 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 二、废气治理措施 施工场地周边设立场地围挡、物料苫盖,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采用无组织排放方式,产生恶臭区域加罩或加盖,投放除臭剂,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3标准要求。 三、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场地四周应设置围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中噪声限值要求;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等措施减少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四、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处理;医疗废物、废药品及污泥均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废药品分类收集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经脱水、消毒后密封外运至有资质单位处理,执行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标准要求。未被污染的输液器可单独收集出售给回收部门,及时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五、风险防范措施 完善应急处理措施、设施,加强危废暂存、污水处理站和二氧化氯的管理。建设16m3的防渗事故储池,防止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编制并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相关要求。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省道四杨公路(S513)叶赫至杨木林段改建工程 | (略) 铁东区叶赫镇 | (略) 建融 (略) | (略) 环 (略) | 本项目的改建路基加宽方式为两侧加宽, 路基深度700mm。起点设 (略) 道四杨公路与县道叶马公路交叉点的环形交叉处,起点桩号K25+780,经老爷庙、板仓子、红花店及杨木林村,项目的终点位于吉、 (略) 交界处,相连接终点桩号K37+195.440,项目 (略) 境内二杨公路顺接。其中K32+940—K33+580为新建路段,其它为改扩建(K25+780-K27+530段为原有道路上覆土方式建设路基,未开挖地面)。 | 一、废水治理措施 临时施工场应设置临时围挡,避免筑路材料及弃土被雨水冲刷流失。建筑材料堆放场地应尽量远离水体,堆放期间应加盖篷布。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排入防渗旱厕中,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禁止将施工中废水直接进入水体。施工废水设置临时沉淀池储存,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及降尘用水,可确保污水不外排。 二、废气治理措施 进出施工现场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 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有时还需进行排水、降水等准备工作。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在暴雨来临前要进行遮盖,同时尽量缩短施工的时间,临时弃方尽早回填及作为路基填方和绿化用土。 三、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为减少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等施工活动声源,要求承包商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在路线近距内有环境敏感点的路段,禁止夜间施工。对机械操作者及施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量避免高噪声机械设备集中使用或几台声功率相同的设备同时、同点作业。在其环境敏感点较近处施工时设置移动声屏障,降低施工期噪声影响。 四、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工程挖土方尽量作为填土方,减少工程弃土。不可利用部分送至弃土场。施工方在弃土过程中,严格按照摊铺、碾压程序施工,经碾压后铺新土层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及当地汛情,提前做好排水沟与集流槽的清淤工作,完善排水沟等设施。 施工作业前,将弃土场地表土清理到用地边界,弃土场进行全面环保处理,坡面进行植草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及绿地、耕地的损坏。 五、生态治理措施 为保护耕地和林地免受破坏,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在征地范围施工,不允许在征地范围以外的区域取土、堆放材料和建设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避免设置在基本农田范围内,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各类临时工程。在通过经济作物区的高填深挖路段,应设置护坡、护脚等防护设施,缩短边坡长度,节约用地。临时工程场地应尽量设置在永久征地范围内使用,尽量不新占或少占土地。不设置集中施工营地,以减少临时性用地,避免随处搭建占用耕地和破坏地表植被。施工便道临时工程应选择现有的道路,尽量减少重新开辟其他的临时施工便道。临时用地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用后及时恢复土地原来的功能。为减缓工程占地对沿线直接影响区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建设单位应配合沿线各乡镇政府进行土地开发和复垦工作。将占用的农田纳入土地利用调整规划,确保农田的动态平衡。路基施工应将占用农田的表层土剥离,集中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如采用编织袋围挡或苫布覆盖,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 全线道路占用林地5.2189hm2,主要为沿线道路与农田之间分布的护路林以及取土场占用林地,砍伐的制备均按要求进行赔偿,并通过栽种行道树、恢复临时占地的方式,减缓生态结构破坏和生态功能下降。由于砍伐树木全部为人工次生林,且无珍惜濒危物质,进行合理的生态恢复后,不会造成生物量的损失,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在公路选线、施工场地选址、取弃土场设置等方面统筹考虑,全面优化,尽量少占耕地,不许占基本农田和防风固沙区。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宣传教育,设置保护标识,保持基本农田和防风固沙区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和防风固沙能力不降低。 六、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对公路用地和临时用地范围内的国家保护类植物进一步排查,路基清表作业过程,对发现的国家保护植物和珍稀野生植物应立即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移植等保护措施。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防止施工车辆任意形式破坏植被。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形式进行植被恢复。进行砍伐时,应在砍伐前对其进行研究并作相应的处理,按照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原则,从每株植物上的不同部位采集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及时播种或扦插;对于不能直接繁殖的种类,需采用压条、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繁殖,以维持其后代的种群数量及遗传多样性。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做到边施工边进行环境保护,不仅要求环境保护资金管理到位,而且要做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及时实施。如各路段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施工临时占地应在每段工程内容结束后立即拆除并恢复,缩短工程施工的破坏时间,减少扰动土壤的裸露时间,从时间角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做到保护自然资源,不伤害野生动物。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杀野生动物;禁止在沿线随意丢弃生产和生活垃圾,禁止随意堆放水泥、涂料等建筑材料。建议施工单位与林业部门配合,在施工区内张贴项目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宣传画及材料,以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七、对文物的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在此段施工过程中完全按国家文 (略) 文物局关于本项目选址意见中要求“不在文物保护范围内随意开挖动土,不得布设施工场地和其它设施。” (1)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范围占压遗址保护范围、穿越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工程措施主要为地基基础开挖、边坡切坡,采取工程防护与植草防护相结合的护坡措施,避免道路边坡施工过程及后期出现水土流失和滑坡情况对遗址造成损失。 (2)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设置必要的边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将水排至路基外的天然河流中。 (3)在施工前,严格落实建设工程考古前置制度,优先对叶赫部城址遗址保护范围和被占压的建设控制地带开展文物考古工作,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对该区域内的地下埋藏文物造成人为破坏及工程实施后产生的永久性占压。 (4)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积极配合相关文物部门的现场指导、监督和管理,限定项目施工范围,严禁越界施工,以免破坏文物历史环境风貌。 (5)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要求优化设计和 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在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占地,最大限度较少保护范围内土体的扰动。强化施工期间的环境防护措施,对施工扬尘、工程 污废水、固体废弃物做到切实有效的防控,避免造成文物本体与环境污染。路线挖方边坡尽量避开雨天,避免在开挖过程中引起文物保护范围内土体不必要的流失。 (6)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历史遗存或出现影响文物安全的行为, 施工部门保证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并采取必要的文物保护措施。 (7)施工结束后,保证及时清理垃圾并采取相应环境清理措施,恢复文物建设控制地带环境的良性状态。 |
2 | 四 (略) 建设项目 | (略) 铁东区南一经街西侧,建华路北侧,建设街东侧 | 四 (略) | (略) 环 (略) | 总占地面积为2384.28㎡,总建筑面积10257.75㎡,综 (略) 。医院设有床位99张,日门诊量约为500人次。医院设科室包括内科、外科、中医科、中医康复科、骨科、妇科、影像科、检验科、电诊科、药剂科、精神科、急诊科、胃镜室、信息室、档案室、手术室等。 (略) 内原有房屋建综合楼,新建设污水处理站。同时新建污水处理站及危险废物暂存间等配套设施。 | 一、废水治理措施 施工期生 (略) 政管网,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医院废水和经隔油处理的食堂污水经拟建的50t/d污水处理站处理,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最 (略) 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 二、废气治理措施 施工场地周边设立场地围挡、物料苫盖,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采用无组织排放方式,产生恶臭区域加罩或加盖,投放除臭剂,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3标准要求。 三、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场地四周应设置围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中噪声限值要求;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等措施减少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四、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处理;医疗废物、废药品及污泥均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废药品分类收集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经脱水、消毒后密封外运至有资质单位处理,执行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标准要求。未被污染的输液器可单独收集出售给回收部门,及时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五、风险防范措施 完善应急处理措施、设施,加强危废暂存、污水处理站和二氧化氯的管理。建设16m3的防渗事故储池,防止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编制并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相关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