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
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广电发〔2020〕1号)和《 (略) 广播电视局印发< (略)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广通〔2020〕50号)精神,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开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广电发〔2022〕68号)要求,积极争创全国县级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全力提升新阶段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 (略) 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健全广电公共设施、优化广电服务供给、加强广电运维管理,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和“智慧广电” (略) 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衔接,努 (略)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相契合的新时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二、总体目标
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服务标准化、标准定额化、定额预算化”基本要求,坚持“强基础、抓标准、促升级”总体思路,到2024年底,加快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制定各类公共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快形成科学高效的公共服务质量评估评价机制,加快落实定额长效的公共服务资金保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具有天长特色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略) 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流畅、高效、多样和可持续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三、重点任务
1.实施应急广播提升工程。在原有1个县(市)级应急广播平台、2个前置平台、16个应急广播系统镇(街道)前端平台和151个行政村应急广播村级平台及1524个终端的基础上,打通广播、电视、手机、户外大屏等多种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实现重要应急信息全覆盖多端发布。针对城乡重点区域、水域建设视频联动系统,借助“监控+广播”系统联动能力提升区域警戒、溺水防范、预警指挥能力、联合联动,推进防溺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牵头责任单位: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配合责任单位:财政局、应急局、气象局、城管执法局,融媒体中心,移动分公司、电信分公司。
2.建立广播电视基层服务网络。在市文化艺术中心,挂牌成立包括应急广播播控平台、智慧广电综合服务 (略) 广播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中心,开设服务办理和服务监督电话。 (略)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群众通过“一码扫描”实现报修、接单、派单、反馈全程办理;在镇(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和村党群服务中心相关窗口,增加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岗位职责,提供政策解答、收集和转办群众需求等服务,设置服务办理“二维码”和“联系卡”。落实新修订《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合理增加中央补助资金在广播电视服务领域的切块使用比例。
牵头责任单位: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融媒体中心,配合责任单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公共服务承载主体。
3.建设智慧广电综合服务平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结合应急广播播 (略) 智慧广电综合服务平台,在镇文化站、村(社区)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场所增加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服务内容并实现互联互通。将智慧广电综合服务平台与移动终端政府微信公众号、 (略) 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公共文化云平台对接,实现应急消息播放、政策宣讲、阅读服务、视听服务、文旅推介等大数据共享, (略) 数字文化综合服务供给能力和管理水平。 (略) 实际,加快广电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完成与中国广电 (略) 信号联网,提升行政村覆盖率,实现有关业务联合办理。
牵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融媒体中心,配合责任单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数据局、财政局。
4.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运维机制。落实《 (略)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规范指引》,重点建立基层服务网络运行和监管制度并加强培训指导。 (略) 、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基础上, (略) 实际,出台新阶段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定期修订向社会力量购买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目录清单,按年度开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 (略)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融媒体中心长效运维等项目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明确管护责任、奖惩举措和保障措施。 (略) 应急广播系统运维不低于140万元/年,市融媒体中心运维不低于5万元/年、市融媒体中心手语播出补助不低于3万元/年。
牵头责任单位: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配合责任单位:财政局,融媒体中心。
5.加强自办对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 (略) 融媒体中心服务“三农”的切实作用,突出服务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天长特色强化节目内容生产创作,重点打造广播节目《三农天长》《乡俗天长》《天长乡村振兴》、电视节目《三农之声》《乡村之风》,做到每周不少于1档,每档不少于10分钟的定期定档播出。
牵头责任单位:融媒体中心。
6.拓展智慧广电多业态应用。推动“智慧广电+政务”建设,在电视端设立政策咨询、网上办件、基层党建、信息公开、民主监督等功能窗口,提供党员教育、视频会议、科技服务、政策宣传等线上服务,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变;推动“智慧广电+产业服务”建设,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户外大屏等多种渠道将广播电视服务、电影观影服务、在线阅读、心理健康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送达企业职工;推动“智慧广电+文旅产业”建设,依托智慧广电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文旅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息、非遗研学、文物景区开发、摄影产业等栏目,多 (略)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充实线上资源平台数据库,提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智慧广电+乡村振兴”建设,为镇(街道)和重点村打造文旅商品、农特产品直播助销点,利用“智慧广电综合服务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采取大屏小屏联动、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加大助销力度。
牵头责任单位: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配合责任单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科技局,融媒体中心。
7.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队*建设。加强广电人才引进,积极争取人才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专业技能型人才进入广电队*,共同推进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逐步优化现有人员结构。完善广电人才培养机制,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作为重点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广播、公共服务惠民工程等专题培训。组织广电业务骨干和技术人才,赴省内先行地区和长三角发达地区学台、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多类媒体渠道,加强试点工作的宣传,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影响力。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