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称
案例名称: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应用领域: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应用层级:地级
应用地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二、案例应用情况
(一)情况介绍
大兴安岭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生态立区、绿色崛起”强县战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进步的绿 (略) 。自2018年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2020年, (略) 被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1年,呼玛县、塔河县荣获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黑龙江省获此殊荣的县(市、区)仅有6个,大兴安岭地区占全省50%。2022年,大兴安岭地区树立晋位争先意识,在全省率 (略) 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实施《大兴安岭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争创 (略) 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让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在祖国的最北方开花结果。10月28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济南召开,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大兴安岭地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略) 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美丽中国的神圣使命在大兴安岭地区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主要做法
大兴安岭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不断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坚持用“线”管住空间布局,用“单”规范发展行为,确保环境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全力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 (略) ,努力促进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领导小组,2022年1月,编制印发了《大兴安岭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
(2)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年6月,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2022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
(3)制作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宣传片。为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示范区建设的影响力和引领力。我区聘请专业团队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制作完成《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纪实宣传片》。
(4)创建指标技术档案及佐证材料验收。2023年9月,收集、整理、组卷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全部47项考核验收指标佐证材料, (略) ,10月初通过专家组初审,10月中旬受水质天然本底值影响未通过生态环境部复审。
三、案例应用效果
一是生态制度逐步完善。编制形成《大兴安岭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顶层设计文件。建立了监督保障、考核评价、网格化管理、“双随机一公开”和执法监管工作机制,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环保督查、企业治理、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二是生态环境不断提升。2023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排名第一;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2023年全国 (略) 评比中,我区作为黑龙江 (略) 级试点,排名全国第26位。
三是生态空间更加优化。科学划分城镇、农业、生态等空间布局,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发布2023年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划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环境管控单元39个。
四是生态经济绿色低碳。大力发展以寒地生物、寒地测试等生态主导型产业,明确了生态主导型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布局、具体实施内容和重点建设项目。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逐步优化升级。全区单位GDP能耗、水耗和碳排放分别相较2019年下降8.6%、23.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产业的主导地位和绿色生产方式基本形成。
四、案例应用的启示
一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实现了生态环境从单一、分别治理到系统、整体治理的转变。
?????二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 (略) 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此作为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蓝图,对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