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 (略) 三岔河水库工程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4月11日-2023年4月17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87-*
传 真:0887-*
通讯地址: (略) 建塘镇阳塘路27号
邮编:*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略) 三岔河水库工程 | 迪庆藏族自治 (略) 金江镇兴隆大河中段 | (略) 三岔河水库项目指挥部 | 云南 (略) | 三岔河水库位于兴隆大河中段,坝址海拔高程在3300m以上。兴隆大河位 (略) 金江镇境内,水库坝址距离金江镇37km,距 (略) 200km, (略) 572km。 三岔河水库建设任务是水库建设任务是解决水库下游耕地灌溉用水及金江镇集镇生活、农村生活用水。总库容1087.8万m³,正常库容1001.4万m³,兴利库容913.0万m³,死库容88.4万m³;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1234.9万m³,其中,农村生活供水量51.8万m³,农业供水量1183.1万m³;设计供水量1320.4万m³,其中,农村生活供水量(P=95%)52万m³,农业灌溉供水量(P=75%)1268.4万m³;水库灌溉面积2.48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0.2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0万亩。三岔河水库为Ⅲ等中型工程,输水工程由输水北线和输水南线组成,输水任务为农业灌溉和农村生活用水,总长77km,北线长11.925km,南线长64.075km。 本项目总投资约79222.1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98.7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1.13%。 | 一、施工期环保措施 1、水环境 (1)枢纽区设置4套砼拌和冲洗废水处理系统,输水工程区设置29套简易砼拌和冲洗废水处理系统,泥沙运至弃渣场; (2)设置隔油池、调节池、蓄水池收集处理后循环使用,隔油池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回收; (3)枢纽工程区设置4座公厕,并设置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和周边林地浇灌; (4)砂石料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 (5)隧洞涌水采用“预沉池+絮凝沉淀+平流沉淀池”的处理方式,处理后排水优先回用于厂区绿化、洒水降尘,剩余排入坝下河段; (6)基坑排水抽出后部分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剩余部分排入坝下河道。 2、生态保护措施 (1)生态避让措施 需从天然植被保护的角度,认真设计管道铺设的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对天然植被的占用。在施工区域中,对分布有自然植被的施工点,尽量采取避让措施。 (2)*生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生态影响,有些是暂时性的,有些可以通过生态恢复技术予以消除。为将施工活动的生态影响削减至合理的程度,协调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在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施工方可以聘请专家对当地居民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周围居民自觉地来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3)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控制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防止水质恶化发展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少施或不施化肥,施用化肥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求,科学、合理施肥;农药,现已严禁使用氯制剂,逐步淘汰磷制剂,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提倡采用生物(生物制剂或天敌等)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加强渔政管理是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 (4)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植物保护措施 ①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划定施工活动范围,加强监管,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踩踏施工区域外地表植被,避免对附近区域植被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②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禁止乱挖、乱铲、乱占、滥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 ③在人员活动较多和较集中的区域,如工棚附近,粘贴和设置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警示标语(牌),提醒人们依法维护自然保护;施工单位要加强重视工人生活、生产用火安全,严禁由于用火不当引发森林火灾;施工期工人生活需要的烧柴及其它用材,只能从工程开挖中挖除的乔灌木中取得,不得在工程开挖区以外的林区砍伐烧柴或其它木材。 ④材料运至施工场地后,应选择无植被或植被稀疏地进行堆放,减少对临时占地和对植被的占压。 ⑤尽量避让集中林区。 ⑥施工临时占地如施工场地及施工临时便道等,选择植被稀疏的荒草地,对于林草植被较密的地段采用无人机放线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区的施工技术,局部交通条件较差山丘区,通过人力或畜力将施工材料运至路基附近,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且工程结束后,这些临时占地可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当地的乡土种进行恢复。 ⑦对施工期间需修建的道路,原则上充分利用已有公路道路,或在原有路基上拓宽;必须新修道路时,应尽量减少道路长度和宽度,同时避开植被密集区。 ⑧对于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政府和主管部门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缴纳相关青苗补偿费、林木赔偿费,并由相关部门统一安排。 ⑨按设计要求施工,减少开挖土石方量,减少建筑垃圾量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倾倒覆压植被。 ⑩路基施工开挖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施工结束后按原土层顺序分层回填,以利于后期植被恢复;路基施工结束后,尽快清理施工场地,并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施工结束后,对路基区(非硬化裸露地表)、“三场”等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为避免和减缓本工程对可能存在的保护植物的影响,在线路终勘定位时,请专业人员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植物进行调查,如发现有受保护的植物,应对线路调整避让或移栽受保护的植物,同时上报林业主管部门。移栽时遵循就近移栽,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负责养护,保证成活。 ?对水库淹没区的野生植物开展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主要针对多种杜鹃、花楸、鳞毛蕨属和有价值的野生花卉开展。 2)*生动物保护措施 为保护好*生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减缓施工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 ①尽量采用噪声小的施工机械,路基定位时尽量避开需要爆破施工的地质段。 ②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在正午休息,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尽量避免高噪声施工作业对鸟类和兽类的惊扰。 ③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禁止人为破坏洞穴、巢穴、捡*鸟卵(蛋)等活动,在施工中遇到的幼兽、幼鸟和鸟蛋须交给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妥善处置,不得擅自处理。 ④加强对项目区的生态保护,严禁猎杀任何兽类,严禁打鸟、捕鸟和破坏鸟类的生境,严禁捕蛇、抓蛙和其他破坏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境。 ⑤对于动物(特别是重点保护动物)的栖息生境特别是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及其过渡地带等动物多样性高的区域,要严加管理,文明施工,通过尽量减少施工作业范围、缩短施工时间和减少植被破坏等方式保护动物的栖息生境。 ⑥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5)表土保护措施 工程开挖表土应堆放在弃渣场内规划的表土临时堆场,利用编织袋装土进行临时拦挡,并在使结束后拆除利用编织袋装土进行临时拦挡。编袋采用“品”字形紧密排列的堆砌方式,顶宽0.3m,底宽,底宽3.3m,边坡1:1,高1.5m,编织袋装土直接利用剥离出的表,恢复植被时将清理干净袋中的表土用于绿化覆。 临时措施工程量为:编织袋拦挡总长950m,编织袋填土,编织袋填土及拆除2565m3。由于施工期较长(42个月),在表土堆存期间,场面场面临时撒播狗牙根共4.71hm2,需要狗牙根种子282.5kg。 (6)对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评价区内发 (略) 二级保护植物:高盆樱桃Prunus cerasoides和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卡氏独蒜兰Pleione kaatiae。现场调查期间发现有2个分布点,共计5株,其中第①分布点有2株,位于进场公路边大于5m处,且较隐蔽,不会造成直接影响,拟采取挂牌保护措施。第②分布点有3株,距进场公路旁约5m内,在施工期可能会被影响,拟采取迁地移栽措施。卡氏独蒜兰有1个分布点,有数丛,约10余个克隆体;位于拟建坝址淹没区,将因运行期水库蓄水而淹没,无法避让,拟采取迁地移栽措施。 (7)对保护动物的保护措施 ①加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标志牌、法律宣传等措施进行宣传,严禁猎杀野生动物,并通过对违法活动进行举报奖励的措施以制止偷猎活动。对于评价区内的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严禁施工人员捕猎,并以展板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施工时要合理安排施工爆破等施工作业的时间,尽量缩短工期。 ②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使之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对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制定规章,并认真进行巡查,禁止在施工人员非法偷猎野生动物、盗采珍稀保护植物、取食鸟蛋、幼鸟等活动;加强对施工器材的管理。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幼兽,一定要交给林业局的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处理;对施工中遇到的鸟窝(因砍伐树木)一定要移到非施工区的其他树上;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幼鸟和鸟卵(蛋)一定要交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妥善处置;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评价区施工中的动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③从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本项目开发建设前,尽量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施工期间加强取土场、弃渣场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管理,减少水体污染;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因植被破坏对动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④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外出觅食,正午休息。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爆破施工。 ⑤对堤坝进行生态修复,选择自然型驳岸,自然缓坡在蓄水期有利于不同水禽的栖息和觅食。 (8)对水生生态减缓措施 评价河段现已建有水利工程,不属于完全自然河流,调查未发现长距离洄游性鱼类,且坝址上下鱼类区系基本相同,大坝无需建设鱼道。但存在流量、水深、流速下降等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水生生态减缓措施: (1)对施工期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进行有效治理后不外排,避免对水体水质造成污染,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对施工队*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捕捞河道鱼类资源。 (2)本次评价从环评角度复核生态流量,在满足下游农村生活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前提下,综合考虑最小生态流量和兴隆大河地表水环境功能,则生态流量调整为0.126m³/s。生态流量通过生态灌溉输水管网,并在下游进行实时流量在线监测。 3、噪声 对于施工期噪声采取的防治措施为: (1)严格选择噪声值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做好施工道路养护工作,减振降噪。 (2)在施工布置上力求固定声源远离临时生活区、居民区,将仓库等低噪声的临时建筑物布置在生活区和噪声源之间起隔声作用。施工单位应对噪声源采取减振、消声、隔音等措施,力求使施工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以减少其对临时生活区的直接影响。作业面的工人采取配戴隔音耳塞等防护措施。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南火山、瓦窑坪、吾竹村、车轴村、台家村、草坪子、礼都村落附近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和午间(12:00至14:30)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 (4)在运输沿路经过村庄附近应设置禁止鸣笛和减速慢行的标示牌,提示运输车辆从村舍附近经过时车速不得超过20km/h,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执行。 (5)工程靠近南火山、瓦窑坪、吾竹村、车轴村、台家村、草坪子、礼都村段设置临时挡板。 (6)料场开采爆破时要加强爆破控制、监管,整个爆破过程严格按爆破程序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出爆破警戒线。雷雨天气严禁放炮作业,人员撤出山顶作业区。 4、固废 (1)施工弃渣 土石方开挖形成的弃渣将运往施工布置指定的弃渣场。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实施“先挡后堆”即在渣体下方修筑挡渣墙、拦渣坝等挡护坡脚,坡面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并结合地形布置排水设施,再堆渣。堆渣结束,对渣体整治,尽快进行土地复垦或植被恢复。 (2)建筑垃圾 工程结束后,拆除施工区的临建设施,对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机械停放场、综合加工系统等施工用地及时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建筑垃圾及各种杂物。各施工承包商应安排专人负责生产废料的收集。废铁、废钢筋、废木碎块等应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严禁乱堆乱放;废棉纱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工程弃土运至渣场堆存,施工结束后要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3)生活垃圾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要做到“集中收集,分类堆放,及时清运”。在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桶,垃圾桶需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苍蝇等传染媒介孽生。安排专人负责生活垃圾的清扫和转运,定期清运至金江镇吾竹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 5、大气环境 (1)优化施工工艺 工程爆破方式应优先选择先进的爆破技术,控制单次用药量;料场开采过程中定期进行场区洒水降尘;定期维护、保养施工机械设备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加强沥青搅拌站沥青熔融中的环境监管,设置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气实现有组织排排放,并采用罐车密闭运输。鼓励建设单位采用热导油循环加热工艺熬制沥青,降低沥青烟气排放浓度和烟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2)采取防尘措施 石料厂做好洒水降尘工作,尤其是大风天应增加洒水降尘的次数;施工车辆运输砂石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并及时清理泼洒物,并通过洒水降尘减少起尘量;石料加工及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彩钢瓦进行封闭后设置集气罩及布袋除尘器设施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在干燥大风天,应增加洒水降尘的次数,减少粉尘的产生。 施工交通运输是粉尘、扬尘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其影响面较广,因此需重点防治,应对场内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定期进行洒水降尘,并聘请专人对场内道路进行管护,维持路面平整和清洁,施工道路途经村庄路段设置减速、慢性标识限制车辆通行速度。 6、土壤环境 (1)工程完工后对风化料场,黏土料场进行闭矿进行生态恢复,弃渣场堆放土石方后进行覆土绿化;管道施工过程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减少施工期对施工期扰动区域的土壤的影响。 (2)对拟建项目水库的淹没区进行清理,增加有效蓄水能力;同时对淹没线以上的现有耕地进行退耕还林,既能减少农业面源进入水库,同时减少耕地的地下水蒸发,防止土壤因过度的地下水蒸发,造成土壤盐分增加。 (3)对下游减水河段及周围土地 1)对下游的减水河段,进行修整,避免部分河段因为水位下降形成低洼集水地,造成周围土壤盐分增加; 2)对下游减水河段的灌区土地:农业改良(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实行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植树造林等)。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对于某些潜在盐渍化严重的土壤,可利用井渠结合灌溉。若难以奏效,宜改水田为旱田,改粮作为牧业, (略) 水资源,又可发挥最佳效益。 二、运行期环保措施 1、水环境 (1)初期蓄水:在输水隧洞底板中下部埋设一根直径为300mm的铸铁管作为生态流量下放的专用通道,生态流量按照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来水量的10%下泻河道生态水量,生态流量为0.126m³/s;取水坝断面非溢流坝段埋设DN300生态放流管,保障取水坝断面下方0.126m3/s的生态流量,生态放流管长35m;在每个生态放流管上设1套流量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共2套); (2)三岔河水库主要任务为解决水库下游耕地灌溉用水及金江镇集镇生活、农村生活用水,应根据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在三岔河水库区域的一定水域和*地划定水源保护区; (3)为保证水库运行安全,保护库周及下游人群健康,并为水库水域开发利用创造条件,三岔河水库在蓄水前必须进行库底清理; (4)加强出库水温的监测; 2、生态保护措施 (1)永久办公区域 本项目永久办公生活区主要指工程管理局,工程管理所工程建设结束后,大部分被建筑物覆盖及硬化,仅进行绿化。 (2)输水工程区 输水工程区临时占地植物恢复措施为:在管道沿线外侧边坡撒播车桑子及狗牙根;对于施工临时占地,本方案采取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造林,以恢复植被。植被恢复措施工程量为:撒播车桑子2.604hm2、撒播狗牙根6.077hm2,场地平整8.681hm2,覆土95022m3,抚育管理8.681hm2。 (3)弃渣场区 渣场要进行合理堆渣,将弱风化料堆放在底部,强风化料堆在上部。弃渣场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植被,在堆渣平台栽植云南松,在所有堆渣面混合撒播车桑子及狗牙根。植被恢复措施工程量为:栽植云南松7147株、撒播车桑子0.690hm2,撒播狗牙根0.690hm2,覆土8126m3,场地平整2.212hm2,抚育管理2.212hm2。 (4)料场区 料场大部分在水库淹没区以下,在水库淹没区以上的料场除了风化料场外原占用地类为耕地,主体工程已经进行了土地复垦方案,只是对风化料场开挖边坡种植攀援植物爬山虎,株距0.5m。植被恢复措施工程量为:栽植爬山虎2638株,抚育管理0.264hm2。 料场区规划了5个表土堆放场,由于施工工期较长(42个月),在表土堆存期间,在堆土场表面临时撒播狗牙根,共撒播狗牙根4.71hm2,需要狗牙根282.5kg。 (5)施工期生产生活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包括枢纽区生产生活区及输水区生产区。施工结束后,拆除各种临时建筑,清理杂物,平整场地,采取乔灌草结合方式恢复植被。植被恢复措施工程量为:栽植云南松8000株,场地平整2.400hm2,覆土12000m3,抚育管理2.400hm2。 3、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无噪声产生。 4、固废 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至金江镇吾竹村垃圾收集点处理。 5、大气环境 三岔河水库运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管理所的食堂油烟以及进出管理所车辆排放的尾气。其中在水库管理所食堂设置家庭式国家免检油烟机净化处理后经烟道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