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知
徐环保〔 2023 〕1号
签发人:王淳
关于印发《徐汇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
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科室、执法大队、环境监测站:
经领导同意,现印发《徐汇区生态环境局2022年工作计划》。
特此通知。
附件:徐汇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1月9日
(略) 徐汇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3年1月28日印发 |
(共印5份)
附件:
徐汇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发展之年,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在区委区 (略) 生态环境局指导下,深入学,为“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全面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手完善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低碳示范创建工作不断由点向面发展,加快低碳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将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充分发挥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先发优势,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力保2023年空气质量、河道水质不退步,土壤安全利用率继续保持百分百,为“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三是坚持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完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作用,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完善“工具箱”,助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切实维护城区生态安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风险防范,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完善重点园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年度目标:根据“十四五”规划,做好推进落实工作。2023年,全区重污染天气持续减少,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PM2.5不高于32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不低于85%左右,并力争在2025年控制PM2.5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AQI优良率力争达到90%以上,加强对臭氧和氮氧化物的监控。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确保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全区III类水以上断面比例力争达到75%,水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继续保持100%。
一、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一)推进落实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推进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以“卓越徐汇”指标体系为目标,持续降低PM2.5浓度,推动解决氮氧化物、臭氧污染,提高AQI优良率,不断提升地表水I-III类水体比例,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确保区域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子, (略) 、区两级“碳达峰”工作要求,完善我区“碳达峰”工作方案,建立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全面推进低碳实践区、低碳社区创建工作,探索构建绿色交通领域碳普惠体系。
一是推进低碳示范区创建。依托低碳实践区联席会议、低碳社区联盟平台,协调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低碳创建各项任务指标,积极配合 (略) 场建设工作。
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根据2021-20 (略)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的要求,逐年推进我区7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三是坚持推动我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探索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入项目能源结构、能源统计和计算碳排放等指标,统计碳排放量。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是加强扬尘污染管控。依托扬尘联席会议机制,紧密联系相关职能部门,通过环信码评分、联合执法、第三方监管和积尘监测等方式,紧抓扬尘治理这个牛鼻子,持续改善我区空气质量。
二是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管控。加强区内5家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废气在线监测监管,持续发挥VOCs2.0治理成效。持续对30家汽修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
三是加强氮氧化物管控。通过路检路查、入户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抽测和加油站监管等手段,加大移动源监管力度,进一步管控氮氧化物排放量。
(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守牢“生命线”。结合排污许可证审批和证后监管,加强企业水环境安全监管,做好重点涉水企业在线监测。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强医疗机构污水排放监管。开展排口排查、溯源、整治动态管理。
二是突出“水生态”。十四五期间贯彻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三水统筹”的工作要求,在持续改善水质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心城区水生态保护评估体系和实施路径。
(三)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一是依托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制度,优化完善土壤环境调查修复机制。以“5+1+X”为重点,推进地块规范开展场地调查、修复工作,确保土地安全利用,及时部署调度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任务,统筹协调区域资源,共同研究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瓶颈问题。
二是开展场地调查、修复工作全过程监管。会同区规划资源局,继续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专家评审,督促土地使用权人按规定开展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修复工作。
三是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初步调查阶段的质量控制。委托第三方单位对采样分析工作计划、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等各阶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从业单位的监管。
四是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目标,开展土壤法专项执法检查。根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持续开展辖区内土壤专项执法工作,杜绝土壤调查、监测、修复弄虚作假的违法情况,坚决查处企事业单位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违规行为。
三、深化“放管服”,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做好企业帮扶,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审批。根据当前我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做好企业帮扶工作,助力上海先 (略) 、 (略) (略) 、上海复宏 (略) 等企业的扩产工作,配合做 (略) 政建设和区疾控中心建设。做好对园区的规划环评指导工作,完成2023年漕开发的规划环评年度审核,支持华泾地区生命蓝湾的规划环评编制,进一步完善我区的产业结构。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排污许可证全过程管理。在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严格准入、规范监管、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开展排污许可证管理体系的流程再造。进一步加强排污许可证的事中事后监管,对许可的质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进行提升,确保生态环境管理措施的全方位落实。
三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服务水平。根据中央放管服要求,结合我区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出新的审批服务措施,减少审批时限,优化服务水平。同时依托信用评价系统,加强对项目许可的质量控制,根据企业的效益和污染物防治水平,在工业企业中探索“环信码”分级分类管理机制。
(二)探索有效监测执法机制
一是持续优化监测执法方式。遵循“分类监管”原则,瞄准“精准高效”目标,通过强化现场执法检查计划,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和正面清单制度,监测执法检查“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精准识别大气环境、水环境、危废固废、自动监测、疫情防控等领域突出问题,扎实开展系列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筑牢环境监管防线。
二是持续推进清单式执法检查机制。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监管,积极贯彻落实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检查,强化排污许可核发监督、执法监管、环境监测“三监”联动,对未按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三是落实问题线索移交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遵循“三管三必须”原则,形成协同作战“大格局”,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和监测协同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生态环境违法线索通报反馈、信息共享和定期会商机制,实现各环节全流程的信息共享,提升执法工作效能,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突出创新执法手段。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巩固扩大非现场执法成果,推动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工作常态化,强化远程执法帮扶,充分依托局综合业务平台,建立非现场执法体系,着力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高效治污。定期组织开展法制探讨、典型案例学台”使用范围,整合“12345”、“信访平台”等环境信息资源,完成综合业务平台与执法系统平台数据对接,实时掌握信访办理处理最新进展。
二是推广“环信码”应用。坚持深化“环信码”试点工作,推进重点区域的餐饮油烟扰民的问题和建筑工地环境污染问题的高效处复, (略) 民满意率。
三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推进环境管理和监测信息公开,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和“三清单”工作;深入推进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发布评价结果;积极帮扶企业修复信用, (略) 场活力。
(四)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
一是完善“大气智理”建设。持续深化一网统管建设,包括空气质量小微站、扬尘实时监测、工业、汽修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和走航监测等,进一步完善我区实时监管网络,为非现场监管、秋冬季空气质量攻坚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扬尘治理场景,适时开发新治理场景,优先考虑加油站、汽修、餐饮等行业。
二是完善“水境智理”建设。进一步完善并整合河道监管智能感知设备,完善全区河道监管以及事件督办网络,依托水环境自动感知设备和“水境智理”一网统管场景建设,加强对数据综合分析,提升管理工作能级,不断开发新处置流程,提高流程闭环率和处罚率,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
四、我为群众办实事,提高信访和12345热线处复满意度
(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为百姓解决“急难愁盼”的生态环境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参与感、归属感和成就感。重点围绕提升信访满意率,探索建立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坚持信访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对热点和难点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探讨。群众事、无小事,对涉及群众身边生态环保重点问题,坚持领导包案,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做好日常信访和“12345”服务热线处复工作
确保做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先行联系率和按时办结率100%,信访处理率100%;重点信访件的30天结案率≥80%;居民满意率力争达到70%以上。继续执行三级审核制度,提高信访处复质量。
五、提升环境应急能力,维护区域环境安全
(一)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切实做好重点风险源单位精细化管理。切实抓好在结构调整、关停搬迁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管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避免企业在关停搬迁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二是继续推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及修订工作。对即将到期单位进行提醒,对即将开展预案备案的单位,予以必要的指导。
三是完善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生态环境紧急时间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并通过应急拉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等方式,锻炼和提高局系统应对趋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能力,借助专业第三方社会力量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二)狠抓严管固废危废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持续落实疫情防控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进一步发挥医疗废物应急收运工作专班力量,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完善区域内集中隔离点、 (略) 、社区核酸检测医废日常调度机制, (略) (略) 的沟通协调,保障我区医疗废物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
二是加强固体废物管理。1、危险废物:一方面依托信息系统,加强产废企业的分级分类管理,督促企业按要求落实月报、季度报、年报等不同管理要求,持续做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申报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结合日常检查,加强监管力度,如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严肃处理。2、医疗废物:组织所有医废产生单位落实年度申报工作,持续推进医废“最后一公里”项目,保障小型医疗机构满足48小时收运法规要求。3、一般工业固废:督促23家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单位做好年度申报工作,落实一般工业固废标识标签、台账记录、贮存设施规范等管理要求。
三是开展“清废行动”。对疑似堆点开展现场巡查,并通过卫星照片及时了解我区拟储备和储备地块状况和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协调清除固体废物违法堆放的情况。
(三)加强辐射污染源监管
一是全面排查辐射安全隐患。继续结合日常工作扎实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二是做到辐射安全许可证监管全覆盖。提升核技术利用单位工作人员辐射安全防护能力,继续加大对辖区内无证单位的排摸力度。
三是强化三大基站运营商主体责任意识,积极推进通信基站环评登记表备案工作。
(四)做好 (略) 域工作。
(略) 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结合执法大练兵、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双随机抽查等工作,对办理的案件、接触的对象开展滚动排查,上报涉黑涉恶的案件、举报线索、涉恶苗子性案件。
六、推进环保公众参与,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一)运用“互联网+”拓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模式
(略) 统一部署,开展环 (略)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宣传工作。伴随疫情常态化,进一步在云展厅基础上完善公众开放实施方案,利用在线虚拟观展,逐步实现线上和线下开放工作的有序结合。立足已有的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及环境教育基地,创新发挥“数字全景场馆”专区的作用,运用“互联网+”活化环保设施呈现形式,以年轻化、三维化、场景化的线上数字展馆,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沉浸式参观体验,通过在线云参观等模式,丰富中小学的课程内容。
(二)结合创全要求做好生态文明宣传工作
结合创全要求,利用“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环保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在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引下,深入社区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环保公益组织作用,发动更多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微课堂品牌影响力,让“环保微课堂”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做好“汇宝带你生态游”品牌项目,根据疫情的发展,组织居民或学生参加线上或线下生态游;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利用宣传栏、媒体、网站、微信、微电影等途径,通过海报、册子、读本、讲座、活动等形式,在社区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推动社区居民树立低碳生活环保意识,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创全要求,做好生态文明宣传工作。
(三)搭建环保战略宣传合作伙伴平台
本着“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共谋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与学校、社区和环境教育基地,以及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人员合作和资源共享,紧密合作,在现有的低碳联盟和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基础上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宣传教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七、加强基层党建,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区生态环境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深入学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学。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构建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徐汇样板”。
(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区委、区府和区纪委指导下,服务建设“卓越徐汇”目标任务,积极配合三个“监督+”目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紧抓廉政教育,深入推进“三不一体”,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和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工作。
2023年,区生态环境局将认真学总 (略) 人民建的重要理念,促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新风气。
徐汇区生态环境局
2022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