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万荣县文 (略) 年开采300万吨白云岩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批。为保证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31日-2024年2月2日(3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三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359-*
通讯地址:万荣县政务大厅43号窗口
邮 编: *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报告编制机构 | 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万荣县文 (略) 年开采300万吨白云岩生产线建设项目 | (略) 万荣 县汉薛镇东文村东北方向3km处东文矿区 | 万荣县文 (略) | 山西宏洁 (略) | 建设规模:年开采300万吨白云岩生产线。 | 项目在建设过程和日常运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整治“六个百分百”措施;禁止使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对焊接烟尘设置多个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进行收集净化处理;选用低 VOCs 含量和*醛含量合格的水性涂料或装饰材料。运营期对矿石采场钻孔、爆破、采掘、装载和运输等环节无组织扬尘采取定期清扫路面,洒水车洒水抑尘,严格管理运输车辆等措施;矿石给料、粗破和渣土石筛分环节粉尘、中碎车间振动给料、破碎环节以及渣土砂仓进、出料环节粉尘、筛分车间振动筛分环节和除尘灰收集缓冲仓进、出料环节粉尘、5 座成品仓出料散装外售环节粉尘经集气罩或集气管道收集之后收集之后由管道汇总进入除尘效率≥99.5%的脉冲袋式除尘器进行处理,经排气筒达标排放。5座成品仓仓顶进料口各设置 1 个全密闭彩钢结构进料间,进料环节粉尘经集气管道收集之后各进1 台除尘效率≥99.5%的仓顶脉冲袋式除尘器(共5台)进行处理,经排气筒达标排放。各工段之间物料输送全部采用全密闭式皮带输送廊道输送物料。食堂配套安装 1 台风量为2000m3 /h、去除率≥60%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治理,经专用烟道排气筒引至屋顶达标排放。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现场生活废水经收集沉淀之后直接回用于施 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等其他施工废水同样经收集沉淀之后直接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运营期初期雨水经沉淀后全部用于矿石采场洒水抑尘,15min后雨水由矿区内排水沟渠沿矿区道路右侧排水渠排出厂区外;职工食宿区生活废水经隔油设施和化粪池沉淀之后与矿区和加工区生活废水经沉淀池简单沉淀之后直接用于厂区道路洒水抑尘;所有厕所均为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周边农 田施肥;车辆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冲洗废水同样经循环沉淀池沉淀之后继续回用于车辆冲洗用水。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机械设备在施工棚内进行;运营期优先选取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全部置于密闭生产车间内并安装基础减震垫,室外风机等高噪设备安装隔声罩。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之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对所有建筑垃圾首先考虑回收综合利用,钢筋、钢板等废弃钢材边角料分类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及弃土要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运营期矿山开采表土剥离过程中产生的表土全部经收集之后一部分直接清运至 (略) 采矿场进行复垦,剩余部分对本矿区采场进行复垦;渣土石收集之后部分直接用于矿区垫路基,修路用或直接作为建材出售,部分排入项目设置的专用排渣场内存储,最终作为山体进行复垦绿化;爆 (略) 负责在爆破工作完成后当场直接收集清理干净,并及时清运出厂;除铁工序产生的铁矿石,统一收集之后定期外售当地铁矿冶炼工厂综合利用;除尘灰设置1个除尘灰收集缓冲仓,其他工序除尘设施运行过程产生的除尘灰由人工采用机械设施定期清理,全厂所有除尘灰清理收集之后直接与最小规格白云岩砂石粉成品混合作为产品外售出厂;各区域生活垃圾经收集之后全部定期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设置建设1个15m2一般工业废物贮存间,对可回收利用的全厂所有一般废弃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收集之后定期外售当地废品收购站进行综合利用;各沉淀池或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废水(雨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全部经收集自然脱水干化之后作为一般固废和生活垃圾一同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在维修库房内建设1座15m2危险废物贮存间进行收集贮存,废矿物油经收集贮存之后定期交由有对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并在处置运输危险废物前与该有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协议。 (五)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全厂各类风险防范措施,并定期开展相关应急演练工作。 (六)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污染防治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按要求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 (七)加强公众沟通和科普宣传,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及时公开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