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包条件
延长县2024年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 (略) 林业局以《关于对延长县2024年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业设计的批复》延市林函〔2024〕109号文件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源为省级专项资金;发包人为延长县林业局,项目已具备发包条件,现进行公开发包,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前来领取发包文件,参与响应。
2.项目概况与范围
2.1建设地点:位于雷赤镇尚罗村。
2.2项目概况:本项目包括两方面建设内容,分别为干流沿线绿色廊道贯通和干流沿线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具体如下:
干流沿线绿色廊道贯通任务:设计总面积1000亩,其中人工造林550亩,区划了29个小班;退化林修复450亩,区划了37个小班。人工造林设计了两种造林模式,分别为油松+连翘混交林、侧柏+连翘混交林,混交方式为带状混交,混交比例为5:5株行距3x3米,造林密度为74株/亩,品字形配置。退化林修复的修复措施为补植+修枝,补植树种为油松,补植密度为56株/亩,修枝强度为总株树的30%。
干流沿线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建设任务1个,主要是对尚罗观景台和休闲乘凉区内进行美化亮化,对周围区域进行重点绿化提升;对尚罗村至观景 (略) 及观景台至宜川交界 (略) 进行美化提升;对老石观景台区域进行美化亮化。尚 (略) 死树, (略) 原有成活树种,以观景廊道为中心,以地楞地畔为边界,平台内栽植白皮松和连翘,共计28亩;以观景台廊道为中心,在两侧白皮松内点缀红叶碧桃和金叶榆;三组凉亭四周用刺柏做绿篱包围;停车场入口 (略) 一侧隔离带修剪原有树种并点缀樱花,靠近农产品销售区一侧栽植刺柏及樱花;观景台周围坡地进行重点绿化,共计500亩。休闲乘凉区域( (略) ) (略) 死树, (略) 原有成活树种,步道两侧及乘凉区周围栽植刺柏和樱花; (略) 栽植刺柏和连翘,中间空地栽植油松和连翘,靠近观景台外沿做“生态延长”标语。尚罗观景台至宜川交 (略) 保留原有树种,对现存行道树进行抚育、涂白、扩穴,对死掉和缺少的侧柏进行补植,每四株侧柏中间补植一株金叶榆,行道树周围播散矮杆百日菊花草。尚罗村至观景 (略) 保留原有树种,对现存行道树进行抚育、涂白、扩穴,对死掉和缺少的侧柏进行补植,每四株侧柏中间补植一株授粉海棠,行道树周围播散矮杆百日菊花草, (略) 段大宣传牌更换宣传内容。 (略) 死树, (略) 原有成活树种,对观景台西侧停车场区域内栽植白皮松及红叶碧桃, (略) 栽植白皮松和红叶碧桃,平台外沿栽植油松。
2.3发包范围:本项目设计图纸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
2.4项目估算价:*元
2.5计划工期:30日历天
2.6标段划分:施工一个标段
3.项目资格要求
3.1本次要求申请人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并在经营期内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提供有效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基本户开户许可证(或开户行出具的基本户证明材料);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
3.2项目负责人须具备园林绿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有相应的现场管理工作经历和专业技术能力,且未担任其它在建工程的项目负责人;
3.3近三年(2021年1月1日起至今)具有类似项目业绩至少1份(新成立公司除外)。
3.4提供上一年度经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或上一年度财务报表( (略) 根据成立年限提供)。
3.5与发包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发包公正性的单位,不得参加。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发包,否则相关发包均无效;
3.6申请人不得列入信用中国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申请人不得列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严重违法企业信息名单,申请人不得列入中国执行 (略)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包括申请人、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 (略) 站查询结果截图);
3.7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响应。
4.发包文件的获取
凡有意参加的投标企业,请于2024年4月26日至2024年4月30日(每日9时00分至12时00分,14时00分至17时00分携带单位介绍信、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本人参加报名需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在 (略) 延长县民政局综合大楼5楼507室报名成功后领取发包文件。
5.资格审查方式
本次发包采用资格后审,评审的条件、标准、方法详见发包文件。
6.发包文件的递交及相关事宜
6.1递交截止时间:2024年05月16日11时00分
6.2递交方式: (略) 延长县民政局综合大楼5楼递交纸质版资料
6.3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报价文件不予受理。
7.发包时间及地点
7.1发包时间:2024年05月16日11时00分
7.2发包地点: (略) 延长县民政局综合大楼5楼
8.公告发布的媒介
本发包公告在《延长县 (略) 》上发布。
9.联系方式
发 包 人:延长县林业局
联 系 人:杨改梅
电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