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 (略) 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略) 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 (略)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略) 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深入学稳。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千方百计稳经济。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9.8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完成37.90亿元、81.89亿元、90.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48亿元;投资、消费总量达到疫情前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451.78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500元、13180元,同比分别增长4.2%、6.1%。
(二)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筑牢发展根基。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聚焦“全州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突出“煤电网铝+”首位产业,奋力推进工业发展大突破。2022年,实施煤矿技改扩能4家,推动煤炭产能释放,全市原煤过站量585.22万吨,供应电煤407.06万吨,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08%、140 %,稳居全州第一。 (略) 煤炭储备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略) 已建成满负荷生产25万吨/年铝液生产线,成功竞拍遵义玉隆铝业10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产能达35万吨,新增产值25亿元, (略) 第三。路兴二期年产15万吨预焙阳极碳素、程献耗材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略) 级新建化工园区,年产100吨高纯红磷和五氧化二磷一期项目、年产1500吨镍系列和50吨贵金属系列催化剂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启动建设20万吨工业硫酸项目,工业发展再添新动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以“四改”为抓手,科学规划引领,扎实推动新型城镇化有序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662户、发放126户租赁补贴,老旧小区改造2个123户,改造背街小巷20条。争取中央“保交楼”专项资金6100万元,推动房地产项目复工建设。完成“1+6”重点工程规划设计,启动步行街和剑平池水系改造、康养城、城北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完成永兴路、永兴南路、环湖路北延伸段等项目建设,新 (略) 道路,启动复兴路、健康路、振兴大道西延伸段(博兴大道)道路建设。开通巴铃、雨樟、新龙场3条乡镇公交线路。启动波阳小城镇建设。巴百大道建设持续推进,实施24条70.8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四好农村路”100公里,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投资4338万元,完成20KV及以下电网建设;启动建设500KV仁义变,建成500KV兴独线。新增城镇燃气管网6.1公里。建成5G基站295个,5G网络覆盖率稳步提升。有序推进母冲、秧田、新田等4个水库及水务一体化PPP项目建设。兴仁水库列入新国发2号文件重点建设项目,对兴仁未来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建成高标准农田4.63万亩,完成粮食种植63.71万亩,产量18.1万吨。薏仁米产业持续发展,精深加工企业达5家,农业龙头企业达46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预计达58%。“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薏仁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核查验收。茶叶、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等十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市林下菌药完成种植2.7万亩,累计带动3.7万人次就业。旅游产业化高效推进。完成三星级农家乐(客栈)、旅游村寨乡村旅游标准化质量等级评定6家。东湖樱花、海河村桃花、放马坪马鞭花申报入选2022年度贵州黔西南“十条精品赏花线路”;帝贝酒 (略) 示范民宿;推进旅游商品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兴仁长耳营高速路服务区设置“地方特产”专柜。成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展示展演等系列活动。启动四川会馆、土地改革胜利纪念大会会址等革命遗址保护修缮工作。积极推进海河红军战斗遗址公园、放马坪景区体旅示范基地建设。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项目为王的理念,以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抓手,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凝心聚力抓项目,千方百计促投资,扎实推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支撑强。全市78个州级重大项目,总投资451.6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1.60亿元,完成投资191.22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5.29%。其中,“四化”项目完成投资159.03亿元。争 (略) 预算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等资金5.475亿元、支持17个项目。项目活力强。重 (略) 年产25万吨铝合金锭(棒)生产线建设项目、6万平方米加工标准厂房及三和四条铝液生产线项目等投资规模大、带动效益好、辐射能力强、延链补链强链重大工业产业项目, (略) 工业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源。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补短板强弱项守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久久为功,紧盯“3+1”保障成果,坚持动态管理、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持续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体系抓就业稳搬迁。强化“五个体系”建设,持续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抓实就业、产业帮扶,基本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通过劳务输出、本地就业、公益性岗位、扶持创业等方式解决就业4211户9581人。抓机遇促帮扶带增收。拓展帮扶领域,增强帮扶实效,争取公安部、省委统战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略) 、兴义 (略) 等帮扶资源支持。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争取资金4000万元,实施项目20个,获博罗县社会帮扶资金1066.07万元。公安部及其直属机关投入1201.51万元,实施项目16个,引入社会帮扶资金3545.28万元,引进企业4家,完成投资8417万元。 (略) 博罗县帮扶契机,新增落地投产企业13家,投资额6.95亿元,农产品“黔货出山”销售额2.67亿元。强基础治环境创示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亿元,实施项目89个。强化村庄规划管理,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村庄建设,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项目; (略) 级、4个州级、 (略) 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创建国家、省级文明乡镇4个,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建设扎实推进。
(五)坚持底线思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林长制”,推动“六个严禁”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有序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完成营造林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03%。全面推行“河(库)长制”,有序推进长青河、新寨河综合治理,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4座,新建改建污水管网23.4公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垃圾收运实现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1.36%。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监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加强施工扬尘、秸秆焚烧管控,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新增新能源网约车56辆、出租车70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100%。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统一收集转运处置,危险废物全部纳入固废信息系统管理。
(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释放发展潜力。以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为引领,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补链强链招商。2022年党政主要领导分别赴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开展招商引资26次,对接洽谈企业95家,引进优强企业22家,到位资金59.9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79%、103.31%。严格落实“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梳理涉及减税降费类、资金奖补类、金融支持类、政策鼓励类等各级惠企政策事项共124条,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7511万元,惠及企业117户,助力企业发展, (略) 场主体培育, (略) 场主体5900户。完成政务窗口兼并重组,优化设立项目审批、工商登记等12个“一窗通办”服务专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依申请六类+公共服务”1744个事项全部纳入一窗办理,网上可办率达100%,标准化事项时限压缩率达77.27%,顺利完成“2+2”改革任务,完善12345热线平台转办机制,共受理热线工单4830件,办结率100%。积极 (略) 博罗 (略) 的8个县(市、区)开展“跨省通办”合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化程度。
(七)坚持民生优先,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建成投用实验幼儿园、河丰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有序推进城北幼儿园、兴仁一小、城南小学、陈家沟小学、民族中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不断建强师资队*,新招录教师101人,发放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5345.5万元、助学贷款1.01亿元,资助学生48887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312万元;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全市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达2.01平方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8.11%。持续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易地搬迁群众、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岗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21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62人。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搭建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89人。加 (略) 、 (略) 外科病房综合楼、 (略) 等项目建设。完成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和15个乡镇(街道) (略)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医疗卫生综合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安置、灾害救助等保障政策,做好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发放各类兜底资金1.85亿元。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8.29万人,参保率99.51%,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8320.55万元,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建成逸居老年公寓、城北日间照料中心和东湖养老服务中心。 (略) 标准化养老提质改造工程。建成城南吉龙、城北马鞍山、屯脚山背后公墓项目。全省“第十轮”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更新农体工程20个、社区健身路径11个,全市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达2.01平方米。免费开放“两馆一站”公共文化平台,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期间“兴仁玩·玩兴仁”系列活动60余场次。
总的来看,过去一年,我市面临的困难、挑战、压力前所未有,全市上下不畏艰难、逆风前行,拿出最硬的招,使出最大的力,全力以赴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为来年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宝贵契机。这是州委州政府特别关心和各方大力帮助的结果, (略) 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 (略) 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 (略) 上下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济运行低于预期,政府债务偿还压力大,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项目招引、产业链培育、项目达产支撑等方面仍需加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二是高质量发展动能和后劲不足,市场主体培育后劲不足,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优强企业落地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压力大,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慢。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仍需完善提升,城乡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发展不平 (略) 情仍然存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略)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 (略) 委二届五次全会总体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中求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深入落实州委“*”总体思路和“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战略,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 (略) 委“十个必须坚持”要求,聚焦“贵州铝都”“薏乡新城”发展定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发展和生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守正笃行、久久为功,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2 (略)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8%、9.2%和4.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900人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调控范围内。
——关于GDP增速按6.5%以上。主要考虑:一是考虑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十四五”规划 (略) GDP年均预期增速为10%,2023年时值“十四五”规划中期,全市经济增速应尽最大限度考虑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的平均水平,这是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的落脚点, (略) 实际情况考虑的出发点。二是考虑缩小与全国、全省、全州增速的差距。今年全国、全省、全州经济增速预期分别在5%、6%、6.5%左右,我市经济增长如不奋起直追,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三是考虑为高质量发展预留空间。我市“十三五”经济增长水平一直处于高位,年均增长10.3%。进入“十四五”后,经济增长已出现明显拐点,潜在最大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行,尤其是2022年出现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剧。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深入实施,尤其是能耗指标、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受限,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需进一步加快,只有统筹好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为质的有效提升留下回旋空间。四是考虑经济加速恢复发展的大环境。党的二十大的强劲东风将创造经济加速恢复发展的大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系列部署,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方面政策带来了诸多红利,改善了心理预期、提振了发展信心。同时,随着防疫措施的优化,促进经济内生动能复苏,产业触底、行业洗牌将为2023年经济增长带来明显机遇,特别是20 (略) 经济各行业运行已“触底”,腾出了许多增长空间,202 (略) 经济增长的基本动能是具备的。我市2023年按6.5%以上来安排,从趋势上与全国、全省、全州经济回暖的大方向是吻合的。
——关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主要考虑:与省、州保持一致。稳定的财政收入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随着2023年国家宏观政策更趋积极,经济恢复性环境趋好,企业生产经济得到逐步恢复, (略) 烟草、建筑和电力三大行业税收将继续保持正增长,按6%以上来安排,是积极稳妥的,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导向,也有利于引导强化财源建设意识,增强发展能力。
——关于城镇新增就业5900人以上。主要考虑: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是城镇新增就业的重点群体,近年来数量呈增长趋势。同时,受外贸、疫情等影响,外出务工人员稳岗就业的压力依然存在, (略) 内岗位挖掘力度,多渠道促进失业返乡劳动力再就业,是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必要途径,也是城镇新增就业的变量。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参照去年全州 (略) 的目标数,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至少要完成5900人,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关于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以上。主要考虑: (略) 经济社会 (略) 、州还有相当大的差距,7%和9%以上的目标,分别高于2 (略) 经济增速0.5个点和2.5个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个百分点,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只有在低起点上的快速追赶,才能逐 (略) 的差距,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目标。另外12月24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略) 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突出“贵州铝都”“薏乡新城”发展定位, (略) 委“十个必须坚持”的部署要求和“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基本工作导向, (略) 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扩大内需为带动,促进经济回暖。扩大内需是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扩大内需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发挥扩大内需的带动作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充分发挥项目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载体作用,奋力在高约束条件下闯出一条新路, (略)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2023年, (略) 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121个,总投资493.66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122.27亿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引导促进房地产刚性消费,按照群众、企业双受益的思路, (略) 存量住房、商铺、保障性住房、小宗土地等, (略) 内国家单位、企事业人员、地质灾害受灾群众及生态移民群众等给予限时定向政策。超前谋划节日消费,鼓励引导商家开展打折让利、节日促销活动,通过政府补贴、平台支持、商家让利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创新开展一批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消费节、购物节、美食节等活动,开展打造消费热点。打造接地气消费方式。积极打造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地摊经济等形式,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略) “烟火气”更加温暖浓郁。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以打造全州“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契机,围绕铝及铝精深加工首位产业,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轻重并举的大工业发展格局,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抓好煤炭产业,释放能源产能。建立“一矿一策”“一矿一专班”,明确包矿领导,加强部门协同,积极帮助煤矿企业解决土地调规、涉法涉诉难题、矿区重叠、融资贷款、申报建设等各类问题,推动桂兴、二湾、大丫口、百卡煤矿早日复产达产,有序推进煤矿产能释放,完成煤炭过站量600万吨以上。启动兴仁电厂(2×660兆瓦)项目建设,建成波阳、马马崖、鲁础营35KV变电站,加快推进小坪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潘家庄、巴铃、大山等集中式农业光伏电站,屯脚坪寨、新龙场放牛坪风电场和麻沙河流域梯级电站建设,积极推进波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风光水火储”综合能源体系。构建产业集群,做强支柱产业。推进登高新材料35万吨产能达产,壮大电解铝规模。加大铝产业链招商,推动贵州锦兴年产25万吨轻量化交通循环装备智能制造、年产15万吨高精铝新材料、贵州铝兴年产40万吨铝棒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铝液就地转换,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助推产业集群发展, (略) 铝基合金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园区建设,培育工业新增长极。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积极争取能耗指标、项目支持,不断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力,多元化发展。依托“中国薏仁米之乡”品牌优势,创建特色品牌,加快发展白酒及水等高增加值率产业。促进轻工加工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推进2×3.5万吨无水氟化铝、年产20万吨工业硫酸项目建设, (略) 级特色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工业化新增长极。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驱动,助推城镇呈现新品质。 (略) 委、省政府将 (略) 10个 (略) 的机遇,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略) 带动战略,主动融入兴 (略) 群,巩固拓展“ (略) ”成果,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速提质。坚持规划引领,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镇边界。以“四改”为抓手,有序推进康养新城项目建设,实施棚户区综合整治330户,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4个344户、背街小巷41条,推动老城旧貌换新颜。在重工业园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00套,解决入驻企业员工住宿问题。算好土地效益账,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民主路、复兴路、科教北路等城区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兴仁水库前期工作,持续推进母冲、新田等4个水库建设。加强真武山公园、城南湿地公园管理维护,抓好剑平池公园改造建设和东湖公园综合治理, (略) 名片。新建改造地下管网8公里,新建城镇燃气管网6公里, (略) 公共停车位300个以上,新建公厕5个。 (略) 物流集散中心与客运站综合体改造,建成机动车考试中心科目二科目三考场。争取中央“保交楼”专项资金, (略) 场和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略) 智慧化监管系统建设,着力 (略) , (略) 管理水平。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打造特色小城镇。依托兴仁“长寿之乡”品牌优势、资源禀赋,按照“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城镇互助、城乡统筹”思路,推进马马崖、波阳等小城镇道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旅游等镇村联动项目,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小城镇新面貌新品质。落实“3个100万”部署,发展城镇经济,建成西商农商城一期项目,增强城镇就业带动力。
(四)以农业现代化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建设。 (略) 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稳产安全。按照“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的要求。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推动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严格落实粮食种植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6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8万吨左右。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以上。 (略) 场主体培育,实现特色产业有特色。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民农村发展,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围绕“提升品质、壮大品牌、深度融合、做强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薏仁米“七大提升工程”,促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设薏仁米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以上。持续推进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提质量,稳定水果、烤烟产业规模,茶叶种植面积达3.3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0.8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7.6万亩。持续推进薏仁蛋鸡、生态*基养鱼等项目建设。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动“兴仁牛干巴”等地方区域品牌发展壮大,全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立足示范引领定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1+5”行动,加快推进“1+4+12”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建设。用好用活各类帮扶资源,围绕“黔货出山”、消费协作、劳务协作和产业协作,加快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3+1”保障、产业带动、稳岗就业、政策兜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五个体系”建设,持续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稳步开展就业培训,建立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
(五)以旅游产业化为载体,打造文旅创发展新高地。依托“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薏仁米之乡”“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等资源优势和“康养胜地、人文兴义”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中国薏乡·长寿兴仁”品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全面推动文化、旅游、康养互融互促,打造兴仁“文旅康养”特色品牌,推进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打造“康养胜地”。推动海河村、 (略) 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黔仁茶“农旅茶体”、卡嘎布依古寨“茶文旅”、 (略) -帝贝“前医后养”康养园一体化项目建设。深挖民族和历史文化,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放马坪高山草原旅游和一批特色民族文化体验业态,开展“激情兴仁·欢乐薏乡”文化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结合老城区改造,深入挖掘非遗文化,打造百姓大舞台,定期开展展示展演吸客引流。彰显“薏乡新城”内涵。聚焦“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定位,推动鲤鱼村、冬瓜林村、卡嘎布依古寨等传统村落保护。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薏仁文化、特色民族文化历史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旅游景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文旅创发展新高地。完善链条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各项需求,持续提升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配套产业水平,培育规上住宿业1家以上,评定星级农家乐、客栈4家以上,深化“一码游贵州”平台推广,力争各类更多的旅游服务企业、商户入驻。提升服务质量。按照“补短板、强保障、优服务、守诚信”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会策划、懂经营、能研发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增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标准意识。深 (略) 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旅游安全管理, (略) 场秩序稳定。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交流,借助优势资源培训一批乡村导游。
(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创造美丽兴仁良好环境。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条主线不偏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建设天蓝、水绿、山青的美丽兴仁。构筑生态屏障不松劲。深入推进河长制,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推进采砂制砂、非煤矿山等生态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突出发展绿色主导产业,探索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休闲农业,做强做大康养旅游业,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紧盯污染防治不松懈。继续深化环境监察执法整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以及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攻坚战。深入推进区域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深化河长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新寨河、猪场河治理、新建城北大桥河、东湖龙潭、真武山马家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东、城南、*官等6座污水处理厂,不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常态化抓好粉尘、秸秆焚烧、森林防火、企业生产排污、农业污染等各项工作,确保环境优良率保持99%以上。狠抓环境质量不松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立健全镇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充电桩建设,加快新能源利用进程,有序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深化林长制,完成退化林修复3.7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林区道路10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
(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力破解难题瓶颈。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为兴仁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深化“五个通办”改革,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和政务服务 (略) 前列。加快推进“只跑一次”集成改革,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证通办”和“跨省通办”,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力打造依法办事、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深化国有企业、医疗卫生、教育、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充分利用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学,压实“管行业就要抓招商”职责,狠抓招商引资考核,力争引进优强企业19家,力争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4亿元以上。
(八)以保障基本民生为根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快推进兴仁一小、安和幼儿园等教育项目建设,新增学位4200个。推动兴 (略) 级二类示范性高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稳步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把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突出就业优先,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易地搬迁群众、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政策解读,确保各类稳岗政策、创业补贴及以工代训等红利充分落地落实。充分发挥以工代赈项目在促投资、稳就业、保民生、拉消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比例提高到30%以上,有效促进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深入开展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城镇新增就业59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有组织化劳务输出率达70%以上。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安置、灾害救助等保障政策,全面兜牢民生底线。加 (略) 、 (略) 外科病房综合楼、 (略) 等项目,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疾病防控水平,切实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九)以风险防范为要务,着力化解重大风险。按照“经济要稳住、疫情要防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因时因势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抓好重点人群服务保障和疫苗接种,把农村疫情防控等放在突出位置,确保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高效。慎终如始抓安全生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好“六防六化”工作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紧压实“三方责任”, (略) 安委会矿山专项督导帮扶组发现的问题隐患逐条整改、对账销号,定期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全面开展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和居民自建房安全三个专项整治。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孜孜不倦抓风险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采取清退、置换等方式, (略) 属国企高成本融资。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妥善处置和化解债务存量、严控增量,坚决守住底线。强化财源、税源建设,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加大财税增收,不断增强造血能力,稳步提升政府偿债能力,安全有序推动债务化解,防范债务风险。坚持不懈抓社会治理。加快平安兴仁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重点房地产项目问题处置,防范房地产风险向金融领域扩散蔓延。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略) 委的坚强领导下, (略) 人大的指导和监督, (略) 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努力奋斗!