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来 (略) 、 (略) 、 (略) 、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13位专家学者参加。
评审会上,编制组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汇报,评审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评审。与会专家认为,《规划》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引领性作用的行业行动指南,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自然教育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精神、文化需求,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中国林学会围绕自然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前期充分调研,结合广东、贵州、 (略) 份地方自然教育发展规划编制的成功经验,编制形成了《规划》初稿。 (略) 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略) 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略)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林学会又牵头组织了10余家高校、 (略) 所、社会组织等30多位专家,对各部分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完善,历经一年多时间才编制完成《规划》,并于2023年7月8日第一个全国自然日发布。
《规划》提出,到2035年,根据各地自然教育发展状况和水平,充分发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社会功能, (略) 公园、郊野公园、动植物园、自然博物馆、乡村田园等自然教育场域,培育1000个高质量的自然教育示范基地、1万个示范点和5万条示范径。还明确“多元主体培育”“规范场域发展”“强化人员队*”“加快课程研发”“健全标准体系”“深化交流合作”等六大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
与会专家表示,《规划》利于进一步规范引导自然教育领域参与主体行为,凝聚广泛多元的自然教育力量,培育庞大优质的自然教育队*,提供丰富普惠的自然教育产品,为推动中国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