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做好2024年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及勉励语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进“一融双高”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为主题,持续发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全方位引领中国特色、世 (略) 校建设,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法大贡献。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1.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深入学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和勉励语精神等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的常态化宣讲,依托思政课堂、党团日等渠道,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分享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具体落实)
2.纵深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要点》及其任务清单,将与教育部巡视反馈意见、《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集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同步整改、一体推进,跟踪问效、确保实效。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的督办机制。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动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教育部党组巡视反馈整改等各项政治任务统筹结合起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副校长李秀云、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3.加强领导干部队*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不断优化干部队*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启动新一轮优秀年轻干部集中调研,有计划地动态调整优秀年轻干部库。强化能力素质,创新形式、拓展渠道、整合资源,分领域分专题分批次开展履职能力培训。管好“关键少数”,推进全方位管理与经常性监督,旗帜鲜明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4.全面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落实工作例会、述职评议考核等制度。深入开展“送党课到基层”、党建面对面、组织员工作坊、党支部风采展示等活动,在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建设质量。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深入开展“一院多品、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把“一融双高”要求落到实处。分层分类开展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5.切实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树牢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做好重要节点安全保卫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预案,建立“平安校园”长效机制。加强安全教育,持续开展反恐防暴应急演练、反诈宣传、消防演练等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日常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巡逻、外来人员管理。更新两校区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属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做好校园及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
(党委副书记黄瑞宇负责,保卫处具体落实)
6.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召开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警示教育大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与教育部宣教中心合作举办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举办第三届廉洁文化成果展。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意见》,制定2024年政治监督任务清单。修订《招生工作监督办法》《基建修缮采购工作监督办法》等制度,加强对招生、基建、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监督。落实《巡察工作规划(2023—2027年)》,进一步完善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流程,开展1~2轮常规巡察或专项巡察。持续推进巡察整改督查,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以“短平快”方式经常性开展巡察整改调研督导。加强纪检监察与审计、组织、财务、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实现无缝监督、合力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纪委办监察处、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落实)
7.扎实推进统一战线工作。持续巩固“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深入开展政治培训和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建设水平。加强政治领导,搭建组织平台,支持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发挥积极作用,为党外人士履职尽责提供保障。加强工作协同和专题研修培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增强工作合力,积极推进海外统一战线和侨务工作。建设统战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党委统战部具体落实)
8.发挥群团组织纽带作用和育人功能。做好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和接待代表日活动。开展学校教代会、工代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完成部门工会委员会换届。召开第二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做好校级青教赛、青管赛的组织工作。倡导“让每一名法大学子至少具备一项特长”的理念,启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持续加强“团组织政治理论学台完善哲学等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完善“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开设新时代法治实践课程,增设科技前沿类等通识课程,优化暑期国际课程设置。高质量推进法学教材国家基地建设和“中国法学系列”原创教材建设,做好新一轮“马工程”和“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申报,启动法学外专业骨干教材建设。开发教学服务平台,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建设20门骨干课程共享性资源数据库。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教务处、教材研究与管理中心具体落实)
2.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改革。加强中期考核、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推进分类培养,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体系,统领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加强导师队*建设,出台《博士生导师聘任和考核办法》,完成2025—2026年度研究生导师招收博士研究生条件认定工作。建立健全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工作机制,持续扩大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贯通研究生招生规模,规范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选拔机制。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落实《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扩大派出规模,组织研究生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着力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大中小学“大思政课”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省部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深化拓展美育、劳动教育项目模块,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关心助力每一名法大学子”的工作理念,完善以宿舍为单位的组织工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青年先锋行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公益性劳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展主题思政教育,夯实“青春讲师团”“CUPL正能量”“尚学法大”“榜样法大”等工作品牌。加强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化建设,创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传播法大学子正能量故事,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不断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加强专兼职咨询教师队*建设,推进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和心理辅导室建设,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略) 全覆盖和监测全覆盖。充分做好就业工作。
(副校长常保国、党委副书记黄瑞宇、副校长卢春龙负责,教务处、 (略) 、学生处、校团委、马 (略) 具体落实)
三、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为牵引,全方位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
1.加强学科建设与规划,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落实《关于全面推动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3—本世纪中叶)》,重点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启动规划“全周期”分析,开展评估性分析和预期性分析。做好新一轮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持续推进纪检监察学、法律博士等学位点申报。 (略) 学科建设实际,做好校内二级学科的优化调整,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互为支撑的学科生态体系。修订《新兴交叉学科培育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立健全新兴交叉学科培育项目管理机制,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繁荣发展。持续做好“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监测数据集中填报等工作。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具体落实)
2.积极创新科研管理与服务。加强科研工作顶层设计,引领新时代法学理论研究。修订制定《科研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出版管理办法》。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申报“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心”,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充 (略) 、研究机构与教师的积极性,加大对论文发表与著作出版的支持力度,产出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加强法治思想研究,持续推出重要研究成果, (略) 创新科研品牌建设,打造“法典评注”“学术精品著作丛书”“名家论坛”等系列科研品牌项目。加强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建设,高质量建设《法大智库要报》,拓宽报送渠道,持续推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成果。组织开展第十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评选等相关工作。组织申报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专项以及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大校内辅导力度,全面提升项目申报水平。办好涉外法治研究基地。积极筹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证据科学)的评估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数据法治)的中期检查工作。完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运作模式,优化高层次研究基地建设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科研处具体落实)
3.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加大力度吸引和培养顶尖领军人才,注重培养青年拔尖人才。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结合学校人才队*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修订人事调配、管理岗职称评审、教职工出国管理等制度。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研究制定年度招聘及人才引进计划,坚持人岗相适原则,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建立二级单位人才引进机制,建设人才信息储备库。加强高层次人才队*建设,做好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以及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等管理工作。开展多样化培训,构建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深化校内绩效工资改革,落实养老保险改革。进一步规范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工作,完善合同制人员管理。升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升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人事处具体落实)
4.开展高水平对外交流与合作。优化现有国际伙伴网络布局,重点关注高端资源和平台,有效利用国际一流教育资源,争取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办好第二届世界法学家论坛。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开展合作。完善引智机制,统筹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的宣传、申请、执行、评估和验收工作。 (略) 作用, (略) 本土师资培养, (略) 为平台,深化多领域合作。配合国家战略,做好港澳台工作。
(副校长卢春龙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具体落实)
5.守正创新发展特色校园文化。以推动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为抓手,构建大文化工作体系。大力弘扬法大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结合党史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现场教学点建设,依托两校区校史展、文化艺术展厅举办主题展览,提升文化育人实效。推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扶持优秀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创作。举办传统文化研台。落实好上级信息直报点要求,高质量完成信息报送工作。增强综合协调能力,持续优化和改进管理服务事项,切实提高“三服务”工作能力水平。深化校地合作,建立长效沟通联络机制。加强督办和信息公开工作,持续加强依法治校工作,重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学校机要保密工作制度。统筹做好档案工作。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2.开源节流做好财务保障工作。统筹规划,保障重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扩大归口管理,强化预算刚性。优化支出管理,保障学校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心工作运行。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强化内控管理。完善智慧财务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财务处具体落实)
3.有力有效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严格落实审计署下发的审计报告等相关文件要求,认真配合推进学校财务收支等工作的审计整改。稳步推进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做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对海淀校区新建学生食堂项目开展结算审核,对昌平校区新建学生宿舍项目、电力增容项目,海淀校区主教学楼加固改造项目、历史文化建筑配套电力设备设施改造项目等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审计。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审计处具体落实)
4.持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盘点清查全校资产,推进房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利用各类资产资源。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做好房屋安全检查工作,建立安全台账。改善周转房居住条件,加强人才公租房配租管理,做好房产回购、回租、腾挪等工作,多渠道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推进校办企业专项治理与改革,加强商业网点监管。强化无形资产管理,做好法大品牌特色标识注册管理工作。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资产管理处具体落实)
5.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后勤服务改革行动计划(2022—2027年)》,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推进国际交流中心实施财务独立核算,加强饮食中心采购与库存管理。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提高餐饮服务品质。优化幼儿园运营方式,开设教职工子弟托育班。推进绿色校园建设,逐步完成节能改造、电力增容、公寓改造、停车场改扩建、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完成审计整改和后勤领域专项治理,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后勤保障处具体落实)
6.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实施阳光工程,完成昌平校区新学生宿舍建设任务。完成海淀校区老1号楼加固改造施工和老教学楼加固改造施工准备,推动老2号楼和老3号楼历史建筑申报。完成海淀校区旧食堂拆除、新建体育运动场,重新铺设昌平校区足球场草坪。持续推进昌平校区学生宿舍改造设计工作,进一步优化使用空间资源。
(副校长李双辰、党委副书记黄瑞宇负责,基建处、体育教学部具体落实)
7.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持续稳固校园网络安全。推进昌平校区计算机机房升级建设、智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学校统一身份认证及移动校园平台建设。建设本科生毕业离校系统,实现线下线上业务融合。统筹全校各业务管理系统,搭建微服务应用管理平台。持续加强数据治理,进一步挖掘校园信息数据价值。
(副校长卢春龙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具体落实)
8.提高招标采购工作质效。围绕民生实事、修购专项、教学科研等任务需求,完善采购流程,规范采购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率。优化采购管理系统平台,实现采购管理系统与财政部预算一体化对接。建设电子评标室,适时启用电子招投标系统。落实招标采购领域廉政要求,完成审计整改任务,有效防控采购风险,实现招采工作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树立阳光采购形象。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公室具体落实)
9.全面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开设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师生急救培训,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与北京 (略) 、北京 (略) 、昌平 (略) 等单位“点对点”完善转诊“绿色通道”。持续优化公费医疗管理和报销流程,提高公费医疗资金使用效益。调整优化教职员工健康体检项目流程,做好各类体检工作。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 (略) 具体落实)
五、积极拓展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高水平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合作
1.务实做好国内合作和校友工作。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立足学校优势特色,拓展渠道资源,持续加强与海淀区、昌平区的属地合作。巩固拓展与附属中小学的合作共建,持续做好教职工子女入学工作。高质量完成定点帮扶工作,落实各类援建工作。健全多元化筹资体系,提升基金会运行水平。优化校友工作体系, (略) 两级校友工作机制。加强校友文化品牌建设。系统推进校友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资金募集、校企合作、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副校长李秀云、党委副书记黄瑞宇负责,国内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
2.改革开放教育,增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绩效评价和责任制为基础,实施 (略) 、 (略) 办学改革。推进落实与中央政法委法治教育合作项目,做好中央 (略) 各项工作。鼓励各办学部门积极研发系列精品课程,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开放教育管理办公室、 (略) 、 (略) 具体落实)
六、聚焦师生“急难愁盼”,落实落地年度十件实事
1.完成昌平校区新学生宿舍建设项目。
2.完成学校电力增容改造工程。
3.新建海淀校区体育运动场。
4.完成昌平校区“启运体育馆”装修改造,重新铺设足球场草坪。
5.建成启用海淀校区“研究生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6.改造昌平校区“大学生模拟法庭教室”。
7.“点对点”完善 (略) 转诊“绿色通道”,开设学生健康教育课程。
8.在昌平校区幼儿园开设托育班,满足教职工子弟保育需求。
9.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逐步改善家属区居住条件。
10.完成海淀校区老1号楼加固改造项目。
(副校长李双辰、副校长常保国、党委副书记黄瑞宇、副校长卢春龙负责,教务处、 (略) 、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基建处、 (略) 、体育教学部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