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4年2月18日我局拟对9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2月18日-2024年2月2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996-*
传 真:0996-*
通讯地址: (略) 高质量发展检验检测中心
邮 编:*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略) 年产5万立方米人造板加工厂建设项目 | 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轮台产业基地 | (略) | (略) 众联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轮台产业基地,项目区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东经84°20′59.080″,北纬41°46′48.147″,总占地面积33103.60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422.79平方米。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新建生产车间1栋10951.97平方米、库房1座8140平方米、倒班宿舍1栋1432.8平方米、门卫室1间40平方米、锅炉房1栋260平方米、危废暂存间1栋84平方米,其中在生产车间内建设生态板生产线10条、建筑模板生产线8条,库房用于原料和成品储存,锅炉房内建设1台4吨/时的生物质锅炉和1台3吨/时的生物质锅炉(备用),配套建设633.05平方米的消防水池、15立方米的隔油池、24立方米的化粪池及其他基础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生态板1万立方米、建筑模板4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59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9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34%。 | 废气:施工期做好人员及车辆管理,加强施工燃油机械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行,控制燃油废气排放,保持场地车辆畅通,工地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落实好施工场地“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场界颗粒物浓度须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相关限值要求。运营期生物质锅炉烟气由袋式除尘器+双碱法烟气脱硫后经1根35米高烟囱排放,生物质锅炉烟气参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表2新建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调胶、涂胶、热压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有组织*醛、非*烷总烃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厂内无组织非*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中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投料、锯边、砂光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有组织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厂界无组织*醛、非*烷总烃、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食堂餐饮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中表2小型要求。 废水:施工期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施工期不设置施工营地,无生活污水产生。运营期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沉淀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轮台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回用,施工建筑垃圾有施工单位或承建单位作为筑路材料和厂区土地平整使用,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袋式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外售水泥厂作为原料使用、废滤袋运至巴州危废(固废)处置中心工业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废腻子粉包装袋、废边角料、废生物质成型颗粒包装袋、炉渣、脱硫石膏等收集后外售建材厂作为原料使用,脲醛树脂胶粉包装袋、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油桶、废氢氧化钠及废氢氧化钠包装袋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957-2023)的相关要求。 噪声: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排放限值。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防沙治沙: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加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施工扬尘污染,加强施工车辆的管理,合理确定施工期运输路线,避免车辆随意碾压破坏地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及时进行整治、恢复,减轻水土流失,使其受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
2 | 新疆 (略) 年产5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 | 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丰循环经济产业园 | 新疆 (略) | 新疆化 (略)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丰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5°22′54.96″,北纬41°48′7.69″,总占地面积59859.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77.5平方米。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新建车间4座共4158平方米、控制室1座108平方米、泵房1座84平方米、办公楼1坐646平方米、综合楼1座790.5平方米、库房4座共1943平方米及罐区1048平方米,其中一车间(二羟基蒽醌生产车间)1056平方米设置有缩合釜、水解釜、真空降膜塔各9台、熔化池、压滤机各3台、导热油炉、闪蒸干燥塔各1台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二车间(二氨基蒽醌生产车间)1056平方米设置有氨化釜、抽滤桶12台、耙式干燥器1台以及各种缓冲罐,三车间和四车间各1023平方米为预留车间;库房包括*类钢架结构原料库1座600平方米、*类钢结构原料库1座200平方米、全封闭成品库1座1023平方米及危废贮存库1座120平方米,罐区主要设置20%氨水、液碱储罐、100立方米发烟硫酸储罐各1座及100立方米中水罐3座。项目建成后预计生产年产5000吨1,4-二羟基蒽醌,其中2000吨用于生产下游产品1,4-二氨基蒽醌,年产量2000吨。项目总投资1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53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9.57%。 | 废气:施工期做好人员及车辆管理,加强施工燃油机械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行,控制燃油废气排放,保持场地车辆畅通,工地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落实好施工场地“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场界颗粒物浓度须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相关限值要求。运营期车间工艺废气主要来自反应釜废气,一车间主要包括颗粒物、有机废气、硫酸和氯化氢收集通过布袋除尘+二级降膜吸收+二级碱液吸收+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标后经25米高排气筒排放,二车间主要废气是氨和颗粒物经收集通过布袋除尘+二级水喷淋吸收处理达标后经25米高排气筒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组织颗粒物、HCl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表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酚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表6排放限值,NMHC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表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导热油炉采用电加热;锅炉采用天然气清洁燃料,燃气锅炉废气中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污水处理站采用经抽气集气后进行碱吸收+生物除臭处理达标后15米高排气筒排放,污水处理站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标准值;储罐采用氮封+呼吸阀+呼吸气收集入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危险废物贮存库废气收集入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厂界处颗粒物、氯化氢、NMHC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硫酸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厂区内无组织NMHC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表A.1厂区内无组织排放限值,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新改扩建二级标准。 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全部用于施工现场喷洒抑尘,不外排;生活污水可排至环保厕所,粪便污水定期清掏后拉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结束后拆除。运营期生产废水经预处理“中和+蒸发分盐”+“调节池+Fe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和清净下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直接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固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至垃圾箱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运至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污泥、废活性炭、蒸馏残渣、废矿物油等集中收集至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 (略) 接收处置,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 噪声: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排放限值。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防沙治沙: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加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施工扬尘污染,加强施工车辆的管理,合理确定施工期运输路线,避免车辆随意碾压破坏地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及时进行整治、恢复,减轻水土流失,使其受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
3 | 新疆亿 (略) 螺旋钢管生产线项目新建X射线探伤装置 | 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门关经济工业园迎宾东路南侧新疆亿 (略) 厂区内 | 新疆亿 (略) | 乌鲁木齐星辰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门关经济工业园迎宾东路南侧新疆亿 (略) 厂区内,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5°43′27.02″、北纬41°51′03.66″,本项目不新增占地面积。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在新疆亿 (略) 5#螺旋钢管车间内新建1间X射线探伤室;包含操作室、探伤室,探伤室内设置一套X射线探伤装置开展室内探伤。项目总投资11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1万元,约占总投资的71.7%。 | 此项目仅涉及设备安装,施工期仅涉及少量设备安装垃圾,因此不对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放射性污染:运营期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开机时产生X射线,关机即消失,正常工况下,开机时产生的X射线分为有用束、泄露辐射和散射辐射,因此,在正常工况下,主要污染物为漏射和散射的X射线,探伤室四侧墙体采用450mm混凝土+250mm混凝土(密度1950~2500kg/m3),顶板采用450mm混凝土(密度1950~2500kg/m3),工件进出防护门、维修门及人员进出防护门采用10mmPb门,以减少漏射和散射的X射线对周围环境及人员的影响,工作时巡检人员穿戴铅防护用品,辐射工作人员进入监督区域时应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同时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枪式X-γ巡测仪,定期测量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或环境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包括操作人员工作位置和周围毗邻区域人员居留处,探伤室四周最大辐射剂量率执行《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17-2022)及《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中“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μSv/h”的要求,辐射工作人员的最大周受照剂量和公众成员的最大周受照剂量执行《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17—2022)及《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中“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100μSv/周,对公众不大于5μSv/周”的要求。 废气:运营期设备运行过程中空气在X射线的作用下,会使空气电离产生微量臭氧、氮氧化物,设备运行结束后,由于空气电离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为微量,所以使用机械通风系统将探伤室内的气体排出,辐射工作场所室内的臭氧、氮氧化物的1小时平均浓度应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中的要求。 废水:运营期采用数字化终端成像系统,完成扫描后立即显示在显示终端上,不涉及使用定影液、显影液,不产生废水;产生的生活废水依托现有化粪池收集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后定期清 (略) 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固废:运营期采用数字化终端成像系统,完成扫描后立即显示在显示终端上,不涉及使用胶片等显影材料,不产生固体废物;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依托厂区垃圾处理设施集中收储,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噪声: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4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生态环境监测站迁建项目 | 第 (略) 孔雀西路高质量发展检验检测中心4层、5层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生态环境监测站 | 新疆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 (略) 孔雀西路高质量发展检验检测中心4层、5层,项目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5°40′24.278″,北纬41°51′23.086″,项目依托第 (略) 高质量发展检验检测中心楼栋进行建设,总建筑面积511.455平方米。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依托第 (略) 高质量发展检验检测中心楼栋第四层、第五层进行建设,第四层为办公区,使用面积110.56平方米,第五层为试验区,使用面积为400.895平方米,实验区设置样品室、外采设备间、光谱室、天平室、纯水制备间、无氨室、大型仪器室、高温室、库房、危废暂存间、一般固废暂存间、理化室、危险品室和一般药品室等,理化室设置酸碱调节罐1个。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万元,约占总投资的8.5%。 | 此项目仅涉及简单装修和设备安装,因此不对项目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进行重点分析,且施工期污染会随着项目建设完成随之消失。 废气:运营期产生的实验废气氯化氢、氮氧化物及硫酸雾由理化室通风橱和无氨室集气罩统一收集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1根23.5米高的排放口排放,因排气筒高度未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有组织废气排放速率标准限值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严格50%执行,无组织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限值。 废水:运营期实验器具清洗废水经酸碱调节罐中和后与生活污水和纯水制备废水直接通过管网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三级标准。 固废: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至垃圾箱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废离子交换树脂更换后收集于树脂包装袋中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由生产厂家回收再利用,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实验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废弃检测样品、失效化学药剂、废试纸、废纱布、废试剂包装袋、破碎玻璃器皿等均使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 (略) 接收处置,实验废液(实验器具初洗水)采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 (略) 接收处置,废活性炭更换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 (略) 接收处置,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 噪声: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
5 | (略) (略) 30万方环保搅拌站项目 | 第 (略) 迎宾路与拥军路交汇处 | (略) (略) | 新疆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 (略) 迎宾路与拥军路交汇处,项目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5°38′1.809″,北纬41°52′22.125″,项目总占地面积14328.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0.4平方米。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新建搅拌机楼2座1000平方米、原料库1座3300平方米、办公生活楼1座300平方米、库房1座20平方米、实验室1座200平方米及机修库1座60平方米,其中建设2座搅拌机楼、2条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原料库用于存放砂石料和添加剂,建设容积15立方米防渗化粪池1座、容积50立方米循环水池1座、200吨水泥筒仓4个、200吨粉煤灰筒仓2个、200吨矿粉筒仓2个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1%。 | 废气:施工期做好人员及车辆管理,加强施工燃油机械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行,控制燃油废气排放,保持场地车辆畅通,工地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落实好施工场地“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场界颗粒物浓度须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相关限值要求。运营期砂石料上料口位于密闭的原料库房内,库房内无组织颗粒物自然沉降,各筒仓安装仓顶脉冲布袋除尘器,筒仓废气经仓顶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呼吸阀排放,搅拌机进料及搅拌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砂石料堆放于全封闭原料库房内,有组织粉尘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2中水泥仓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颗粒物有组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厂界无组织排放粉尘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3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中表2小型要求。 废水:施工期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现有设施处理及排放。运营期搅拌机及罐车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通过管网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回用,施工建筑垃圾有施工单位或承建单位作为筑路材料和厂区土地平整使用,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除尘器粉尘直接回落至筒仓和搅拌机内回用,搅拌机楼内沉降粉尘定期清扫收集后回用于生产,沉淀池少量砂石作为原料回用,实验室废混凝土砌块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一般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维修废机油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957-2023)的相关要求。 噪声: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排放限值。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防沙治沙: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加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施工扬尘污染,加强施工车辆的管理,合理确定施工期运输路线,避免车辆随意碾压破坏地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及时进行整治、恢复,减轻水土流失,使其受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
6 | (略) 新建34团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 第二师34团3连218国道旁 | (略) | (略) 众联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二师34团3连218国道旁,项目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7°45′29.057″,北纬40°36′27.014″,项目总占地面积127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20.53平方米。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新建搅拌机楼1座3597平方米、砂石料仓库1座1950平方米、综合服务用房1座1539.24平方米、设备用房1座1200平方米、洗修间50平方米、值班室50平方米、附属用房127.29平方米,其中搅拌楼内设置1条混凝土生产线和3平方米控制室1间,综合服务用房内设置办公室、宿舍、实验室、危废暂存间、食堂、洗车间、公共卫生间等,建设水泥筒仓3座、粉煤灰筒仓1座、矿粉筒仓1座、外加剂罐2座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0万立方米混凝土。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17%。 | 废气:施工期做好人员及车辆管理,加强施工燃油机械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行,控制燃油废气排放,保持场地车辆畅通,工地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落实好施工场地“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场界颗粒物浓度须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相关限值要求。运营期筒仓上料废气收集后进入袋式除尘器净化处理后经筒仓顶部排气口排放,混凝土拌和区废气经风机收集废气并经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搅拌楼、上料仓及砂石料仓库全部为密闭仓库,采取定期洒水抑尘的措施减少无组织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组织粉尘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2中水泥仓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颗粒物有组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厂界无组织排放粉尘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3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中表2小型要求。 废水:施工期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盥洗废水用于厂区泼洒抑尘,其他生活污水设置临时防渗旱厕进行收集。运营期搅拌机及罐车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混凝土试块养护废水收集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沉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及34团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后,由吸污车拉运至34团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弃土用于地基回填和厂区平整,不外排,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除尘器除尘灰和沉淀池砂石作为原料回用,滤芯除尘器废滤芯、袋式除尘器废滤袋及废混凝土试块经统一收集后送巴州危废(固废)处置中心工业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沉淀池少量砂石作为原料回用,实验室废混凝土砌块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一般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废润滑油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957-2023)的相关要求。 噪声: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排放限值。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因北厂界离218国道较近,北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要求,东、西、南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防沙治沙: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加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施工扬尘污染,加强施工车辆的管理,合理确定施工期运输路线,避免车辆随意碾压破坏地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及时进行整治、恢复,减轻水土流失,使其受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
7 | (略) (略) 搅拌站建设项目 | 第二师33团20连东北侧750米处 | (略) (略) | (略) 众联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二师33团20连东北侧750米处,项目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31′10.401″,北纬42°8′37.772″,项目总占地面积13608.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18.01平方米。项目为新建工程,分2期进行建设,一期项目主要新建1条水稳拌合生产线、原料仓库1座1496平方米、综合服务用房1座130.5平方米、休息室1座130.5平方米、化粪池1座80平方米、消防泵房1座100平方米、消防水池1座150平方米、危废暂存间1座9平方米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二期主要新建1条沥青拌合生产线,在一期综合服务用房内设置实验室1间22.01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10万立方米水稳拌合料和10万吨沥青混凝土。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1.87%。 | 废气:施工期做好人员及车辆管理,加强施工燃油机械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行,控制燃油废气排放,保持场地车辆畅通,工地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落实好施工场地“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场界颗粒物浓度须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相关限值要求。运营期一期水泥上料废气经仓顶滤芯除尘器处理后通过距地面15米高排气口排放,机制砂和碎石落料及转运废气采用密闭原料仓库,洒水抑尘等措施以减少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水稳搅拌区无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采取教办过程加水抑尘,二期矿粉上料废气经仓顶滤芯除尘器处理后通过距地面15米高排气口排放,矿粉上料废气和水泥上料废气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1中散装水泥中转站及水泥制品生产中颗粒物排放限值;沥青储存、搅拌、装车废气经1套“电捕焦油器”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1根20米高排气筒排放,沥青储存、搅拌、装车产生的沥青烟、苯并[a]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标准限值,颗粒物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1现有与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骨料上料、筛分、落料、烘干废气经1套“蜗壳旋风除尘+袋式除尘器”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1中烘干机、烘干磨、煤磨机冷却机排放限值;导热油炉使用轻质柴油,导热油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表2中新建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砂石料卸料和转运无组织废气采取封闭仓库,洒水抑尘措施,厂区内无组织非*烷总烃排放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中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厂界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中表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厂界无组织非*烷总烃、沥青烟、苯并[a]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无组织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标准限值. 废水:施工期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盥洗废水用于厂区泼洒抑尘,其他生活污水设置临时防渗旱厕进行收集。运营期搅拌机及罐车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定期送至33团污水处理厂处理。 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弃土用于地基回填和厂区平整,不外排,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除尘器除尘灰、沥青混凝土实验材料作为原料回用,滤芯除尘器废滤芯、蜗壳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废滤袋经统一收集后送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废石料收集后定期交由石料供应商回收利用,实验室废混凝土砌块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一般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废润滑油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957-2023)的相关要求。 噪声: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排放限值。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因北厂界离218国道较近,北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要求,东、西、南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防沙治沙: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加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施工扬尘污染,加强施工车辆的管理,合理确定施工期运输路线,避免车辆随意碾压破坏地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及时进行整治、恢复,减轻水土流失,使其受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
8 | (略) 建筑模板扩建项目 | 第二师二十七团原湖光毛巾厂 | (略) | 新疆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二师二十七团原湖光毛巾厂,项目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28′30.241″,北纬42°0′15.857″,项目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项目为改扩建工程,本项目主要依托现有生产车间新增2条建筑模板生产线,原料堆场、成品堆场及导热油炉全部依托现有工程。项目建成后预计总年产21万张建筑模板。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1.87%。 | 本项目主体工程全部为依托现有,只涉及设备购置安装,因此不对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废气:运营期生物质导热油炉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25米高排气筒排放,废气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中表3燃气锅炉特别排放限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二级活性炭装置吸附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表2排放限值,切边、砂光废气经收集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表2排放限值,削片废气经收集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表2排放限值。 废水:运营期不产生废水。 固废: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切边废料、除尘灰及沉降粉尘收集后定期清运至一般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导热油炉炉渣集中收集后作为农业肥料外售,水性色浆包装集中收集后外售,脲醛树脂胶废包装、废胶渣、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油桶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957-2023)的相关要求。 噪声:运营期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选用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并加装减振措施,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
9 | 中广核新疆兵团第二师36团200MW集中式风电项目(重大变动) | 第二师36团、若羌县境内 | 中广核 (略) | 新疆 (略) | 建设项目位于第二师36团、若羌县境内,总占地面积*.94平方米。项目米兰河西侧风电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8°51′21.156″,北纬39°5′34.914″,米兰河东侧风电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8°55′20.315″,北纬39°4′37.832″,输电线路起点坐标:东经88°54′00.052″,北纬39°5′04.224″,输电线路终点坐标:东经88°24′02.097″,北纬38°59′7.478″。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项目拟安装40台单机容量5000千瓦的WTG191-5000千瓦型风力发电机组,每台风力发电机配置一台箱式变压器(共计40台),新建1座110千伏升压站,占地面积17536平方米;开关站内设置70立方米事故油池,铺设宽4.5米、长29.546千米的场内永久检修道路;站内布置生产区、储能区和生活区,生活区布置生活楼、警卫室、附属用房及泵房,生产区布置生产楼、35千伏配电室、SVG预制舱等,新建110kV输电线路工程,自本项目110kV升压站至天罗布庄220kV升压汇集站,送出线路全长约48千米,其中架空部分长47.84千米,电缆地埋部分长0.16千米。项目总投资为98191万元,环保投资为1870万元,环保投资占比约1.9%。 | 废气:规范施工营地,施工区域设置围栏;施工器械、建筑材料分类停放和堆存;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对施工车辆进行清洗;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控制运输路线及运输时间;遇大风天气停止施工作业;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扬尘采取洒水和及时清扫的抑尘措施;加强设备、车辆的维护保养,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运营期食堂安装一套净化效率不低于60%的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经处理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中表2排放标准浓度限值要求后,通过排气筒外排。 废水:在施工区修建临时沉淀池,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施工生活区设临时环保厕所,废水经收集后定期清运至若羌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结束后,拆除临时沉淀池和环保厕所,并平整土地。运营期项目建设一座处理规模为15立方米/天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 4275-2019)表2中A级标准要求后,夏季用于厂区降尘和绿化,冬季存储于200立方米集水池中来年再用。 固体废物:施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至若羌县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弃土弃渣用于沿线场地平整及施工迹地恢复;车辆运输散装物料时须加盖篷布,避免沿途漏撒;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定期拉运至三十六团垃圾填埋场处理;施工结束后,拆除各种临时施工设施,并及时平整土地。运营期废电器件、废磷酸铁锂电池由生产厂家回收处理,不在场内贮存;废润滑油、检修废变压器油经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建立危废管理台账,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2013年修订)的相关要求,危险废物暂存间的设置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定期拉运至三十六团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噪声: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使用减震坐垫与隔声装置;合理安排高噪声施工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强噪声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运营期选择先进可靠的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安装减振垫;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厂区种植绿化隔离带。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电磁辐射:运营期升压站电磁辐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频率为50Hz时的工频电场强度≤4千伏/米、工频磁感应强度≤100微特斯拉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输电线路不经过居民区,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10千伏/米和≤100微特斯拉限值要求。 地下水、土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的要求,将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简单防渗区。根据不同防渗区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事故油池、危险废物暂存间、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防渗区,防渗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米,K≤1×10-7厘米/秒”;其余部位进行简单防渗,采取一般性的地面硬化措施。生产运行过程中强化监控手段,定期检查,杜绝厂区内有事故性排放点源的存在,减少环境风险。同时严防危险废物的跑、冒、滴、漏,保护项目区地下水资源。 防沙治沙: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加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施工期间划定施工区域,强化施工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施工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迹地和堆料场中的各类垃圾,不能回填的挖方平整施工迹地,并压紧夯实;因地制宜地做好施工场地的恢复工作,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做到挖填方平衡,减少弃土量,避免弃土的水土流失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