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迈向“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新发展阶段,开 (略)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阴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总结“十三五”以来教育发展的成就,奋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创建具有江阴特质的“ (略) 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江阴“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现根据国家、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略)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结合江阴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继续位于无锡市、江苏省前列。
党建水平达到新高度。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 (略) 会发展的先手棋,把教育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主阵地。党建统领坚强有力,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系、制度机制不断健全。 (略) 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化建设和“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建设, (略) 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 (略) 署、同推进、同考核的“三同机制”,加强市委教育工委与镇街开发区党(工)委之间的横向沟通, (略) 党建工作,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实现党建工作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两手都硬。
教育发展跃上新台阶。2016-2020年,全市高标准新建 (略) , (略) (略) 、 (略) 、 (略) ,教育经费总投入达 *** 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 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期间增长 *** %和 ***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义务教育毛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拥有省优质 (略) ,首批通过“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验收,义务教育阶段“ (略) ” (略) , (略) 100% (略) 。江 (略) 稳步发展,江阴中专校 (略) , (略) 。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稳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明显提升, (略) 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率100%,超过99% (略) 就读,实现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学生资助工作连续四年获省教育厅表彰。
内涵建设获得新提升。 (略) 德育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经 (略) 典型案例。 (略) 内涵建设三年行动, (略) 创建, (略) 。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三力”课堂教学改革和“江阴校园阅读再行动”工程。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获评省首批精品课题建设实验区、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区,成功立项省首批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区域特殊教育资源建设项目。 (略) 文化建设项目22个,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5个。
教育特色展现新面貌。特色项目精彩纷呈,获评省智 (略) 、 (略) (略) 、全国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全国首个“足球啦啦操”进校园实验区,获得全国校园足球比赛冠军3个、“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冠军10个。深挖地方美育资源,持续推进锡剧、二胡、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略) 学校开设“小锡班”、 (略) 学校开设“二胡班”,成为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靓丽名片,我市连续五届获得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金奖。
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纵深推进教育领域集成改革,“363学位制”、网上入学登记平台、 (略) 同步招生等举措组合推出。实施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联审联批, (略) 化办学,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制定《江阴 (略) 化办学规划(2020-2022年)》等文件,组建 (略) , (略) (略) , (略) 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25%。不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加大名特优教师考核奖励力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稳步推进,在全省县级市中首家获得自主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资格。完善绿色质量评价体系,深化教育督导改革, (略)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
(略) *** 呈现新气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注册教师志愿者 *** 人,打造“彩虹课堂”教育品牌,获评全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金奖。招录新教师1587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236名、免费男幼师34名,引进高端紧缺性人才13名。出台“暨阳英才”计划,将教育人才 (略) *** 建设范畴。充分发挥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名师工作室(站)、省乡村骨 (略) 辐射功能,推动学 (略) *** 、教育领军人才建设。全市拥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2人、省特级教师2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人、博士10人、无锡市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人、无锡市名校长名教师11人、无锡市级骨干教师1268人,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5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454人。扎实开展食堂、校外培训、无证幼托、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教育四风”问题等专项治理,教育领域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二)主要经验
“十三五”期间,江阴教育发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主动创新发展机制,自觉激发教育活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引领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初步形成党委政府重视顶层设计、实施 (略) 的发展态势。抓牢“一校一品”“两双工程”“ (略) ”等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党建强堡垒、促发展。
(略) 稳人民立场,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坚 (略) 的发展立场,不断强化政府提供公平优质教育的职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统筹发展城乡教育, (略)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缩小城乡、片区和校际差距。
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教育生态, (略) 径。探索教育领域集成改革,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教育活力不断增强,教育品质有效提升。
不 (略) *** ,夯实教育人才支撑。坚持师德师风建设为首、专业化发展为重、名 (略) 培养为要, (略) *** 结构,重视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乐教, (略) *** 质量不断提升。
(三)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开 (略)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 (略)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略) 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略) 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科技强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现现代化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要求凸显。江阴将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加速锡澄一体化,实施“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在奋力当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的新征程上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强,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更加强烈。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江阴教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确立新发展目标、构 (略) ,顺应潮流,直面挑战,构建更加大气、 (略) 、更为优质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实现教育质量从“无锡领先”走向“省内一流”,更好地承担 (略) 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对照高质 (略) 要求,对照排头兵、先行军、领跑者的城市定位,对照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对照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呼唤,江阴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教育资源方面,学前教育、小学阶段教育学位比较紧张,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小学阶段教育资源将面临较大缺口。初中教育阶段“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日益紧张,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基础薄弱。
教育均衡方面,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依然存在差距。民办教育的层次有待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略) *** 方面,全市学前和小学阶段公办教师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学段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 (略) *** 人员性质比较复杂,学前和小学阶段编外聘用教师较多,名特优教师数量、层次与教育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
保障机制方面,教育投入需要持续加强,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尚未形成,政策保障需要不断完善。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 (略) 的优质教育”为目标,以高质量实施“ (略) 教育”为主题,以“锻造高质量党建、供给高效益资源、 (略) 、培养高水平教师、培育高素养学生”为主线,坚持“ (略) 为重心、学校以教师为重心、教师以学生为重心”,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 (略)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力绘就“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美好画卷,为建设美丽江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略) 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和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教育优先。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略) 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坚持优质均衡。充分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优质化、均等化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坚持改革创新。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总牵引,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体制机制、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学习方法变革,释放各级各类教育活力。
坚持依法治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治理,加快完善教育制度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升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供给更优质、教育体系更完备、教育改革更领先、教育生态更和谐、教育贡献更突出”的“ (略) 教育”初步形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总体高于我省教育现代化平均水平,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教育理念更先进。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全体,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教育供给更优质。配置与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高品质公共服务相匹配,与江阴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战略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保障条件显著改善。
教育体系更完备。完善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略) 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促进协调发展、融合创新。
教育改革更领先。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型关系基本建立,教育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治理更加科学,教育活力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教育生态更和谐。教育更加公平、更加优质,学校更加美丽、更有品质,教师从教更有爱心、更加潜心,学生成长更加快乐、更加健康,育人机制更加健全、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全面提升。
教育贡献更突出。育人方式加速转型,学习方式变革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全面对 (略) 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更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教育的服务力和贡献度进一步增强。
江阴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 2020年 | 2025年 | |
一、通用类指标 | |||
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 | 100 | |
2.义务教育巩固率(%) | 100 | 100 | |
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100 | 100 | |
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 | ≥70 | |
5.生师比 | 学前(幼儿与全园保教人员比) | *** :1 | 9: 1 |
小学 | *** :1 | 17:1 | |
初中 | *** :1 | 12:1 | |
高中 | *** :1 | 11:1 | |
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 | ≥13 | |
二、发展性指标 | |||
1.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 | *** | ≥90 | |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 | *** | 100 | |
3.义务教育标准班额比例(%) 其中:小学 初中 | *** *** | 100 100 | |
4. (略) 资源配置校际差异系数 其中:小学 初中 | 0.241 0.387 | ≤0.2 ≤0.25 | |
5.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 | *** | ≥98 | |
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 | *** | ≥20 | |
7.学前教育公办教师比例(%) | *** | ≥50 | |
8.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 | ≥90 | |
9.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 | 5.67 | ≥8 | |
10.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 | *** | ≥35 | |
11. (略) 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 | 70 | ≥90 | |
12.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比例(%) | 65 | ≥90 | |
13.省智慧校园比例(%) | *** | ≥90 |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 (略) 人才。强化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全面领导,协调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持续完善市委教育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 (略) 。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健全党中央、省市 (略) 署落实机制。
2.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管党治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四责协同”机制,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教育领域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教育系统统一战线工作,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
3.全面提升党建质量水平
强化市委教育工委统筹协调、分类指导职能,聚力党建工作和教育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并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略) 党建文化和内涵发展理念,整体提升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导向
(略) 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建设大中小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着力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育人体系。实行中小学德育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管理,科学设计各学段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创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
2.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
注重课程整体化设计、多样化实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智育水平。 (略) 体育改革,丰富体育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坚持以美育人,推进艺术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课程样态,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 (略) 建设。强化资助育人,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
3. (略) (略) 会协同育人体系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全面参与的育人共同体, (略) 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纵深服务保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明确家长主体责任,优化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家校合育水平。 (略) 会协调育人机制, (略) 会教育资源,建 (略) 会实践基地和育人阵地。
(三)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原则,构建公办为主、非营利性民办为辅、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学前 (略) ,加快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标准及监管评估体系,强化幼儿园分类管理与指导机制,实施幼小衔接行动计划。到2025年,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民办幼儿园中省市优质园占比达50%以上;公办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只增不减。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快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行适度规模和标准班额办学。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略) 标准化建设。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常态化、制度化, (略) 化办学、学校共同体建设、 (略) 发展。严格规范办学招生行为,统一管理公办、 (略) ,实行公、民同步招生。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评估机制,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做好国家、省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3.深化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优化 (略) ,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澄西中学、要塞中学、祝塘中学创建省四星级高中。深化普通高中内涵建设,以江苏省、 (略) 内涵建设项目为载体,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新高考背景下新课程新教材落地见效,鼓励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全面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选课走班和学分制等管理制度,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培养机制,推进普职融通发展。
4.促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按照“政府主导、特教特办、普特融合”原则,政府、社会、家庭同向发力, (略) 合理、学段衔接、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略) 教育、医疗康复和职业训练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略) 门协同、跨领域协作制度。依托融 (略) ,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制度,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健全特殊教育教师上岗资格和在岗教师经常性培训制度,培养一支热爱特教事业、适应特教需要、满足特教发展的 (略) *** 。
(四)发展 (略) 会建设的职业教育
1. (略) 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江阴中专校融合发展,把江阴中专校打造成“省内一流、无锡领先、特色鲜明” (略) , (略) 创建江 (略) 分院;推动华姿中专校异地新建,做专做特华姿中专校。推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全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示范区。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扶持骨干和特色专业发展,突出金牌指标和品牌建设,确保对口单招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力争技能大赛金牌数量有新提升。积极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强化 (略) 和“无锡市职教名师工坊”建设。 (略) 校选聘企业技术带头人担任兼职教师, (略) 设立“名师工作室”,不断提升“双师型” (略) *** 建设水平。
2.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机制
落实落细《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建立政府统筹、重点产业协会牵头、重点企业支持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发挥好重点行业、重要企业的支点重点作用, (略) 校和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发展命运共同体”。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支持建设3个高水平共享型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试点建立若干个高质量产教融合园区,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建设3个品牌化、连锁化、中高职衔接的示范 (略) ,努力创建全国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
3.提升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大力推行“1+X”证书制度,突出德技并修、知行并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服 (略) 会发展。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 (略) 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 (略) 会贡献度。基 (略) 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提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普职融通,推进素质教育。做好职业教育宣传推广,厚植崇尚技能文化氛围,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推进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鼓励和支持高校精准对接江阴现代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相关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建设科研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增强服 (略) 会发展的水平和实效。支持江 (略) 创“双高计划”项目培育单位,加 (略) 江阴校区二期、 (略) 江阴校区建设进度。
2.构建开放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略) (略) ( (略) )的综合指导作用, (略) 区教育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略) 区教育资源, (略) 区教育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创建市民乐享的终身学习体验基地1个和实践项目2项、社会教育名师工作室1-2个。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完善市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健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融通衔接机制,促进各类非学历教育开放有序发展。
3.推进民办教育优质健康发展
统筹规划民办教育发展,落实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形成公办、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共 (略) 。 (略) 会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略) 自主办学,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略) 。 (略) 分类管理机制, (略) 法人治理结构, (略) 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4.促进国际教育开放多元发展
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探索教育交流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 (略) 、师生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开展双向交流合作。加强 (略) *** 的培训与管理,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国际化 (略) *** 。到2025年, (略) 5所、 (略) 2所、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3个。
(六)优化教 (略)
1.扩充教育资源
编制江阴市 (略) “十四五”专项规划,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速补齐教育资源短板,扩大学位供给。 (略) 会资本投入教育,积极引进外地优质教育品牌来澄办学,形成多元资源供给、公民办教育协同发 (略) 。到2025年,新建和改扩建 (略) , (略) (略) , (略) 8所,异地新 (略) 校。
2. (略)
坚持“统筹城乡、以城带镇、配套建设”原则,不断 (略) 。以城市更新为契机, (略) ,缓解主城区的办学压力,逐步化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在人口相对集中区域配置必要的幼儿园和小学,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3.主动对接城市发展新战略
精准对接“南征北战、东西互搏” 战略,积极服务产业转型、城市更新、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和滨江花园城市建设,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在教育人口数量预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布点、 (略) *** 建设等方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弈活“全盘棋”,更好适应城市转型发展需要。
(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 (略) ***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完善师德考评实施办法,健全教师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度, (略) 师德失范行为。持续开展“3315”师德评优创先行动,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宣传力度,推行教师荣休制度。评选表彰一批师德先进标兵, (略) 。
2.培养 (略) ***
健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完善政府、高校、 (略) 、学校“四位一体”教师教育协同 (略) 门、基地校、学校、团队四级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略) 的主体作用。 (略) 培育,实现名特优教师学段、学校、学科全覆盖,县域、学校骨干教师总量、占比双增长。 (略) “789工程”,培养70后校长、80后 (略) 、9 (略) 。到2025年,建成省、市、县三级“四有” (略) 60个、名师工作室60个、乡村骨 (略) 20个。大力推进师范生定向培养,提高招师学历门槛,推动在职学历进修,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到2025年,实现招录新教师2500人以上,完成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指标500人左右,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40名左右,补充专职卫生技术人员100名左右,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达50%。幼儿园、小学教师本科学历比例均达90%以上,初中和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达8%和35%。 (略) 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90%。
3.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
完善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加大新教师招聘力度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力度,重视对紧缺学科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柔性教育人才配备, (略) 教师数量达到配备标准。推进初中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教育系统内编制、岗位的统筹管理,提高教师编制、岗位使用效益。 (略)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略) 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体均衡。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 (略) 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优化职称评聘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激发教师工作活力。规范和加强编外聘用教师管理,义务教育阶段的现有编外聘用教师逐步规范到位。
(八)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1.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略) “三全两高一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 (略) ,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发展目标,以服务教育教学为核心,围绕“一云二库十系统”的顶层设计,建设符合江阴教育实际需求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形成“底层数据+平台框架+应用生态圈”的信息化应用生态系统。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围绕智慧环境、数字资源、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六个方面,制定智慧校园“新基建”江阴标准,高质量开展智慧校园增量提质建设。探索5G智慧教室、AR/VR教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数据探究室和数字化学科教室等智能学习空间的建设和应用。
2.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方式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在课堂教学改革、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个性化学习辅导、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网络教研等方面,探索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实践研究。全面开展“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应用, (略) 校“双师课堂”项目,着力打造“澄优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到2025年,90%的中小学实现常态化按需应用。
3.推进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育管理的要求,构建信息化支撑下的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 (略)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贯通市、校两级的教育“数据大脑”,推进教育大数据融合应用。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服务水平,建好用好与各学科内容相配套、具有江阴特色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体系,强化网络安全专业技能培训,开展网络安全定期监测,营造良好的教育网络安全环境。
(九)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完善教育治理体系
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厘清教育行政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完善教育治理相关制度,强化依法治理,完善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教育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2.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略) 办学主体地位, (略) 在教育教学、进人用人、经费使用、绩效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 (略) 会积极、合理参与,推动形成教师、学生、家长、 (略) 会各方共同参与、 (略) (略)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互联网+监管”。发挥行业协会、 (略) 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各类教育机构依法规范办学。
3. (略) 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中小学管理制度,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落实校长负责制。 (略) 制度建设, (略) 法人治理结构和自我监督机制。规范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略) 章程执行监督机制。 (略) 制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 (略) 法人治理结构, (略) 董事会(理事会)、党组织、校行政、工会、监事会,形成具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的法人治理结构。
4.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
健全教育督导工作机构,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廉洁高效、专兼 (略) *** ,优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构建报告、反馈、整改、复查、激励、约谈、通报和问责环环相扣的工作制度,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江阴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构建具有江阴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党委政府更加注重科学履职、学校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引导广大教师潜心育人、用人单位科学选人用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重点项目
(一)基层党建提升工程项目
落实《 (略) 党的建设的工作意见》,全面加强教育领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整体提升全市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水平。实施“党建领航·优教江阴”基层党建“三三三”提升工程,将统战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范畴,优化党建带工青妇团建设工作机制,深化“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内涵,强化“双培养、双带头人‘两双’工程”推进,推广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加强“双强双优” (略) 建设。到2025年,实现“党的组织更坚强有力、 (略) *** 更奋发有为、党的建设更务实有效”目标。
(二)行动德育提升项目
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优化德育环境,强化德育师资,细化德育课程,深化德育实践,聚焦志存高远、勤学上进、健康生活的学生品格养成,聚焦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学生素养提升,聚焦适合学生、符合规律、着眼发展的教育方式改进,着力打造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具有江阴县域特色的“行动德育”品牌。深化品格提升工程,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市立项12个省级、30个无锡市级、90个江阴市级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推出一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领航项目、精品项目。加强劳动教育,大力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每年评选出10个劳动教育特色项目与精品课程, (略) 。
(三)学生健康成长项目
树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大力开展学生近视和肥胖防控工作,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逐年降低。每年组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确保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优秀率达20%以上。推进体育、艺术中考改革,每年开展体育、艺术技能抽测,确保每名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和1项以上艺术技能。大力开展特色运动项目, (略) 培育2-3个体育特色项目,特别是足球、游泳、象棋等地方传统优势项目,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略) 。深化体教融合,完成并持续推进青少年体育训练“5621计划”。继续推进锡剧、二胡、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略) (略) 。
(四)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项目
建立健全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教育 (略) 会协同机制,打通教育内外的各种壁垒,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平台。做好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项目顶层设计, (略) 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研体系、学科教师发展体系、班主任发展体系、学生工作体系有序变革。定期开展“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主题教研活动,通过教材融合、学科融合、活动融合等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五育融合”实践范式。积极探索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在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项目中的综合运用。打造5-8所“五育融合”实践示范校,及时总结提炼“五育融合”相关的课程资源、实践活动和典型案例等创新成果,增强成果的辐射效应。
(五)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项目
深化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 (略) 建设、 (略) 化、教改实验项目等渠道,打通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跨学段、跨学科、跨学校的人才培育机制。 (略) 各学段与 (略) 所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建立与国家课程融合、与校本课程贯通、与大学课程衔接、与国际课程融通的系列化、特色化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略) 加强课程改革、教师发展、质量提升、教学与实验设施等方面建设。到2025年,初步建立具有江阴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六)名师(名校长)队 *** 建设项目
积极开展名师成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一系列有效的一体化培育机制。改进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加强训后跟踪和辐射,切实增强培训实效。加强与高校、 (略) 所合作,举办高级研修班。依托名师工作室(站)、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校本研修共享项目等发展平台,用好城乡交流、集团办学等政策机制,拓展教师成长渠道。科学设置名师评选条件, (略) 考核办法,逐步打破“五唯”倾向,更加注重立德树人能力素质、实际成效和业绩贡献的考核。升级完善“暨阳英才”社会事业(教育)人才聚智工程实施办法,提高引进人才质量。健全“名校长”“名校长工作室”的评选考核激励机制,发挥优秀校长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校长专业提升。完善对特别优秀的校长延迟退岗或放宽任职年限等政策。到2025年,新增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教师、“苏教名家”“锡教名家”培养对象50名,新增无锡市带头人(江阴市名教师)、无锡市能手(江阴市带头人)500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总数超过5000名,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0%。建设江阴市名校长工作室10个以上,培养优秀 (略) 200名左右。
(七)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项目
按照《江苏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年度监测制度和实施工作方案。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到2025年,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达标,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招生与编班,学前教育全园保教人员与幼儿比达到国家要求,力争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项目
对照评估标准,完善《江阴市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实施方案》,将优质均衡达标比例纳入各镇街开发区政府履职考核。组织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镇(街道)达标考核工作, (略) 实际情况,按“一镇一策,一校一案”原则制订达标办法,逐镇考核,逐校过关,对未达标的 (略) 管理,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力争2022年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2025年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九) (略) 建设项目
全力保障南菁高中创成首批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进一步提升南菁品牌,扩大江阴教育影响力。全面实施《 (略) 建设意见》,围绕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评价改革等六方面,建立评估标准,明确建设要求、建设内容、建设成效,形成层进式评价机制,突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到2025年, (略) 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 (略) 江苏省、无锡市、 (略) , (略) (略) 。探索包 (略) 化办学、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建立“三高”( (略) 、高校、高新企业) (略) 治理体系。
(十)集团化办学深化项目
全面实施《江阴 (略) 化办学发展规划(2020-2022)》,稳步推进“一体型”“协作型”“加盟型” (略) 的发展,持续探索“跨学区”“跨城乡”“跨学段”“跨体制” (略) 化办学,进一步放大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围绕编制管理、教师培养、资金保障等发展要素, (略) 化办学运行机制。在制度建设、内部管理、教师发展、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 (略) 化办学的经验成果。探索建立以优质高中为龙头校的纵向跨学段教学科研一体化和横向辐射 (略) , (略) 化办学相适应的教育治理新机制。
(十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项目
(略) 课程图谱,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系列化落实、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校外课程多样化共享,着力构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 (略) 课程体系。支持学生个性化课程需求,鼓励探索各学段选课走班和大小班结合、长短课并存的课程实施模式。加强课程的衔接统整,形成跨学段衔接的课程开发机制。积极探索区域联合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等多种教研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研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水平,支撑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充分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略) 课程有机衔接的校外课程基地。加强课程建设的资金保障,市镇两级财政要落实各级课程基地项目和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的建设或配套资金,确保各类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争创国家和省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示范校,推动新课程新教材的落地落实。以项目为载体推进课程改革,积极申报江苏省、无锡市内涵建设项目50个左右,形成五育并举、形式多样、相互补充的中小学课程基地、项目体系。
(十二)教学质量提升项目
(略)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整体构建区域教研机制,项目化推进教研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形成新课程实施的江阴范式。强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推进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为特征的“三力”课堂建设。以“教、学、评一致性”的研 (略) 径,对标核心素养落实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加强新中考、新高考背景下的教与学研究,使策略研究和行为改进形成闭环,形成稳定有效的教、学、评机制和策略。围绕教研成果转化,创新开展学科调研、区域教研、学科培训和课程资源建设, (略) 教研水平。着眼教学行为改进, (略) 教研组建设、校本研修的指导和评价。到2025年,教学质量在无锡大市形成稳定的领先优势,在全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十三)职业教育优化提升项目
围绕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职教资源融合提升,分类精准施策, (略) ,创办好特色专业,培养好优秀人才。 (略) 校舍、教学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 (略) 的制度建设、专业建设、队 *** 建设、文化建设。在“3+3”中高职分段培养的基础上,依 (略) 江阴校区、 (略) 江阴校区、江 (略) ,融合师资力量和实习实训资源,优化专业、课程衔接,提升骨干专业和主干课程中高职一体化水平,支持建设10个高水平专业(群)和5个产业急需、特色鲜明的技工教育品牌专业,提升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 (略) 、行业协会和企业资源,加快推进我市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工作,将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为促进我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积极 (略) 会力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
(十四)民办教育促进项目
(略) 党的建设, (略) 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统筹规划公办、民办教育资源, (略) 。 (略) 结构,大力提高优质民办幼儿园比例。建立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和以奖代补制度, (略) 生均经费等相关经费标准和支持政策, (略) 给予适当补助。创新体制机制, (略) 办学自主权,增加办学活力,创新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略) 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略) 综合考核办法, (略) 的考核评估。 (略) 门联动、各镇街开发区属地管理的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机制,健全信用管理和年检制度,形成政府主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
(十五)教育投入机制优化项目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要求,合理划分教育领域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依法落实市镇共同发展、管理、保障的责任。完善学前教育“市镇共建”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镇(街道) (略) 以市级举办为主的管理体制。 (略) 建设进度, (略) 基础教育资源并落实建设任务。动态调整各学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到2022年,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小学标准,逐步实现五年制高职后两年生均公用经 (略) 校标准。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向薄弱学段、薄弱环节 (略) *** 建设的倾斜力度,逐步实现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按不少于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2%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十六)家庭教育提升项目
全 (略) 《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落实江苏省《关于加强与改进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完善《江阴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施细则》,构建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相匹配的家庭教育体系, (略) 家庭教育指导重点内容、重视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少年家庭的教育指导、 (略) 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机制、 (略) 会各方资源协同的工作网络。 (略) 、家 (略) 、家长热线、家长沙龙、家庭教育大讲堂等,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实施。2021年起, (略) 示范校、优质家庭教育品牌项目。到2025年, (略) 示范校创成占比达50%, (略) 达标率达100%。
(十七)“县管校聘”改革推进项目
完善“市委编办、 (略) (略) 教师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总额, (略) 按师生比等规定对系统内教师编制和岗位统筹使用”机制, (略) 用编需求,逐步解决公办教师“有编不补”问题。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师竞聘上岗制度。 (略) 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略) 绩效考核和分配办法,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到2025年,初中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覆盖面达100%, (略) 同学段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致均衡。
(十八)智慧教育提升项目
加大统筹规划力度,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略) 管理全过程,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推动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培育智慧教育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和典型模式。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开展智慧环境优化升级、数字资源全面覆盖、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融合创新全面深化、支撑保障优质高效、特色发展示范引领“六大行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慧校园新生态。到2025年,全市90% (略) 达省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略) (略) ,智慧教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十九)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项目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强化问题导向,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略) 评价改革, (略) 高质量发展年度评估方案, (略) 改革发展新活力。完善教师评价,构建教师教书育人新体系。优化学生评价,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新生态。积极构建区域教育、学校教育、教师发展及学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具有江阴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深入实施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教育考试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十)校园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项目
科学编制实施“江阴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校园安全专项规划”,形成齐抓共管校园安全工作的良好态势,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加强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建设,探索组建校园安全 (略) ,全面加强校园安全风险 (略) 置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系统疫情常态防控机制, (略) 部聚集 (略) 理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复杂严峻情况做好政策、技术和物质准备。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消除校舍安全隐患。推进校园安全信息化建设,到2022年, (略) 完成“智慧技防校园”建设。按相关规定, (略) 保安人员。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推进自救互救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教师和学生群体的自救互救培训,加强自救互救设备器材的配备和使用训练。推动安全教育培训警示馆、体验馆等阵地建设,提高安全教育成效。完善涉校纠纷行政调解制度,各镇街开发区成立“学校学 (略) 置中心”,学生人 (略) 理的矛盾化解率达100%。持续推动实现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防力量配备到位、师生安全素养提高、涉校案(事)件有效遏制,使校园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扎实、高效地推进规划实施。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重要项目,明确责任分工, (略) 门协同,精心组织实施,强化考核督导,确保各项 (略) 。
(二)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完善教育标准体系,健全生均拨款制度,科学核定基本办学成本,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完善督查评估
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逐项跟踪监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持续推进。将督查结 (略) 门、镇街开发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范畴, (略) 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 (略) 会、家长、媒体的监督。
(四)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激发全市教育系统主人翁意识、改革意识和奋进意识, (略) 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建言教育的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 (略) 会公众多形式多途径参与教育治理,广泛凝聚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与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