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苍溪生态环境局审议,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23日至2024年5月29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39-* 地址:苍溪县陵 (略) 东段生态环境局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苍溪县白桥水库灌区续建与现代化改造项目 | (略) 苍溪县白桥镇、东青镇、百利镇 | 苍溪县白鹭湖事务中心 | 成都 (略) | 本项目投资9600.*元,整治2条干渠和11条支渠,总长61.88km,其中整治干渠23.4km(全部为渠道输水),本次共整治11条支渠(整治支渠38.48km(其中10.212km为渠道,其他支渠28.268km全部改为管道输水),整治、新建渠系建筑物共1093处。本次设计改善灌面2.*亩,恢复灌面2.72亩。 | (1)废气:施工期定期洒水降尘,定期清扫;清洗进出车辆,加盖运输,控制车速,严禁超载;采用湿法作业,大风天气停止作业;集中堆存建筑材料,四 (略) 围挡;集中堆放开挖土石方 (略) 覆盖,及时清运和回填;废气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结束。 (2)废水:施工期项目施工段工区修建隔油池、沉淀池,用于收集处理施工废水,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混凝土养护用水自然蒸发,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农户已建化粪池/旱厕收集预处理后用于周边农肥。 (3)噪声: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设置围挡等,加强现场管理,进行文明施工。 (4)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建渣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场,本项目开发土石方均回填,无弃方产生。 |
2 | 苍溪县文林水库新建小型灌区项目 | (略) 苍溪县岳东镇、歧坪镇 | 苍溪县防汛抗旱减灾事务中心 | 四川环川盛达 (略) | 本项目投资1453.*元, (略) 苍溪县岳东镇、歧坪镇整治文林水库灌区项目,拟对文林水库灌区已建干渠9.83km进行改造,改渠道为管道,并新建管道15.36km(其中:左支管道7.9km,右支管7.46km),涉及山溪排水沟40处,各类阀门56套,首端计量设施1套。。 | (1)废气:施工期定期洒水降尘;涉及敏感点施工段设置围挡。 (2)废水:各施工工区分别修建1个10m3的沉淀池(共3个)收集处理试压废水及车辆机械清洗废水引至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现场洒水降尘等不外排;混凝土养护废水因产生量较小,自然蒸发,所以不需特殊处理;生活污水依托租赁居民房现有的处理设施(化粪池)处理后用于施肥。 (3)噪声: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夜间不施工,加强现场管理,进行文明施工。 (4)固体废物:施工工区设置若干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建筑垃圾尽可能重新利用,不能利用应集中堆置,及时清运。 |
3 | 苍溪县新建小型灌区项目 | (略) 苍溪县元坝镇、永宁镇、漓江镇、亭子镇、陵江镇、东青镇 | 苍溪县防汛抗旱减灾事务中心 | 四川川利全 (略) | 渠道维持原渠线布置,本次拟对70.5km长的9条干支渠以及2条支渠进行整治。其中整治明渠长33.19km,新建放水支管长 37.31km。整治分水闸14座,整治、新建泄水闸67座,整治、新建山溪渡槽18处,整治隧洞3处,整治人行桥52座,整治机耕桥13处,整治、新建放水洞80处,新 (略) 27.92km,新建倒虹管2处,拆除重建渡槽1处,拆除重建提灌站1处。 | (1)废水: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工地洒水降尘等综合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利用现有居民卫生处理设施收集处理。 (2)废气: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和机械废气,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定期对地面洒水严格控制扬尘;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施工车辆实施限速行驶;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 (略) 面硬化、出入车辆冲洗、车辆密闭运输;合理规划运输通道, (略) 段。 (3)噪声: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和工艺;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违法施工;合理 (略) 线和时间;靠近噪声敏感点的打围作业;合理安排工期,尽量缩短工期。 (4)固体废物:程弃渣用于渠道两侧回填利用。在施工区设置专门的垃圾站收集生活垃圾,定期将生活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5)生态:施工期主要采取施工材料及裸土临时覆盖、截排水沟等工程防护措施、边坡绿化措施、临时工程施工场地截排水沟措施、水土保持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