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驻靖各单位:
《靖远县水利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靖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15日
目 录
前 言
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石,是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关乎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我县水利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不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继续深化落实水利改革,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促进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确保区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迈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高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变轨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要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幸福河湖建设要求,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靖远县水利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是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体规划在涉水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政府实施水资源配置与调控、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我县今后五年水利发展并决定水利工程布局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实施,对全县水利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区域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区域概况
靖远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地处黄河上游, (略) 中部,行政区面积为5614平方公里。黄河流经县境154公里, (略) 黄河流经最长的县(区)。境内海拔在1257—3017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956~201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9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达1700毫米,年均气温8.9℃,日照率为62%,属干旱温暖性气候。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82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5.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5418吨/平方公里·年,自然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很低, (略)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县域内干旱少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井泉水水质较硬,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地制约着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略) 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靖远县自产水资源总量为0.3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0.3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0.05亿m3。全县现状年用水量3.28亿m3,占全县水资源允许可利用量3.49亿m3的88.74%,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4.5%以上,由于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应用推广、工商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比重逐年下降。
第二节 “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靖远县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深化水利改革、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力度。全县努力践行以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治水思路,全县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重点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及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020年末,全县“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水利项目46项,项目总投资16.19亿元(不含扶贫、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水利相关投资)。
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成效显著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底线任务,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托底饮水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行动,制定实施多项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通过实施靖远县年度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4.77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持续推进人饮工程巩固提升及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等项目,解决了区域供水不足问题等问题,改善了供水水质,提高供水保证率。
目前,全县共建成集中式农村人饮工程57处,日设计供水能力达3.4万方,覆盖人口共34.3万人,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为改善民生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基础保障。2020年底,靖远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全县千人以上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率87%,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比例达到98%,自然村通水率90%。
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通过实施靖远县2015年抗旱引调提水项目和靖远县2016年抗旱应急引调提水项目,分别解决了靖远县干旱期2.46万人用水及畜禽用水和靖丰渠灌区基本农田灌溉问题;实施靖远县2017年刘川坝吴公路两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供水工程,改造刘川工程七支渠2公里,新建提水泵站2座,安装干支管道62公里等。
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全县用水总量减少至3.02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33m3/万元,管网漏损率降至11.2%。全县节水灌溉工作稳步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大幅提升至0.58。实施靖远县中堡大型泵站和刘川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提升泵站运行效率,恢复灌溉面积1.14万亩;建设完成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 (略) (略) 靖远县刘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通过维修、改造干支渠及其配套建筑物,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037万亩,节水385.79万m3;建设完成靖远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靖乐渠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小型农田水利脱贫攻坚专项工程永新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靖丰渠渠首改造及北干渠管道输水工程、沣泰渠中滩支渠渠道衬砌工程及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工程等,发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升渠道输水能力,改善灌区灌溉设施,全县灌区综合能耗持续下降,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灌区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四、防洪减灾能力整体加强
“十三五”期间,完成172项目“黄河干流靖远段防洪治理工程”1项,完成投资39500万元,县域内黄河干流防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建成达标堤防70多公里,确保了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重要设施度汛安全。实施了祖历河靖远县庄口至罗家湾段防洪治理工程、靖远县川口至大庙公路防洪工程、水利薄弱环节靖远县旱沟(吊流沟、大沟、马尾沟)防洪治理、靖远县冰道沟烟洞沟防洪治理工程、水毁抢修工程及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等,治理河长27km,保护人口1.4万人,保护农田2万余亩,建成自动雨量站89处,山洪灾害防治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基本建立,县域重点河流防洪能力明显增强。
五、水土保持工作稳步推进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38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65.9%,“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 (略) 靖远县北湾镇水土保持项目、2019年靖远县水资源节约与保护项目、靖远县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补短板项目等项目,新增水平梯田10.69公顷,沟坝地113.53公顷,营造水保林190.76公顷,封育治理670.22公顷,有效遏制了区域水土流失,提高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及人居生活环境。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县水利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整体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基本完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指标完成情况 | |
“十三五” 规划 | 2020年 | |||
1 | 用水总量控制 | 亿立方米 | 3.02 | 3.02 |
2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 立方米 | 33 | 33 |
3 | 农村集中供水率 | % | 60 | 98 |
4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 | 60 | 86 |
5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 | 0.58 | 0.58 |
6 | 新发展有效灌溉面积 | 万亩 | 5 | 5 |
7 |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 km2 | 100 | 120 |
8 | 国家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 | 100 | 100 |
第三节 水利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需要着力解决好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加快推进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要求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高标准保障城乡生活和重点工业供水安全,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刚性用水需求的制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求坚持人水和谐,加快转变用水方式,着力缓解水资源水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全面推进水利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创新引领、法治保障的水利体制机制,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县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对新形势下保障水安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县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依然薄弱,治水兴水还面临严峻挑战,水利建设尚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
1、水资源日趋短缺,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020年末,通过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措施,我县国民经济各行业总用水量达3.0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接近90%。人均水资源量为135m3, (略) 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2%和6.2%,同时,靖远县属极度干旱山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增多导致降雨时空分布极度失衡,水资源量多为季节性洪水难以利用,干旱缺水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率的提高,缺水形势呈加重趋势,水质型缺水将成为治水的重点和难点。
2、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利用效率与效益偏低。全县尚未形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相适应的、完备的水工程网络体系,用水保障能力不高,少数贫困山区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黄河主要支流水资源调控能力低下,小流域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雨水积蓄工程小而分散尚不能形成有效水源供给。靖 (略) 高扬程提水泵站集中区,提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县总有效灌溉面积达80%以上,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灌溉扬程高、成本高、单方水效益低。
3、水土流失严重,沿黄灌区次生盐碱化加重,流域治理严重滞后。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828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5.9%,治理任务非常艰巨。黄河两岸一、二级阶地受农田灌溉回归水的影响,排水不畅,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治理难度很大。全县需治理河流及河堤30余条段,多数堤坝设防标准偏低,抗旱防汛减灾的社会保障、预案制度和管理体系尚需健全完善。
4、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薄弱,能力亟待提升。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尚未理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薄弱。政府对涉水事务进行社会管理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河道采砂无序管理的现象屡禁不止;有关涉水事务社会管理的规划、政策、制度等还不健全;应对重大水突发事件的对策,还缺乏应有的手段;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5、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水管单位体制不明、机制不活,冗员负担重、经费保障能力低;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现行水价标准低于供水成本,不能有效发挥对水资源的杠杆调控作用,水利工程不能完全发挥效益。
6、水利投资不足、渠道单一,制约水利发展。水利建设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一些急需建设的工程难以及时开工,部分国列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难度大。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强, (略) 场融资的局限性大,农村“两工”的取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劳筹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水利改革与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党中央将黄河治理保护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为黄河流域治理保护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 (略) 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快推进水利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水利投资在“六稳”“六保”中的重要作用。 (略) 政府相继作出一系列兴水惠民决策部署,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凸显。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靖远县水利工作处于挖潜力、补短板、强监管、激活力、提质量的发展阶段,要立足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妥善应对各种水安全风险和挑战,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幸福河湖的战略高度,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全面推动大保护,协同大治理,实现全县生态治理不断好转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水利改革与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定不移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聚焦“节约用水、水资源配置、防洪安全、生态修复、智慧水利”五个方面,重点抓好“水利工程提质增效、水利信息化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土保持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改革和科技创新”等七项工作,持续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支撑能力。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节约用水、高效利用。贯彻“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理念,将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的位置,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防治结合,系统保护。立足全县生态战略地位,落实“源头责任”、强化“上游担当”,构筑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统筹流域区域、地上地下、城市乡村,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加强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
改革创新,政策驱动。针对靖远县水情特点,突出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水法治管理,加快推进生态补偿、水权、水价、水利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行业监管能力、法治化水平,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灾害问题。
第三节 水利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水安全保障提档升级取得突破。节水行动取得重大进展,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防汛抗旱补短板工程抓紧实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河湖和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重点领域水利改革取得突破,水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现代水治理五大体系。具体目标如下:
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3.6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9立方米以内;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启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以上。
供水安全保障。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农村供水管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农村规模以上工程供水人口占比达到70%以上,万人以上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全部划定。
防汛抗旱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工程短板基本补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黄河干流、祖厉河及其主要支流、浅山区山洪沟道及重点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达到设防标准,黄河干流和祖厉河河道堤防达标率超过90%,县城防洪能力明显增强。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工程调度进一步科学规范,重点山洪沟道及中水河流治理加快推进,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水旱灾害损失率持续下降。
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明显加快。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县域水源涵养林覆盖率达80%以上;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严重超采区超采量明显退减;河道生态用水挤占量进一步降低。
行业能力明显提升。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能力进一步提升,水资源、江河湖泊、水土保持、水安全风险、水利工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用水户监管率达到70%以上。进一步完善地方水法规体系。水利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流域上下游、河流左右岸、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保护机制初步建立。
水利改革持续深化。适应“放管服”深化改革要求,及时更新水行政文件,持续深化水权水价、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水利投融资创新改革,不断激 (略) 场。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科研能力和水平。
专栏2 “十四五”水利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 | 2020年 (预估) | 2025年 | 备注 |
1 | 用水总量(亿m3) | 3.02 | 3.64 | 约束性 |
2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8 | 0.61 | 约束性 |
3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 | 33 | 29 | 约束性 |
4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5 | 95 | 预期性 |
5 | 江河堤防达标率(%) | 90 | 预期性 | |
6 | 主要用水户监管率(%) | 70 | 预期性 |
第三章 规划及投资规模
靖远县“十四五”期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匡算总投资105.59亿元,投资来源为申请国家投资84.47亿元, (略) 级配套资金21.12亿元。其中,农业灌溉工程投资16.5亿元,占比15.63%;防洪提升项目投资22.85亿元,占比21.64%;供水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投资11.84亿元,占比11.21%;主要河湖及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投资52.04亿元,占比49.28%;水利信息化工程投资2.36亿元,占比2.24%。
专栏3 靖远县“十四五”水利投资结构及投资方向统计表
市(州) | 县(区) | 投资 方向 投资 结构 | 农业灌溉 | 防洪提升工程 | 供水保障能力建设 | 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工程 | 水利信息化工程 | 合计 |
(略) | 靖远县 | 中央投资 | * | * | 94720 | * | 18880 | * |
省级政府投资 | 32994 | 45696 | 23680 | * | 4720 | * | ||
市县级政府投资 | ||||||||
国内贷款 | ||||||||
企业和私人投资 | ||||||||
利用外资 | ||||||||
债券 | ||||||||
其它 | ||||||||
合计 | * | * | * | * | 23600 | * |
第一节 补短板,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的中心思想,水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供水保障体系建设、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生态环境修复、水利信息化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着力补齐防洪、供水、水生态、信息化等方面突出短板,努力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一、实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
1.强化农业节水增效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结合旱作农业、特色农业发展,严格控制灌溉规模,以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基础,因地因水选择种植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高效益作物,选育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建立作物生育时期与天然降水相匹配的农业种植结构与种植制度,推进靖远县特色农业高效节水灌溉。
加强田间节水力度,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等技术,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加强现有灌区干支渠(沟)防渗、渠(沟)系建筑物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逐步恢复提高灌区输配水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十四五”期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现状的0.58提高到0.61以上。
2.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县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靖远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四五”期间,完成靖远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
3.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
提高再生水、雨水及苦咸水等非常规水利用水平,推动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非常规水的利用,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并严格考核。指导处理工艺改进、推广净化设备普及、调高非常规水资源处理达标等级,提高非常规水在工业、城市绿化、生态灌溉等方面的利用率。
专栏4 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
1.靖远县中型灌区更新改造项目 分别对靖远县东坪灌区、中堡灌区、河靖灌区、南川灌区、三合灌区、靖丰灌区、靖乐灌区、复兴灌区、沣泰灌区、永固灌区、发源灌区和黄土坡灌区等灌区渠系、泵站及配套建筑物进行更新改造。其中,改造渠道总长561km,改造管道22.73km,更新泵站4座、配套渠系建筑物491套。 2.靖远县刘川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 改造泵站18座;干、支渠加固维修及防渗衬砌5条,总长度29.623km;配套完善及更新改造渠系建筑物202座;对主干渠29座分水口建立测控一体建设,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改造。 3.靖远县沿黄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项目 改造加固干支渠道200公里,配套维修改造建筑物等。 4. (略) 靖远县双永灌区精准扶贫高效节水工程 永支渠松柏干管总长3.4 km,粮窖滩支管和蓆子滩支管2条支管总长约22.55km,新建50万m3调蓄水池2座。双龙干管总长约3.37 km,石羊川支管、城川支管、上塬支管和黄坪支管4条支管总长约16.5km,调蓄水池3座,其中赵家庄调蓄水池容积为5万m3,双龙调蓄水池容积为6万m3,黄坪调蓄水池容积为4万m3。黄坪支管设泵站一座。 5.靖远双永灌区支斗渠改造提升工程 改扩建斗渠36.58km,新建量水堰24座,新建节制分水闸560座、跌水560座。 6.靖远县刘川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及农田防洪工程 拟在刘川灌区围绕25座泵站、4处供水管线、33座渡槽、26座山洪渡槽等水利基础设施防洪及农田的防洪排洪进行规划,计划治理大小沟道56条158km,其中主干、南北干灌区河道开挖疏浚沟道13条97km;沟道砌石护岸14条41km;沟道砌石排洪渠19条20km;修筑砌石防洪坝156处,截水墙122处;改造干支渠排洪涵洞58座、山洪桥及山洪渡槽26座等。 7.靖远县刘川灌区坝吴东干区防洪及管道供水项目 规划砌护农田防洪渠33.19km,建设移民住宅区至农田机耕道路11.86km,建设灌溉管道41km等。 8.靖远县城黄河北岸城乡供水提升改造工程 在刘川、糜滩、三滩三个区域新建加压泵站6座、调蓄水池11座、各类阀井521座,埋设管道148.9km,维修支管67km,安装入户智能水表22000套等。 9.靖远县永新乡产业发展调蓄池工程 新建1座9.8万m3调蓄池及配套引水、输水、闸阀井等设施。 10.靖远县黄河北岸生态供水调蓄水库工程 新建取水泵站 1 座, DN450输水管线 5.428km,11.49万m3调蓄水库1座,Ф325出水管0.5km。 |
二、完善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体系
1.完善供水网络体系建设
“十四五”期间,在深度节水、全面节水、保障生态适宜用水的基础上,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全县供水网络体系,增强水资源的调配能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以通过宝泉水库、小型水库建设工程、水厂提升改扩建工程、供水管网延伸工程等为主,辅以实施农村人饮工程、水系连通工程、产业脱贫供水工程等,扩大骨干工程供水覆盖范围,增强县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完善供水网络体系,使供水工程互联互通,提高城乡供水保障程度。通过现有骨干工程供水管网延伸、引调水工程配套建设、地下水源置换工程,扩大以骨干工程为水源的农村人饮供水管网覆盖范围,置换水井等分散式水源。
专栏5 供水网络体系优化工程
1. (略) 靖远县宝泉水库工程 新建取水闸1座,改建引水明渠0.79公里,引水涵洞1座长0.28km,并联调蓄水库两座,供水管长8km,闸阀井31座,建设防洪护堤1.572km。 2.靖远县小型水库建设项目 新建小型水库5座,分别为库容120万m3水库一座、库容50万m3水库一座、库容30万m3水库一座和库容20万m3两座、合计总库容240万m3。 3.靖远县城东管网延伸工程(延伸覆盖全东湾片区) 实施靖远县城东管网延伸工程,延伸覆盖全东湾片区,通过改善水源,配备净水设备,管网改造提升、安装计量设施及水厂能力建设,提高靖远县城东片区供水保证率。 4.北湾镇水厂提升改扩建工程 改善水源,配备净水设备,管网改造提升、安装计量设施及水厂能力建设,提高北湾镇供水保证率。 5.靖远双永供水工程人饮净水厂 改善水源,配备净水设备,管网改造提升、安装计量设施及水厂能力建设。 6.靖远双永供水工程水泵机组更新改造工程 更新改造泵站水泵30台、重锤式液压蝶阀16台、多功能阀14台、手电两用蝶阀44台,软密封检修闸阀60台。 7.靖远双永供水工程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工程 改造升级17座泵站、变电所、水处理厂及信息化控制的设备及软件升级。 8.靖远县小型供水工程供水保障建设 改善水源,配备净水设备,管网改造提升、安装计量设施及水厂能力建设。 9.刘川人饮供水巩固提高工程 建设供水管线130km,配水管线130km,改造提水泵站6座,更换机电设备26台套,配电设备78面,增建调蓄水池9座,改造供电线路10km。 10.靖远双永供水工程主干管道、10kV配电线路改造工程 更换主干渠5kmΦ1000砼管道为钢管,改造更新主干渠10KV配电线路11.2km。 11.靖远双永供水工程人饮供水冻管改造、保温工程 主干1-4泵站、水厂、兴永3、5、7,双龙3、5泵站保温设施配置。 12.靖远双永供水工程主干渠水毁维修工程 水毁Φ1000砼管道维修260m,1#渡槽维修228m,砼挡水墙850m,浆砌石防洪墙480m,水毁坝头维修550m,钢筋砼防洪墙380m。 |
2.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靖远县突出“农村人饮优化”的总体思路,优先实施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供水工程等城乡骨干水源和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改造、水处理设施系统升级等,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饮用水水质达标程度、自来水普及程度和取用水便捷程度,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规模化、管理智慧化”建设。提升农村饮水水质保障能力。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及水源地保护,实施农村水厂升级改造,增设必要的调节设施,完善配套水质净化设施,提升水处理工艺水平,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专栏6 农村供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1.靖远县南川冬季产业扶贫供水工程 工程估算总投资为2483万元,规划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设计流量0.13m3/s,总装机495kw。主要建设改建泵站1座,拆除重建管理 房1座,新建泵站2座,新建进水兼出水池2座,新建压力管道3条35km,形成一套独立的输水系统,输水至灌溉区,为规划的5000亩冬季日光大棚管灌工程提供水源。 2.农村安全饮水供水工程 实施刘川节水高效农业管网供水二期之糜滩人饮改造工程、靖远北部八乡人饮第二水资源工程、糜滩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北湾农村安全饮水供水工程、大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东湾改水工程、平堡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三滩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双龙仁义农村人饮供水工程、兴堡子川农村安全饮水供水工程、河靖人饮工程和中堡人饮供水工程。对各工程水源、净水设备、供水管网、计量设施及水厂处理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靖远县农村人饮安全。 3.靖远县双龙镇产业脱贫供水设施提升工程 对已开挖2061.8m隧洞二次钢筋砼衬砌。 |
3.保障现代化灌区供水安全
通过农业调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不断迈进,针对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特点、用水要求,建设必要的调蓄设施、供水设施以满足现代化农业高标准用水需求。提升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能力,推进灌区供水专业化管理、信息化监控,提升运行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健全工程管理机构,完善工程良性运行体制机制,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管理运营模式。
专栏7 现代化农业供水保障工程
1. (略) 靖远县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 对靖远县中型灌排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更新改造泵站93座,更新安装机电设备195台套,安装信息化设备等,提高灌区泵站运行保障率。 2.靖远县刘川节水高效农业管网供水二期工程 新建泵站3座、安装机组12套、蓄水池6座,供水管道38km;增建水厂澄清池2组;增配主干泵站主机组6台、应急净水设备1套;完善各泵站附属工程等靖远县刘川节水高效农业管网供水。 3.黄河上游白银刘川灌区供水保障工程 新建工业及人饮调蓄水池各1座,加压泵站1座,水井及检查井156座,埋设管道88.5km。 4.靖远县沿黄临河泵站水毁修复工程 重建泵站50座,安装机电设备100台套。 5.靖远县兴隆乡小川、石羊川产业发展调蓄池工程 在小川、石羊川新建3座5万m3调蓄水池及配套引水、输水、闸阀井等设施。 |
三、实施防洪提升工程
建成以防洪水库为骨干、河道堤防为基础,山洪沟道综合防治为依托的点、线、面相结合的防洪安全保障工程体系。完善与《水法》、《防洪法》相配套的防洪法规体系,建立防洪区风险管理机制和防洪工程管理机制,完善水旱灾害防御系统,形成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为一体的防洪安全保障非工程体系。重点开展黄河干流、祖厉河、中小河流及山 (略) 和灌区安全威胁严重河段、洪道的治理。
1.积极开展河流综合治理
采取以防洪为主,结合防洪、景观、生态开展综合治理。推进黄河干流、祖厉河及其主要支流治理,巩固提升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开展以河流水系为单元的全河防洪治理。
2.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建设
完善提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优化自动监测站网布局,升级改造监测站点,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提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按照责任分工持续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按照确有所需、补齐短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对全县27条有防洪任务的山洪沟道开展综合治理。
3. (略) 防洪减灾能力
(略) 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河道断面生态化设计,有效利用洪水资源恢复河湖湿地,因地制宜设计亲水设施和景观元素, (略) 民亲水需求。
4.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
一是洪水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主要包括暴雨洪水调查分析、流域防洪能力复核评估与重点隐患排查、重点水库防洪能力评估及风险隐患排查、洪水灾害风险调查评估成果数据库建设。二是洪水风险图编制与风险实施分析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洪水风险图编制与完善、洪水风险实时分析平台建设。三是水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水文站网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水文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四是洪水灾害防御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山洪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动态预警指标建设、群测群防系统建设、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五是洪水灾害防御宣传教育。建设全县防汛信息服务、洪水灾害舆情监测和网络教育培训平台,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助能力。
专栏8 防洪提升工程
1.靖远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治项目 加密监测预警设备156处及乡镇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延伸工程18个。 2.靖远县冰道沟涝坝湾村段防洪治理工程 新建堤防、护岸共9.1km。 3.靖远县冰道沟南山尾村段防洪治理工程 新建护岸共6.5km。 4.靖远县冰道沟万家圈支沟段防洪治理工程 新建护岸共11.08km。 5.祖历河、城南沟防洪治理及入河口工程 新建高标准护岸15km,新建高标准堤防5km,新建其他临河设施桥涵等设施,整治沟道、河道10公里。 6.靖远县刘川灌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疏浚砌护主干、南北干灌区沟道14条52km,改造干支渠排洪涵洞49座、山洪桥及山洪渡槽26座等。 7.刘川灌区坝吴公路两侧安置点农田防洪和机耕道路工程 砌护农田防洪渠32.65km,建设移民住宅区至农田机耕道路9.3km等。 8.靖远县兴隆乡马尾沟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群众出行道路12km,综合治理沟道20km。 9.靖远县东升乡灰条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治理沟道长5.88km,具体措施为:新建防洪堤0.66km,新修护岸6.29km,护脚3.32km,陡坡2座,新建农桥2座,跌水6个,过水路面1处,拆除重建农桥3座,设置金属护网7.56km。 10.黄河干流靖远县段防洪治理工程二期 规划新建黄河护岸及堤防59.57km。其中:平堡镇段5.1km,北湾镇段11.57km,乌兰镇段6.5km,糜滩镇段3.88km,东湾镇段3.98km,三滩镇段0.66km,石门乡段6.98km(另坝滩段1.46km待定),双龙镇段11.44km,兴隆乡段5km,县城段高标准堤防3km。 11.靖远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治理中小河流11条,新建护岸或堤防300km(单侧),疏浚治理沟道165km。 12.靖远县山洪沟道治理工程 在全县32条山洪沟道新建护岸及堤防403km及附属工程。 |
四、加强水生态环境修复
为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略)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生态要素分布和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水生态安全涉及水利的相关领域,因地制宜地开展水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1.加强江河源头水源涵养
以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重点,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水域涵养状况,划定水源涵养区范围。系统开展重要水源地保护情况的调查摸排工作。实施水源专项执法行动,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设项目的清拆力度,严肃查处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严格生态功能管控,实施封育保护及自然修复、人工林草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提升源头区水源涵养能力。
2.加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
通过增容水源涵养空间、封育封禁、降低人类活动干扰、水土流失治理、清理整治规范化运行涉水建筑物、保护水环境等措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内容以封育保护为主,设网围栏,保护草场,采取植树种草措施促进沙化土地植被恢复,完善农田防护林,对水土流失区域实施综合治理。
3.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通过实施高效节水、水源置换、种植结构调整、退减灌溉面积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修复超采区。对城乡供水水源为单一地下水水源且具备水源置换条件的区域,适度退减地下水,作为应急储备。发展滴灌和高标准低压管道灌溉,适度发展设施农业。减少耗水较高作物的种植面积,改种耗水较少的耐旱性农作物或与当地雨热同期生长的农作物。大力推进外调水工程实施, (略) 城乡生活、工业地下水源,退减地下水开采量,原水源转为应急备用水源。
4.实施河湖治理与修复
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在主要河湖水域岸线确权划界工作基础上,依据划定的水域岸线管理保护范围,确定水域岸线生态空间功能定位和保护权责,合理划定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边界,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可根据实际条件将保护范围建设为生态廊道,在城镇及郊区河段建设滨河公园、郊野公园等,增加亲水空间,提升河湖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强河湖生态水量保障。确定祖厉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等重点河流的生态流量。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节水、补水、调度等措施,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有效保障生态流量。通过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和合理减少农田配水面积,降低当地水开发利用程度,同时通过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进一步提高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程度。加强水利设施生态流量保障。加强工程生态流量监管,对不能按要求下泄生态基流的阻水建筑物限期整改,部分未建设下泄设施的涉水建筑物安装不间断、永久性泄水设施,加强监管,确保生态基流达到要求。强化工程调度管理,加强多库联合调度,合理安排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过程,提高河流纵向连通性,满足重点断面的基本生态流量需求。退还挤占的生态用水。按照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原则,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实施更为严格的节水措施,从源头降低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结合适度的外调水实施生态补水,逐步退还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用水。因地制宜开展河湖生态综合整治、水生态修复、连通补水等措施,改善和提升河流水环境。
5.大力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根据保障农村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等要求,统筹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多项水利措施,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选择沿河村庄人口较多、河道淤积堵塞严重、水生态问题突出的河流,整合相关部门资源,集中连片统筹规划,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样板,带动当地生态旅游业,促进靖远县乡村振兴,建设“水美乡村”。
6.推进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重点乡镇逐步具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等措施,大幅削减污染负荷。强化现有入河排污口综合治理,排查沿河排污口,分类采取排污口关闭、调整、改造及规范化建设。
7.全面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加强靖远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对未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尽快开展水源地划分,对已划分保护区范围的饮用水水源地,依法清理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污口和各类养殖户,实施水源地安全警示、隔离防护、水质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水源地实施封闭管理。对新建水源地,结合水源建设同步实施水源地保护。
专栏9 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1.祖厉河靖远段水质保障和生态修复工程 新建42km生态护坡,新建生态河道、雨水海绵渗滤工程,两岸种植生态林;新建污染河水处理能力为*m3/Dde G-BAF水质净化工程、5座3*100m的合页8坝工程;建面积共计*m2的生态氧化塘自然湿地系统。 2.靖远县黄河水域岸线水生态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 通过退田还湖、拓宽恒丰渠、民生渠等自流灌区渠道、开挖疏浚拓宽排碱渠,优化水系连通,恢复黄河湿地功能区1.5万亩,发展旅游观光湖,提升黄河整体品位;发展湿地湖区水产养殖,在两岸闲置荒芜面山山及小沟道发展微灌经济林5万亩,配套景观建筑及林间道路50km,新建建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等防护设施其他附属建筑物。 3.靖远县城黄河北岸生态治理供水工程 建设供水主管道160km,加压泵站6座,蓄水池16座,供电线路15Km、布设滴灌15万亩等。 4.靖远县哈思山生态修复保护及地下水综合利用工程 迁移部分养殖场、农户,划定哈思山生态保护范围,新建地下水收集水池40座,种树育林3万亩,使哈思山成为靖远县的一页“肺”和巨大水源地。 5.靖远县双龙镇黄坪生态修复涵养水源工程 整治、修复黄坪村2万亩土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铺设生态用水供水管道14.73km。 6.靖远县大芦镇王家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规划新修坝地10hm2,配套田间道路8km,栽植水保林220hm2,封禁治理170hm2,新修小型泵房2座,新建蓄水池1座,配套滴管系统1处。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km2。 7.祖厉河流域靖远段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新建护岸14km,堤防5.5km,建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等,在流域内水土流失重点支沟沟道内及河道两侧面山种植经济林、苜蓿草场,发展牧草业滴灌喷灌,设立禁牧区、轮牧区,逐步恢复区域生态。工程总体布置呈线面结合方式,通过干流及主要支流治理及面山绿化固土,达到涵养水源、固土保土的目的。 8.靖远县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小流域治理2处,整治沟道,营造经济林、水保林、建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等等,改善区域水土流失。 9.靖远县碱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整治沟道,新修梯田、道路,种植水保林、经济林,建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等等,治理水土流失。 10.靖远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整治项目 新建取水枢纽1座,配套开挖修建引水渠道1条;建沉沙池2座,配套建机排沙U型渠1条;新建输水隧洞395m;整治东升街排洪沟,建与道路并行的地下输水箱涵1400m;新建和改造利用穿路涵洞各4座;建灌溉回归水排水沟2条3900m,在排洪沟下游段建规模为760m3/h提水泵站1座,从靖乐渠提水,并在沿线新建14座水堰,在排洪沟内形成水体景观;建山体截洪沟1条;靖乐渠整治8500m。 11.靖远县渠系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优化改造全县8处自流灌区渠系,高标准改造衬砌干渠37.1km,支渠83.3km,安装渠道防护网121km;新建改造8处渠首,建灌区历史人文景观暨农耕灌溉文化广场8处,种植景观林木、花卉16.1万株,新建改造各类沿渠机耕农路56.8km;开挖各类排碱渠150km,清淤改造各类排水排碱渠道88.8千米。 12.靖远县祖厉河流域入河口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河道垃圾清理10万吨,新建生态护岸11.74km,建设生态沟渠5.2km,生态隔离带0.27平方公里。 13.黄河流域靖远段石板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新建堤顶路 60.36km;新建泵站7座,扩容泵站 2 座;铺设输水管网95.87km;新建蓄水池 14 座,沟道治理 24km。 |
五、启动智慧水利建设
1.加快智慧水网建设
遵循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落实水利网信工作“安全、实用”总要求,按照“一张网、一标准、一中心、一平台、一大脑”,结合灌区现代化改造,加快建设“感知广泛、处理高效、协同智能、安全可靠”的智慧水网。其中“一张网”为涵盖水资源、水生态、水灾害、水工程,天地一体化的全面感知监测网,“一标准”为一套统一的规范标准体系,“一中心”为水利大数据中心,“一平台”为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一大脑”为覆盖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安全保障、水生态安全保障、防洪安全保障的流域数字模拟、分析计算、决策支持的多功能解析决策脑。
专栏10 智慧水利建设
1.靖远县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 进行取水口、排污口改造,建设计量设施及取水信息采集、监控调度系统、管理基地等。 2.靖远县13处万亩灌区信息化节水项目 购安信息化水位控制系统及量水设施,构建灌区信息化智能管理体系。 |
2.推进全面感知监测网建设
一是建设河流湖泊全面监测网。参照发达 (略) 和智慧行业建设的做法,在现有水文监测站网基础上,对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的水量、水质进行全面监测,推进河湖长制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江河湖泊日常监管能力和防汛抗旱预警预报水平。二是建立水资源管理全面感知网络。对重要水源地、规模以上取用水户、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行政区界河流断面进行水量、水质监测全覆盖。三是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测感知网。对水库、引调水工程、重要堤防、重要闸坝(节制闸)、规模以上泵站、大中型灌区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监测感知。四是建设水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对生态流量下泄状况、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等进行全面监测。五是加强感知能力建设。在已有的地面监测站网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和手段,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提高感知能力和技术水平。
第二节 强监管,提升水利行业监管水平
围绕水资源、江河湖泊、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依法治水等重点领域,针对涉水事务监管薄弱环节,强化重点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监管,全力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实现强监管有依据、有规则、有手段、有队*、有保障。
一、强化水资源监管
1.加强河流水量统一分配调度
完成祖厉河及其主要支流新一轮水量分配,合理确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提出河流生态水量目标,加强生态水量调度与监管。
2.强化区域取用水管控
全面落实《 (略) 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新增取水审批和延续取水评估,落实取水许可、用水计划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启动县域内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工作。建立覆盖主要用水对象的先进用水定额体系,将节水约束性指标纳入各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3.协作推进水资源保护
加强与其他涉水单位的协作配合,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推进入河排污口综合治理,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共同推进河流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入河排污口规范管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
二、强化河湖监管
1.持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建设,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略) 、市节点要求,全面建立湖长制,深入推进河长制各项任务落实,全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梳理编制全县河流沟道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集中将全县河流、河道、河岸内的“脏、乱、污、堵”纳入重点拆违治乱对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治理成效显著。完善联合执法体系,与环保、国土、公安、城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机制,持续加大河道执法和惩处力度。
2.夯实河湖长职责
严格落实《 (略) 河湖长制督察方案》和河湖长考核制度,通过进驻式督察及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严管、严督察、严问责,督促各级河湖长切实履职尽责。充分依托河湖长制平台,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依法整治河湖乱象,坚决遏增量、清存量。
3.加快实施水生态空间管控
完善涉水生态空间的划定,划定河湖水域岸线管理范围,编制靖远县重要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完成水利基础设施空间规划。
4.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河湖长制工作,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监督者”。加强公示牌规范设置、日常维护与信息更新,严格落实河湖监督举报制度,畅通各级监督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河湖违法行为。
5.加强河湖执法监管
加大河湖日常巡查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行政执法,加强协调联动,通过行业执法、专项执法、部门联合执法,依法严肃查处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影响河道安全等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三、强化水土保持监管
坚持依法审批管理,切实规范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提高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效率,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对不符合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的生产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有效防控人为水土流失,严肃查处各类水土保持违法行为。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和地方管理部门履职督查,确保水土保持监管不缺位、失位。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理、公众参与、村民自建、设施管护等制度。探索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群众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四、强化水旱灾害防御监管
加强洪水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洪水风险图和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与风险实施分析平台建设、水利工程防汛调度、洪水灾害防御宣传教育等。加强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的联合会商和分析研判,为暴雨洪水防御、水工程调度提供可靠依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跟踪督办落实到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健全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干部党员包群众的“包保”责任制体系,做到行政责任人、监测负责人、信息报送人、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六落实”。
五、强化水利工程监管
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监督方位、监督内容、监督职责、监督程序与方式以及责任追究等,推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严厉打 (略) 场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深化水利建设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监督事权。全面总结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不断强化管护和资金保障机制落实,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建立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强化重大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加大事故督导和责任追究力度,发挥稽查职能,创新稽查方式方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稽查成效促进各项管理升级。
六、强化依法治水监管
研究制定生态补偿、节约用水激励、生态用水保障等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依法治水的政策依据。不断推进水利行业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和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水利与公安、国土、环保、建设等部门的联动执法。
第三节 促改革,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
针对靖远县水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主要制约因素,充分 (略) 场的协同作用,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水利改革发展瓶颈。
一、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水利“放管服”改革工作,确保放到位、管得住、服务好。结合“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积极转变服务观念,依托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推进水利政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对接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系统和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等工作,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进“减证便民”工作,优化水利营商环境。
二、深入推进水权改革
深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落实县区、灌区(乡镇)、用水户协会、用水户五级水权管理体系。吸取其他流域水权改革经验,逐步建立“规则清晰、流转顺畅、监管有力”的 (略) 场交易平台。鼓励水权流转,推动流域、区域、行业、用户间的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水权确定后的新增用 (略) 场购买水权,用水权流转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着力推进水价改革
完善城乡水价形成机制,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对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和累进征收水资源税制度,对高耗水特种行业从高确定水价和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倒逼用水主体主动节水。在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四、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模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鼓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自建、自管、自运营”。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队*承担工程养护和河湖管护。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五、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
积 (略) 市资金对地区水利发展的支持,落实好土地出让金10%用于水利发展的政策,扮好政府投资的主导角色,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水利建设,探索推进PPP水利项目。探索建立河道砂石资源有偿开采制度,通过拍卖、有偿出让等手段,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收益渠道,补充水利发展资金,逐步提高水利行业自我良性发展的能力。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对规划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分解“十四五”规划水利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全县各部门协作配合、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逐级落实的工作格局。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
第二节 深化前期工作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统筹谋划水利项目,加强对规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建设中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和阶段性重点任务的推进,建立水利发展项目储备机制。围绕规划提出的重大工程, (略) 水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争取利用水利发展“政策叠加”机遇期,保障前期工作质量和进度。抓好项目环评、用地预审等要件办理,协调解决征地移民中的重大问题,积极落实建设条件。
第三节 拓宽投资渠道
要把水利建设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中央水利建设资金,强化财税政策支持, (略) 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拓展水利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建设发展投资需求。优化水利建设投资结构,充实重大项目储备,在优先保障重大水利工程投资的基础上,加大国家节水行动、重点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第四节 严格考核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目标考核制度,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评估机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加强对规划目标指标实施进展监测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督办,分析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升规划的适应性。定期利用多种公共媒介公布规划实施情况,提高公众参与度。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靖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