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 郭相桥编制单元(0574-YY-LJ-01)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略) 人民政府批准,现予以公布。
01 规划总则
1.1 规划背景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引领转型的规划时期,兰江街道郭相桥单元规划的修编,依托有限的规划增量空间,谋划打造甬西智能科创的样板。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上位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和提出的发展要求,明确本编制区的发展方向及策略,合理利用土地,创 (略) 环境,控制和引导区域内的各项建设有序开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以及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5)《 (略)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编制导则(试行)》;
(6)《 (略)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7)《 (略) 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8)《 (略) 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9)《 (略) 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10)《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11)《 (略) 防洪排涝规划》(2016);
(12)《 (略) 环境功能区划》(2016);
(13)其他各类相关规划;
(14) (略) 、市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
1.3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东至蔡家堰江及建民路、南至杭甬高速公路防护绿化带、西至现状夏巷工业点、北至规划四明西路及阮公江,总规划面积约264.08公顷。
1.4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23年。
02 功能定位和规划结构
2.1 功能定位
本次规划区块功能定位为: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城区西南片智能科创产业集聚区。
2.2 控制规模
人口规模:本区规划产业人口约1.20万人,居住人口0.65万人,即服务人口1.85万人。
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264.08公顷,规划城镇建设用地247.34公顷。
2.3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三片区”的规划结构。
一轴:指沿四明西路的生活休闲轴。
一带:指区域内围合的滨河空间形成的景观带。
三片区:以区域现状产业为基础,形成产业更新片区、产业转型片区、高新产业片区三个片区。产业更新片区,即原夏巷工业点;产业转型片区,即郭相桥工业区;高新产业片区,位于兰周路以东区域, (略) 产业园区的一部分,发展高端产业。
03 控制单元规划
3.1 控制原则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
3.2 单元划分
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单元,单元编号:LJ01-01、LJ01-02、LJ01-03,分别为郭相桥社区、夏巷社区、惠兰社区。
3.3 控制内容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64.08公顷,总建设容量为350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04 用地规划
4.1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9.2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7.79%。其中二类城镇住宅用地面积18.88公顷,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0.40公顷。
4.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区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3.1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27%,主要为中小学用地、幼儿园用地。
(略) 教育设施专项规划,肖东二小规划班级数24班。根据余姚学前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幼儿园规划班级数9班。规划中小学用地面积2.67公顷,幼儿园用地面积0.47公顷。
4.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2.2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92%。
规划商业中心位于上板桥路和庙后头路交叉口东北侧, (略) 、小型商贸网点、邮政电信营业网点、银行等商贸服务设施。
另外,在兰周路和四明西路交叉口北侧布局商业用地,作为东侧产业园区的商业配套。
4.4商业、服务设施混合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设施混合用地面积1.3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55%。
位于建民路和四明西路交叉口西北侧,包括商业、超市以及园区配套的邻里中心。商业设施与服务设施用地比为7:3。
4.5 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44.3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58.37%。
规划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工业片区,其中东部规划发展高端产业园区、中部结合现郭相桥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西部结合现夏巷工业点作为更新改造。
4.6 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交通设施用地面积54.0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1.84%。
规划于肖东二小西北侧设置独立用地社会停车场一处,用地面积0.60公顷;于村委西侧绿地配建适量社会停车位;于东片区商业用地内配建适量社会停车位。
于 (略) 场北侧设置一处公共交通场站,作为公交首末站兼作社会停车场用地,用地面积0.40公顷。
4.7 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0.4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20%。为谭家岭西路与菁江路交叉口东北侧垃圾中转站用地。
4.8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22.4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06%。
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0.66公顷,多结合水系布置,于村委西、南侧、四明西路北侧设置公园各一处。村委西侧绿地侧重林荫绿化与游憩,南侧、四明西路北侧绿地侧重健身设施与场地布置。防护绿地面积11.74公顷,主要为道路防护绿地、220KV和110KV高压走廊。
0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1 配套原则
规划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06 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6.1 绿地规划
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22.4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06%。
1、公共绿地
规划用地面积10.6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31%。公共绿地主要沿河布置,呈带状形式分布。
2、防护绿地
规划用地面积11.7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75%。
6.2 水体规划
规划区水域面积7.99公顷,规划水面率3.03%。
6.3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公共开 (略) 公共活动的聚焦点,是展现社区活力的重要界面,本区公共开放空间分为两个层次:开放空间廊道和开放空间节点。
重点建设沿 (略) 绿道,与横江——烧香江、大河桥江共同形成环状开放空间廊道,结合休闲空间、健身设施设置形成线性生活休闲景观廊道。
重点打造郭相桥公园、四明西路北侧公园,形成以休闲健身为主体的社区活力聚焦点。
07 道路交通规划
7.1 道路系统
1、路网结构
规划区形成“三横五纵”的干路网结构。其中“三横”为四明西路、黄*巷路、谭家岭西路,“五纵”为夏巷路、菁江路、上板桥路、兰周路、建民路。
7.2 公共交通
1、公交首末站
在 (略) 场北侧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并附建社会停车场,总用地面积约0.40公顷。
2、公交停靠站
规划区内布置公交站点10对,其中5对为现状已有站点,另外5对为结合规划区内地块交通需求新增站点。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规划公交站点进行增减或移位等,公交站点位详见道路结构图。
7.3 交通设施
1、社会停车场
规划区内拟建设4处社会停车场(库)。
08 市政工程规划
8.1 给水工程
1、需水量预测
至规划期末,最高日用水量1.25万吨。
2、供水设施规划
根据《 (略) 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7-2035)》本区远期用水由七里浦水厂供应。七里浦水厂远期供水量为12万吨/日,水源为梁辉水库和四明湖水库。
3、管网布局
规划对东侧穿越工业地块的DN800的原水管道进行迁移,迁移后的原水管道位于余梁公路东侧防护绿地上。在新建道路上铺设DN200-DN300的给水管道以满足地块用水需求。采用生活、消防合一的供水管网系统。消防供水采用低压制,室外消火栓间距规划不大于120米。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消防用水量大的建筑应修筑人工水池确保消防用水。在大河桥江、烧香江等合适的位置设置消防取水口。
8.2 排水工程
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1、雨水工程
雨水根据分散、合理、就近的排放原则,分片排入河网。
2、污水量预测
至规划期末,本区平均日污水总量为0.86万吨/日。
3、污水排放系统
本区块的污水经菁江路、上板桥路、直江路上d300-d400的污水管收集后排至四明西路上d500-d800的污水主干管上,最后排至西片泵站,经提升后排至小曹娥污水处理厂。
8.3 电力工程
1、电力负荷测算
至规划区末,本区用电负荷为4.76万千瓦。
2、电网设施布局
根据用电负荷预测和电力部门相关规划,规划本区块内不再新建110kV变电所,用电依托现状外围的110kV兰江变和规划建设的戴家变。
8.4 邮政通信工程
1、固定电话装机容量预测
至规划期末,本区电话装机门数为0.55万门,移动电话8450户,宽带用户3250户,有线电视用户2275户。
2、通信管道规划
通信管道随道路建设同步敷设,主干管布置12-15孔,一般道路布置6-9孔,包括电信、移动、联通、广电以及备用管孔数。
8.5 燃气工程
1、用气量预测
本规划区总用气量为177万立方米/年。液化石油气使用人口为650人,液化石油气年使用量为5.9吨,液化石 (略) 兴南液 (略) 供应。
2、燃气管网
本区域管网为中低压二级管网供气,管道管径为De110、De160,采用区域调压和箱式调式相结合的调压方式, (略) 政道路及小区建设,同步实施,逐步覆盖至工业用户。
8.6 环卫工程
至规划期末本规划区日产垃圾转运量为23.66吨。规划区内保留垃圾中转站一处,占地面积约0.49公顷,位于谭家岭西路与菁江路交叉口东北侧。规划区内共布置公厕5座。
09 防灾规划
9.1 防洪排涝
防洪标准:至规划期末,本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的Ⅱ级设防,近期可按50年一遇Ⅲ级设防标准建设防洪设施;排涝标准: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不受淹。
9.2 消防规划
1、消防站设置
本规划区内不新增消防站, (略) 消防体系统一考虑。
2、消防水源设施规划
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系统供给,并积极利用河道等天然水源,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9.3 人防规划
本规划区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预计在规划末期人口较为密集,同时也是人防要求较高的区域。规划兰周路、谭家岭西路、四明西路、夏巷路等主要道路为规划疏散主干道。
防灾指挥中心和救护站纳入街道,进行统筹布置,规划区内不单独设置。
疏散集结点按800米服务半径设置2处,分别位于郭 (略) 场北侧停车场、四明西路与建民路交叉口。
人防警报点按1000米服务半径设置,共设置1处,位于郭 (略) 场。
9.4 抗震规划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本规划区地震动参数为0.05g(VI度),新建和扩建工程按此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9.5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根据《 (略)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2-2020)》,本规划区属于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即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由于规划区位于平原,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面沉降、塌堤等。应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格执行地下水开采审批制度,建立健全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开展工程性地面沉降监测和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