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生态环境局受理和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
按照《 (略) 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渝环办〔2022〕140号),云阳县生态环境局于2023年8月21日受理和拟审批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受理公示期为2023年8月21日至2023年8月25日(5个工作日),拟审批公示期为2023年8月28日至2023年9月1日(5个工作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q.com,传真:023-*,电话:023-*,通信地址: (略) 云阳县云商大厦2楼环保窗口,邮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拟审批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环评类别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备注 |
1 | 云阳县南溪河综合治理项目(双土镇段) | (略) 云阳县双土镇 | 重重庆 (略) | (略) 水利电力建筑勘 (略) | 报告表 | 治理河道总计5.62km。南溪河治理河道长度为5.62km,护岸长度总计2039.20m(其中C25格构植草护坡段1089.55m、C20埋石混凝土挡墙段长度350.10m、C20埋石混凝土护脚段长599.55m),河道疏浚总长度5.62km,新建堤顶步道1533.73m,新建排水渠道2座,过河汀步3座。总投资3977.0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5万元。 |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土石方回填,夯实,避免弃土长时间堆放,同时尽量减少堆放坡度。 (2)挖方在边坡未修整前,如遇中到大雨或暴雨,应立即用花胶布覆盖边坡,以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开挖的土方在未进行填实和进行地表恢复前,遇大风或大雨时期应用篷布遮盖,以减少水蚀和风蚀量。 (3)工程场地建设时,严禁超挖。 (4)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边坡坡度,严格符合设计边坡坡度的要求,不得使挖方边坡陡于设计边坡坡度,否则,边坡既不稳定,又增加了挖方量,容易造成余土。 (5)临时堆料场和施工道路生态防治措施 ①为方便运输,道路临时工程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施工运输车辆按照指定运输道路路线行驶,禁止加开新路*意碾压草场,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注意做好路面洒水等防尘工作,减少扬尘影响。临时用地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用后及时恢复土地原来的功能,种植当地常见林木和草本植物进行生态恢复。 ②工程施工分期分区进行,不要全面铺开,以缩短单项工期。开挖裸露面工程集中布置,并加盖防雨布,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水土流失。 ③临时堆料场和临时道路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清场、绿化,对道路和临时生活区进行表土回填,对施工区域四周现状植被稀疏处进行植树种草防护。 ④施工场地、道路等平场前,进行表土剥离,剥离表土运至邻近的临时堆料场堆放,采用篷布遮挡,用于后期生态恢复。 (6)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①主体设计护坡型式采用框格+植草护坡,在护坡上浇筑C25钢筋混凝土框格梁,再在框格内置土植草。结合实际情况,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后期用于复耕及绿化覆土,在堤后回填区域汇水处、挖方边坡坡上来水区域布置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沙池,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然后排入自然沟道。 ②施工区内设置有拌和站、综合加工厂等。沿施工区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进行排水,排水沟出口设沉砂池;剥离表土暂存于就近的临时堆料场;临时堆料场内表土堆置周边坡脚设置填土编织袋拦挡,直接采用开挖土方装编织袋堆砌,工程完工后,全部拆除作为绿化覆土利用。 ③施工临时占地区土地整治后还耕和种草等。表层覆土拟取用主体工程开挖的表层可耕作土及本区原地面的可耕作土。要求工程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方式,将可耕作土单独运输、单独堆放,在本区渣料回填后用作覆盖土。 ④施工后恢复占地性质,堤防外种植的植物应充分考虑其绿化和美化作用。宜种植草坪,以使堤防工程绿化带植被覆盖率达到100%。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堆料场及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区进行还耕,种植当地常见植被或常年生农作物。 (7)减少对土地资源地占用 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将临时占地控制在征地范围内,减少对周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在防护堤、边坡绿化和临时场恢复绿地时,应充分利用剥离的有肥力的表层土壤,避免重新取土。施工期应尽量在征地范围内设置施工场地,减少临时占地面积。同时,项目施工营地租赁附近民房,可减少临时占地面积。 (8)对植被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场地将工程段的剥离表土就近分散堆放于各临时堆料场内,施工完成后必须对地面构筑物进行全面清理,利用剥离表土作为场地绿化覆土及时对迹地范围进行复垦绿化,对征地范围内补种新适宜的当地树种。宜草宜林地应及时进行绿化,不适宜绿化的,应当硬化处理。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场地、施工临时道路、临时堆料场等采用绿化措施,对耕地采用复耕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另外,根据现场调查,在工程河段NY4+705右岸有古树名木2株,均为古黄葛树,位于施工红线范围外,距离分别约25m、30m,工程施工时应对其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对古树进行围挡保护,在古树周边设置宣传牌和警示标志,施工全过程跟踪管理,河道清淤疏浚时防止破坏古树的根系。 (9)水生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①作业区施工用料需通过外购解决,不得在河床采挖,保持河床的自然状态,减小施工期对河段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在枯水期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尽量缩短工期,施工期不向河道排放废水及倾倒废渣等,减少对水体的影响。 (10)水土保持措施 ①护岸工程 A、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场地扰动范围分布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表土就近运至临时堆料场堆放,项目后期用于复耕及绿化覆土。 B、植物措施:项目对堤后回填土质坡面进行撒播种草防护,草种拟选择狗牙根、芦苇等,树种选用枫杨等。 C、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大量裸露的土质坡面和松散的临时堆渣,降雨期间采用彩条布对其进行覆盖。在堤后回填区域汇水处、挖方边坡坡上来水区域布置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沙池,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然后排入自然沟道。 ②疏浚工程 A、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场地扰动范围分布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表土就近运至临时堆料场堆放,项目后期用于复耕及绿化覆土。 B、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大量裸露的土质坡面和松散的临时堆渣,降雨期间采用彩条布对其进行覆盖。 ③施工生产生活区 A、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场地扰动范围分布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表土就近运至临时堆料场堆放,项目后期用于复耕及绿化覆土。 B、临时措施:临时堆料场在堆置表土周边进行临时拦挡,降雨采用彩条布对临时堆料、堆置表土的进行临时覆盖。施工临时设施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然后排入自然沟道。对临时堆料场内表土堆置周边坡脚设置填土编织袋拦挡,直接采用开挖土方装编织袋堆砌,项目完工后,全部拆除作为绿化覆土利用。 ④施工道路 A、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占地范围内分布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表土就近堆放在各临时堆料场内。对新增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采取撒播种草防护,土地整治的具体内容包括:清除区内的弃渣、弃石,填平坑凹,局部地面平整,压实土松翻及覆土等。 B、临时措施:在施工道路内侧路边布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布置临时沉沙池,然后排入自然沟道。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1)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废水和基坑排水。 混凝土拌和设备冲洗废水具有间歇集中排放特点,对施工区混凝土拌和系统产生的加工废水,经场地周边修建的排水沟收集后汇入修建的简易沉淀池进行处理,每班末的冲洗废水排入池内,静置沉淀(6h以上)到下一班回用于混凝土搅拌机,多余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 施工区基坑废水采用简易沉砂池处理,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向沉砂池内添加絮凝剂,沉淀处理后排入治理河道。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来自施工人员,施工期间生活污水产生量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建设施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燃油机具尾气。 (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①施工场地扬尘 A、场地平整工程施工场地周围设置不低于1.8m的硬质密闭围挡,围挡要求坚固、稳定、整洁、规范、美观。围挡底端应当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应当设置警示牌。 B、施工过程中临时堆料场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应采用覆盖措施。 C、在土石方开挖区域,非雨日采取洒水措施,以加速粉尘沉降,缩小粉尘影响时间与范围。洒水次数及用水量根据天气情况和场地粉尘产生情况确定,及时清运施工场地内暂不利用的土石方,对开挖造成大面积裸露的区域采取绿网遮盖。 ②运输道路扬尘 A、施工期间,应在施工场地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施工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 B、运输车辆装载多尘物料时,应对物料适当加湿或用帆布覆盖;在施工场地内行驶的车辆应控制车速;运输车应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2)燃油机具尾气防治措施 ①采用先进施工机械,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不得使用劣质燃料。 ②注意车辆保养,严禁车况差的车辆进场,禁止运输车辆超载、超速。 (3)对周围敏感点的防治措施 为减轻项目的施工对沿线居民及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项目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如下: ①实行封闭施工:建筑工地最好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围挡要坚固、稳定、整洁、规范、美观;建筑工地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封闭高度要高出作业面1.5m以上并定期清洁保洁。 ②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对建筑工地主要产尘点靠近敏感点和保护目标的,应安排员工定期洒水降尘,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每天洒水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减低28%~75%,大大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施工场地周围的主要道路实行机械化洒水清扫,每日至少冲洗1次,雨后也应及时冲洗。采用人工方式清扫的, (略) 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 ③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由于开挖土石方等是易扬尘物质,因此运输车辆必须严 (略) 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渝办发〔2003〕228号文件《关于运输易扬尘物质车辆改密闭式运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参照此文进行密闭运输的车辆必须达到《 (略) 加盖密闭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并取得《 (略) 密闭式运输易扬尘物质车辆合格证》。运输易撒漏物质必须装载规范,保持密闭式运输装置完好和车容整洁,不得沿途飞扬、撒漏和带泥上路。 ④落实施工工地降噪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制定建筑施工降噪方案,并在施工现场将降噪措施予以公示。 (略) 建设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推广使用低噪声机具和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方式和施工时间,降低噪声影响。土石方施工前,施工场界围墙应全部建设完毕。所选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需经过环境教育。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推土机一次推土量、装载机装载量,严禁超负荷运转。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场外运输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车辆行经声环境敏感地段时须限速、禁鸣。 4.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运输车辆交通噪声。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不利影响,采用以下措施: (1)施工时尽量选用较先进、噪声较低的设备,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以保证机械设备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械设备。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配置施工机械,降低组合噪声级;高噪声机械设备尽量远离敏感目标布置,并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减小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错开居民休息时间施工,禁止在夜间(22:00~6:00)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避免扰民。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线路和时间,注意限速行驶、禁止高音鸣号,以减少交通噪声。 (4)定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倡导文明施工,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预防扰民的自觉意识。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是短暂可恢复的,随着施工结束其对环境影响也将随之消失,在采取上述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施工期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弃土、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1)土石方 ①开挖的表层土壤集中堆放于就近临时堆料场,表层土壤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工程后期用于复耕。 ②表层耕作土及时用编织袋等进行装存,收集后暂存于就近临时堆料场,临时堆料场外侧设置编织土袋拦挡,表面采用防雨布进行覆盖,用于后期施工区绿化复植;表层土以下的土应及时进行回填,并夯实,先对埋在下层的压实,再用原有表层土覆盖于上层堆砌。 ③临时堆料场建有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沙池,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及临时堆料场渗水影响,并降低暴雨等对临时堆料场造成的危险。 ④河道开挖疏浚主要产生砂卵石,根据底泥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清理底泥未出现超标因子,底泥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疏浚工程主要对治理河道内上游冲刷的砂卵石进行清理,清理的砂卵石部分用于堤后回填,余方直接运至南溪镇渝上建材碎石场加工利用。临时堆料场配套沉砂池,以减小因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2)建筑垃圾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不大,且项目距离场镇建设区较近,能回收 (略) 回收,不能回收的及时由装载车运往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不在工程区内储存,运输过程中加盖篷布,防止抛洒。 (3)生活垃圾 在施工场地设置垃圾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送环卫部门统一填埋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 告知承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