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略) 农业 (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 (略) 粮食暨重要农产品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云农种药〔2022〕16号)要求和《 (略) 粮食暨重要农产品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的初审意见》。 (略) 粮食暨重要农产品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按程序组织开展了推荐工作,按照分配名额,应推荐先进集体13个,实际推荐13个;应推荐先进工作者15名,实际推荐15名;应推荐先进生产者17名,实际推荐16名。经省粮食暨重要农产品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研究同意,共11个先进集体推荐对象、15名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13名先进生产者推荐对象通过初审。
按照“两审三公示” (略) 评选办反馈意见,经市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11个先进集体推荐对象、15名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13名先进生产者为正式推荐对象,现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即2023年3月20日-25日,公示期内,如有对推荐对象有异议的情况, (略) 评选办反映,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王才勇,联系电话:0870-*,邮箱:*@*26.com。
附件:正式推荐对象及其简要事迹
(略) 粮食暨重要农产品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3月20日
附件:
(一)先进集体
1.粮食先进集体
(1) (略) (略) 。十三五以来, (略) (略) 强化粮食作物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 (略) 粮食自给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起草了多个政策性文件或建议;收集保存粮食作物种质资源6000余份,审定和登记新品种17个,申报粮食作物植物新品种权11个;引试筛选出适宜品种13个;研发 “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发布种薯种苗技术标准5项;与种业企业合作加快推进新品种转化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开展新技术试验80余组,制定发布主推技术5项; (略) 项目举办示范样板25个次, (略) 粮食科技应用提供示范典型;指导建设“洋芋帝国”33.4万亩次,不断刷新高产记录;指导建立薯片薯条原料生产基地3万余亩;指导建立地方特色品牌优质米生产基地5000余亩;推广“十大粮食科技措施”,促进良种覆盖率达100%、粮食科技综合应用率达96%,为云南粮食生产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昭通经验。
(2)巧家县农业农村局。巧家县农业农村局强化耕地保护,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运用,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三年连续增长。积极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了一批农业庄园,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采取“定期到村+远程指导”的方式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各环节的指导服务,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永善县龙森供销种植专业合作社。永善县龙森供销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12月,法定代表人向才银,单位人数10人,合作社成立以来,带领新田村438户农户入社,主要开展水稻种植、中药材种植,方竹苗木培育,带领农户创收。2022年,合作社在团结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新田村集体经济合作,承担了新田村700亩水稻的种植任务,在市、县各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优选品种、政策保障、技术指导、精心管理,克服了高寒山区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亩产达611.9公斤,目前该合作社已在县工业园区建设了永善县龙森供销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米生产车间,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4)绥江县中城镇良姜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绥江县中城镇良姜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坚定党的路线方针,以粮食生产为纲,将农户土地以 (略) 进行生产经营,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取得了较好效益。通过县级领导挂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动的开展,建立健全了新型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实现良种良法全覆盖,2022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500亩,实现了良种覆盖率10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低毒低残低风险农药使用率均达到100%,充分发挥村集体带动 (略) 涉及农户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农技辅导。
(5)盐津润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盐津润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3月,主要打造盐津县落雁乡“状元米”,2019年11月获得富硒认证和有机认证,20 (略) 级龙头企业称号,合作社现有综合生产设备一套,专业员工10余人。带动落雁、共和两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状元米5000余亩,直接带动龙塘村群众85户259人,其中脱贫户26户84人种植有机状元米,辐射带动落雁村等村其他群众种植有机状元米水稻4300余亩,实现产值1140万元,户均增收可达2800元。
(6)水富永安社区 (略) 。水富永安社区 (略) ,成立于2017年2月,隶属于永安村委会,经营范围主要为:谷物种植,稻谷加工,农副产品销售,法人代表李毅。公司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有机大米为主业。现有连片绿色水稻生产基地1000亩,公司注册有“滇安云米”商标, (略) 的“永安金谷”品牌特级大米成功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 (略) 首个获得绿色大米认证的涉农产品,作为特色农产品曾参加广州农博会、昆交会等展出。金谷大米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销售,产品远销广东、上海等地,公司年产500吨绿色稻谷,辐 (略) 水稻绿色种植1.5万余亩。通过统一标准生产收购, (略) 场价格提高0.4元/公斤,增加产值140元/亩,增加农业总产值210万元,强农带农作用显著。
(7)威信县旧城镇文兴村集体 (略) 。旧城镇文兴村国土面积30.46平方公里,全村辖2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1245户5294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村。文兴村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坚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扩大复种面积,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复耕种粮,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耕地分散、集中情况,把分散的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流转,提高种植效益,在功能区内推广新品种、新农艺、新机械,2022年全村完成总播面积7808.18亩,其中粮食作物完成7808.18亩,占总播面积的100%。粮食作物中,玉米、大豆混合种植4902亩,水稻2906.18亩。
2.生猪先进集体
(1)镇雄县农业农村局。镇雄县农业农村局为加快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好生猪调出大县项目、生猪死亡保险、生猪科技养殖等项目建设,加强招商项目对接,不遗余力推动生猪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建设,指导带动罗坎麻地和坪上屯上2个种猪扩繁场、22个生猪育肥场正常投入运营,五德工业园区36万吨饲料厂生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50%以上,启动畜产品精深加工厂建设;持续强化赤水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全县生猪产业加快发展,实现生猪出栏128万头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大关县猪 (略) 。大关县猪 (略) ,法人林芳菊,公司于2019年5月2 (略) 大关县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从事生猪养殖和销售。于2022年3 (略) 级龙头企业。2021年11月售卖种猪后,留存1300头小猪饲喂保育种猪,最终优选600头;2022年9月成功引进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960头。现共有种猪1560头,2022年12月开始配种实行批次化生产,预计2023年4月份开始产仔,5月实现每个月循环出栏仔猪1300头。
(3)昭通 (略) 。昭通 (略) 是以生猪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法人罗顺粉,该公司应用生猪生产主推技术,采用先进适用的杂交改良模式,以自繁自养方式开展生产经营,依靠科技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强化免疫等制度落实,规范建立饲养管理台账,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2022年出栏商品猪达2271头,实现销售收入590余万元,坚守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初衷,倾力为生猪养殖户提供饲养管理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为生猪生产向标准化规模方向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昭阳区生猪稳产保供作出了积极努力。
3.其他特色产业先进集体
昭通思农 (略) 。昭通思农 (略) (略) 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山脚村民小组68号,于2021年11月17日注册成立,法人代表吴剑,注册资金800万元,公司总资产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50万元。现有员工51人,有精选车间8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5000平方米,泡椒、剁椒生产线5条,年加工鲜椒3万吨。有6000立方冷库1个,年可保鲜辣椒2万吨,有办公大楼1000平方米,职工宿舍2000平方米,食堂及职工娱乐场所齐全。 (略) 在镇雄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决心将镇雄辣椒产业做大做强,以打造一流基地、建设一流品牌、创建一流企业为目标,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全年完成辣椒基地建设22000亩,产辣椒33000吨,产值9900万元,收购加工销售11000吨产值6000万元。
(二)先进工作者
1.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
(1)赵高慧。中共党员, (略) 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该同志在农业科研、生产一线工作36年。他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他始终挚爱“三农”,坚持深学细研新时代“三农”发展方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朴素的事业情怀,潜心农业科研、推广农业科技,不遗余力推进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技术推广运用, (略) 粮食产量年年稳中有增, (略) 粮食持续增产农业产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 (略) 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2013-20 (略) 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20 (略) 先进工作者等。
(2)杨毅娟。中共党员, (略) 植保植检站站长、研究员,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28年。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植物保护工作,长期致力于昭通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刻苦专研解决植保难题,精心谋划 (略) 植保植检工作,采取强有力措施着力推进马铃薯疫病、马铃薯金线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课题研究和精准防控,为昭通坚决打赢“虫口夺粮保丰收”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略) 、部级奖励3项次,地厅级奖励10余次。
(3)邓琦炜。中共党员, (略) (略) 工会主席,2018年被 (略) 农业农村局粮食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工作至今。他统筹兼顾原单位和专班安排的各项工作,准确 (略) 情、粮情,每 (略) 粮食生产意见和马铃薯等重点产业发展意见起草,根据农作物生育周期、特点和灾情形势,研究制作切合昭通实际的农情调度报表,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年均报送农情、灾情等信息400期以上,撰写国家、省、市重要约稿信息、调研报告50篇以上,为上级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略) 、市重点粮食科研项目研究,有效示范带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先后获得部级表彰1次,厅级表彰4次,为粮食稳产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4)付业群。中共党员, (略) 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副科长,该同志立足岗位,严格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相关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走好具有昭通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略) 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人才缺乏、基层农技人才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等实际,加强业务指导,进一步育才引才,推动昭通农业农村人才可持续发展,通过公开招聘、优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招聘等形式,为农业农村系统补充事业人员182名,有 (略) 农业农村人才紧缺问题,基本形成老中青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阶梯。
(5)狄永国。男,汉族,中共党员, (略) 昭阳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资管理科科长,高级农艺师,现年47岁。他在边远山区乡镇和农业农村系统从事粮食作物技术推广、政策宣传、行业管理等工作27年以来认真落 (略) 市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补贴,参与划定昭阳区粮食生产功能区*.54亩,参与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稻田综合种养、鲜食玉米等试验示范,大力推广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措施。探索苹果园套种大豆粮经协同发展新路子,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油菜种植2500亩、粮食作物与豆类轮作6万亩。为昭阳区稳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6)高礼银。男,汉族,1977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鲁甸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科级)。该同志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把握农时特点,抓好春耕备耕,深入一线督促指导落实各项生产工作任务,2022年,鲁甸县全县粮食播种56.4万亩,完成全年播种计划的100%,播种面积同比增加1.3%,粮食产量14.78万吨,较去年14.74万吨增加0.04万吨。指导建设完成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2.01万亩,平均亩产2.5084吨,实现总产5.042万吨;完成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1万亩,平均亩产种薯2241.0公斤,实现总产2.241万吨,比常规种植增加产值1500万元以上;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037万亩,实现大豆总产2040吨、玉米总产11847吨,增加产值1632万元以上;完成耕地轮作5.17万亩。
(7)申顺。镇雄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该同志先后主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休耕轮作、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工作,拟写印发《赤水河流域(镇雄段)“十四五”化肥减量方案》、《赤水河流域(镇雄段)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导意见》等多个指导镇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要性文件,主编出版《赤水河流域(镇雄段)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手册》。参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稻旱种示范、 (略) 力示范、饲用高粱种植示范、荞麦种植示范等工作,参与编写出版《镇雄县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增产技术》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为镇雄县粮食产业绿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8)罗贤成。 男 汉族,中共党员,大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罗贤成同志从事农业工作29年,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2020年以来大关县共引进新品种138个,筛选出优良品种水稻3个、玉米7个、马铃薯6个、水果5个。2022年,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9.497万亩,实现产量8.9106万吨。组织完成耕地轮作10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00亩、马铃薯种薯扩繁5200亩等项目实施,罗贤成同志为大关县粮食良种、良法应用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
(9)徐道楠。永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该同志同志秉承农技人员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优良传统,坚持实践中积累、完善和提升,忠实践行藏粮于农,藏粮于技,注重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是其朴素初心。抓实马铃薯、玉米、水稻等85个新品种引试和1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密度试验模式,成效较为明显,为推广提供支撑。推广马铃薯、玉米、水稻、大豆优良品种共计73个,种植面积31.4万亩。拟定3个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共计培训121场(次),5710人次,发放资料8100份,推广良法7个,推广面积49.2万亩,提高了粮食产能。加强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共计2500亩的技术指导,达到降本增产增效的目的,最高增效33.5%。
2.生猪生产先进工作者
(1)熊洲斌。中共党员, (略) 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一级主任科员,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 (略) 稳定生猪生产若干措施,支持屠宰加工企业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冷库冷藏、冷链运输等设备设施,全产业链推动生猪转型升级,增强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应对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及时组织拟定生猪产业发展意见等指导性意见,强化服务指导,为生猪产业发展,稳定菜篮子,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出了积极贡献。20 (略) 生猪出栏450万头,肉牛出栏22万头、肉羊出栏62万只、家禽出栏1250万只,特色养殖综合产值达240亿元。
(2)*利民。无党派人士, (略)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致力于为昭通生猪产业发展服务。坚持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的理念,优化生猪产业发展布局,落实好各级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建立的“生猪招商引资企业交流群”快速有效收集项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跟踪问效,有效为企业排忧解难。围绕生猪全产业链发展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法,形成层层抓落实工作常态,有 (略) 生猪产业发展。2019 (略) 建成种猪场18个、育肥圈舍469栋、大关县嘉益生猪屠宰场、聚源饲料加工厂(年产24万吨)、猪猪侠镇雄县饲料加工厂、威信滇东北金色优食谷项目。初步建立集饲料生产+种猪+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塑造+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条。
(3)毛孝柱。男,鲁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师。该同志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略) 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市委、市政府发展“六大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参与非洲猪瘟防控、生猪恢复生产等工作。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生猪养殖模式,推行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示范、促进多种合作模式共同发展的养殖模式,指导8个村集体建成8个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实现年出栏生猪1.8万头左右。用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指导帮助企业完成生猪养殖用地备案36块3643亩,建成东方希望翠屏繁殖场(设计存栏母猪8750头),高质量完成了生猪恢复生产任务。
(4)马贵林。镇雄县畜牧兽医站副站长,畜牧师,该同志积极参与生猪产业项目建设,主导完成镇雄县马铃薯发酵饲料试验项目的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2021年-2022年参与编制了《镇雄县加快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及主导查勘生猪用地选址、水源等工作。全程参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相关项目建设与实施,参与生猪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落实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排查,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各项工作,长期奋战在生产一线,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其他特色产业先进工作者
(1)陈虹。中共党员, (略) 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从事农业工作22年,担任绿色食品科科长以来指导昭阳苹果、彝良天麻、盐津乌骨鸡及肉牛、大关筇竹、鲁甸花椒成 (略) 绿色食品牌示范县和特色县,昭阳区永丰镇苹果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昭通苹果”列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盐津乌骨鸡、昭通苹果、永善沃柑、脐橙、枇杷、白桔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有效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通过创建“绿色食品牌”巩固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2 (略) 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895亿元,覆盖农户79.96万户,310.25万人。
(2)龚占斌。中共党员, (略) 苹果产业发展中心生产管理科副科长,高级农艺师。该同志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长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致力于苹果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研究。该同志先后组织、总结提炼的《桔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苹果高干开心形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等实用 (略) 农业农村厅采纳作为农业主推技术推介发布,获农技推广奖8个,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参与起草和发布苹果、猕猴桃、绥江半边红李子地方标准8项,获得专利8项。近年来,昭通苹果出现黑星病、桔小实蝇大规模为害,给部分果农和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该同志抓住重发生区和早中熟品种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形成经验后提炼为操作方便,简单易学,果农理解和掌握较快的技术开展推广普及,有效推动昭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先进生产者
1.粮食生产先进者
(1)韩志凤。女,汉族,大关县鑫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生于1962年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2018年领办大关县鑫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280万元开始发展种养殖业。现建有养殖基地1个,圈舍、仓库、饲料厂房等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有人工牧草场2000亩,养殖黄牛98头;建有种植基地2个,种植马铃薯500余亩,玉米500余亩,2021年、2022年该合作 (略) 高标准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该合作社种植管理的马铃薯极量攻关试验,经现场实测2021年亩产量达到6172.5公斤,2022年亩产量达到8.6吨,同比增加39%, (略) 2021年创下的马铃薯种植单产最高记录。
(2)李昱霖。男,汉族,巧家 (略) 总经理。在巧家县马树镇小米地村等3个村委会流转土地4000亩种植马铃薯种薯。两年中共生产马铃薯种薯3万多吨,为云南马铃薯种植提供了1.5万亩的种薯,实现马铃薯增产增收增效1.5亿元。由本人担任巧家县马铃薯高产公关组长,当年马铃薯以6479.75公斤的单产突破西南地区单产纪录。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坚守“用户精准,发展一户,成功一户” 的创业宗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订单生产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尤其是当地贫困农户)种植马铃薯,增加薯农的种植效益,实现优良种薯增产增收增效1.5亿元。公司为社会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支付劳务费约960万元,土地流转费360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马铃薯种植技术已取得了21项实用新型专利。
(3)王兴辰。男、汉族、1987年1月出生,茂林镇永安村群众,2008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王兴辰勤于学均亩产2500公斤,向社会提供鲜薯、种薯90万公斤,产值150万元,同时带动本村67户种植500多亩,为周边群众带来就业条件,让342户群众通过就业实现经济增收。
(4)李毅。男,汉族,1971年5月生,现为水富永安社区 (略) 总经理。李毅自1991年7月初中毕业后除短时外出务工外都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李毅注重粮食作物生产科学技术的应用,从开始的两杂良种的应用,到水稻宽窄行条栽、水稻旱育稀植、玉米单株定向密植等农业技术,都是率先使用,并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担任村民小组长和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后,更加注重粮食生产,积极协助农业部门在永安村实施粮食品比试验、肥效试验等。在2020年积极争取将“ (略) 胡明成水稻专家工作室”落户到永安村,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落实实验地块,协调农事用工,使专家工作室的工作顺利开展,专家工作室通过品比试验、肥效试验,现已筛选出适合永安绿色种植的水稻备选品质4个,最佳施肥方案一个,2023年永安村计划建成标准化绿色水稻种植基地1000亩。
(5)李明发。男,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家住树林乡林口村上寨组,引领一帮农民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让本村 “土豆”走出家门,变成他们赖以致富增收的“金豆豆”。2016年率先引进云薯401、青薯9号,采取小规模试种方式,示范带动当地群众,2017年在林口村建立了500百亩种薯扩繁基地,当年基地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2200公斤,先后引进适合当地耕种生产的中、晚熟马铃薯优良品种10多个,年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面积0.4万亩,亩均增产500公斤,增收1000元;组织农民技术培训,通过科技培训推广,有效提高了薯农的耕种管理水平。2018年,林口村被确定为彝良县种薯基地,目前种薯销往县内、县外,如云薯108 、303已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
(6)罗兆普。男,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1964年4月生,盐津牛骨头大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盐津牛骨头大米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在罗兆普同志的带动下,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建立了楠木树片区1500亩牛骨头大米主要生产基地,并通过订单式农业产业方式,辐射带动凤凰村大部分区域,现在合作社直接经营或带动经营年产优质稻谷800吨。2020年种粮核心区楠木树片区1500亩获得北京中合 (略) “有机”认证。随即罗兆普同志建设大米加工厂1个,加工厂占地300平米,建筑面积600平米,配备碾米机、色选机、包装机等机械,对农户种植的优质稻谷进行加工和包装,延伸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让利于种植农户;产品通过深加工和包装后远销广东、 (略) ,并获得多所高校食堂订单,2021年销售收入达350万余元。
(7)陈官飞。男,彝族,毕业于云南林业 (略) 。2020年创办了巧家县景菲农民专业合作社,2021年申报为“就业扶贫车间”,2022年被评为“县级龙头企业”,202 (略) 供销合作社评为“市级供销示范合作社”,2022年被遴选为《巧家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项目》农业科技示范主体。2022年成立 (略) 并且同东坪镇人民政府签订5500余亩种植协议,总投资1.65亿元。在2018年-2022年4年期间,在东坪镇东坪社区、岳坪村和杨柳村示范玉米套种魔芋规模化建设,完成种植基地1300余亩。带动当地农民工150余人就近务工,其中卡户93人,农民工家庭增收170万余元。另外辐射带动周边乡镇200余户农户发展玉米套种魔芋1000余亩。
(8)周英虎。镇雄县场坝镇摩多村村支书,担任村支书以来抓班子强制度,抓基层供保障,抓产业发展,当好致富的“领路人”。摩多村为经济落后贫困村,收入来源单一,种植主要以烤烟、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尚未有相对独特的农产品,周英虎积极引进涉农企业投资,增加村民收入;因地制宜发展肉牛、辣椒、魔芋、果蔬等特色种养产业;转移就业,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绑定,建立稳固的“双绑”利益联结关系,实现高度组织化的转移性就业,每年转业就业800余人,确保外出就业人员年均收入上万。2021年、2022年积极引导带动群众开展马铃薯种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落实各级粮食生产政策,大力开展轮作,有效保障了粮食播种面积。
2.生猪生产先进者
(1)王安洪。男,汉族,毕业于云南 (略)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2015年创办了巧家洪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努力,从一名普通打工者蜕变成“养猪能手”,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群众致富“带头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乌金猪养殖基地,成为“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的支柱产业,建立了巧家本地乌金猪选育核心群,承担了昭通乌金猪品种资源的选育保护,为防止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流失作出了贡献。2017 (略)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联席会议“市级示范社”称号;2018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第29类、31类、40类、44类的商标注册证;201 (略) 农业农村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20年获共青团巧家县委“青年示范基地”称号;荣获“乌蒙青年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
(2)邓远阳。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永善县文潭村远洋养殖专业合作社人负责人。以“建一个基地、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最终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坚持以村级党支部为主导,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带领和平村、文潭村、松田村共630户群众通过入股分红、寄养分成等方式,走上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猪生产经营之路,实现合作共赢、利益均沾、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目的。三年来,合作社共出栏生猪6800多头,仔猪5000多头,总收入达1000多万元。善于接受和运用新技术,积极探索最佳运营模式,重视人才培养和应用,狠抓基地建设,探索出可复制的生猪养殖好方法好经验。
(3)李成银。男,1986年出生,彝良县洛泽河镇雄块村人,2015年回乡创业开始从事养猪产业,通过3年的创业于2017年成立“彝良县百益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整合人力、物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标准。同时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号召,吸收100户贫困户以资金、劳力、饲草饲料等不同方式入股进入合作社,贫困户饲养的生猪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四统一,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现生猪年均出栏2200头以上,年收入达70万元以上,带动100户345人实现小康生活。
(4)陈洁。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2年1月生,系盐津县 (略) 总经理,该同志于2016年获盐津县团委创业“领头雁”称号,同年6月获盐津县委优秀共产党员。退*后回乡创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和特色种植,引进优良三元母猪和长白公猪,通过培育繁殖后分发、出售给合作社成员和附近村民,大大提高合作成员的养殖效益和收入,积极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探索,种养结合,形成养殖延伸产业链,不断地总结养殖经验,示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3.其他特色产业生产者
王天勇。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鲁甸县政协委员、鲁甸县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略) 苹果产业协会副会长,2022年被评为鲁甸县“名家”。在鲁甸县浩丰苹果专业合作社兼任技术总监的12年里,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就,社员从最初的5户到现在的106户,苹果面积从最初5亩到现在的1150亩;共组织培训指导2600余人次,实行联农带农机制,切实带动了当地联农带农三类人员共508人,把学员从普通工人培养成了技术工人。在鲁甸县广信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进行新品种实验,开展在2300米高海拔苹果种植实验,实验品种有56种,通过研究及摸索,选出红露、红富士、瑞雪、秦脆等适合高海拔种植的新品种,实验成绩显著,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