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号(号) | * |
项目名称 | 东莞110千伏宏图输变电工程 |
建设地点 | (略) 南城总部基地 |
建设单位 | (略) 东莞供电局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 (略) |
项目概况 | 110kV宏图变电 (略) 南城内,选址定于东莞大道北侧, (略) (略) 交汇处东北侧230米处的空地上。站 (略) (略) 高盛科技园;站 (略) 之隔为建设中东骏广场;站址南面为平整空地;站址西面为驾校练整、挖填方、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等阶段中,可能产生施工噪声对环境产生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变电站 (略) 施工时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主要施工设备有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车等。 本工程施工期可能会对周围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施工期噪声是短暂的,噪声属无残留污染,其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1.1.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大气环境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废气以及施工扬尘。施工废气的主要来源是施工过程中用到的以柴油、汽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会产生一定量包括NOx、SO2、烟尘等的污染物,由于其使用量不大,影响范围有限,故本项目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尾气污染相对较轻。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基础开挖和土石方运输都会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若遇久旱无雨的大风天气,扬尘污染更为突出。据估算,采用工地洒水的措施并规 (略) 面减速行驶,清洗车轮和车体,用帆布覆盖易起扬尘的物料等,可使工地扬尘减少70%。 1.1.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变电站场地平整、 (略) 开挖施工产生的临时弃土、弃渣,变电站建筑施工产生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影响,产生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污染环境、破坏景观。 1.1.5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废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少量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通过变电站施工场地内设置的化粪池进行处理后定期清掏。 (略) 施工属移动式施工方式,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可利用变电站站区设置的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本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包括雨水冲刷开挖土方及裸露场地产生的废水、基础开挖废水以及砂石料加工、施工机械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及少量石油类。施工废水经收集后通过简易沉砂池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其对周边的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1.1.6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本工程在土建施工、土石方开挖、回填以及临时堆土等过程中会形成裸露面,在遇到暴雨等形成地表径流的情况时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造成生态影响。 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加强监管,使本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得到减缓。 1.2 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 1.2.1 生态影响分析 本工程 (略) 建设区域, (略) (略) 铺设,本项目选址选线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本工程建设区域内植被主要为自然生长的杂草及人工绿化树木等植被,无国家级或省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本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拟建110kV宏图变电站占地,其余均为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清理并恢复原有土地用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1.2.2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新建110kV宏图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类比监测及评价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选择已运行的东莞110kV光谱变电站作为类比预测对象。通过类比,可以预测东莞110kV宏图变电站建成投产后,其站址厂界及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2)新建110k (略) 电磁环境影响类比监测及评价 本工程新建110kV周溪~宏图 (略) 为双 (略) ,选取东莞220千伏彭洞站至110千伏银丰、园岭 (略) 工程中110kV彭中*体线、110kV彭中*西银线双回电缆段作为本工程双 (略) (略) 。通过类比,可以预测本工程新建110kV双 (略) 投运后,线路沿线及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3)110kV周溪变电站电缆终端扩建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本工程110kV周溪变电站电缆终端扩建完成后,扩建侧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4)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影响类比监测及评价 根据类比监测可知,本工程建成投运后,工程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1.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110kV宏图变电站建成后,变电站四周厂界和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110kV周溪变电站电缆终端扩建后,扩建侧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排放限值要求。 1.2.4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运行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设置的化粪池处理 (略) (略) 。 (略) 运行期无废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1.2.5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工程运行期间无废气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影响。 1.2.6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更换产生的废蓄电池以及事故状态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其中废蓄电池、废变压器油为危险废物, (略) 运行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寿命到期或损坏的废旧蓄电池由设备厂家进行更换,并提前通知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完成回收,不随意丢弃,不在站内暂存。废变压器油最终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经油泥清除后产生的油泥属于危险废物,过滤后需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完成回收处置。 1.2.7 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本工程风险潜势为I,变压器油位于主变压器中,平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但变压器事故状态和检修期间可能引起变压器油泄漏造成环境风险。每台主变压器下方设置储油坑并铺设卵石层,并通过事故排油管与总事故油池相连。在事故并失控情况下,泄漏的变压器油流经储油坑内铺设的鹅卵石层(鹅卵石层可起到吸热、散热作用),并经过事故排油管自流进入总事故油池。本站设有地下事故油池一座,有效容积约28m3,能够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2019)的要求。变电站内设置的事故油池及油坑均采取防渗处理,防止收集的废变压器油渗漏而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运行期,应加强事故油池、集油坑及连接管道维护管理,确保漏油事故发生时变压器油顺利排入事故油池,废变压器油及产生的油泥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 2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生态破坏、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污水和固体废物等,由于本工程施工量较小,工期较短,因此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做好污染防治措施,把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1 施工期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1 生态保护措施 (1)减少土地占用 建议业主以合同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施工时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应运至政府规定的位置妥善处置;施工完成后立即清理施工迹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绿化和植被恢复 对于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完成后对可绿化面积及时进行绿化恢复。 对于临时占地所破坏的植被,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限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施工人员对周围植被的践踏和损毁,合理堆放弃土、弃渣,施工完毕后及时对裸露的场地进行硬化和复绿。 在采取上述生态保护措施之后,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产生的影响不会改变本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随着施工结束而逐渐恢复。 2.1.2 噪声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 (2)施工单位应采用满足国家相应噪声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机械保养和维护,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施工机械,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挡。 (3)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如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施工,则应取得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证明,并公告附近公众。 (4)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高噪声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并且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隔声屏障,高噪声动力机械设备放置远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等,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 (5)运输车辆在经 (略) 沿线环境敏感目标时,应减速慢行并禁止鸣笛,防止噪声扰民。 2.1.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予以落实,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的举报投诉电话等信息。 (2)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施工车辆应安装尾气处理器,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和车辆进入施工区。 (3)施工时,应集中配制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后用罐装车运至施工点进行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产生扬尘。 (4)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 (略) 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 (5)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 (6)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 (略) 、堆场及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 (7)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并采用苫布覆盖。 (8)对裸露施工面等施工场地及临时堆土应及时洒水抑尘。 (9)运输车辆在经 (略) 沿线环境敏感目标时,应减速慢行,减少扬尘的产生。 (10)变电站及电缆通道基础施工及建筑土方作业应当采取喷雾、喷淋或者洒水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喷雾、喷淋降尘设施应当分布均匀,喷雾能有效覆盖防尘区域;基础施工及建筑土方作业期间遇干燥天气应当增加洒水次数,同时作业处两端洞口应覆盖防尘布、 (略) ,以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 2.1.4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 (2)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其中建筑垃圾由施工方及时转运至本地建筑垃圾指定堆放点,生活垃圾则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得到妥善处置。 (3)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本环评建议尽量土石方平衡,对于不能平衡的弃土弃渣则应存放至政府规定的位置。 (4) (略) 、桥梁、公共场地、公共绿地、供排水设施、水域、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其他非指定场地倾倒建筑废弃物。 (5)加强车辆保养,防治产生漏油事故,机械出现漏油事故时要立即停工进行检修,严禁继续作业。并对车辆或施工机械故障情况下产生的废机油和含油抹布等固体废物,按规定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2.1.5 废污水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先行修筑化粪池和简易沉砂池,变电站施工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进行处理后定期清掏;对施工废水,施工期雨水收集后用于场地降尘,各清洗水则集中收集,经过设置的简易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严禁施工废污水乱排、乱流,避免污染环境。 (2)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同时要落实文明施工原则,不漫排施工废水。 (3)对于混凝土养护所需的自来水需采用罐车运送,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环境。 (4)施工过程中应在带油设备下方铺设吸油毡,若出现机械倾覆漏油等污染风险事故,须及时对油污进行收集,防止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2.1.6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做好临时堆土的围护拦挡,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作业。 (2)对变电站基础和电缆沟开挖后的裸露开挖面用苫布覆盖,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变电站基础、电缆沟开挖后的多余土方应按设计要求运至指定位置回填或堆放,堆土应在土体表面覆上苫布,并在堆场周围做好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3)施工单位在变电站、电缆沟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先行修建挡土墙、边坡、排水设施等水土保持措施,使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4)施工过程中将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回填生土,再将熟土置于表层(有利于施工完成后进行植被恢复,防治水土流失)。 (5)施工完成后,对周围裸露的场地应立即通过播撒草籽进行植被 (略) 硬化等措施对原土地进行恢复。 (6)施工场地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围,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土建施工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开挖。 2.2 运行期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2.1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本工程建设区域内植被以绿化乔木、草地和自然生长的灌木草丛为主,无国家级或省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略) 目前已投入运行的输变电工程调查结果显示,同类工程投运后对周围生态环境没有影响。因此,本工程运行期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2.2 电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电气设备,对高压一次设备采用均压措施。 (2)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导线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 (3)在变电站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母线、均压环、管母线终端球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 (4)在安装高压设备时,保证所有的固定螺栓都可靠拧紧,导电元件尽可能接地、或连接导线电位,提高屏蔽效果。 (5)新 (略) 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等,降低电磁环境影响。 (6)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保障发挥环境保护作用,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确保运行期电磁环境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2.2.3 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选取低噪声的主变、风机,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合理布置。 (2)采取修筑封闭围墙以及在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以达到降噪目的。 (3)通过在风机进出口安装消声器,百叶窗上贴吸音材料等,保证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2.4 废污水防治措施 本工程110kV宏图变电站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站区雨水通过埋地雨水管道及检查井采用重力自流方式排至站外;生活污水经站内设置的化粪池处理 (略) (略) 。 (略) 运行期无废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2.2.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运行期间,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桶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外运,统一处理。 (2)蓄电池一般在技术参数检测结果不达标或使用寿命到期时需要进行更换,更换的废旧蓄电池提前通知有资质单位完成回收,不暂存。 (3)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检修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略) 运行期不产生固体废物。 2.2.6 大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工程运行期间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2.2.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制定风险防范计划:制定环境应急预案,明确管理组织、责任人与责任范围、预防措施、宣传教育及演练等内容。 (2)建立报警系统:本工程主要风险源为主变压器,建议主变压器设专门摄像头,与监 (略) ,一旦发生主变事故漏油,监控人员启动报警系统,实施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3)防止变压器油进入水环境:变电站内设置有事故油池(容积为28m3),一旦发生事故,变压器油将先排入集油坑,再进入事故油池。经过事故油池隔油处理后的废水主要为事故油池中原储存的雨水及消防排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事故油池收集的变压器废油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
公众参与情况 | 无。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东莞110千伏宏图输变电工程的建 (略) 建设规划要求,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在严格落实设计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本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
公示时间 | 2024-05-06 |
联系人 | (略) 生态环境局 |
联系电话 | * |
通讯地址 | (略) 南城街 (略) 南城段九号胜安大厦 |
初步审查意见 | 拟同意。 |
初步审查意见附件 | |
备注 | 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五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五个工作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提出书面听证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