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入河排污口设置,现就论证报告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 (略) 娄星区环保街99号;邮编:*;联系电话:0738-*。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
设置地点 | (略) 双峰县梓门桥镇香铺坳村 (东经112°16′6.20″,北纬27°34′15.85″) |
建设单位 | 双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论证单位 | 湖南欣鑫 (略) |
入河排污口概况 | (1)入河排污口分类:农村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 (2)建设性质:新建; (3)排放方式:连续; (4)入河方式:管道; (5)排污口规模:400m3/d、14.6万m3/a; (6)污水排放标准: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表1中的一级A标准;? (7)排入水体基本情况:入河排污口设置在侧水,水质目标为III类。 |
主要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措施 | 一、主要影响分析 (1)对下游水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 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多年,目前已经达到设计规模处理量14.6万m3/d,并已经排污多年,本次属于补办手续,因此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的处理规模为14.6万m3/d。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监测断面中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同时,本项目属于城镇污水处理站项目,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能够大幅降低乡镇生活污水排入侧水污染负荷,对侧水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且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多年,其排污口已经排污多年,并没有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质造成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质影响较小。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中“废水排放量大于100吨/天的,应安装自动测流设施并开展流量自动监测”,故本项目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需设置在线监测系统和应急措施,确保不对河流产生影响。 本次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建设将显著的削减规划收水范围内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对于减轻水环境污染、改善水域环境质量、进而实现流域治理、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论证排污口的废污水排放对论证范围内侧水水质产生影响较小,不会改变论证范围内侧水的水质类别。 (2)对水生态影响分析 本工程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放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生生态造成影响,在短距离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同时浮游藻类增多,影响水体透光度,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对水生生态有一定的影响。尾水污染物质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发生渗滤、蒸发、凝聚、吸附、解析、扩散、沉降、放射性蜕变等许多物理过程,伴随着这些物理过程,生态系统的某些因子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各种生态效应的发生。 入河排污口未设置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以及鱼类“三场”和洄游通道,设置入河排污口不存在生态制约因素,符合水生态保护要求。此外本工程的建设消减走马街镇镇区污水排入侧水的污染量,对改善水功能区的水质,实现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有利,可保护流域的水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入河排污口设置对于减轻水环境污染,进而实现流域治理,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项目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量为400m3/d,入河排污口废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正常排放)与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非正常排放)相比,侧水水质将得到一定的改善。本项目排污口入河方式为管道,不会入渗地下含水层对地下水系统乃至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不取用地下水,排放尾水不排入地下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项目运营过程中管网发生渗漏。 根据项目建设地水文地质资料可知,贮存在收集管网中污水发生渗漏时,大量的单个污染物溶质质点通过孔隙在地下水中发生运移,上层滞水埋藏于黏性土层中,黏性土层渗透性较差,因此流速较小,污染物以分子扩散的水动力弥散形式在地下水中缓慢行进。厂区孔隙承压水含水层为粉质黏土层,防渗性能较好,通过项目建设地场地地基采取防渗处理,厂区地面水泥硬化,污水管道按规范施工防止渗漏,不会对厂区周围地下水造成污染。 (4)对第三者权益影响分析 正常排放情况下,项目拟设置入河排污口排放的污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区域水质能满足农业用水要求,不会对周边农业用水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若入河排污口直接将未处理过的污水排入侧水,将对水功能区水质、生态以及第三者权益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但只要建设单位对入河污水进行处理,严格控制污水水质达标排放,则不会对江河水功能区水质、生态以及第三者权益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分析,本项目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对第三者影响不大。 (5)对防洪通航影响分析 本入河排污口设计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根据调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未出现过由于强降雨的影响发生倒灌现象,且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编制防洪论证报告,建设单位应该按照防洪论证报告要求建设和设计,建设和设计防洪标准满足规范与规定要求,排污口岸边排放,排污管道均设有一定坡度,基本不会对河流行洪及防洪产生影响,符合防洪要求。 二、水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管理措施 (1)污染源控制 梓门桥镇香铺坳村民集中区污水站处理的污水的水质水量有不确定性。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做好水污染源的源头控制和管理。接管区域内的餐饮污水必须经过隔油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的规定后进入污水管网。 (2)管网维护措施 ①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工程的稳定运行,应加强管网的维护和管理,防止泥沙沉积堵塞影响管道过水能力。 ②截流管网衔接应防止泄漏,避免带来污染地下水和掏空地基等环境问题。 (3)厂内运行管理 ①在保证出水水质的条件下,为使污水处理站高效运转,减少运行费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应加强对污水处理站内部的运行管理。 ②专业培训 运营公司在运行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污水处理站的运营,对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化培训和考核,应作为污水处理站运行准备工作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主要操作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③加强常规化验分析 常规化验分析是污水处理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污水处理站的操作人员,必须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改变运行状况,实现最佳运行条件,减少运转费用,做到达标排放。 ④建立较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 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既是实现污水处理站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操作水平,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同时应加强自动化仪器仪表的维护管理。 ⑤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和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一套以厂长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责权清晰的管理体系。 (3)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设立标识牌,并在接入废污水口和排污口处设置监测井或管道段取样点;安装监测入河排污口所排放的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质量的自动监测设备,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联网,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将排污口基本情况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质量、入河排污口位置图以及定期报表资料进行归档,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 (4)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定期(每年2月1日前)向主管部门如实报送上一年度入河排污口有关情况的报表。 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排污口开展监督性检查和年审工作,不定期组织排污口第三方监督性监测,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排水水质、水量及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统计报表。 2、水生态保护措施 (1)加强水质监测设施的监督和管理 保证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率达到100%,避免发生非正常排放,加强生产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管理档案。污水处理工程是治理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运行和管理,是工程发挥正常效益的基本保障,是对区域水生态的保护。根据本排水方案特点,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 ①污水处理站尾水排放口断面:利用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数据,定期获取,分析评价。主要监督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效果是否达到要求,发现未能达到要求,应及时进行督查,并实施工艺改进。 ②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部门、水务部门应加强运行监督管理,并实施污水排放关键节点水质监测,并根据水质监测结果指导相关措施的落实和改进。 (2)加大尾水回用力度 增大污水处理站尾水回用力度,是最为直接的一种节污减排手段,可以大大降低入生态湿地污染物量, (略) 政建设提供水源。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表1中的一级A标准,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 (略) 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冲厕等用水标准要求。 本次论证建议建设单位积极建设中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站的尾水通过泵站可用于镇区绿化、公厕冲洗水、附近河流水系的生态补水以及周边农田灌溉用水等回用水。一方面缓解下游水功能区的负荷,另一方面减少镇区对于新鲜水的消耗。 (3)河流生态治理方案 本次论证建议建设单位在侧水上选取以下生态治理方案。 ①生态护岸工程 对侧水等有硬质护坡的河道段落进行改造,同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可对侧水的护岸设为生态护岸。 ②植被缓冲带 可在侧水两岸修整植被,增加植被层次,丰富植被物种,丰富植被生态系统。分别沿河道种植植被隔离带,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从而提升河流的生态功能。河岸植被不仅能起到保护河流,还可以提供生物栖息场所的生态作用;采取乔灌结合,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种植*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沉水植物带,抛石和人工鱼巢等措施营造水生生物生境。 为了削减入河污染物负荷,可在侧水采取以下生态处理措施: ①水生植物对水体营养物质具有吸收分解作用,对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同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可考虑在入河排污口下游河段选择不影响防洪安全的水生植物进行种植,进一步提高对入河污染物的净化处理能力。 ②还可以通过对侧水进行底泥清淤恢复河床多孔质化;进行护岸改造采用生态护岸技术建设生态河堤,为水生生物重建生息地环境;修复河岸带植被和湿地群落保护和提高河道的生物多样性等河流生态措施提高河流的生态功能,提升河流自身的净化能力,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