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是我县传统养殖产业,随着稳定生 (略) 场供给政策的深入推进,全县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加快生猪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建设,按照《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云财农〔2021〕23号)、《 (略) 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第二批)的通知》(昭财农〔2024〕3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补齐”的原则,在全县遴选10户养殖场(户)实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修建液体粪污贮存发酵设施1000立方米以上,配套修建固体粪污发酵设施100平方米以上。
五、资金概算及补助
每户修建液体粪污贮存发酵设施不少于100立方米,每立方米补助280元,同时配套修建固体粪污发酵设施不少于10平方米,合计每户补助资金不超过2.*元。按照“养殖场(户)自愿申报,乡镇(街道)审核上报”原则,在规定时间内先申报(以上报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时间先后为准)先纳入补助对象,总资金*元补完为止。
养殖场(户)完成液体粪污贮存发酵设施和配套建设固体粪污发酵设施后,通过县、乡验收并公示无异议,将补助资金直补到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工作建设的指导实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项目工程的总结、验收、绩效评价等工作。
组 长:付德斌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云 昆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项目乡镇(街道)政府分管领导
成 员:郭 勇 局办公室主任、畜牧渔业股股长
吴 静 局计财股股长
谭泽琼 局纪检办负责人
罗德铭 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站长
单吉洪 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唐国永 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会计
朱绍勇 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高级兽医师
项目乡镇(街道)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畜牧兽医)负责人
项目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在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单吉洪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处理,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履行岗位职责的相关人员自行递补。
(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提质升级粪污收集处理设施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加大对转型成功典型的宣传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
(三)加强技术指导。各项目乡镇(街道)要紧紧围绕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以稳固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开展提质升级粪污收集处理设施的技术服务,从选址、设计、修建、安全使用等方面培训养殖场(户),为全县生猪产业稳产保供提供支撑。
七、绩效目标
(一)经济效益。一是降低养殖成本。通过种养结合,降低了种养两业分离导致的过高交易成本,畜禽粪便就近施入农田,节约运输人工等资源,降低养殖业成本。二是降低种植成本。农民种地大多依赖化肥,过去种养分离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质退化,使化肥利用率降低,用量增大,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本项目以有机水肥替代化肥,极大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在化肥不断涨价的情况下,降低了种植成本。三是提高种植业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提升有机蔬菜、有机水果品质,实现经济效益扩大化。
(二)社会效益。一是畜禽粪污得到有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消除群众对环境恶化的忧患意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二是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是有利于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推动畜牧业绿色示范县的建设。
(三)生态效益。实施项目后,一是对保护水源工程具有重大意义,能最大限度降低畜禽养殖粪污对水源污染,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二是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变废为宝,既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又可增强提高农作物和果树的抗病虫、抗旱和抗冻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规模养殖场(户)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装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