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S408通江县铁溪镇(梨坪沟村至冉家坝村)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30日—2023年9月5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7-*(综合股), 0827-*(局办公室)。
地 址:通江县壁州街道石牛大道407号(市民之家通江生态环境局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S408通江县铁溪镇(梨坪沟村至冉家坝村)段改建工程 | (略) 通江县铁溪镇 | 通江县 (略) | 陈江 | 四川众 (略) |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铁溪镇梨坪沟村( (略) 道K0+000处), (略) 镇巴县交界,经黄泥嘴村、胡家坝、田坝村、石笋、祠堂坝、渠家坝、邓家河,终点位于铁溪镇冉家坝村,与既有G347国道崩口塘大桥相接,路线全长15.443km(K0+000~K15+443),路基宽度7.5m,三级公路技术指标。其中拆除重建支沟小桥132m/6座,维修加固大、中桥111m/2座,小桥改涵洞26m/2座,涵洞78道(拆除重建27道,新建51道)。 |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区域不设置机修站,无机修废水排放,水稳层拌站设备冲洗等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泥浆等拉运到弃土(渣)场处理;本项目施工现场就近租用居民住宅,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民房内已有处置设施进行处置用于周围农田施肥,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运送到城镇垃圾处理厂处理;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用地红线,施工活动不得随意破坏沿线植被;各临时占地使用后应及时予以恢复原有土地利用类别;在植被恢复措施中应将施工过程占用的耕地和林地所剥离的表土覆盖在各临时用地表层,然后再实施复耕造林;合理安排施工时序。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配备洒水车、设置施工围挡、喷淋等设施,对路面、施工便道进行洒水降尘; (2)施工车辆采用密闭运输车,车辆驶出拌合站时,须按规定冲洗降尘; (3)对施工场地内拌合站配备密闭和除尘装置,对施工场地周围定期洒水降尘;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居民集中区增设“雾炮”等降尘设施。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桥梁施工环保措施:根据施工条件在桥墩基础下方布设土袋拦挡,桥墩施工区内布设临时沉淀池,用于沉淀基础施工泥浆,防止泥浆水进入河道;施工完毕后挖出的弃渣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堆放;施工废水全部回用于洒水降尘,禁止外排;桥梁施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场不设在河滩地上,以免雨水冲刷物料排入水体。 (2)施工废水环保措施:设置雨水收集沟,雨水统一收集,初期雨水经过沉淀池收集回用于搅拌过程和洒水降尘;水稳层拌和站设置设备冲洗、进出车辆冲洗装置,设置3级沉淀池,沉淀池规模为3m3-3m3-3m3,拌和站产生的车辆设备冲洗废水沉淀后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3)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期生活废水依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置。 4、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在距离居民区较近的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敏感点附近设置临时隔声屏障;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作业; (3)应设置禁鸣标志。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废弃土石方拉运至弃渣场进行处置; (2)拆迁原有路面的建筑垃圾部分用于临时占地中场地平整,其余部分运至当地政府指定地点暂存; (3)生活垃圾依托区域环卫收集设施处理。 二、营运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公路沿线绿化带养护,营造良好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 (2)定期检查桥下植被生长情况、涵洞疏通情况; (3)定期检查、维护环境保护设施设备,杜绝沿线生活废水、生活垃圾污染环境; 2、大气污染物控制措施 加强绿化,有针对性地优化绿化树种、绿化结构和层次,提高绿化防治效果,减少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水污染物控制措施 本路面和路基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路面、路基排水系统路侧边沟设计避免与农田连接。 3、噪声控制措施 (1)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设置限速、禁鸣标志; (2)注意路面保养,维持路面平整,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 (3)绿化带种植适宜的乔木。 4、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本项目不设附属设施,营运期基本无固体废物产生。 5、风险防范措施 加强桥梁维护,在跨越河流的桥梁两侧位置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