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文件
(略) 人民政府
(略) 2 (略) 和市本级财政
决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6月28日 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略) 人民政府
市人大常委会:
(略) 人大常委会报告2 (略) 和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 (略) 和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2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37%,增长14.74%,增幅位列全省第5。增幅较高主要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基数较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费等非税收入增加,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0.63%。其中:税收收入40.54亿元,同比增长19.67%;非税收入31.72亿元,增长8.99%,收入 (略) 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1.2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72%,增长5.6%,比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09亿元,主要原因是:决算调整期增加外经转贷的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等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729.0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26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86.1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8.26亿元,调入资金33.86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16.49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6亿元。支出总计729.0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1.26亿元,上解上级支出4.75亿元,债券还本支出188.03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1亿元,待偿债再融资一般债券结余20.94亿元,结转下年支出42.44亿元。收支平衡。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02%,增长18.62%。其中:税收收入8.47亿元,增长18.93%,非税收入10.68亿元,增长18.38%。增幅较高主要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基数较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费等非税收入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9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47%,增长13.33%,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原直接补助到区县的城乡医疗救助 (略) 级统筹等上级专款增加的支出。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比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1亿元,主要是决算调整期增加外经转贷的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支出。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181.8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106.76亿元,下级上解收入7.45亿元,调入资金2.5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1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3.81亿元,上年结余收入2.01亿元。支出总计181.8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95亿元,补助下级支出35.07亿元,上解上级支出2.32亿元,债务还本支出35.96亿元,待偿债再融资一般债券结余5.8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2.74亿元。收支平衡。收支总计数比报告的执行数均增加0.04亿元,主要是决算调整期根据省财政厅年终上下级结算事项,上级补助增加结转下年支出相应增加。
市本级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在现行省以下财政体制下,2023 (略) 辖区税收返还性支出1.46亿元;市对区(县)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19.9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4.73亿元。
市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安排0.41亿元,全部用于弥补当年收支平衡。
市本级未设立预算周转金。
市本级超收收入使用情况。市本级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短收0.19亿元,当年无超收收入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余情况。20 (略) 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0.58亿元(市本级0.39亿元、铜仁高新区0.19亿元),年度中铜仁高新区动用0.19亿元,当年未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稳定调节基金累计余额0.39亿元。
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略) 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0.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出国(境)费用*元,同比增加*元,主要是疫情原因上年未发生出国(境)费用支出,本年政府领导参加中组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安排在新加 (略) 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班发生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用0.03亿元,增长52.23%,主要是疫情原因上年公务接待费用基数拉抵,2023年疫情结束后,公务接待费用呈小幅恢复性增加;公务用车购置0.11亿元,下降11.19%,车辆更新购置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24亿元,增长6.59%,主要是 (略) 本级加强车辆租赁管控成效显著,部门自有公车使用频率较上年大幅提高,车辆运行维护费用相应增加。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130.75亿元,增长10.84%。政府性基金支出138.33亿元,增长6.65%。收入与报告的执行数一致,支出比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01亿元, (略) 本级决算调整期据实调整账务。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收入总计241.18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30.7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9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4.41亿元,上年结余12.75亿元,调入资金0.28亿元。支出总计241.18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38.33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0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6.08亿元,调出资金18.37亿元,待偿债再融资专项债券结余12.3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5.98亿元。收支平衡。收支总计数比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1亿元,主要是决算调整期区县调入资金增加,年终结余相应增加。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11.0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2.95%,下降44.4%,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7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1.18%,下降13.51%,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成本性支出及专项债券支出减少。收入与报告的执行数一致,支出比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01亿元, (略) 本级决算调整期据实调整账务。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收入总计53.42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1.02亿元,上级补助收入1.1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8.51亿元, (略) 本级收入0.39亿元,上年结余2.39亿元。支出总计53.42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8.73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2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1.44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52亿元,待偿债再融资专项债券结余9.2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31亿元。收支平衡,收支总计数与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199.9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2亿元,上年结余0.34亿元,收入总计8.66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58亿元,增长90.91%。加上调出资金3.56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52亿元,支出总计8.66亿元。收支平衡。收支总计数与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2.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7亿元,完成预算的90.26%,增长828.9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2亿元,上年结余0.01亿元,收入总计1.4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3亿元,完成预算的109.63%,增长377.04%。加上补助下级支出0.0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15亿元,支出总计1.4亿元。收支平衡。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数与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3.11亿元,增长26.45%。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2.67亿元,增长8.08%。年末滚存结余105.93亿元。收入比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71亿元,支出比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82亿元,主要是决算调整期据实调整收支账务数据。
2.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0.4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15%,增长3.75%。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2.7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18%,增长7.07%。年末滚存结余88.89亿元。收入比报告的执行数多0.69亿元,支出比报告的执行数多0.81亿元,主要是决算调整期据实调整收支账务数据。
(五)地方政府债务收支情况
1.政府债务余额限额情况。2023年,全市政府债务限额*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327.21亿元。 (略) 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亿元、206.25亿元,均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
2.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情况。全市获批政府债券资金310.9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7.88亿元、新增专项债券25.99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208.61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68.42亿元。市本级获批政府债券资金82.32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7.87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41.81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30.64亿元。新增一般债券全部用于公益性资本性支出项目,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
(六)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市县两级依托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大力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一是全面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全市1126个部门开展绩效目标编审,编审8941个项目绩效目标,涉及预算资金243.04亿元。967个部门编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涉及预算资金305.44亿元。二是积极开展预算和绩效“双监控”。881个部门开展绩效运行监控,监控项目6913个。市县财政部门开展重点专项监控共监控部门178个,监控项目663个,涉及财政资金15.46亿元。三是持续加大绩效评价力度,2 (略) 944个部门开展了2022年预算绩效管理自评工作。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6221个,涉及772个部门,评价资金134.91亿元。944个部门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评价资金394.06亿元。市县财政部门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项目235个,评价资金65.98亿元。四是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略) 县在预算编制时充分运用105个绩效评价结果,对绩效评价结果“中”以下的低效项目,调减预算196.*元。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在2023年预算公开和2022年决算公开时同步公开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情况。
二、认真履职尽责,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贵州对铜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兜牢“三保”底线、狠抓财源建设、统筹风险防范、强化财政管理,以财政工作高质量 (略)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增收节支力度,“三保”责任落实有力。 (略) 县两级征收力量,抢抓财力下沉机遇,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着力压减一般性、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优先用于“三保”。一 (略) 县两级征收力量,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74%。强化争资争项,专项安排争资争项激励考核奖补资金0.12亿元, (略) 级责任部门主动向上对接,2 (略) 累计争取到位各类补助资金405.05亿元,同比增长9.83%。在本级财政收入和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两个增长”保障下,确保了当年支出强度的财力基础,有力保障了“三保”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坚持节用裕民。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全过程,通过预算减、执行控、部门省等多渠道、多维度着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民生投入力度不减,稳中有进。2 (略) 九项民生类重点支出完成362.6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94%。特别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衔接资金、惠民惠农补贴、到人到户等基本民生保障更是优先保障资金,并重点督导落实到位。三是坚持财力下沉。 (略) 级“三保”帮扶和指导责任,2023年统筹中央、省、市资金,下达区县各类转移支付补助41.45亿元,有力帮助区县“三保”落实。
(二)加大财源培育力度,财源建设加力提效。坚持从财政政策、财政资金、优化营商环境、向上争取等方面全方位 (略) 新型工业化等实体产业发展,全力推进财源税源建设。一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涵养财源税源。投入工业信息化专项资金4.62亿元,支持培育新型功能材料等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新增减税降费9.91亿元,为企业减负,为发展蓄能;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18亿元,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到位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5.99亿元,有效拉动项目投资;统筹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等2.9亿元,有力支农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略) 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专项安排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资金0.1亿元,支持开发区(产业园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二是落实企业帮扶责任。建立财政系统帮扶企业制度,市县财政共同发力扎实开展新材料、农业产业等重点企业帮扶,统筹东西部协作资金0.12亿元支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努力将“陈薯”品牌打造成农特产品知名品牌,着力提升企业税收贡献度。三是全力挖掘增收财源。成功推动实现多年未得到解决的跨 (略) 乌江彭水水电站企 (略) 参与分成事宜,从2023年起, (略) 参与乌江彭水电站企业所得税分成, (略) 县财力基础。
(三)加大债务风险管控力度,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债务风险防范决策部署,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债务存量,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力推进化债。强化统筹调度,台账化清单化推进年度化债任务落实,债务风险等级管控在橙色范围。
(四)加大财政监管力度,财政治理效能提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一是扎实开展财会监督和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坚决纠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通过问题整改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财经纪律持续好转。二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营商环境“责任链”清单,开展政府采购领域“顽疾”整治,实现与全省采购“ (略) ”、全领域“阳光”采购,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市政府采购节约资金2.96亿元。三是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大龙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着力理顺开发区与所在县在财政收入、资金划转、支出责任不清等长期存在的财政体制机制不顺问题,从财政体制上进一步激发了开发区内生动力。四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统筹推进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完成非税收入电子化缴库系统上线运行,促进预算管理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因财政综合管理成效突出,2023年7月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通报激励,省财政给予综合考核奖励资金*元。
2 (略) 财政运行稳中有进,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各项财政改革取得新进展, (略) 经济社会发展。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财政增收基础不牢固,收入增长乏力,收入质量不高,财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财政自给率较低,在“三保”、政府债券还本付息等刚性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还存在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重支出、轻绩效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三、强化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今年财政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更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加力财源建设,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抓好财政管理,守住财政平稳运行底线, (略) 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兜牢“三保”底线。“三保”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是财政部门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是始终坚持“三保”预算安排、资金拨付、库款保障、国家标准、民生保障优先,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二是落实“三保”保障“两个责任”。对出现“三保”风险的区县, (略) 级帮扶责任,确保“三保”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压紧压实区县“三保”主体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科学统筹自有财力和上级补助,严禁挤占“三保”资金。三是加大对区县监测力度, (略) 级“三保”的同时,加大对下监测力度,指导区县兜牢“三保”底线。
(二)聚力加强财源建设。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抢抓省财政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坚持做到“产业为先、项目为王、资源为本、效益为上”,全力促进财源建设上新台阶。按照“市级统筹、县抓落实” (略) ,统筹省级奖补 (略) 级预算安排, (略) 级财源建设专项奖补资金,从支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激励区县抓财源建设、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重大项目编制储备前期工作、支持高效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向上争资争项等方面建立财源建设财政激励奖补机制,帮助经济条件好、产业基础优的区(县、开发区)加快实体产业发展, (略) 直部门真抓实干推进财源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良性互动。
(三)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民生优先作为最鲜明的导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继续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发放工作和待遇政策调整,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统筹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各类、各阶段教育需求。强化涉农资金整合,深化东西部协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聚力防控财政运行风险。兼顾当前与长远,把财政可持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是强化底线思维,统筹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继续抓实存量债务化解工作,坚决遏制违规新增债务,严肃问责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强化债务舆情管控。二是强化风险意识。加强“三保”预算合规性审核,加大“三保”监测预警,完善风险防控应急预案,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三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更好发挥监督协同效应。
(五)聚力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腾出财力用到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合理加快支出进度,防止资金闲置沉淀。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将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政策调整紧密挂钩,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略) 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除应急救灾等特殊事项外,原则上不追加新增支出。加强预决算信息公开,不断提升财政透明度。
(六)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工作要求, (略) 人大依法监督, (略) 人大审查监督工作。 (略) 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对市人大预工委提出的审查意见逐项研究、积极改进,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积极主动回应人大代表关切,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相关议案、建议,服务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扣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统筹年度预算执行管理,努力保持财政收支在合理区间运行。1-5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6亿元,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05亿元,其中:九项民生重点支出完成143.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89%,同比增加1.16个百分点。从全年预计情况看,由于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较慢,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 (略) 人大批准的预算,落实好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略) 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 (略) 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略) 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作出应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