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宣威分局关于2024年3月15日宣威市北盘江支流落水镇黄路大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 信 (略) 生态环境局宣威分局
- 发布时间2024-03-15 09:33:04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现将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对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3月15日—2024年3月2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 0874-*,传真:0874-*
通讯地址: (略) 政务服 (略) 生态环境局宣威分局窗口( (略) 向阳西街政务服务中心二楼)
邮 编:*
项目名称 | (略) 北盘江支流 (略) 大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落水镇 | 建设单位 | (略) 落水镇人民政府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 (略) | ||
项目概况 | |||||
黄路大河发源于落水镇滴水村委会滴水上村,自北向南流经落水镇, (略) 虹桥街道汇入北盘江,流域面积145km2,河道全长26.36km,上游建有滴水水库,本次河道底泥清理河道长度5.15km。黄路大河主要承担农业灌溉以及滴水水库泄洪防洪功能。 项目名称: (略) 北盘江支流 (略) 大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 建设单位:落水镇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 (略) 落水镇。 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治理河道长10.74公里。 (略) 工程:新建污水管道19.13公里; 垃圾收运工程:涉及垃圾收运能力10吨/日,新增3立方米沟臂式铁皮垃圾箱两座,3立方米密闭电动收集车2辆,6方沟臂式压缩垃圾转运车1辆; 河道污染底泥清理工程:清理长度5.15公里,清理污染底泥1.*立方米。 占地面积: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m2(124.82亩),均为临时占地。 项目总投资:本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3364.*元,其中环保投资146.*元,约占总投资的4.36%。 河道功能:本 (略) 大河河道的功能主要为农灌用水及泄洪功能。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道现状 黄路大河发源于滴水村,在滴水村上游建设有滴水水库一座,该水库主要承担生活饮水和农灌用水,由于近几年降雨量不足,且尤家箐水库又刚完成水库除险加固需水量不足,导致目前整个坝区农业灌溉水量不足,滴水水库承担了较大的农灌和生活饮水负担。 黄路大河支流水系: 黄路大河治理段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有关箐河、小河滴、三岔沟、长地河、尤家箐主要河流,几条河流均为自然驳岸,由于整个坝区缺水严重,根据现场实地调研,该几条箐沟均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基本处于断流情况,主要作用为在雨季泄洪。 黄路大河分段现状: 滴水 (略) 村委会上游段 该段河道为自然河床,底坡17.4‰。现状河道为自然生态护岸,水质现状为V类,河道自净能力较弱。 黄路村委会上游段至集镇区文东线大桥下游200米 该段河道在 2012 年开展了石漠化防止工程,河道堤岸采用毛石挡墙进行了加固,整治后的宽度基本采用两个断面,上游段为8.0×1.5米断面形式,下游段采用 13.0×1.5米断面形式,河道堤岸右侧距 (略) 约有1.0-1.5米的绿化带,河道左侧主 (略) 和农田,还有居民的自建房,为本次河道底泥清理的河段。 孙营线大桥下游200米至雷营村 该段河道为自然生态岸线,河道宽度约20米,深8.6米,河道主要承担整个镇域的雨季泄洪及下游的农灌,为本次河道底泥清理的河段。 河道存在的问题 2023年11月21日,建设单位委托中博源检测(云南)有限 (略) 大河水质进行了送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黄路大河水质现状为V类。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黄路大河污染源主要来自点源及面源污染。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 |||||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废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地表径流、基坑水、清淤废水和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冲洗废水、水泥地面等养护废水。根据一般现场施工经验,施工用水产生量约为2m3/d,本项目施工期为10个月,则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量为600m3,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施工废水拟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工具冲洗及施工场地内洒水降尘,不外排。地表径流主要是雨水冲刷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施工场地四周设置简易截排水沟,雨水冲刷废水经排水沟汇集到沉淀池沉淀后用作降尘用水,不外排,对地表水影响较小。 (略) 工程施工过程中,因降水、渗水、作业面冲洗汇集产生基坑废水,悬浮物含量较高,经初步沉淀处理后,悬浮物浓度降低,静置澄清后可作为施工用水或场地内的洒水降尘,对地表水影响较小。本项 (略) 大河为季节性河流,河道底泥清理施工安排在2024年4月—5月进行,届时河道呈干涸状态,因此本项目施工期河道清淤 (略) 大河水质无影响。项目施工人员租用沿线附近居民的住宅作为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村民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会对项目周边地表水造成污染。项目区主要的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弱至中等。黄路大河自北向南流经项目区,项目区除大气降水补给外,还与河水存在互补关系。当河水位较高时,河堤地段为河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地下水 (略) 大河、北盘江排泄,部分为蒸发排泄。项 (略) 工程等施工活动基础开挖量不大, (略) 段不会造成太大的地下水损失量,即使水位有所下降,在停止施工后很快就可恢复。本项目工程区域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因富水性相对较弱,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水量影响不大,而且,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受损可较快恢复,因此,影响程度也较小。随着项目实施,在对河道进行清淤后,河水渗透地下水的补给量会有所增加。河道治理完成后,地表水水质将有所改善,使得有机污染物浓度下降,其下渗进入地下水的浓度也随之降低。综上,黄路大河河道治理后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是积极的。 二、废气 项目为河道整治工程,本项 (略) 大河为季节性河流,河道底泥清理施工安排在2024年4月—5月进行,届时河道呈干涸状态,河道底泥含水率较低,易产生扬尘影响。因此,施工场地内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河道清淤、 (略) 开挖、土方回填等阶段。场地外扬尘主要产生于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由外力面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的。根据河道整治工程特性以及施工场地条件限制,本项目施工为分段分期小面积施工。因此,本项目施工作业面较小,场地扬尘较分散,但仍不可能避免地表裸露及土方堆放,地表裸露及土方堆放时会产生少量扬尘。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μ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的气候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施工期间,若不采取措施,扬尘势必对该区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雨水偏少的时期,扬尘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应特别注意防尘的问题,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所在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位于项目各段施工厂界东侧下风向50m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如落水镇集镇区域、落水镇中心小学、落水镇中心幼儿园、 (略) 等区域易受到施工扬尘的影响。因此, (略) 开挖沿线及河道清淤沿线两侧设置不低于2.5m的围挡,施工过程中加强喷淋洒水降尘,减少施工对距离施工区域较近的敏感点保护目标的影响。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量与管理情况密切相关,难以估算,但在实际中须加以重视。如控制施工运输车辆的车速小于40km/h, (略) 二次扬尘。并且建设工地运输车辆的车厢应当确保牢固、严密,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运输的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 (略)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将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主要有空压机、推土机、凿岩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该类机械均以柴油为燃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废气;施工运输车辆燃烧柴油或汽油会排放一定量的尾气,所含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为间歇性排放。由于施工区域较为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而燃油烟气排放量相对较小,因此施工燃油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燃油烟气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和周围敏感点的影响较小。项目河道清淤总长5150m,清理污染底泥总量约1.*m3,本项 (略) 大河为季节性河流,河道底泥清理施工安排在2024年4月—5月进行,届时河道呈干涸状态,河道底泥含水率较低,有机质含量较低,散发的异味程度较小。因此,项目河道清淤活动产生的恶臭强度不大,可以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三、噪声 在本项目河道施工区,多台设备同时运转且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距离噪声源30m处昼间噪声值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施工场地外围(假定施工机械均设置在场地边界)约30m范围内的敏感点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假若在夜间施工,则达不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周边环境和敏感点的影响较为严重。本项目治 (略) 大河沿线居住区、学校和行政机构等敏感区域较为密集,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降噪措施,将会对敏感点声环境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并沿线设置施工围挡,同时对各声源设备采取必要的基础减振措施,尽可能缩短施工噪声影响时间,并禁止夜间施工,可使噪声值减小约10dB(A),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使河道沿线分布的敏感点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在靠近朝阳小学、落水镇中心小学、落水镇人民政府、落水镇中心幼儿园等敏感目标段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并尽量安排在周末进行施工,并合理组织施工力量加快施工进度,尽可能缩短在上述敏感目标附近施工时间。 四、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河道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方、河道开挖和河道清理时产生的垃圾、底泥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算,项目建设土石方开挖量约*m3,其中河道底泥*m3,管网开挖敷设挖方*m3。项目清淤底泥为河道干涸状态下开挖,含水率较低,且根据中博源检测(云南)有限公司在 (略) 大河落水镇桥下游100 (略) 大河底泥重金属含量进行的取样检测结果,本项目河道清淤工程涉及河道的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中其他土壤标准值,可作为周边农田还田利用,因此该部分河道开挖底泥直接作为沿途绿化种植土及农田还田利用,不产生弃土。全部就地回填,管网开挖产生的 (略) 面建筑垃圾在施工场地内分类集中收集,统一堆存,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可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至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地点处置。项目施工期间场内临时堆放建筑弃渣、底泥时应尽量远离保护目标,定期洒水抑尘,并 (略) 。建设方在落实临时堆土防护方案,及时清运工程弃土的基础上,本项目工程弃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 (略) 大部分沿现 (略) 或集镇街道开挖敷设,大部 (略) 面,因此会产生建筑弃渣,本项目废弃建筑材料产生量约为228t,主要成份以钢筋、HDPE、水泥、木材、砂、碎石、块石、石碴料等惰性材料为主。上述建筑垃圾在施工场地内分类集中收集,统一堆存,项目内产生废弃建筑材料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可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至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地点处置。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数据,河道整治产生清淤底泥量为1.*m3,项目清淤底泥为河道干涸状态下开挖,含水率较低,且根据中博源检测(云南)有限公司在 (略) 大河落水镇桥下游100 (略) 大河底泥重金属含量进行的取样检测结果,本项目河道清淤工程涉及河道的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中其他土壤标准值,可作为周边农田还田利用,因此该部分河道开挖底泥直接作为沿途绿化种植土及农田还田利用,不产生弃土。项目河道在清淤前需对河道内散落的垃圾进行清理,主要为周边居民生活垃圾,清理的垃圾量约为287t,采用机械清理为主,人工为辅的清理方式,遵循垃圾收运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收集 (略) 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极少。本项目不设置集中生活营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经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五、生态 项目施工期 (略) 等新建工程活动会对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造成改变,破坏植被。加之施工人员和交通活动的加剧,干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对项目区及其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扰乱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与自然演替进程,进而对以此为生境的各种动物和微生物等造成影响。本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及工程占地改变原有土地利用形式,此外还有地表开挖和建筑材料堆放引发的水土流失影响。工程沿线受人工长期开发影响显著,原生植被已经逐步退化,本工程区及周边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柳树、玉米、马铃薯等,无受保护植物及名树古木。本项目无新增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 (略) 建设用地为主,工程建设不会导致当地现有植被分布类型的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治 (略) 大河片区周边建筑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区内野生动物数量十分有限,工程建设对动物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集中活动和工程施工将动物驱赶到远离施工现场外的周边生境,一般不会造成动物的死亡。工程区及其周边区域环境现状特征较为一致,而施工活动仅集中于评价区内的局部区域,动物便于迁居和存活。本工程对项目评价区内常见兽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影响是局部的,影响不大。鸟类活动能力很强,能够迅速逃离不利环境,项目建设不会造成其灭绝或濒危,但一些突发的噪声会影响脊椎动物生活,对其造成惊扰。项目的建设导致人员密集,由于食物丰富,可能造成项目评价区内啮齿类动物,尤其是小家鼠和褐家鼠等鼠科动物数量增加。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对*生动物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施工区域内未发现受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等,则项目施工对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无影响。本项 (略) 大河河道内淤积的底泥进行清理,本项 (略) 大河为季节性河流,每年仅在雨季6月-8月有水,其余季节为断流状态,根据现场调查,黄路大河现状水生生态较差,在平水期,河道呈干涸状态,基本无常见水生植被及鱼类分布,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计划,河道底泥清理施工安排在2024年4月—5月进行, (略) 大河断流季节,直接在在干涸河床直接采用人工、机械开挖施工,因此施工期 (略) 大河水生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项目建成后,将增加雨季的河道过水断面深度、水面面积得到增加,水质得到改善,缩短河道断流时间, (略) 大河水生生态环境将得到重建,有利于提高物种和空间结构复杂性和完整性,提高水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项目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施工期结束后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却是积极的、长期的。本项目施工期河道开挖会破坏现有河道内河滩植被同 (略) 开挖敷设及沿线的围挡安装将会造成原有景观改变,造成景观资源损失的同时也将造成大面积的裸露地表和水土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场地现有植被的损失,对景观造成中等负面影响;场地清理、施工材料运输、弃土运输及场内施工设备等均对敏感受体造成中等负面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将有较大规模的挖方和填方工程,会存在裸露地表,在雨期可产生水土流失,对景观造成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内对景观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影响虽仅限于施工周期内,仍会产生负面社会效应,建设单位应予以重视,及时采取景观舒缓措施。项目对河道进行清淤开挖、 (略) 开挖敷设等临时开挖活动会破坏开挖区域地表植被,在开挖过程中,如不采取拦挡、篷布覆盖等措施,表土受到雨水冲刷会形成水土流失,冲刷废水进入河流会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项目在施工期开挖、填土、使用机械设备及材料堆放等活动将不可避免的对地表产生扰动,造成原有土壤、植被破坏,增加水土流失。雨季施工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水体,施工还会造成区域景观不协调。在施工过程中必将形成新的开挖面,由于土体结构的扰动,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和地表植被,使土壤的抗蚀能力减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在径流的冲刷作用下,施工场地的水土流失量将会大量增加,污染附近水体,其后果是水变浑浊,透明度降低;另外,在土石开挖和运输过程中,会使空气中的扬尘增加,这些尘土降落沿线附近河流水体后会使其悬浮物浓度上升;余土处理不当,会使水土流失延续至施工期以后。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施, (略) 大河沿 (略) 工程,将大量截 (略) 大河的污水, (略) 大河水体水质起到积极改善作用。项目 (略) 大河底泥清淤可以减少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同 (略) 大河河道过水条件,雨 (略) 大河过水断面深度、水面面积、缩短甚 (略) 大河断流具有有利条件, (略) 大河水生生态环境将得到重建,有利于提高物种和空间结构复杂性和完整性,提高水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从 (略) 大河水质现状,优化水生生物和鱼类的生境,为水生生物资源的改善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土壤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附录A,本项目属于其他行业,为Ⅳ类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环评对土壤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固废均得到了合理处置,各类污染物对工程区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施工期施工作业产生的表土扰动会造成表层土壤环境的破坏,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扰动区表层土壤进行收集并堆存,在施工结束后用于扰动区的植被恢复,减缓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工程施工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本项目水土流失量小,对土壤资源的损失影响不大。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废水 项目实施后,为日后该区域河道水质改善从根本上创造了基本条件,本项目工程的完成,将大量截 (略) 大河的污水, (略) 大河水体水质起到积极改善作用,同时对区域河水泄洪、排涝效果明显,有效减少了洪水期大量泥沙冲刷进入河道,有利于河道水环境的改善。 二、废气 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是垃圾收运工程产生的恶臭,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垃圾收运工程 (略) 大河底泥治理段沿线新增3m3沟臂式铁皮垃圾箱两座,3m3密闭电动收集车2辆,6m3沟臂式压缩垃圾转运车1辆,上述设备在垃圾收集储运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恶臭气体,但上述垃圾箱、垃圾收集车、垃圾转运车均为密闭或带盖,产生的恶臭气体不会大量外逸至周围环境中,只要运营期收集的垃圾及时清运、日产日清后,垃圾收运工程产生的恶臭可以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三、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仅有垃圾转运车辆进行垃圾转运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造成的影响较小。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定期清捞河道内的杂草和包装袋等垃圾,由河道维护工作人员统一收集后,送至附近生活垃圾收集点,该部分绿化固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五、行洪、水文情势及泥沙、景观、河道整治 洪水成果是在充分收集邻近地区水文气象资料基础上,按照现行规范要求进行分析,将计算结果从时空分布、地区规律以及不同工程的成果进行了对照检查,既体现了随暴雨空间分布规律,也反映了随面积、下垫面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实际,其变化趋势合理。因此,计算结果基本合理,满足防洪影响评价的要求。黄路大河治理工程规模基本合理,河道整治后可满足20年一遇洪水行洪要求,河道行洪安全。按照设计方案提出整治措施可确保河堤、河床稳定。因此,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影响不大,水工程安全。项目 (略) 大河底泥清淤可 (略) 大河河道过水条件,雨 (略) 大河过水断面深度、水面面积,项目实施对行洪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能够满足其洪水行洪要求,保障片区防洪安全。本项目施工后,河道的平面特征、断面特征、坡降特征、泥沙输移特征等发生改变,从而对河流水文情势和泥沙造成影响。根据断面设计成果,河道 (略) 大河底泥清淤,河道断面形态与整治前有较大变化,这有利于河床的稳定, (略) 大河的过水面积,降低了洪水位,防止了河床冲刷,有利于行洪与排污。项目综合整治后,河道坡降有所上升,根据设计资料,黄路大河经过综合治理后,可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其最大洪水位比两岸地面高程要低,对保持河床的稳定性却产生有利影响。由于河床与河岸带组成主要是粘土、细沙和砂粒等可冲刷物质,在洪水期,特别是发生大洪水时,有可能出现短时间内大量泥沙冲淤和输移的情况。同时在某些局部河段,由于河流边界条件、水流条件等的不同,可能发生大幅度的暂时性的冲刷和淤积现象。因此,对于本项目而言,由于河道原有淤泥的清理,改变了河道的冲淤条件,可有效防止河床的冲刷,基本保证河床不冲不淤,保持河床的稳定。本 (略) 大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垃圾清理、 (略) 建设等。项目建成后随着河道生态质量的改善、水域面积的增加以及水质的改善,景观质量较建设前有明显提高。从景观影响的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没有改变工程占地区景观类型,但提高了景观质量。本项目 (略) 大河进行综合整治,整体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增强了河床的稳定性,极大的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对水质的改善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项目在施工期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后,施工期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项目运营后,主要体现为环境的正效益, (略) 大河及周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 | |||||
结论 | |||||
本项目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属于生态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 (略) 规划的相关规定。项目主要污染在施工期,但施工期较短,施工过程只要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保证环保资金的投入,加强管理,则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不会造成当地环境功能的改变;施工结束后施工期各项不利影响可消除。营运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环境、生态环境及景观影响三个方面。就水环境而言,项目实施后,黄路大河水质能得到改善,项目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以正面影响为主;就生态环境而言,水质改善及枯水期减短,有利于水生生态环境的恢复,使水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修复。河道治理后,可改善行洪条件,保护了河道两岸农田和村民免遭洪水灾害影响。营运期的影响主要为正面影响。因此,建设项目从环保角度评价是可行的。 | |||||
公众参与情况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信息全文公开的承诺书 | ||||
注:项目概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