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国是全球煤炭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45.6亿吨,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大约为30.4亿吨标准煤(折合42.6亿吨5000大卡商品煤),煤炭进口量2.93亿吨。我国能源禀赋决定了“以煤为主”依然是我国基本国情,“十四五”期间商品煤供给和需求维持在46亿吨/年以上,其中,动力煤需求在23亿吨以上。因此,健全动力煤购销机制及 (略) 场价格形成机制,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及国民经济稳定的关键性要素。
期货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其属性天然适配大宗商品交易, (略) 场资源合理配置、帮助企业风险转移方面的天然优势,而动力煤期货能够推动我国 (略) 场进一步协同健康发展, (略) 场活力,助力强化金融与商品进一步融合,打造 (略) 场,增强我国在国际煤炭交易定价中的话语权。
但是,当前我国 (略) 场交易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必要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二、期货的金融简介与动力煤期货特点
(一)期货简介
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交收期货根据期货合约和所涉商品类型不同,时间跨度丰富多样,从数天到1年不等。
期货的主要功能有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套期保值等三个主要方面。
发现价格:由于期货交易是公开进行的对远期交割商品的一种合约交易, (略) 场中集 (略) 场供求信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点,对各种信息的不同理解,通过公开竞价形式产生对远期价格的不同看法。期货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反映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的预期。这种价格信息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 (略) 场透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回避风险:期货交易的产生, (略) 场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 (略) 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略) 场上买进或 (略) 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 (略) 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商品销售价格,保住既定利润,回避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 (略) 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现货商品同时, (略) 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 (略) 场的盈利来 (略) 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交易方式。
期货交易之所以能够保值,是因为某一特定商品的期现货价格同时受共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的价格变动方向一般是一致的,由于有交割机制的存在,在临近期货合约交割期,期现货价格具有趋同性。
期货交易的了结(即平仓)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冲平仓;二是实物交割。实物交割就是用实物交收的方式来履行期货交易的责任。因此,期货交割是指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在合约到期时,对各自持有的到期未平仓合约按交易所的规定履行实物交割,了结其期货交易的行为。实物交割在期货合约总量中占的比例很小,然而正是实物交割机制的存在,使期货价格变动与相关现货价格变动具有同步性,并随着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步趋近。实物交割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现货交易行为,但在期货交易中发生的实物交割则是期货交易的延续, (略) (略) 场的交接点, (略) (略) 场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期货交易中的实物 (略) 场存在的基础, (略) 场两大经济功能发挥的根本前提。
期货交易的两大 (略) 场两种交易模式有了运用的舞台和基础,价格发现功能需要有众多的投机者参与, (略) 场信息和充沛的流动性,而套期保值交易方式的存在又为回避风险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同时期货也是一种投资工具。由于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起伏,交易者可以利用套利交易通过合约的价差赚取风险利润。
(二)动力煤期货特点
1.“价格发现”功 (略) (略)
市场经济活动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是导致商品价格扭曲、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略) 场通过聚集大量买方及卖方以集中公开竞价模式进行的交易,一方面能够快速、 (略) 场参与者对未来特 (略) 场判断,另一方面推动成熟、有效的价格形成和预测机制。市场参与方可以利用不同期限的期货价格, (略) 场综合研判。给能源生产者、 (略) 场监督方提供更为完全和对称的信息,降低了 (略) 场失灵的负外部性。
长远来看,完善的 (略) 场不仅能够助力我国 (略) 场直观呈现真实、有效的供求关系,更能推动国内形成公开、连续、具有预测及权威性的动力煤价格体系。与此相对,动力煤期货和期权交易如长期缺失,则会割裂我国动力煤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联结关系,让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煤炭行业失去了重要的价格预测信号和风险管理工具,并放大了我国能源安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2.“跨期交易”功能有利于企业分散风险,促进产业链发展
参与 (略) 场的经营者,不仅可 (略) 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略) 场价格合理性及规划现货交易周期。同时,在交易中还 (略) 场“跨期交易”的时间差和“套期保值”等金融特性来锁定成本、分散风险,从 (略) 场价格波动的无谓干扰,做出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经营决策, (略) 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略) 场在动力煤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煤炭产业链和价值链持续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大 (略) 场在稳定生产和流通、升级产业结构、助力国民经济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 (略) 场的建立直接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保证了美国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近年来,我国农垦、有色金属生产 (略) 场开展套期保值,生产计划也受到期货价格的影响,并 (略) 场效果。
3.增强我国在国际煤炭交易定价中的话语权
当前全球煤炭贸易所采取的长协定价形式, (略) 场价格为基准、结合现货价格指数来计算浮动价。如澳大利亚BJ指数和gC指数、亚太地区API指数、南非RB指数、印尼HBA指数等国际主要煤炭价格指数所覆盖的地域,基本涵盖了全球主要煤炭贸易港口和产地,为全球煤炭现货、长协及期货合约提供了价格参考基准。 (略) 场环境下,如我国 (略) 长期缺位,不仅有碍于我国与以上 (略) 场关键国家建立健康、 (略) 场关系,也不利于我国参与 (略) 场交易及在定价中争取有利地位。
(略) 场的适度适时重启能够有效助力形成我国动力煤价格体系,更 (略) 场竞争,进一步提升 (略) 场的稳定性、可控性和代表性,更有利于联 (略) 场,助 (略) 场的发展。
三、我国动力煤期货历史
(略) 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 (略) 场为主”到“ (略) 场同时作用”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 (略) 场的持续放 (略) 场建立后在套期保值、价格发现上发挥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动力煤交易总量及效率不断提升、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持续完善。
动力煤期货合约自2013年9月 (略) 交易,多年来已形成具有较大规模 (略) 场。但新冠疫情的爆发及反复,叠加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的恶化,造成国际动力煤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动力煤价格随之剧烈起伏,国内 (略) 场价格出现了严重背离, (略) 场的“价格指示器”作用失灵。至2021年10月,国内煤炭价格达到峰值、库存煤量降至底部、需求之多创历史之最,三大极端数据同时出现,直接导致超20 (略) 有序用电,个别地区甚至拉闸限电。我国煤电“保供稳价”局面受到严重冲击。在此情境下,国家发改委紧急出台《关于进一 (略) 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2022年第4号)等系列政策(简称“303号文”和“4号公告”),通过“区间限价”措施 (略) 场价格,为国内煤电供应托底保驾。
为配合限价政策有效施行,郑州商品交易所制定了史无前例的动力煤期货交易限制措施,不断上调手续费和保证金并限制交易额度,自此动力煤期货交易逐渐冷清。2022年3月中旬起,动力煤期货产品交易基本停滞。截至目前,曾在2020年创造我国国内商品期货最大年度总交割量记录的动力煤期货流动性,已全面枯竭。
四、动力煤期货停摆的动因分析
(一) (略) 场停滞根本原因在于基本职能缺位
(略) 场的基本职能在于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分摊风险。当 (略) 场发生过于剧烈的价格波动时,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性特性使得其基本职能产生缺失,投机性行为增加,交易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干扰。同时,在全球范围的“碳减排”带来的化石能源产能严控,叠加疫情带来的停产减产, (略) 场供给造成冲击,而动力煤期货交割 (略) 场炒作带来了便利。在基本职能受损的情况下,叠加2021年下半年起国内煤炭产能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愈发突出,动力煤期货价格异常上涨。动力煤期货价格与现货交其交易价格形成了螺旋式上涨,形成了单边行情,价格远超用煤企业能够承受的水平,逐渐脱离了煤炭的基本属性,使得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分摊风险等职能进一步缺位。
为了平抑异常上涨,政府部门和交易所出台政策、调整交易手续,对交易限额、手续费、保证金等多方面实行限制,让过 (略) 场迅速冷却,最终形成了动力煤期货停摆的局面。
(二) (略) 场已具备重启的基本条件
当前,国内动力煤价格已接近合理区间,国内产能和国际采购均有大幅释放,供给呈宽松态势。国内需求更加平稳合理,动力煤使用企业对价格形成了有效预期,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动力煤实际需求增长将逐步放缓。
随着新一年煤炭中长协合同的签订,市场煤炭供应将更加充足,为市场资源提供保障。能源保供政策和“区间限价”政策的有效实行 (略) 场带来信心。资源、政策均已成熟, (略) 场具备重启的基本条件。
五、对 (略) 场的建议
(略) 场经历了建立、发展、停摆后,市场各方对“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分摊风险”的期货职能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停摆的主要原因在于多个极端不可控外因同时作用,对处于发展期韧性不足的我国 (略) 场形成了极大冲击。在外部环境逐渐稳定,内部政策有序推进的现在, (略) (略) 场、 (略) 场共同发力, (略) 场的三大支柱,给能源保供整体格局构建打造基础,为能源安全提供助力,更能形 (略) 场的理性预期,增添我国在 (略) 场的话语权。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适时重启动力煤期货交易。逐步放松保证金、手续费、持仓手数限制,渐进稳妥 (略) 场常态化运行,发挥 (略) 场的“价格指示器”作用,实现期现联动定价,向市场参与者传递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价格信号,形成更真实的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形成机制。
二是研究配套动力煤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价格监测,探索建立价格分级预警与触发调控机制,以 (略) 场的价格合理区间为参考,合理设置触发价格、预警指标及预警值,动态实施储备产能、储备煤、进口调控等触发机制,从而妥善平衡“保持交易通畅”和“打击过度投机”之间关系,杜绝动力煤价格彻底金融化。
三是构建更加全面公允的动力煤价格指数体系。在 (略) 场常态、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借鉴国际指数种类及指数定价的先进经验,在现有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将期货价格纳入我国煤价指数体系,形成能够公允、客 (略) 场总体变化趋势、生产边际成本、进出口及行 (略) 场情况的价值指数系统,推动 (略) 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助力我国建立动力煤国际定价中心地位。
四是促进动 (略) 场融合发展。 (略) (略) 场逐渐放开、流动性日益提升的情况下,逐步试点基差交易、场外期权、含权 (略) 场工作,以更灵活多元的方式增强动力煤保供效果,以弹性的价格体系和公允价格助力动力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及弹性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