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 *** /2022- ***
发布机构: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4-20
成文日期:2022-04-19
(略) :
主题分类: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日期:2022-04-20浏览量:
各镇人民政府、 (略) ,区属各单位:
现将《镇海区扎实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
2022年4月19日
镇海区扎实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行动计划》、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的实施计划(2021-2025)》、《中共镇海区委 镇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质量推进“233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扛起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 品质之城”、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推进实施“2336”乡村产业振兴、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
(二)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到 2025 年,建成安全高效的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农业质量效益及竞争力、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构筑起高水平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创新体系、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装备应用推广体系、高标准的农业绿色安全生产体系、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高附加值的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全域建成,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到2025年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0万元/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75%,每千个农业从业人员至少拥有专业基层农技推广员4名。
——农业机械化率明显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0%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设施种植业、畜牧业机械化率均提高到60%以上。
——农业亩均产出率明显提升。农业亩均产值力争达到 *** 元以上。
——农村土地流转率明显提升。土地流转率提高到80%左右,100亩以上集中连片流转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
二、科技强农行动
(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聚焦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业等领域,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创新,深化农业企业、农业生产主体与国内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合作机制,开展协同创新;支持高校、 (略) 所在区内建设一批实验试验基地,制订农业生产规范标准,研究试验新型农业设施设备应用;加大对现代新品种、生物农业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略) 、 (略) )
(二)实施优田增粮行动。深挖粮食生产潜力,提高粮食复种指数,落实粮食生产、收购、订单奖励等补助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自给率稳步提高,确保完成年度粮食储备任务;开展粮食绿色高产示范,推广稻经轮作等“粮食+” 种养结合模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禁闲置、荒芜基本农田;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4.91万亩、0.394亿斤,到2025年,建设8个粮食绿色高产示范基地、8个优质稻米示范基地;推广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水肥一体、有机肥替代等地力建设,提高优等地占比。( (略) 、区自然 (略) )
(三)加强种子种源保护。加强青壳系绍兴鸭、巨高长毛兔等祖代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 (略) 会企业建设育苗基地,提高蔬菜、花卉、水稻等秧苗质量;开展优质品种试验、制种、培育,积极推广“甬优”系列等地方优良水稻品种。( (略) 、 (略) )
(四)开展绿色生态种养。普及优质高产、设施栽培、生态高效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深化“肥药两制”改革,积极推广有机肥、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兽用抗生素减量和饲料环保化等技术应用;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强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发展;争创“肥药两制”改革省级综合试点区;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1家秸 (略) 理中心,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建立农药和肥料废弃包装物和废 (略) 置机制,肥料包装 (略) 理率达到98%以上,农药废弃包装物、废 (略) 理率达到90%以上。( (略) 、区 (略) )
(五)加快数字农业融合。引导数字农场(工厂)建设,推广无土栽培、汽雾栽培、立柱式栽培、墙体栽培等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强化农作物车间生产理念,加强智慧农业集成应用,推广生长感知、环境调控、肥力监测等智能设备;开展信息智能分析决策等技术应用,加快 5G、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卫星遥感等技术与种养殖业融合;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建设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打造数字农场 6家、数字牧场 1 家。( (略) )
(六)加快 (略) 。加强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综合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物流骨干网络和配送体系;推进粮食生产、购销仓储、加工经营单位合作,扩大“五优联动”;鼓励农业企业建设生鲜农产品加工车间、果蔬保鲜库、配送冷链,到2025年,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网点26个,建成冷链仓储物流基地5个,每个镇(街道) (略) 一个生鲜冷冻食品零售网点。( (略) 、 (略) 、 (略) 、 (略) )
(七)推进农业电商新业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 (略) 对接、网络直销等新模式发展,推广农产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建设一批电商特色专业村,到2025年,创建农产品电商示范村 1个,创建8个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示范点,电子商务专业村达到8个,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2.5亿元。( (略) 、 (略) 、 (略) )
(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提升现 (略) 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内容;实 (略) 提质工程,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促进示范性家庭农场建设水平,到2025年,新型农业主体达到300家,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家、示范性家庭农场30家、示范 (略) 5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 (略) 、 (略) )
三、机械强农行动
(九)加快粮油业农机化提升。聚焦粮油产业全程机械化,推进耕作水平控制、精量直播、高速移栽、侧深施肥、高效植保、烘干加工等装备应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范围和标准,适当提高补贴比例,加快高端智能、特色产业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到202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5万千瓦,批次粮食烘干能力达到600吨以上,工厂化育供秧能力达到30万盘/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略) )
(十)加快畜牧业农机化建设。坚持“六化”引领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六化标准,打造祥平农牧业基地万头猪场,推广洗消饲喂、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红外测温等设备在畜禽养殖行业应用,到2025年,年出栏生猪3万头以上,生猪自给率达到30%,培育3个以上畜禽名牌产品,建成8家美丽牧场,生猪、奶牛、种鸡和鹌鹑等主要畜禽种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饲喂、环境控制、粪污收集与资源化利用等重点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略) )
(十一)补齐设施农业农机化短板。加大设施种植业生产环境调控、工厂化育苗、精量播种、秧苗移栽、高效植保、轨道运输等农业机械和设施装备使用,突出微型化、轻便化、多用途导向;加大设施大棚宜机化改造力度,提高智能化大棚推广力度,加快推动电动运输、水肥一体化设施以及多功能作业平台等与设施结构集成配套,探索智能温室、农业机器人、智能采摘收获等设施装备引进试验,到2025年,以水果番茄、草莓为主导作物的设施种植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60%以上。( (略) )
(十二)开展农机新装备试验应用。鼓励生产经营主体 (略) 所、生产企业,服务农机企业新研发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应用,推动农机“样品”快速变成农机“产品”并推广示范;实行“拿来主义”,鼓励农机推广人员和种养殖主体参加国内农机博览会和农机推广现场会等活动,开展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设施装备试验示范,制定首(台)套和新颖特色农机扶持政策,补齐短板。( (略) 、 (略) 、 (略) )
(十三)开展农艺农机融合。加大对农艺农机融合的重视,完善农艺农机协作攻关机制,加强国内外农艺农机融合成功模式的引进示范。重点围绕水果番茄、草莓等特色优势产业,从适应机械化作业需要出发,积极改进品种选育、农作制度、栽培和养殖模式,优选种养植品种和农艺模式,优配适应性强、针对性好的农业机械和设施装备。加快推进农艺标准化,形成相适应的机械化规范和标准,形成可复制、易落地的农艺农机融合技术标准体系,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省级高水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 (略) )
(十四)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通过田块归并,改善农机作业运行条件,促进耕作田块从小变大、陡变平、弯变直以及配套相适配的电力、 (略) 、无线网络方向发展; (略) 建设和维护,注重农机下田坡道设计与建设,实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提档升级。( (略) 、区自然 (略) )
(十五) (略) 会化服务。 (略) 会化服务向区域化、专业化、“一站式”方向发展支持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秧、加工储存、 (略) 会化服务,到2025年建成2-3家装备设施先进、服务链条完整、运行管理规范、辐射带动明显的区域性农 (略) ,1家以水稻、瓜果、蔬菜、花卉育苗环节为重点的高水平特色农 (略) 。探索推广农机装备“ (略) 购买、农民租用”的“共享农机”模式,推动机手、机具等资源集聚,提高机具利用效率, (略) 会化服务共育共建,支持建设管用结合、利益共享、运行高效的农机智慧化服务新平台。( (略) 、 (略) )
(十六)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深化国家级“平安农机”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监管,强化源头管理,规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持续推进危及人身安全的农机免费实地检验,到2025年实地检验率达到90%;深入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政策,淘汰老旧高耗能农业机械300台套,其他各类小型低效农机1000台套;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提高农 (略) 置能力、稳定农机安全形势。( (略) 、 (略) 、 (略) )
四、要素助农行动
(十七)优化农业“两区”提升。充分发挥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在“双强”行动中的主平台地位,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结合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完成南岚湾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集成现代农业、田园景观、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推进“吨粮标准”建设,严格保护提升2.47万亩粮功区,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吨粮标准”建设,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有效灌溉覆盖率达到100%,健全建管并重、整体提升、永久保护机制,推动相关资金项目和支持政策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 (略) 、区自然 (略) )
(十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每年新建或提标改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大力实施“设施换地”,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万亩,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三区融合”,推行“田长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500亩,改造提升面积1.25万亩,高标准农田保持在4.4万亩以上,打造一流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 (略) 、区自然 (略) )
(十九)保障农业用地需求。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产生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用于农业产业用地需求。支持解决农机具存放、 (略) 、冷链保鲜、区域 (略) 等配套设施用地需求, (略) 需的看护、初加工等附属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支持乡村产业用地,落实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区自然 (略) )
(二十)强化农业人才招引。实施农创客培育工程,促进“两进两回”,把农业“双强”行动人才纳入“‘雄镇英才’集聚计划”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加大青年、乡贤和科技学者等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全力畅通人才、乡贤、科技、资金等下乡通道;继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拓展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和服务领域,高质量构建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体系;依托高校、 (略) 校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合作,加快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治理等各类乡村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培养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等能工巧匠,到2025年现代农业领军人才20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000人。( (略) 、 (略) 、 (略) 、 (略) )
(二十一)实施金融保险助农服务。加大财政资金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重点对粮食生产、精品示范园建设、科技兴农、产业融合等方面加强扶持,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适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创业创新;发展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动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质,鼓励新险种开发。( (略) 、 (略) )
五、强化组织实施
(一)强化协同机制。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挂帅的农业“双强行动”工作协同机制, (略) 负责统筹协调,建立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抓实工作调度,协调各方力量;区自然 (略) 要做好农业设施用地需求保障; (略) 要积极组织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的指导;区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支持保障农业“双强行动”实施,同时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农业科技专项经费,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略) 门单位、镇(街道)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加快农业“双强”工作推进。
(二)强化争先意识。强化“赛马”争先,实施“双强行动”工作通报,将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与“农业双强”相挂钩,鼓励各有关单位、镇(街道)加强探索创新,每年将推荐表彰一批“农业双强”典型案例、种养大户、 (略) 、基层农机农技人员等。
(三)强化惠农优先。 (略) 门要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快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的培训、新机械、新品种的引进,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鼓励家庭农场、 (略) 、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主动参与农业“双强”行动,实现“减人降本提质增效”。
(四)强化宣传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力度,总结工作经验,通过省、市 (略) 门微信公众平台、 (略) 等宣传媒体,推介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农业科技和机械应用短视频, (略) 会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
镇政发〔2022〕 (略) (关于印发镇海区扎实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